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型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1532发布日期:2018-08-17 21:1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型自吸泵,尤其涉及一种改良金属软管与泵体连接方式的自动型自吸泵。



背景技术:

对于安装有压力罐与金属软管的自动型自吸泵来说,金属软管与泵体连接有三种方法,每种方式都存在相应的缺陷。具体来说,第一种方法:需要在金属软管上涂抹螺纹密封胶或者缠绕生料带,安装费时,且螺纹密封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凝固,装配效率低;第二种方法:直接在金属软管连接泵体的螺纹段设置O形密封圈,安装时,无法控制金属软管另一端的方向,难以与压力罐上的连接部位相对应,导致金属软管另一端与压力罐连接困难;第三种方法:将金属软管两端都设置为活接形式,可在连接五通管接头时使用,但用于直接与泵体连接时,需将泵体与金属软管的连接位置设置一个带外螺纹的凸台,给泵体的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型自吸泵,改变金属软管与泵体连接方式,即提高装配效率,也方便金属软管与所述压力罐形成连接,又不需要泵体上加工凸台用于连接,降低泵体的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自动型自吸泵,包括压力罐、泵体和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一端连接所述压力罐,另一端连接所述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连接泵体的一端设置插接部和外凸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泵体的连接口,并与所述泵体形成密封,所述外凸部配合一压件,使所述金属软管与所述泵体形成连接。改变金属软管与泵体连接方式,即提高装配效率,也方便金属软管与所述压力罐形成连接,又不需要泵体上加工凸台用于连接,降低泵体的加工难度。装配时,只要泵体上具有连接口,插接部插入,并形成密封,通过外凸部与压件的配合,使金属软管与泵体形成可靠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为了使压件能够贴合泵体外壁,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装配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操作,提高效率,所述连接口的壁体上设置凹槽,所述外凸部容纳在凹槽中,所述压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泵体上,使压件的内表面贴合泵体外壁。

为了方便加工及装配,所述插接部的外壁上设置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使所述插接部与连接口的内壁形成密封。

为了方便生产加工,所述外凸部为凸环。

为了方便生产加工,也为了方便装配,所述压件为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泵体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为了使插接部具有足够壁厚,方便装配,也提高强度,所述插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金属软管主体部位的外径,所述插接部的内径小于所述金属软管主体部位的内径。

由于凸环部位附近具有较多的应力集中点,为了提高强度用于对抗应力,所述插接部的内壁向所述金属软管主体部位方向延伸,至少要超过凸环所在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改变金属软管与泵体连接方式,即提高装配效率,也方便金属软管与所述压力罐形成连接,又不需要泵体上加工凸台用于连接,降低泵体的加工难度。装配时,只要泵体上具有连接口,插接部插入,并形成密封,通过外凸部与压件的配合,使金属软管与泵体形成可靠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型自吸泵,包括压力罐1、泵体2和金属软管3,所述金属软管3一端连接所述压力罐1,另一端连接所述泵体2。

特别之处在于,所述金属软管连接泵体的一端设置插接部31和外凸部32,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泵体的连接口,并与所述泵体形成密封,所述外凸部配合一压件,使所述金属软管与所述泵体形成连接。改变金属软管与泵体连接方式,即提高装配效率,也方便金属软管与所述压力罐形成连接,又不需要泵体上加工凸台用于连接,降低泵体的加工难度。装配时,只要泵体上具有连接口,插接部插入,并形成密封,通过外凸部与压件的配合,使金属软管与泵体形成可靠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为了使压件能够贴合泵体外壁,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装配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操作,提高效率,所述连接口的壁体上设置凹槽21,所述外凸部32容纳在凹槽中,所述压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泵体上,使压件的内表面贴合泵体外壁。

为了方便加工及装配,所述插接部的外壁上设置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密封件5,所述密封件使所述插接部与连接口的内壁形成密封。

为了方便生产加工,所述外凸部32为凸环。

为了方便生产加工,也为了方便装配,所述压件4为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泵体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为了使插接部具有足够壁厚,方便装配,也提高强度,所述插接部31的外径小于所述金属软管主体部位的外径,所述插接部的内径小于所述金属软管主体部位的内径。

由于凸环部位附近具有较多的应力集中点,为了提高强度用于对抗应力,所述插接部的内壁310向所述金属软管主体部位方向延伸,至少要超过凸环所在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