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5661发布日期:2020-06-26 21:0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空调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及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空调对环境的影响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现有空调压缩机的喷射管管路是通过扎带将喷射管和铜管相互捆扎在一起,当压缩机运行时,喷射管管路内部的气液冷媒流动冲击喷射管内壁,导致与喷射管捆扎在一起的铜管一起震动,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压缩机的喷射管与铜管捆扎在一起产生噪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包括:气液分离器以及喷射管;所述喷射管连通于压缩机的喷射口,且所述喷射管通过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侧壁。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外侧壁,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喷射管固定于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还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对应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喷射管的外侧壁,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减震件将所述喷射管固定于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设置为夹具,包括夹套和两个夹臂,所述夹套设置为开口的环状结构,两个所述夹臂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夹套的首尾两端;所述夹套套设于所述喷射管,且两个所述夹臂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两个所述夹臂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固定件固定于连接件。

进一步,固定件设置为扎带,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穿孔,所述固定件配合所述穿孔捆绑所述减震件以将所述喷射管固定于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减震件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面设置为平面,并贴合于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中部设置为折弯,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至少设置1个。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机箱和以上所述的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固定于所述机箱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压缩机的喷射管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气液分离器的侧壁,避免了喷射管和铜管直接接触,因此避免了喷射管引起铜管震动,且气液分离器的体积和质量均较大,当压缩机运行的时候,喷射管管路内部的气液冷媒流动冲击喷射管内壁,喷射管引起气液分离器的振动较小,进而导致产生的噪音减小,此外喷射管与气液分离器没有直接的接触,喷射管只是与固定组件连接,进而喷射管不会直接对气液分离器产生振动影响,进而降低了喷射管对气液分离器的振动影响;而固定组件与喷射管的接触面积较小,喷射管对固定组件的振动影响也较小,进而降低整个压缩机的喷射管管路的振动,进而降低了空调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一的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二的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气液分离器;2、喷射管;3、固定组件;31、连接件;311、穿孔;312、凹口;321、夹套;322、夹臂;33、减震件;331、凹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气液分离器1以及喷射管2;喷射管2连通于压缩机的喷射口,且喷射管2通过固定组件3设置于气液分离器1的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的一端连接于气液分离器1的外侧壁,固定组件3的另一端部固定喷射管2,固定组件3与气液分离器1的外侧壁连接处设置较小,将压缩机的喷射管2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在气液分离器1的侧壁;避免了喷射管2和铜管直接接触,因此避免了喷射管2引起铜管震动;且气液分离器1的体积和质量均较大,喷射管2引起气液分离器1的振动较小,进而导致产生的噪音减小,喷射管2与气液分离器1没有直接接触,当压缩机运行的时候,喷射管2管路内部的气液冷媒流动冲击喷射管2内壁,喷射管2只与固定组件3连接,进而喷射管2不会直接对气液分离器1产生振动影响,进而降低了喷射管2对气液分离器1的振动影响;而固定组件3与喷射管2的接触面积较小,喷射管2对固定组件3的振动影响也较小,进而降低整个压缩机的喷射管2管路的振动,进而降低了空调产生的噪音。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包括连接件31和固定件,连接件31的一端固定于气液分离器1的外侧壁,固定件将喷射管2固定于连接件31。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将喷射管2固定设置于连接件31远离气液分离器1的端部,且喷射管2的中心轴线与连接件31的侧面平行,避免喷射管2和气液分离器1直接接触,喷射管2部分接触固定件,当压缩机运行的时候,喷射管2管路内部的气液冷媒流动冲击喷射管2内壁时,喷射管2和连接件31的接触面积较小,引起的振动也较小,故能起到减震降噪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还包括减震件33,减震件33对应固定件设置于喷射管2的外侧壁,固定件通过减震件33将喷射管2固定于连接件31。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件33设置为橡胶,减震件33套设在喷射管2的外侧壁,橡胶对喷射管2起到缓冲的作用,当压缩机运行的时候,喷射管2管路内部的气液冷媒流动冲击喷射管2内壁时,橡胶降低了喷射管2和连接件31之间的振动,进一步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件设置为夹具,包括夹套321和两个夹臂322,夹套321设置为开口的环状结构,两个夹臂322分别固定连接夹套321的首尾两端,夹套321套设于喷射管2,且两个夹臂322通过锁紧件(图中未示出)固定于连接件31。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夹套321通过夹紧减震件33和喷射管2,且夹套321夹紧减震件33的外侧壁,再将夹紧了喷射管2的固定件固定于连接件31的侧面,以减少喷射管2和连接件31直接接触,进而达到减震降噪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夹臂322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通孔,连接件31设置有第二通孔,锁紧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将固定件固定于连接件31。

在本实施例中,将两个夹臂322放置于连接件31的同一侧,锁紧件设置为螺丝,通过锁紧件将固定件和连接件31锁紧,此时,夹臂322于连接件31的侧面贴合,需要检修喷射管2的时候,还可以将锁紧件拆下,将喷射管2拆下,方便检修。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31的设置为折弯,连接件31的一端固定于气液分离器1,固定件设置于连接件31的另一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件31的中部折弯,使连接件31呈“z”字型,折弯处为凸出的圆弧形设置,当将喷射管2固定于连接件31后,连接件31的折弯线与喷射管2的中心轴线平行,折弯设置的连接件31起到缓冲的作用,当压缩机运行的时候,喷射管2管路内部的气液冷媒流动冲击喷射管2内壁时,喷射管2冲击到连接件31,折弯的连接件31具有缓冲作用,降低由连接件31引起气液分离器1的振动,进而达到减震降噪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至少设置1个。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设置3个,所有的固定组件3均设于气液分离器1外侧壁的长度方向,使喷射管2更加稳固的安装在气液分离器1的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机箱和以上所述的压缩机喷射管的固定结构,气液分离器1的固定于机箱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设置为分体式空调,机箱为空调外机的机箱,空调的压缩机安装在机箱内,气液分离器1通过角钢筋安装在机箱的底部,使气液分离器1稳固的安装在机箱,进而减少气液分离器1与机箱之间的相互震动,进一步减震降噪。

具体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3和图4,与具体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件设置为扎带,连接件31的设置有穿孔311,固定件配合穿孔311将喷射管2固定于连接件31;减震件33朝向连接件31的一面设置为平面,并贴合于连接件31。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设置为扎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固定件可以设置为其他具有延展性的绳索或钢线;连接件31远离气液分离器1的一端的中部设置有凹口312,将喷射管2贴合于连接件31后,将固定件绕着喷射管2外侧壁并将固定件的一端连续穿过穿孔311和凹口312,并将固定件的首尾两端扎紧,以将喷射管2固定于连接件31;在本实施例中,减震件33设置为弹性橡胶块,且弹性橡胶块的外侧壁的上设置有与固定件适配的凹槽331,便于固定件将减震件33和喷射管2固定,减震件33朝向贴合于连接件31,使减震件33更加稳固的连接于连接件31,进一步达到减震降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原理为:将压缩机的喷射管2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在气液分离器1的侧壁,避免了喷射管2和铜管直接接触,因此避免了喷射管2引起铜管震动;且气液分离器1的体积和质量均较大,当压缩机运行的时候,喷射管2管路内部的气液冷媒流动冲击喷射管2内壁,喷射管2引起气液分离器1的振动较小,进而导致产生的噪音减小;此外,喷射管2与气液分离器1没有直接的接触,喷射管2只是与固定组件3连接,进而喷射管2不会直接对气液分离器1产生振动影响,进而降低了喷射管2对气液分离器1的振动影响;而固定组件3与喷射管2的接触面积较小,喷射管2对固定组件3的振动影响也较小,进而降低整个压缩机的喷射管2管路的振动,进而降低了空调产生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