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3702发布日期:2021-02-27 00:5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


背景技术:

[0002]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0003]
现有的压缩机壳体的抗冲击性能较差,而且压缩机壳体在安装之后,其自身具备的抗震效果不高,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使用效果。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壳体的抗冲击性能较差,而且压缩机壳体在安装之后,其自身具备的抗震效果不高,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使用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包括底座、壳体和壳盖,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壳体位于放置槽的内部,所述壳体与放置槽之间设有缓冲橡胶垫,所述壳体的两侧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安装机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有缓冲机构,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机构;
[0007]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板、移动板、移动杆、弹簧和支撑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固定板水平固定设置于空腔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用于移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移动板固定设置于移动杆的杆壁上且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弹簧活动套接于移动杆的杆壁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移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下端贯穿至底座的下方并与支撑座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块和第一螺栓,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于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固定块与底座之间通过第一螺栓紧固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包括l型支撑脚和第二螺栓,所述l 型支撑脚固定设置于底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栓设置于l型支撑脚上。
[0010]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底槽,且底槽的内部设有橡胶吸盘,所述橡胶吸盘的顶部固定设有橡胶连接块,所述橡胶连接块的上侧与底槽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壳体和壳盖的表面均设置有碳纤维层。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
1、该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通过设置在壳体与底座之间的缓冲橡胶垫,能够增加壳体底部的吸震性能,通过设置在底座底部的固定板、移动板、移动杆、弹簧和支撑座,能
够增加底座的抗震性能。
[0014]
2、该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通过设置在底座底部的橡胶吸盘和橡胶连接块,能够增加底座的吸地力,从而增加了底座的固定效果。
[0015]
3、该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通过设置在壳体和壳盖外壁上的碳纤维层,能够增加壳体和壳盖的抗冲击性能。
[0016]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不仅冲抗击性能高,而且抗震性能强,保证了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19]
图3为图1中橡胶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底座、2壳体、3壳盖、4缓冲橡胶垫、5固定板、6移动杆、7移动板、8弹簧、9支撑座、10固定块、11第一螺栓、12l 型支撑脚、13第二螺栓、14橡胶吸盘、15橡胶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参照图1-3,一种高抗冲击性压缩机壳体,包括底座1、壳体2 和壳盖3,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壳体2位于放置槽的内部,壳体2与放置槽之间设有缓冲橡胶垫4,壳体2的两侧与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安装机构,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有缓冲机构,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安装机构;
[0024]
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板5、移动杆6、移动板7、弹簧8和支撑座9,底座1的内部设有空腔,固定板5水平固定设置于空腔的内部,固定板5的表面开设有用于移动杆6穿过的通孔,移动板7固定设置于移动杆6的杆壁上且位于固定板5的下方,弹簧8活动套接于移动杆6 的杆壁上,且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5和移动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移动杆6的下端贯穿至底座1的下方并与支撑座9固定连接。
[0025]
第一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块10和第一螺栓11,固定块10固定设置于壳体2的侧壁上,固定块10与底座1之间通过第一螺栓11紧固连接。
[0026]
第二安装机构包括l型支撑脚12和第二螺栓13,l型支撑脚12 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侧壁上,第二螺栓13设置于l型支撑脚12上。
[0027]
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底槽,且底槽的内部设有橡胶吸盘14,橡胶吸盘14的顶部固定设有橡胶连接块15,橡胶连接块15的上侧与底槽固定连接,能够增加底座1的吸地力,从而增加了底座1的固定效果。
[0028]
壳体2和壳盖3的表面均设置有碳纤维层,能够增加壳体2和壳盖3的抗冲击性能。
[0029]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壳体2放入在底座1表面的放置槽的内部,并将固定块10与底座1上的螺纹孔对齐,再通过第一螺栓11 将固定块10与底座1之间固定,壳体2与底座1之间的缓冲橡胶垫 4,能够增加壳体2底部的吸震性能,然后通过第二螺栓13将l型支撑脚12固定在外部的设备上,同时设置在底座1下表面的固定板5、移动杆6、移动板7、弹簧8和支撑座9,能够给底座1提供一个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外界的震动对底座1的影响,进而保证了壳体2 内的元件稳定工作。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