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内高压三通水胀机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234发布日期:2019-11-12 23:4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伺服内高压三通水胀机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胀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伺服内高压三通水胀机液压装置。



背景技术:

水胀机在成型零件时,需要油缸上下夹紧模具,并且左右的增压缸向零件内注水,从而实现水胀成型,现有的水胀成型机,在成型时,油缸采用活塞缸,都不具备调节液压力的功能,一方面液压系统原来上没有调节功能,另一方面,系统压力也没法人为控制,且成型时,一般速度都是相同的,模具容易损坏,整个过程中速度相同,因此成型效率低,能耗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内高压三通水胀机液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伺服内高压三通水胀机液压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油主泵组、主油缸,所述的伺服电机油主泵组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和溢流阀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均为三位四通电磁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左端出油口通过充液阀与主油缸相连,右端出油口则依次通过单向阀、压力传感器、压力表与主油缸相连,第二电磁换向阀右端出油口通过支撑阀与主油缸相连,左端出油口直接与主油缸相连,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左端出油口连接压力表,右端出油口则与一个增压缸相连,增压缸通过一个单向阀与电机水泵组相连,主油缸还分别通过第四电磁换向阀与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和伺服电机油右夹紧泵组相连,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通过第五电磁换向阀与左夹紧缸相连,伺服电机油右夹紧泵组通过第六电磁换向阀与右夹紧缸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和第六电磁换向阀均为三位四通电磁阀,第四电磁换向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和伺服电机油右夹紧泵组分别连接有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电磁阀的功能,实现油缸的快进,工进,并且能够实现液压油的自动补液功能,使在压力低时,速度提高,在工作时,速度就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并且压力表可实现显示系统压力,通过PLC控制,实现智能化实时控制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得电示意图;

图中:2-伺服电机油主泵组,3-压力表,4-第一溢流阀,5-第一电磁换向阀,6-第二电磁换向阀,7-第三电磁换向阀,8-支撑阀,9-单向阀,10-主油缸, 11-压力传感器,13-充液阀,17-压力继电器,20-增压缸,22-电机水泵组,23- 第四电磁换向阀,25-左夹紧缸,26-第五电磁换向阀,27-第二溢流阀,28-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29-伺服电机油右夹紧泵组,30-第三溢流阀,31-第六电磁换向阀,32-右夹紧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伺服电机油主泵组2、主油缸10,所述的伺服电机油主泵组2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6、第三电磁换向阀7和溢流阀4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6、第三电磁换向阀7均为三位四通电磁阀,第一电磁换向阀5的左端出油口通过充液阀13与主油缸10相连,右端出油口则依次通过单向阀9、压力传感器11、压力表3与主油缸10相连,第二电磁换向阀6右端出油口通过支撑阀8与主油缸10相连,左端出油口直接与主油缸10相连,第三电磁换向阀7的左端出油口连接压力表3,右端出油口则与一个增压缸20相连,增压缸20通过一个单向阀9与电机水泵组22相连,主油缸10还分别通过第四电磁换向阀23与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 28和伺服电机油右夹紧泵组29相连,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28通过第五电磁换向阀26与左夹紧缸25相连,伺服电机油右夹紧泵组29通过第六电磁换向阀 31与右夹紧缸32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26和第六电磁换向阀31均为三位四通电磁阀,第四电磁换向阀23为二位二通电磁阀,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28和伺服电机油右夹紧泵组29分别连接有第二溢流阀27和第三溢流阀30。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6、第三电磁换向阀7、第四电磁换向阀23,第五电磁换向阀26,第六电磁换向阀31的左右两端的电磁序号分别为YA5、YA4、YA3、YA2、YA7、YA6、YA8、YA12、YA13、YA14、 YA15、第一溢流阀4、第二溢流阀27和第三溢流阀30的电磁序号分别为YA1、 YA9、YA10,如图1所示,液压装置的工作顺序如下:

动作顺序如下:

1、主缸快下:第一溢流阀4、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6、第四电磁换向阀23的YA1、YA3、YA8端得电,伺服电机油主泵组2、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28所产生流量由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四电磁换向阀23通往主油缸 10快速腔,促使主油缸10快速下行,与此同时副油箱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通过充液阀13充满主油缸10大腔。

2、主缸工进:第一溢流阀4、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6的YA1、YA3、YA4端得电,伺服电机油主泵组2所产生流量由第一电磁换向阀5、第二电磁换向阀6进入主油缸10上腔实现主缸慢速工进。

3、主缸保压:当系统油压达到设定压力时,压力传感器,使所有电磁阀均不得电,主油缸10内油液无法外泄,主缸保持一定压力,上下压紧模具,电机也处于休息状态,起到省电作用。

4、左右夹紧油缸推出:YA9、YA13端得电,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28所产生流量经第五电磁换向阀26流向左夹紧缸25大腔,促使左推模缸向设备中心伸出,压紧模具,同时右夹紧缸32推出,YA10、YA15端得电,伺服电机油右夹紧泵组29所产生流量经第六电磁换向阀31流向右夹紧缸32大腔,促使右推模缸向设备中心伸出,压紧模具。

5、水泵补水:电机水泵组22所产生水流量经单向阀9、增压缸20通往模具型腔,为增压及胀形提供水量。压力继电器17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19 单向阀9起保护电机作用.

6、增压缸顶出:第三电磁换向阀7的YA7端得电,伺服电机油主泵组2所产生流量由第三电磁换向阀通往增压缸20大腔,促使增压缸20推出。由于增压缸20油缸内腔面积远大于增压缸20水缸内腔面积,所以当增压缸20油缸压力维持一定时,增压缸水缸就会产生多于油缸多倍的压力,从而获得高压水。

7、增压缸退回:第三电磁换向阀7的YA6端得电,伺服电机油主泵组2所产生流量由第三电磁换向阀7通往增压缸20小腔,促使增压缸20左移退回。

8、左右夹紧油缸退回:YA9、YA12端得电,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28所产生流量由第五电磁换向阀进入左夹紧缸25小腔,促使左夹紧缸25退回。同时 YA10、YA14端得电,伺服电机油右夹紧泵组29所产生流量由第六电磁换向阀 31进入右夹紧缸26小腔,促使右夹紧缸26退回。

9、主缸泄压:由于主油缸10回程之前缸内压力很高,如果不先对主油缸 10内压力进行泄压,那么机器回程时就会产生很大冲击及震动,所以当第一电磁换向阀的YA5端得电时主油缸10多余压力油液可以通过充液阀直接排回主油箱。

10、主缸回程:YA1、YA2、YA5得电,伺服电机油主泵组所产生流量由第二电磁换向阀6、支撑阀8通往主油缸10下腔,促使主油缸10向上回程支撑阀8 起支撑作用,防止主油缸10不动时下滑。

整个动作过程中伺服电机油主泵组2、伺服电机油左夹紧泵组28,伺服电机油右夹紧泵组29始终受PLC程序控制,PLC程序可任意调控此液压系统中的阀任意参数。从而实现PLC程序对整机速度与压力的任意调控。整个生产过程数据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反馈至触摸屏,从而实现整台机可以做到实时可视化数据控制,动作行程的电磁得电见附图2。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