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泵用润滑涂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8320发布日期:2019-05-24 21:2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叶片泵用润滑涂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润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叶片泵用润滑涂层。



背景技术:

叶片泵,是转子槽内的叶片与定子环相接触,将吸入的液体由进油侧压向排油侧的泵;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一次吸油与排油。

叶片泵在液压泵中应用广泛;它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流量脉动小,噪声低,工作平稳;缺点在于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较高,对油液的污染比较敏感,并且,叶片泵在工作时,叶片以很大的力压向定子内表面,在叶片和定子之间产生强烈的摩擦和磨损,降低了泵的使用寿命。

叶片泵叶片及其他部位需要分布润滑油脂

润滑油脂的缺点:

1)需要经常添加,或者循环供油,否则不能保证机械正常润滑;

2)耐热性差,在蒸汽中易硬化;

3)抗水性差,遇水会乳化变稀流失,不能用在潮湿环境或水接触部位;

4)抗剪切性能差,在高速剪切条件下,稠度变化大,易变稀流失;

5)填充量过多会使摩擦转矩增大,因发热发生变质、老化和软化,并导致润滑油脂漏失;填充量过少或不足,会发生干摩擦;

6)需要远离高温热源;

7)不能应用于对环保要求较高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片泵用润滑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叶片泵用润滑涂层,包括基层、缓蚀层、第一固体润滑涂层、第二固体润滑涂层,所述基层上由内向外依次为缓蚀层、第一固体润滑涂层、第二固体润滑涂层,所述第一固体润滑涂层为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的固体润滑涂层,所述第一固体润滑涂层和第二固体润滑涂层总厚度为20-30μm。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固体润滑涂层和第二固体润滑涂层总厚度为25μm。

优选地,所述缓蚀层为基层进行脱脂、除油形成的,保证头枕导杆在后续工艺中不生锈。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体润滑涂层为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的固体润滑涂层。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是由环氧树脂、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复合得到。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它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氨基树脂是由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如尿素、三聚氰胺或苯代三聚氰胺与甲醛和醇类经缩聚而成的树脂的总称,重要的树脂有脲醛树脂(U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和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等;异氰酸酯是异氰酸的各种酯的总称,若以-NCO基团的数量分类,包括单异氰酸酯 R-N=C=O和二异氰酸酯O=C=N-R-N=C=O及多异氰酸酯等,常见的二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 (LDI)。

本实用新型原理:首先对基材进行前处理,即脱脂、除油,使表面形成缓蚀层,保证基材在后续工艺中不生锈;接下来在表面喷涂一道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的固体润滑涂层,低温下短暂烘烤后再喷涂一道相同的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的固体润滑涂层,经高温烘烤固化,两道总厚度达到20-30μm即可,厚度为25μm效果更佳。以此种方式,叶片泵内部涂覆一层固体润滑涂料,既保证了叶片泵的正常使用,又能有效延长叶片泵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征:

1)粘附性:当摩擦部位处在静止状态时,固体润滑料能够保持其原来形状,不受重力作用而自动流失,也不会在垂直的表面上滑落和从缝隙处滴漏出去,适用于停停开开或者不常开动的摩擦部位,补充润滑油脂非常困难的部位,以及敞开式或密封不良的部位;当摩擦部位处在运动状态时,固体润滑料不会象润滑油脂那样受离心力的作用而甩漏,也不会从密封不良的部位飞溅出来,可保证环境不受或少受污染,也可防止污染产品;

2)使用温度范围:固体润滑料的工作温度范围要比润滑油脂宽;

3)耐压性:固体润滑料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能力要比润滑油脂大很多,并能形成比较坚固的膜,承受比较高的工作负荷及突然加载的工作负荷;

4)时效性:固体润滑料长期使用仍能保证润滑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不经常补充油脂,维修保养期长,消耗降低,保养费用亦低;

5)防护性能:固体润滑料涂布在金属表面或零件上,具有保持能力,可以防止水或水蒸气渗透到工作表面,隔离酸、碱、湿气、氧气直接浸蚀工作表面,是一种良好的防护材料,而且防护期长;

6)密封性能:固体润滑料可防止灰尘进入工作表面,避免杂质混入,磨损机械零件;对于某些空间结构比较复杂、润滑面的精度要求高的工作部件,固体润滑料可以把尘土杂质阻挡在部件外表面,并能把主要的空隙填满,起到封闭作用;

7)附着力:固体润滑料对金属的附着力优良,无需额外添加底漆;

8)耐盐雾:固体润滑料耐盐雾超过480小时,无需额外添加底漆就能够良好的保护金属;

9)耐磨擦磨损性:在高荷载和一定运动速率作用下,固体润滑料耐磨仍可达到20 万次以上。

本实用新型原理:首先对基材进行前处理,即脱脂、除油,使表面形成缓蚀层,保证基材在后续工艺中不生锈;接下来在表面喷涂一道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的固体润滑涂层,低温下短暂烘烤后再喷涂一道相同的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的固体润滑涂层,经高温烘烤固化,两道总厚度达到20-30μm即可,厚度为25μm效果更佳。以此种方式,叶片泵内部涂覆一层固体润滑涂料,既保证了叶片泵的正常使用,又能有效延长叶片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一种叶片泵用润滑涂层,其结构见附图1所示:包括基层1、缓蚀层2、第一固体润滑涂层3、第二固体润滑涂层4,所述基层1上由内向外依次为缓蚀层2、第一固体润滑涂层3、第二固体润滑涂层4,所述第一固体润滑涂层3为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的固体润滑涂层,所述第一固体润滑涂层3和第二固体润滑涂层4总厚度为20-30μm。

更进一步第,所述第一固体润滑涂层3和第二固体润滑涂层4总厚度为25μm。

进一步地,所述缓蚀层2为基层进行脱脂、除油形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体润滑涂层4为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的固体润滑涂层。

本实用新型原理:首先对基材进行前处理,即脱脂、除油,使表面形成缓蚀层,保证基材在后续工艺中不生锈;接下来在表面喷涂一道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的固体润滑涂层,低温下短暂烘烤后再喷涂一道相同的环氧树脂复合氨基树脂和异氰酸酯的固体润滑涂层,经高温烘烤固化,两道总厚度达到20-30μm即可,厚度为25μm 效果更佳。以此种方式,叶片泵内部涂覆一层固体润滑涂料,既保证了叶片泵的正常使用,又能有效延长叶片泵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征:(1)备用的头枕导杆已被抛光,但表面仍有细微孔洞,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固体润滑料可将孔洞填充,使导杆平整度上升,从而减少噪音。(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固体润滑料具有一定的抗沾污性,不易挂带污染物,从而使导杆自洁度上升,保障了车厢内清洁卫生;(3)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固体润滑料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可以抵抗多种类型的化学介质长时间侵蚀,使导杆不易老化,节省了维修或保养成本;(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固体润滑料具有一定的自润滑性能,在导杆被往复拉伸与周边零配件进行相对刮擦运动时,能够降低表面受损程度;(5)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固体润滑料对金属的附着力优良,无需额外添加底漆,节省了附加成本;(6)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固体润滑料耐盐雾超过480小时,无需额外添加底漆就能够良好的保护金属;(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固体润滑料的在一定荷载和一定运动速率作用下,固体润滑料耐磨仍可达到20万次以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