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泵的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3658发布日期:2021-06-08 16:5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井泵的泵头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深井泵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井泵的泵头。


背景技术:

2.深井泵的最大特点是将电动机和泵制成一体,它是浸入地下水井中进行抽吸和输送水的一种泵,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工矿企业、城市给排水和污水处理等。深井泵的泵头是连接泵体与输水管的重要装置。
3.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8907415u的中国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深井泵上的泵头,包括由塑料材质所制成的泵头本体,泵头本体内具有过水流道及轴承定位部,泵头本体的外周面具有与泵体连接的定位结构;泵头本体的底部具有与叶轮组件卡接卡块;过水流道内具有带内螺纹的金属镶圈,金属镶圈的上端面与泵头本体的上端面齐平,且其外端面具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卡接在泵头本体的内周面上。
4.采用上述深井泵的泵头,当深井泵伸入地下井中进行抽水时,发明人发现从泵头处涌出的水柱扬程较短,比较麻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从泵头处涌出的水柱扬程较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深井泵的泵头。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井泵的泵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深井泵的泵头,包括泵头本体,所述泵头本体上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泵头本体上还设置有过水流道,所述过水流道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过水流道上设置有隔块,所述隔块用于阻隔所述过水流道使所述过水流道变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隔块,当水流流经隔块与过水流道之间的区域时,减小了水流的横截面积,水流的整体流量不变,使得冲出出水口的水柱冲力更大,从而达到增大水柱从泵头处涌出的扬程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隔块与所述过水流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若干分流流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分流流道,水流呈螺旋状通过进水口进入过水流道,穿过分流流道后,水流分成若干股直流从出水口涌出,使得水柱冲出出水口的冲力更大,从而达到增大水柱从泵头处涌出的扬程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过水流道的内壁内凹形成有若干凸面,若干所述凸面沿所述过水流道的内壁呈周向分布,所述分流流道通过相邻所述凸面与所述过水流道的内壁以及所述隔块的对应侧壁拼接形成。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凸面,凸面的外侧壁进一步减少了通过分流流道的水流的横截面积,水流的整体流量不变,使得冲出出水口的水柱冲力更大,从而增大了水柱从泵头处涌出的扬程。
13.优选的,所述隔块包括主体和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
凸面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凸面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部靠近对应凸面的端面与对应所述凸面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主体和连接部,通过各个连接部与凸面的固定连接,使得隔块与凸面固定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减少了水流经过隔块时水流对隔块的冲力过大导致隔块脱离凸面的情况。
15.优选的,相邻所述凸面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位置对应所述隔块设置,所述隔板靠近相邻所述凸面的一侧与相邻所述凸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相邻所述凸面固定连接,且所述隔板远离所述隔块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隔板,加强了对凸面的支撑作用,使得凸面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减小了水流经过隔块时的横截面积,当水流流经隔块时,水流的流量不变,从而增大了水柱从泵头处涌出的扬程,并使得水流从螺旋状变为直流更加方便。
17.优选的,所述泵头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四个凹口,四个凹口分别为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和第四凹口,所述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和第四凹口沿所述泵头本体的外周壁呈周向依次分布;所述凸面设置有四个,所述凸面的位置与四个凹口一一对应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和第四凹口,通过四个凹口内凹形成凸面,减少了实际生产中加工凸面的工艺步骤,使得凸面的生产加工更加方便。
19.优选的,所述第一凹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二凹口之间,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设置;所述第三凹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三凹口与所述第四凹口之间,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三凹口和所述第四凹口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当不使用深井泵时,可通过绳索或其他工具穿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拉动绳索或工具带动拉出深井泵,使得操作取出深井泵更加方便。
21.优选的,所述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和第四凹口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进水口的端部贯穿所述泵头本体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孔,当安装泵头时,将泵头上的安装孔对准泵体上的螺纹孔,通过螺栓穿设安装孔和泵体上的螺纹孔并拧紧即可实现泵头的固定,使得操作固定泵头更加方便。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设置隔块,减小了水流流经隔块时的横截面积,使得冲出出水口的水柱冲力更大,从而达到增大水柱从泵头处涌出的扬程的效果;
25.通过设置凸面,进一步减少了通过分流流道的水流的横截面积,使得冲出出水口的水柱冲力更大,从而增大了水柱从泵头处涌出的扬程;
26.通过设置主体和连接部,通过各个连接部与凸面的固定连接,使得隔块与凸面固定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施例在第一凹口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进水孔的结构;
29.图3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主要以从上往下的视角展示安装孔的结构;
30.图4为本实施例在出水孔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分流流道的结构。
31.附图标记说明:1、泵头本体;11、出水口;12、进水口;13、过水流道;2、第一凹口;21、第一通孔;3、第二凹口;4、第三凹口;41、第二通孔;5、第四凹口;6、安装孔;7、凸面;8、隔块;81、主体;82、连接部;9、分流流道;1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深井泵的泵头。参见图1和图2,包括泵头本体1。泵头本体1上设置有出水口11和进水口12,出水口11和进水口12分别位于泵头本体1的相对两端。出水口1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当实际使用时,出水口11用于连接输水管。
34.参见图1和图2,泵头本体1上还设置有过水流道13,过水流道1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出水口11和进水口12连通设置。
35.参见图2和图3,泵头本体1的外侧壁上内凹形成有四个凹口,四个凹口分别为第一凹口2、第二凹口3、第三凹口4和第四凹口5,第一凹口2、第二凹口3、第三凹口4和第四凹口5沿泵头本体1的外周壁呈周向依次分布。第一凹口2和第二凹口3相互靠近设置,第三凹口4和第四凹口5相互靠近设置,且第一凹口2和第二凹口3与第三凹口4和第四凹口5分别位于泵头本体1的相对两侧。
36.参见图2和图3,第一凹口2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为圆孔,第一通孔21位于第一凹口2与第二凹口3之间,第一通孔21连通第一凹口2和第二凹口3设置。
37.参见图2和图3,第三凹口4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为圆孔,第二通孔41位于第三凹口4与第四凹口5之间,第二通孔41连通第三凹口4和第四凹口5设置。第二通孔41的轴线与第一通孔21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二通孔41的轴线和第一通孔21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在实际使用时,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41供绳索或其他工具穿设,通过拉动绳索或工具带动拉出深井泵。
38.参见图2和图3,第一凹口2、第二凹口3、第三凹口4和第四凹口5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6,四个安装孔6均靠近进水口12设置,四个安装孔6靠近进水口12的端部均贯穿泵头本体1靠近进水口12的端面设置,且四个安装孔6的轴线均垂直于第一通孔21的轴线设置。第一凹口2、第二凹口3、第三凹口4和第四凹口5上的安装孔6沿泵头本体1的外周壁呈周向均匀分布。
39.参见图2和图4,过水流道13的内壁内凹形成有四个凸面7,四个凸面7沿过水流道13的内壁呈周向分布。四个凸面7的位置对应四个凹口设置,四个凸面7通过四个凹口内凹形成。
40.参见图2和图4,过水流道13内设置有隔块8,隔块8包括主体81和四个连接部 82,主体81呈圆盘设置,主体81的轴线沿过水流道13内水流的流向设置。四个连接部 82均与主体81固定连接,四个连接部 82均靠近凸面7设置,四个连接部 82沿主体81的轴线呈周向分
布,且四个连接部 82的位置与四个凸面7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连接部 82靠近对应凸面7的端面贴合对应凸面7的外侧壁设置,且每个连接部 82靠近对应凸面7的端面与对应凸面7固定连接,实际使用中,每个连接部 82与对应凸面7通过焊接固定。
41.参见图2和图4,相邻凸面7与过水流道13的内壁以及隔块8的对应侧壁拼接形成有分流流道9,分流流道9对应设置有四个,四个分流流道9均位于隔块8与过水流道13的内壁之间。
42.参见图2和图4,相邻凸面7之间固定有隔板10,隔板10固定于过水流道13远离隔块8的对应内壁上,且隔板10的位置对应隔块8设置,隔板10靠近相邻凸面7的一侧与相邻凸面7固定连接,隔板10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相邻凸面7固定连接。
43.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深井泵的泵头的实施原理为:
44.当水流从泵体进入泵头时,水流呈螺旋状,水流通过泵头本体1上的进水口12进入过水流道13内,隔块8阻隔过水流道13使过水流道13变窄,减小了水流流经的横截面积,水流穿过隔块8与过水流道13之间的分流流道9时,水流分成若干股直流,水流的整体流量不变,从而增大了水流冲出出水口11的冲力,使得水柱从泵头处涌出的扬程更大。
45.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