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6194发布日期:2019-10-08 23:5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机械延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



背景技术:

由于三相交流电动机启动电流较大,使电路短时间处于过电流的危险状态。所以容量大的电动机多采取星三角转换启动方式。即先星型接通电机,延时一定时间后,再三角型接通电机,正常运行。一般这种由星型接通到三角型接通的延时转换操作都是人工进行的,本延时器的采用可让这种转换操作变为自动。并且属于机械方式的延时转换。可用在一种特殊场景的星三角延时自动转换机械強启开关上,也可用于其它需要机械延时的装置及设备,或者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领域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的机械延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包括有缸体、前端盖、活塞杆组件、螺丝盖、连接螺丝、后端盖、旋塞阀芯、弹簧和封堵螺丝,所述连接螺丝设有多个,在所述缸体中沿其轴向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在所述缸体中沿其纵向还设有与所述封堵螺丝相匹配的竖直孔,所述竖直孔均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通,在所述竖直孔的顶部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封堵螺丝;所述前端盖通过连接螺丝固定于所述缸体的前端,在所述前端盖中安装有螺丝盖,在所述前端盖中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芯设置的第三通孔,在所述螺丝盖中设有与第三通孔相匹配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通过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相通,其中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孔径与所述活塞杆组件相匹配;所述后端盖通过连接螺丝固定于所述缸体的后端,在所述后端盖中安装有旋塞阀芯;所述活塞杆组件设置于第一通孔内,其前端与后端分别与前端盖及后端盖之间均形成有密闭空腔,在所述第二通孔密闭空腔内设有可通过所述竖直孔注入的液体,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中设有与所述密闭空腔相通的渗液通孔,所述活塞杆组件的前端依次通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并延伸至所述螺丝盖的外侧面,所述弹簧设置于第一通孔与后端盖之间形成的密闭空腔中,其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杆组件与后端盖相抵触;所述塞杆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压缩所述弹簧可向密闭空腔方向移动,或在所述弹簧和液体的作用下,可向所述螺丝盖方向移动,实现所述活塞杆组件在缸体中延时顶出。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其中还包括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五组,分别为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和第五密封圈,在所述缸体与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与第一通孔之间、在所述旋塞阀芯与第二通孔之间、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与第三通孔之间均设有相应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缸体中水平向偏下位置,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缸体中水平向偏上位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沉台,在所述第二通孔的两端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沉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设置于相应的第一沉台和第二沉台中,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实现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与所述缸体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右端设有呈外大内小的锥孔,所述锥孔与所述旋塞阀芯相匹配;所述竖直孔设有三个,分别为第一竖直孔、第二竖直孔和第三竖直孔,其中所述第一竖直孔和第二竖直孔设置于所述缸体中偏左侧位置,所述第三竖直孔设置于所述缸体中偏右侧位置,且所述第一竖直孔和第二竖直孔均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通,所述第三竖直孔穿过锥孔与第一通孔相通。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其中在所述后端盖中设有螺纹孔,所述旋塞阀芯包括有从右至左依次相连的头部、中部和尾部,并在其头部设有螺丝,在其尾部设有带锥度的阀芯面,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旋塞阀芯中头部的螺丝相匹配;在所述螺纹孔的前端设有第二密封函,在所述旋塞阀芯的中部设有密封槽,所述第四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密封槽内,所述旋塞阀芯通过其头部的螺丝安装在所述螺纹孔上,其中所述第四密封圈刚好处在所述第二密封函内;所述旋塞阀芯尾部的阀芯面的锥度尺寸与所述第二通孔中的锥孔相吻合,在所述旋塞阀芯的头部还设有能够操作其转动的操作位。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其中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有活塞杆、柔性件、活塞和螺母,在所述活塞上设有密封槽特征,在所述密封槽特征中套装有第五密封圈;在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阶梯特征,所述柔性件靠装在阶梯特征的右端面上;所述活塞紧挨于柔性件的右平面套装在活塞杆上;所述螺母螺接于所述活塞杆右端头中,所述柔性件和活塞从左至右设置于活塞杆上;所述渗液通孔设有若干个,多个液通孔沿所述活塞的轴心呈环状分布,所述渗液通孔的左端口均被所述柔性件的右端平面盖住;在柔性件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渗液通孔,实现所述第二通孔和密闭空腔内的液体之间通过所述竖直孔开启或者关闭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其中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孔径与所述活塞杆组件中的活塞杆的外径相匹配;在所述前端盖中的第三通孔的前端口处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函,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函内;在所述第一密封函的外侧面设有螺纹,所述螺丝盖通过螺纹方式螺接于所述前端盖中。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其中在所述后端盖中还设有凸台,通过所述凸台用于支撑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弹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所述连接螺丝设有八个,八个连接螺丝平均分为两组,在所述前端盖中设有与所述通连接螺丝相匹配的前螺纹连接孔,在所述后端盖中设有与所述通连接螺丝相匹配的后螺纹连接孔,所述前端盖通过其中一组中的四个连接螺丝及前螺纹连接孔固定于所述缸体的前端,所述后端盖通过另一组中的四个连接螺丝及后螺纹连接孔固定于所述缸体的后端。

采用本发明所述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所述缸体中沿其轴向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在第一通孔内通过前端盖和后端盖封装有活塞杆组件,在活塞杆组件与后端盖形成的密闭空腔中设有弹簧,并在后端盖中设有旋塞阀芯,而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右端设有呈外大内小的锥孔,所述锥孔与所述旋塞阀芯相匹配;同时,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中设有柔性件和渗液通孔,通过调节旋塞阀芯与锥孔之间形成的缝隙的大小,即调节旋塞阀芯与锥孔之间的通量大量,实现延时顶出时间的可调,以此达到延时效果,保证延时装置重复使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采用本发明所述顶出器,其结构简单紧凑,各功能元件布局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具有高精准度、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优点,特别适合于需要机械延时的装置或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前端盖与螺丝盖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所述活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所述后端盖与旋塞阀芯连接与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所示:1-缸体、11-竖直孔、111-第一竖直孔、112-第二竖直孔、113-第三竖直孔、12-第一通孔、13-第一沉台、14-第二沉台、15-第二通孔、16-锥孔、2-前端盖、21-第三通孔、22-第一密封函、23-前螺纹连接孔、3-活塞杆组件、31-活塞杆、311-阶梯特征、32-柔性件、33-活塞、331-密封槽特征、332-渗液通孔、34-螺母、4-螺丝盖、41-第四通孔、5-连接螺丝、6-后端盖、61-螺纹孔、62-第二密封函、63-凸台、64-后螺纹连接孔、7-旋塞阀芯、71-螺丝、72-阀芯面、73-密封槽、74-操作位、8-弹簧、91-第一密封圈、92-第二密封圈、93-第三密封圈、94-第四密封圈、95-第五密封圈、10-封堵螺丝、a-密闭空腔、b-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包括有缸体1、前端盖2、活塞杆组件3、螺丝盖4、连接螺丝5、后端盖6、旋塞阀芯7、弹簧8、密封圈和封堵螺丝10,其中所述密封圈设有五组,分别为第一密封圈91、第二密封圈92、第三密封圈93、第四密封圈94和第五密封圈95,以及设置于缸体1内的液体b。

其中在所述缸体1中沿其轴向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5,且第一通孔12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15的孔径,其中所述第一通孔12设置于所述缸体1中水平向偏下位置,所述第二通孔15设置于所述缸体1中水平向偏上位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2的两端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91的第一沉台13,在所述第二通孔15的两端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92的第二沉台14,第二通孔15的右端口为外大内小的锥孔16;在缸体1顶面向下依此并排设置有3个竖直孔11,分别为第一竖直孔111、第二竖直孔112和第三竖直孔113,其中所述第一竖直孔111和第二竖直孔112设置于所述缸体1中偏左侧位置,所述第三竖直孔113设置于所述缸体1中偏右侧位置,且所述第一竖直孔111和第二竖直孔112均穿过第二通孔15与第一通孔12相通,所述第三竖直孔113穿过锥孔16与第一通孔12相通,并在三个竖直孔11的顶端均设置有与封堵螺丝10相配的螺孔,所述封堵螺丝10通过所述螺孔可拆卸地螺接于竖直孔11顶部。

所述前端盖2上与缸体1上的第一通孔12同轴芯位置设置有第三通孔21;在第三通孔21的前端口设置有第一密封函22,所述第三密封圈93被设置在第一密封函22内。所述螺丝盖4被设置在第一密封函22外,与第一密封函22外面的螺纹配合连接。在螺丝盖4中设置有第三通孔21相通的第四通孔41。

所述活塞杆组件3设置于第一通孔12内,其前端与后端分别与前端盖2及后端盖6之间均形成有密闭空腔a,在所述第二通孔15和密闭空腔a内设有可通过所述竖直孔11注入的液体b,在所述活塞杆组件3中设有与所述密闭空腔a相通的渗液通孔332,所述活塞杆组件3的前端依次通过第一通孔12、第三通孔21和第四通孔41,并延伸至所述螺丝盖4的外侧面,所述弹簧8设置于第一通孔12与后端盖6之间形成的密闭空腔a中,即位于活塞杆组件3与后端盖6之间,其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杆组件3与后端盖6相抵触;所述塞杆组件3在外力作用下,压缩所述弹簧8可向密闭空腔a方向移动,或在所述弹簧8和液体b的作用下,可向所述螺丝盖4方向移动,实现所述活塞杆组件3在缸体1中延时顶出。其中所述活塞杆组件3包括有活塞杆31,柔性件32,活塞33和螺母34;所述活塞33上设有密封槽特征331,所述第五密封圈95套装在该密封槽特征331内;所述活塞杆31上设置有阶梯特征311,柔性件32靠装在阶梯特征311的右端面上;活塞33紧挨柔性件32的右平面套装在活塞杆31上;螺母34安装在活塞杆右端头的螺丝上,将柔性件32和活塞33加紧在活塞杆31上。所述活塞33上绕轴心分布有若干个渗液通孔332。活塞组件3组装后,所述渗液通孔332的左端口均被柔性件32的右端平面盖住。

所述后端盖6中设有贯穿其后端盖6的螺纹孔61,所述旋塞阀芯7包括有从右至左依次相连的头部、中部和尾部,并在其头部设有螺丝71,在其尾部设有带锥度的阀芯面72,所述螺纹孔61与所述旋塞阀芯7中头部的螺丝71相匹配;在所述螺纹孔61的前端设有第二密封函62,在所述旋塞阀芯7的中部设有密封槽73,所述第四密封圈94套设在所述密封槽73内,所述旋塞阀芯7通过其头部的螺丝71安装在所述螺纹孔61上,其中所述第四密封圈94刚好处在所述第二密封函62内;所述旋塞阀芯7尾部的阀芯面72的锥度尺寸与所述第二通孔15中的锥孔16相吻合,在所述旋塞阀芯7的头部还设有能够操作其转动的操作位74。

所述弹簧8设置于第一通孔12与后端盖6之间形成的密闭空腔a中,即位于活塞杆组件3与后端盖6之间,其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杆组件3与后端盖6相抵持;其中在所述后端盖6中还设有凸台63,通过所述凸台6用于支撑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12内的弹簧8。

所述连接螺丝5设有八个,八个连接螺丝5平均分为两组,在所述前端盖2中设有与所述通连接螺丝5相匹配的前螺纹连接孔23,在所述后端盖6中设有与所述通连接螺丝5相匹配的后螺纹连接孔64,所述前端盖2通过其中一组中的四个连接螺丝5及前螺纹连接孔23固定于所述缸体1的前端,所述后端盖6通过另一组中的四个连接螺丝5及后螺纹连接孔64固定于所述缸体1的后端。通过连接螺丝5将前端盖2,缸体1,后端盖6串接在一起,并且在串接前活塞组件3、螺丝盖4、旋塞阀芯7、弹簧8、密封圈和封堵螺丝10均应安装到位。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液压式可调延时顶出器,其工作原理为:

将所有零部件安装到位后,形成如图7所示的产品结构。使用时,先拧掉三个封堵螺丝10,通过所设置的三个竖直孔11,向缸体1内部所形成的空腔内注入液体b,即要求第二通孔15和密闭空腔a内注入有液体b,要求所注入液体b至少要满足所述密闭空腔a内注满即可,然后再拧紧三个封堵螺丝10,这样使缸体1内部所形成的空腔构成密闭环境。

在初始状态时,要求旋塞阀7与锥孔16之间开启一定通量,即两者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而活塞杆31在弹簧8的作用下为完全顶出状态。

当活塞杆31在外力作用下,由于柔性件32具有一定柔性,液体b会冲开柔性件32迅速流过活塞33,即活塞杆31会被迅速压缩,如图8所示。

当撤掉外力后,如图9所示,活塞33受到弹簧8的作用,会有顶出趋向,由于柔性件32逆止了液体b通过渗液通孔332越过活塞33。此时,液体b则只能经由第一竖孔111和第二竖孔112,经第二通孔15、旋塞阀7与锥孔16之间的通量、第三竖孔113构成的辅路进行回流。由于受到旋塞阀7限制,此时辅路通量也受限时,以至于活塞杆组件3只能缓慢移动。延时一定时间后,活塞33越过了第二竖孔112,此时,液体b就不能再经过旋塞阀7,而是直接经由第一竖孔111、第二通孔15和第二竖孔112所构成的短路进行回流,旋即实现活塞杆31顶出,从而完成了一个延时顶出动作。因为旋塞阀7的通量可调,即旋塞阀7与锥孔16之间通量可调,则延时顶出时间可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