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效的风机过滤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7110发布日期:2018-11-27 21:2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洁净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能效的风机过滤单元。



背景技术:

FFU全称为Fan Filter Units,中文意思为“风机过滤单元”。目前市面上通用的FFU箱体结构都是横贯主体左右的马达安装底板形式,由于横贯左右,所以顺风导板的形式只能是局限于马达安装底板上,且只能做出2个对称的顺风导板,严重影响的风机的效率:

①FFU箱体结构都是横贯主体左右的马达安装底板形式,由于横贯左右,所以顺风导板的形式只能是局限于马达安装底板上,且只能做出2个对称的顺风导板。

②主流的顺风导板形式无论何种变化都会延伸至马达安装底板的边缘,导致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将箱体撑开才能安放进去,可能会导致主箱体的物理形变。

在通常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普通的风机过滤单元能效只能达到45~55%,不符合高能效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能效的风机过滤单元,使风机的出风均匀分布在出风面,达到更高的能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能效的风机过滤单元,包括底部为出风面的箱体以及设于所述箱体中心的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面向于箱体的顶面,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面向箱体的侧面,所述风机的外围设有导风壳,所述导风壳包括一个底板和四个绕所述风机轴线均布的顺风导板,所述顺风导板包括一个以风机轴线为中心的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的弧形部以及从弧形部外端切线方向延伸而出的平面部,相邻顺风导板之间构成出气通道;以底板为坐标面,风机轴线与底板的交点为原点,其一弧形部在底板上的投影点满足r=10*(1+t),x=r*cos(t*360°),y=r*sin(t*360°),且1.6R≤r≤1.7R(R为风机半径)。

具体的,所述出气通道朝向所述箱体的侧方边角,所述箱体的顶面设有四个坡形导板。

具体的,所述箱体上设有平行于所述平面部的补强条,所述补强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箱体的相邻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补强条的截面呈L型,所述补强条的内侧朝向箱体的出风位置。

具体的,所述弧形部的另一端设有外翻的折耳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设备风机安装在底板上,避免了箱体的物理形变,而且特定的弧形板的结构使风机的能效提高到60%以上,能够明显节省耗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风机过滤单元的去顶面时的立体图。

图2为导风壳与风机的组装图。

图3为导风壳的立体图。

图中数字表示:

1-箱体,

11-坡形导板;

2-风机;

3-底板;

4-顺风导板,

41-弧形部,

42-平面部,

43-折耳部;

5-补强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包括底部为出风面的箱体1以及设于箱体1中心的风机2,风机2的进风口面向箱体1的顶面,风机2的外围设有导风壳,导风壳包括一个用来安装风机2的底板3和四个绕风机2的轴线均布的顺风导板4,顺风导板4包括一个以风机2的轴线为中心的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的弧形部41以及从弧形部41外端切线方向延伸而出的平面部42,相邻顺风导板4之间构成出气通道,以底板为坐标面,风机轴线与底板的交点为原点,其一弧形部在底板上的投影点满足

r=10*(1+t),x=r*cos(t*360°),y=r*sin(t*360°),且1.6R≤r≤1.7R(R为风机半径)。由于风机2安装在底板3上,不会接触到箱体1侧边,也就不需要撑开箱体1即可安装,避免了箱体1的物理形变。而且四面的出气通道保证了出风面的风速均匀性,特定的弧形板的结构使风机的能效提高到60%以上,能够明显节省耗电量。

如图2所示,出气通道朝向箱体1的侧方边角,箱体1的顶面设有四个坡形导板11。风从出气通道出来以后,在坡形导板11的作用下转换成斜向出风面的风力,降低了风力损失。

如图1所示,箱体1上设有平行于平面部42的补强条5,补强条5的两端分别连接箱体1的相邻侧边。补强条5能提高箱体1的强度,同时避开导风壳的安装路径,方便组装。

如图1所示,补强条5的截面呈L型,补强条5的内侧朝向箱体1的出风位置。补强条5增加导风功能,使吹向补强条5的空气往出口处转折,降低了风力损失,进一步提高风机2的效能。

如图3所示,弧形部41的另一端设有外翻的折耳部43。出气通道是由一个顺风导板4的折耳部43、另一个顺风导板4的平面部42以及底板3围成的,折耳部43使受到箱体1侧壁阻挡返回的风力被分割,而且顺着空气的流动轨迹,降低风力的损失。而且折耳部43也提高了顺风导板4在固定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