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出杆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2544发布日期:2020-08-14 19:14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双出杆油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出杆油缸。



背景技术:

目前矿用机械发展很快,对于液压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爆破钻孔的工况,需要设备能在设定角度下打钻很深的孔,而这个进给力一般电机等输出是提供不了的,所以只能靠液压缸输出。一般的小钻机设备打孔几米的行程,而对于大一点的钻机设备有时甚至需要油缸提供十多米的行程伸长量,全伸开时总长近二十多米。

目前结构上已经在右活塞杆的行程末端和左活塞杆的开始段设计了缓冲套,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速作用,可以优化切换时对机架的冲击。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右活塞杆组件运行至缓冲区域时,局部困压开始升高,当增高到一定值时,会带动缸体部件产生窜动(即缸体在右活塞杆组件还未完全伸出到底时开始位移),这个动作是非正常的,会对头部连接的钻头及整个车身产生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出杆油缸,能够使油液直接通过外置管路流回油箱,有效保证油缸的伸出顺序,进一步减缓了振动冲击,从而避免了困压继续升高导致的窜动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出杆油缸,包括中间缸座,所述中间缸座的左端设有左缸筒,右端设有右缸筒,所述左缸筒内安装有左活塞杆组,右缸筒内安装有右活塞组件,所述左缸筒和右缸筒之间连接有外置油管,所述右缸筒内设有具有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与右缸筒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之间通过顺序阀连接,所述第二油路与外置油管连通,所述右活塞组件进入缓冲区域使右缸筒的无杆腔的油液通过第一油道、顺序阀和第二油道进入外置油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右缸筒的前端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左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缓冲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右活塞组件包括右活塞以及安装在右活塞上的右活塞杆,所述右活塞杆上套设有与缓冲区域配合的第一缓冲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套进入缓冲区域使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在无杆腔的区域内不连通,所述无杆腔内的油液进入第一油路后打开顺序阀后进入第二油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活塞杆组件包括左活塞以及安装在左活塞上的左活塞杆,所述左缸筒的无杆腔与外置油管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活塞杆的左端与外部供油管路连通,右端与中间缸筒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活塞上设有与左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缸座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缓冲套,所述第二缓冲套通过缓冲套螺母安装在中间缸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双出杆油缸,能够使油液直接通过外置管路流回油箱,有效保证油缸的伸出顺序,进一步减缓了振动冲击,从而避免了困压继续升高导致的窜动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出杆油缸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中间缸座,11、第二缓冲套,12、缓冲套螺母,2、左缸筒,3、右缸筒,31、缓冲区域,32,第一油路,33、第二油路,34、无杆腔,35、顺序阀,36、导向套,37、凹槽,4、左活塞杆组件,41、左活塞,42、左活塞杆,5、右活塞杆组件,51、右活塞,52、右活塞杆,53、第一缓冲套,6、外置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双出杆油缸,包括中间缸座1,中间缸座1的左端设有左缸筒2,右端设有右缸筒3,左缸筒2内安装有左活塞杆组件4,右缸筒3内安装有右活塞组件5,左缸筒2和右缸筒3之间连接有外置油管6,右缸筒3内设有具有缓冲区域31,缓冲区域31的左右两侧具有第一油路32和第二油路33,第一油路32和第二油路33与右缸筒的无杆腔34连通,第一油路32和第二油路33之间通过顺序阀35连接,第二油路32与外置油管6连通,右活塞组件5进入缓冲区域31使右缸筒3的无杆腔34的油液通过第一油道32、顺序阀35和第二油道33进入外置油管6。

另外,右缸筒3的前端设有导向套36,导向套36的左端开设有凹槽37,凹槽37形成缓冲区域。

另外,右活塞组件5包括右活塞51以及安装在右活塞51上的右活塞杆52,右活塞杆52上套设有与缓冲区域31配合的第一缓冲套53。

另外,第一缓冲套53进入缓冲区域31使第一油路32和第二油路33在无杆腔的区域内不连通,无杆腔34内的油液进入第一油路31后打开顺序阀35后进入第二油路32。

另外,左活塞杆组件4包括左活塞41以及安装在左活塞41上的左活塞杆42,左缸筒2的无杆腔与外置油管6相连通。

另外,左活塞杆4的左端与外部供油管路连通,右端与中间缸筒1连通。

另外,左活塞41上设有与左缸筒2的无杆腔连通的开口43。

另外,中间缸座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缓冲套11,第二缓冲套11通过缓冲套螺母12安装在中间缸座1上。

本实用新型双出杆油缸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参阅图5,油液通过左活塞杆42杆头的油口进入中间缸座1的大腔区域,此时由于中间缸座1内的第二缓冲套11,存在一定背压,右活塞杆52先行伸出开始运动,右活塞杆52伸出,并且右活塞杆52的第一缓冲套53未进入缓冲区域31之前,右缸筒3的无杆腔34的油液经过第二油路33进入外置油管6,当右活塞杆52伸出进入缓冲区域31时,由于第一缓冲套53进入缓冲区域31,第一油路32和第二油路33被隔开,油液只能进入第一油路32,顺序阀35打开,油液通过顺序阀35后进入第二油路33后再次流至外置油管6,有效保证油缸的伸出顺序,避免乱序窜动现象,进一步减缓了振动冲击。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双出杆油缸,能够使油液直接通过外置管路流回油箱,从而避免了困压继续升高导致的窜动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出杆油缸,包括中间缸座,所述中间缸座的左端设有左缸筒,右端设有右缸筒,所述左缸筒内安装有左活塞杆组件,右缸筒内安装有右活塞组件,所述左缸筒和右缸筒之间连接有外置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缸筒内设有具有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与右缸筒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之间通过顺序阀连接,所述第二油路与外置油管连通,所述右活塞组件进入缓冲区域使右缸筒的无杆腔的油液通过第一油道、顺序阀和第二油道进入外置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缸筒的前端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左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缓冲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活塞组件包括右活塞以及安装在右活塞上的右活塞杆,所述右活塞杆上套设有与缓冲区域配合的第一缓冲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套进入缓冲区域使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在无杆腔的区域内不连通,所述无杆腔内的油液进入第一油路后打开顺序阀后进入第二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活塞杆组件包括左活塞以及安装在左活塞上的左活塞杆,所述左缸筒的无杆腔与外置油管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活塞杆的左端与外部供油管路连通,右端与中间缸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活塞上设有与左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出杆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缸座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缓冲套,所述第二缓冲套通过缓冲套螺母安装在中间缸座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出杆油缸,包括中间缸座,中间缸座的左端设有左缸筒,右端设有右缸筒,左缸筒内安装有左活塞杆组,右缸筒内安装有右活塞组件,左缸筒和右缸筒之间连接有外置油管,右缸筒内设有具有缓冲区域,缓冲区域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与右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之间通过顺序阀连接,第二油路与外置油管连通,右活塞组件进入缓冲区域使右缸筒的无杆腔的油液通过第一油道、顺序阀和第二油道进入外置油管。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双出杆油缸,能够使油液直接通过外置管路流回油箱,有效保证油缸的伸出顺序,进一步减缓了振动冲击,从而避免了困压继续升高导致的窜动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宁;沈建波;叶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