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流体增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0457发布日期:2019-10-15 21:4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流体增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及流体压缩或增压的机械,具体为一种新型流体增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压缩机,先吸入外部气体,然后经过活塞压缩,将气体压缩入高压气罐中,循环进行压缩工作,其压缩工作效率低,且能量耗大。且气体、液体之间的压缩不能通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能源消耗和压缩机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流体增压机。

一种新型流体增压机,包括高压流体罐、气缸、活塞、活塞杆、移动滑块和柔性棒,所述高压流体罐一端与气缸左侧连通,气缸中安装活塞,活塞与活塞杆连接,活塞杆贯穿高压流体罐与气缸中活塞连接,活塞杆末端位于高压流体罐外部;所述移动滑块安装在高压流体罐内,左端与固定在活塞杆上的滑块滑槽连接,沿滑块滑槽上下滑动;移动滑块中间设置有斜孔,柔性棒穿插在斜孔中,柔性棒左、右两端与高压流体罐左、右侧壁连接;活塞杆上还设置有柔性棒槽,用于安置柔性棒。

所述柔性棒中心设置通孔。高压流体罐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竖向的导管滑槽,柔性棒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密封块,密封块安装在导管滑槽内,可沿导管滑槽上下滑动,密封块上设置有通孔,与柔性棒的通孔连通,所述左端导管滑槽的底部位置设置有通气孔,与高压流体罐外部空气连通;所述右端导管滑槽底部位于活塞杆安装位置相邻。

所述所述高压流体罐内设置有环形滑块导轨,移动滑块顶部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安装在环形滑块导轨中,移动滑块沿滑块导轨轨迹运动。

活塞杆末端连接发动机或伸缩动力机构,带动活塞杆做伸缩运动。

所述高压流体罐上设置有带阀门的输出气口,用于对外输出高压流体。

初始状态时,移动滑块位于左侧最低位置,与活塞杆相邻,柔性棒右侧紧贴导柔性棒槽中,柔性棒左侧上的密封块的通孔与通气孔连通,柔性棒右侧上的密封块的通孔与气缸连通,低压流体进入气缸中。当推动活塞杆向右运动,移动滑块受到推力向右运动,运动轨迹由滑块导轨限定,产生右上运动轨迹,同时带动柔性棒沿导管滑槽向上滑动,密封块的通孔与通气孔断开,通气孔被密封块密封住。移动到最右侧时,移动滑块到达最高处,气缸左侧与高压流体罐完全连通,通气孔在这过程中始终被密封块密封住。再推动活塞杆向左运动,活塞将气缸左侧内流体压入高压流体罐中,活塞杆将移动滑块拉回左侧,在环形滑块导轨的轨迹限定下,移动滑块同时向下运动,到达最左侧时,回到初始状态,完成一次流体增压。活塞杆做上述往返运动,持续将低压流体增压后灌入高压流体罐中。

活塞杆末端连接发动机或伸缩动力机构,带动活塞杆做往返运动,将低压流体增压入高压流体罐中,形成增压功能。

所述高压流体罐上设置有带阀门的输出气口,用于对外输出高压流体。

一种新型流体增压机,可通用于气体增压或液体等流体增压,在吸取低压流体的同时进行增压功能,与现有的压缩机相比,更加节能,效率更高,具有更高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流体增压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流体增压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种新型流体增压机,如图1、图2所示,由高压流体罐1、气缸2、活塞3、活塞杆4、移动滑块5和柔性棒6构成。所述高压流体罐1一端与气缸2左侧连通,气缸2中安装活塞3,活塞2与活塞杆4连接,活塞杆4贯穿高压流体罐1与气缸2中活塞连接,活塞杆4末端位于高压流体罐1外部,活塞杆4末端连接发动机或伸缩动力机构,带动活塞杆做伸缩运动。高压流体罐1上设置有带阀门的输出气口16,用于对外输出高压流体。

所述移动滑块5安装在高压流体罐1内,左端与固定在活塞杆4上的滑块滑槽41连接,沿滑块滑槽41上下滑动;移动滑块5中间设置有斜孔,柔性棒6穿插在斜孔中,柔性棒6左、右两端与高压流体罐1左、右侧壁连接;活塞杆4上还设置有柔性棒槽42,用于安置柔性棒6。

所述柔性棒6中心设置通孔。高压流体罐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竖向的导管滑槽8,柔性棒6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密封块7,密封块7安装在导管滑槽11内,可沿导管滑槽上下滑动,密封块7上设置有通孔,与柔性棒6的通孔连通,所述左端导管滑槽8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通气孔14,与高压流体罐1外部空气连通;所述右端导管滑槽82底部位于活塞杆4安装位置相邻。

所述所述高压流体罐1顶部设置有环形滑块导轨15,通过两根支架固定,移动滑块5顶部固定有连接杆51,连接杆51顶端安装在环形滑块导轨15中,移动滑块5沿滑块导轨15轨迹运动。

如图1所示,初始状态时,移动滑块5位于左侧最低位置,与活塞杆4相邻,柔性棒6右侧紧贴导柔性棒槽42中,柔性棒6左侧上的密封块7的通孔与通气孔14连通,柔性棒6右侧上的密封块7的通孔与气缸连通,低压流体进入气缸中。当推动活塞杆4向右运动,移动滑块5受到推力向右运动,运动轨迹由滑块导轨限定,产生右上运动轨迹,同时带动柔性棒6沿导管滑槽8向上滑动,密封块7的通孔与通气孔14断开,通气孔被密封块7密封住。如图2所示,移动到最右侧时,移动滑块5到达最高处,气缸左侧与高压流体罐1完全连通,通气孔在这过程中始终被密封块密封住。再推动活塞杆4向左运动,活塞将气缸左侧内流体压入高压流体罐1中,活塞杆将移动滑块5拉回左侧,在环形滑块导轨15的轨迹限定下,移动滑块5同时向下运动,到达最左侧时,回到初始状态,完成一次流体增压。活塞杆4做上述往返运动,持续将低压流体增压后灌入高压流体罐1中。

活塞杆4末端连接发动机或伸缩动力机构,带动活塞杆做往返运动,将低压流体增压入高压流体罐中,形成增压功能。

所述高压流体罐1上设置有带阀门的输出气口16,用于对外输出高压流体。

综上所述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做的改变,所生产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流体增压机,包括高压流体罐、气缸、活塞、活塞杆、移动滑块和柔性棒,高压流体罐一端与气缸左侧连通,活塞与活塞杆连接,活塞杆贯穿高压流体罐与气缸中活塞连接,活塞杆末端位于高压流体罐外部;所述移动滑块安装在高压流体罐内,左端与固定在活塞杆上的滑块滑槽连接,沿滑块滑槽上下滑动;移动滑块中间设置有斜孔,柔性棒穿插在斜孔中,柔性棒左、右两端与高压流体罐左、右侧壁连接;活塞杆上还设置有柔性棒槽,用于安置柔性棒。活塞杆向左运动,活塞将气缸左侧内流体压入高压流体罐中,活塞杆将移动滑块拉回左侧,在环形滑块导轨的轨迹限定下,移动滑块同时向下运动,到达最左侧时,回到初始状态,完成一次流体增压。

技术研发人员:封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封海涛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19.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