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盘式汽车空调压缩机排气回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1987发布日期:2019-11-15 22:2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盘式汽车空调压缩机排气回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回油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斜盘式汽车空调压缩机排气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压缩机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现有汽车空调压缩机大多采用斜盘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当汽车空调工作时,皮带轮上的电磁线圈通电,此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摩擦盘克服弹簧片的弹力,产生向皮带轮方向的轴向移动,使摩擦盘与皮带轮靠紧,从而使驱动盘随皮带轮转动,进而使压缩机工作,而驱动盘带动斜盘组件的驱动轴固定在驱动盘上,驱动盘会带动斜盘组件运转,同时斜盘组件会带动与之配合的活塞、活塞球窝、半球、推力轴承和滚针轴承高速运转。在运转过程中,运动件的摩擦系数大小直接影响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性能及使用寿命,需要使用润滑油来降低各摩擦副间的摩擦系数。但是目前斜盘式汽车空调压缩机,都是靠系统循环的与冷媒互溶的润滑油来润滑的,没有设置独立的排气回油结构,压缩机的排气含油率较大,对压缩机的效率及系统中冷凝器、蒸发器的换热效率都会降低,对压缩机的性能有一定影响,还可能造成短时间压缩机缺油,各摩擦副无法形成有效油膜,摩擦力增大,导致磨损,功耗增加,造成压缩机异响、卡死失效模式,影响压缩机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工艺简单、润滑油循环平衡性好且排气含油率低的斜盘式汽车空调压缩机排气回油结构,不仅有效降低压缩机润滑油参与制冷剂循环的比例,提高压缩机制冷效率,且有效降低压缩机噪音,同时避免出现缺油现象,保证压缩机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斜盘式汽车空调压缩机排气回油结构,包括缸体、油分离器和毛细管,所述缸体内设有低压腔、高压腔、高压出气口、吸气口和油池,所述低压腔顶部设有进气口,所述高压腔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吸气口与所述低压腔相连通,所述高压出气口靠近所述高压腔所在位置,所述油池位于所述缸体底部,且位于所述高压腔下方,所述缸体上位于所述高压腔内设有一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回油管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和所述回油管分别垂直的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导气管与所述高压腔相连通,所述回油管与所述油池相连通,所述进气管垂直的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侧面上,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高压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缸体上还设有一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与所述油池和所述低压腔均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成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工艺简单,使用时,从压缩机高压区出来的高压气体,先进入高压出气口,再通过进气管沿切线方向进入到筒体中,此时气流在筒体中呈旋风式运动,从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润滑油从高压气体中分离出来,并将润滑油甩向筒体内壁,使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体内壁下落到筒体底部,再经过回油管流入到油池中,而旋转的气流则在筒体内收缩并向中心流动,最终向上形成二次涡流后经导气管流出,然后流过高压腔,最后从排气口流出。而当油池中润滑油沉积到一定量后,会通过毛细管回流到低压腔,并在吸气过程中将润滑油重新回送到压缩机内部进行润滑使用。一方面有效提高压缩机内润滑油循环的平衡性,使各摩擦副形成有效油膜,减少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少各摩擦副相互间的摩擦力,减少各摩擦副的磨损,不仅有效降低压缩机噪音,同时避免出现缺油现象,保证压缩机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有效减少排出压缩机的润滑油量,大大降低排气含油率,降低压缩机润滑油参与制冷剂循环的比例,提高压缩机效率以及冷凝器、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压缩机制冷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工艺简单、润滑油循环平衡性好且排气含油率低的特点,不仅有效降低压缩机润滑油参与制冷剂循环的比例,提高压缩机制冷效率,且有效降低压缩机噪音,同时避免出现缺油现象,保证压缩机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油分离器,3-毛细管,4-低压腔,5-高压腔,6-高压出气口,7-吸气口,8-油池,9-进气口,10-排气口,11-筒体,12-进气管,13-回油管,14-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盘式汽车空调压缩机排气回油结构,包括缸体1、油分离器2和毛细管3,缸体1内设有低压腔4、高压腔5、高压出气口6、吸气口7和油池8,低压腔4顶部设有进气口9,高压腔5顶部设有排气口10,吸气口7与低压腔4相连通,高压出气口6靠近高压腔5所在位置,油池8位于缸体1底部,且位于高压腔5下方,缸体1上位于高压腔5内设有一油分离器2,油分离器2包括筒体11、进气管12、回油管13和导气管14,导气管14和回油管13分别垂直的设置在筒体11的顶部和底部,且导气管14与高压腔5相连通,回油管13与油池8相连通,进气管12垂直的设置在筒体11的侧面上,且进气管12与高压出气口6相连通,缸体1上还设有一毛细管3,毛细管3与油池8和低压腔4均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工艺简单,使用时,从压缩机高压区出来的高压气体,先进入高压出气口6,再通过进气管12沿切线方向进入到筒体11中,此时气流在筒体11中呈旋风式运动,从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润滑油从高压气体中分离出来,并将润滑油甩向筒体11内壁,使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体11内壁下落到筒体11底部,再经过回油管13流入到油池8中,而旋转的气流则在筒体11内收缩并向中心流动,最终向上形成二次涡流后经导气管14流出,然后流过高压腔5,最后从排气口10流出。而当油池8中润滑油沉积到一定量后,会通过毛细管3回流到低压腔4,并在吸气过程中将润滑油重新回送到压缩机内部进行润滑使用。一方面有效提高压缩机内润滑油循环的平衡性,使各摩擦副形成有效油膜,减少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少各摩擦副相互间的摩擦力,减少各摩擦副的磨损,不仅有效降低压缩机噪音,同时避免出现缺油现象,保证压缩机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有效减少排出压缩机的润滑油量,大大降低排气含油率,降低压缩机润滑油参与制冷剂循环的比例,提高压缩机效率以及冷凝器、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压缩机制冷效率。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