一种改善压气机进口畸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3537发布日期:2018-07-13 18:4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气机进气歧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善压气机进口畸变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车用增压器因为安装位置的紧凑,不可避免需要对压气机进气歧管进行折弯,如折弯的曲率半径过小或者折弯的角度过大,就会造成压气机进口气流在周向方向流速的不均匀,这种不均匀称为压气机进口畸变,造成压气机喘振流量及压气机进口噪声的恶化,进而造成发动机性能的恶化。

压气机的进口畸变在车用增压器的应用是无法避免的,目前通用的方法是在初始设计的过程中就为压气机畸变留下设计裕度,发动机的耗气特性线要大于压气机在气站试验台上的喘振边界。这种方式需要增加压气map宽度,大大提高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压气机进口畸变的装置,在进气歧管折弯处上流安装轴流的固定导流叶轮,成本低,可操作性强,能有效的改善压气机进口畸变同时对压气机性能特性影响较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改善压气机进口畸变的装置,包括压气机进气歧管,所述压气机进气歧管折弯后形成折弯部,所述压气机进气歧管上设置有导流叶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流叶轮与所述压气机进气歧管的配合方式为轴流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流叶轮设置在所述压气机进气歧管进气口与所述折弯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进气歧管折弯处上流安装轴流的固定导流叶轮,成本低,可操作性强,能有效的改善压气机进口畸变同时对压气机性能特性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气机进气歧管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2,一种改善压气机进口畸变的装置,包括压气机进气歧管1,所述压气机进气歧管1折弯后形成折弯部11,所述压气机进气歧管1上设置有导流叶轮2。

所述导流叶轮2与所述压气机进气歧管1的配合方式为轴流固定。

所述导流叶轮2位于压气机进气歧管折弯上流,即设置在所述压气机进气歧管进气口与所述折弯部之间。

气流在压气机进气歧管中的流动是层流且速度方案为垂直于管道横截面,在进气歧管是直管的条件下,除管道壁面由于附面层的存在流速较低外,其余流通截面的流速都是均匀一致的。如果歧管发生了折弯,折弯内径处的气流经过的路径要小于折弯外径处气流,根据伯努力方程,折弯内径处的气流速度要低于折弯外径处的速度,导致进口畸变的形成。而在进气歧管上安装了导游叶片, 气流速度在周向上有分量,使气流经过折弯的路径基本一致。

通俗的说,在经过折弯时位于内径处的气流向外径处螺旋流动,而位于外径处的气流向内径处螺旋流动。

同时,在所述压气机进气歧管1外壁上设置有降噪清洁结构,所述降噪清洁结构包括若干与所述压气机进气歧管外壁贴合的海绵块31以及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海绵块31配合连接的圆弧形钢丝32。多个海绵块通过对应的钢丝配合成一整体,来降低压气机进气歧管受气流影响产生的振动噪音,同时又能够通过拉动该整体来对压气机进气歧管外壁进行清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