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6445发布日期:2022-01-22 12:5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一些空调或者其它带风机的送风设备,在运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地板高度或应用场景,将风机进行下沉式安装,目前常规使用的风机安装机构包括在送风设备底部设置风机安装支架,风机安装支架上设有供风机组件下沉安装的导轨,风机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设于导轨上;机组安装时,松掉螺栓并拉动风机组件,风机组件沿着导轨向下滑动,滑到最底端后拧紧螺栓,即可实现风机组件下沉式安装。
3.然而,采用上述方法使得该风机安装支架的结构较为复杂,占用机组空间大、成本高,不易于搬运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以解决目前在送风装置中风机安装支架的结构较为复杂、安装工序繁琐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包括风机组件、安装架以及限位固定件,风机组件通过限位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架上,安装架形成有与风机组件相适配的下沉孔,风机组件周侧形成有限位抵接部;当风机组件通过限位固定件安装于安装架上时,风机组件置于下沉孔的上侧;当将限位固定件拆卸后,风机组件可沿下沉孔滑落,直至限位抵接部抵接于下沉孔周侧的安装架上。
6.在上述方案中,风机组件通过限位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架上,且风机组件周侧形成有限位抵接部,限位抵接部可抵接于下沉孔周侧的安装架上,使得送风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安装简单、高效,更加便于风机组件的下沉拆卸。
7.可选地,限位固定件包括固定件、限位座以及限位柱,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于风机组件以及安装架上,限位座固定于安装架上与固定件相邻或相对的一侧,限位柱固设于限位座上,限位座可通过限位柱与风机组件连接。
8.在上述方案中,风机组件可通过限位柱与限位座连接,从而可以对风机组件于安装架上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
9.可选地,送风装置还包括下沉高度调节部件,下沉高度调节部件设于安装架上并套设于风机组件的外周,以调节风机组件与安装架之间的相对位置。
10.在上述方案中,下沉高度调节部件套设于风机组件的外周,当风机组件下沉安装时,下沉高度调节部件可以固定支撑风机组件,从而可以调节风机组件的下沉安装高度。
11.可选地,限位抵接部可抵持于下沉高度调节部件远离安装架的一端表面,以限制风机组件相对下沉孔的滑落距离。
12.在上述方案中,限位抵接部可抵持于下沉高度调节部件远离安装架的一端表面,可以保持风机组件在下沉安装后的位置及稳定性。
13.可选地,送风装置还包括螺柱,下沉高度调节部件的侧壁上沿风机组件滑落方向设有若干螺纹孔,风机组件上对应设有若干固定孔,螺柱穿过螺纹孔后固定于固定孔内。
14.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螺柱、螺纹孔与固定孔的配合,不仅便于风机组件与下沉高度调节部件的安装,还可以实现调节风机组件的不同下沉安装高度。
15.可选地,下沉高度调节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固设于安装架上,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16.在上述方案中,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以便于下沉高度调节部件安装于安装架上。
17.可选地,第一支撑板为平板结构,第二支撑板为u型结构,两者连接围绕形成矩形支撑架。
18.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支撑板为平板结构,第二支撑板为u型结构,可以更加便捷地连接形成矩形支撑架。
19.可选地,第二支撑板的u型开口端设有定位柱,第一支撑板相应设有插孔,将定位柱插入插孔中,以将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2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定位柱与插孔的配合,不仅便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可拆卸连接,还可以起到安装导向的作用。
21.可选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为l型结构,两者连接围绕形成矩形支撑架。
22.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为l型结构,可以更加便捷地连接形成矩形支撑架。
23.可选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为圆弧结构,两者连接围绕形成圆形支撑架。
24.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为圆弧结构,可以更加便捷地连接形成圆形支撑架。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有益效果是:
26.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送风装置中,风机组件通过限位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架上,且风机组件周侧形成有限位抵接部,限位抵接部可抵接于下沉孔周侧的安装架上,使得送风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安装简单、高效,更加便于风机组件的下沉拆卸。
27.此外,送风装置还包括套设于风机组件外周的下沉高度调节部件,当风机组件穿过下沉孔下沉安装时,下沉高度调节部件可以固定支撑风机组件,从而调节风机组件的下沉安装高度,送风装置不仅可以实现风机组件完全下沉安装,还可以调节风机组件的下沉安装高度。
2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完全下沉安装后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下沉高度调节部件的送风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下沉高度调节部件的送风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沉高度调节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沉高度调节部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沉高度调节部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沉高度调节部件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
40.100-送风装置;
41.11-风机组件;
42.111-限位抵接部;112-风机;113-风机顶板;114-风机底板;115-支撑柱;116-防护网;117-防护面板;1171-进气口;
43.12-安装架;
44.121-第一安装架;122-第二安装架;123-第三安装架;124-第四安装架;
45.13-限位固定件;
46.131-固定件;132-限位座;133-限位柱;
47.14-下沉孔;
48.15-下沉高度调节部件;
49.151-螺纹孔;152-第一支撑板;153-第二支撑板;154-定位柱;155-插孔;
50.16-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52.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
“”
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54.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55.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100,包括风机组件11、安装架12以及限位固定件13,风机组件11通过限位固定件13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架12上,安装架12形成有与风机组件11相适配的下沉孔14,风机组件11周侧形成有限位抵接部111。
56.当风机组件11通过限位固定件13安装于安装架12上时,风机组件11置于下沉孔14的上侧。
57.当将限位固定件13拆卸后,风机组件11可沿下沉孔14滑落,直至限位抵接部111抵接于下沉孔14周侧的安装架12上。
58.具体地,风机组件11包括风机112、风机顶板113、风机底板114和支撑柱115,风机顶板113设于风机112的顶部,风机底板114设于风机112的底部,支撑柱115设于风机顶板113和风机底板114之间并位于风机112的外周。风机顶板113上还可以设有防护网116,防护网116起到防尘和防护的作用。
59.限位抵接部111自风机顶板113周侧边缘向与安装架12平行的方向延伸形成,也就是说,限位抵接部111为风机顶板113的一部分,两者一体成型。
60.进一步地,风机组件11还包括防护面板117,防护面板117连接于风机顶板113和风机底板114之间。具体地,防护面板117可以围绕风机112的四周设置,防护面板117上设有进气口1171,进气口1171上设有防护网和/或滤网。防护面板117与风机顶板113、风机底板114可围绕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将风机112置于容纳空间内,可以起到防尘和防护的作用。
61.进一步地,安装架12包括第一安装架121、第二安装架122、第三安装架123和第四安装架124。
62.限位固定件13包括固定件131、限位座132以及限位柱133,固定件131可拆卸地固定于风机组件11以及安装架12上,限位座132固定于安装架12上与固定件131相邻或相对的一侧,限位柱133固设于限位座132上,限位座132可通过限位柱133与风机组件11连接。
63.具体地,限位座132固定于第二安装架122上,风机底板114的侧壁上相应设有限位孔(图中未示出),通过将限位柱133插入限位孔中,对风机组件11设于安装架12上的位置进行限位;然后将固定件131锁附于风机底板114与第一安装架121之间,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风机组件11在安装架12上的安装和拆卸效率。限位柱133包括螺柱或插销,固定件131包括l型固定角。
64.请参见图4,送风装置100还包括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设于安装架12上并套设于风机组件11的外周,以调节风机组件11与安装架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地,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的形状包括矩形或圆形。
65.进一步地,限位抵接部111可抵持于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远离安装架12的一端表面,以限制风机组件11相对下沉孔14的滑落距离,从而实现风机组件11的完全下沉式安装。
66.请参见图5,送风装置100还包括螺柱16,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的侧壁上沿风机组件11滑落方向设有若干螺纹孔151,风机组件11上对应设有若干固定孔(图中未示出),螺柱16穿过螺纹孔151后固定于固定孔内,以根据风机组件11所需不同的下沉安装高度而选择不同的螺纹孔151、固定孔以及螺柱16配合方式固定支撑风机组件11,从而实现在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上可以多次调节风机组件11的不同的下沉安装高度。
67.请参见图6至图9,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包括第一支撑板152和第二支撑板153,第一支撑板152固设于安装架12上,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以便于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安装于安装架12上。
68.第一支撑板152为平板结构,第二支撑板153为u型结构,第一支撑板152和第二支撑板153两者连接后围绕形成矩形支撑架。具体地,第一支撑板152固设于第二安装架122
上,第二支撑板153通过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后,搭设于第一安装架121、第三安装架123和第四安装架124上。
69.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
70.第二支撑板153的u型开口端设有定位柱154,第一支撑板152相应设有插孔155,将定位柱154插入插孔155中,用于将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或,第二支撑板153的u型开口端设有插孔155,第一支撑板152相应设有定位柱154,将定位柱154插入插孔155中,用于将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定位柱154包括螺柱或插销。
7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板152和第二支撑板153还均可为l型结构,第一支撑板152和第二支撑板153两者连接后围绕形成矩形支撑架。具体地,第一支撑板152固设于第二安装架122和第四安装架124上,第二支撑板153通过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后,搭设于第一安装架121和第三安装架123上;或,第一支撑板152固设于第一安装架121和第三安装架123上,第二支撑板153通过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后,搭设于第二安装架122和第四安装架124上。
72.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
73.第二支撑板153的直角两端设有定位柱154,第一支撑板152的直角两端相应设有插孔155,将定位柱154插入插孔155中,用于将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或,第一支撑板152的直角两端设有定位柱154,第二支撑板153的直角两端相应设有插孔155,将定位柱154插入插孔155中,用于将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定位柱154包括螺柱和/或插销。
7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板152和第二支撑板153还均可为圆弧结构,第一支撑板152和第二支撑板153连接后围绕形成圆形支撑架。具体地,第一支撑板152固设于第二安装架122、第三安装架123和第四安装架124上,第二支撑板153通过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后,搭设于第一安装架121、第三安装架123和第四安装架124上。
75.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
76.第二支撑板153的圆弧两端设有定位柱154,第一支撑板152的圆弧两端相应设有插孔155,将定位柱154插入插孔155中,用于将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或,第一支撑板152的圆弧两端设有定位柱154,第二支撑板153的圆弧两端设有插孔155,将定位柱154插入插孔155中,用于将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可拆卸连接。
77.风机组件11周侧形成的限位抵接部111可抵接于第一支撑板152和第二支撑板153的上表面,用于固定支撑风机组件11。具体地,根据风机组件11所需的下沉安装高度预制相应高度的第一支撑板152和第二支撑板153,将第一支撑板152固设于安装架12上,然后将第二支撑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连接并围绕形成矩形或圆形支撑架。
78.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还可为固设于安装架12上且连为一体的支撑架,支撑架的形状包括矩形或圆形。具体地,根据应用场景或场地地面高度先确定风机组件11所需的下沉安装高度,然后预制相应高度的支撑架并固设于安装架12上,减少了安装工序,提升了风机组件11下沉安装的效率。
79.组装时,首选将风机组件11通过限位固定件13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架12上,然后将第一支撑板152固设于安装架12上,当风机组件11需要下沉一定高度安装时,将第二支撑
板153与第一支撑板152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板152和第二支撑板153连接后套设于风机组件11的外周,接着将限位固定件13拆卸后,风机组件11从安装架12卸下并沿着安装架12中间形成的下沉孔14滑落,直至风机组件11滑落的距离符合其下沉安装高度时,第一支撑板152和第二支撑板153可固定支撑风机组件11,用于调节风机组件11的下沉高度,从而完成风机组件11的非完全下沉式安装。
8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送风装置100中,风机组件11通过限位固定件13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架12上,且风机组件11周侧形成有限位抵接部111,限位抵接部111可抵接于下沉孔14周侧的安装架12上,使得送风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安装简单、高效,更加便于风机组件11的下沉拆卸;此外,安装架12上设有套设于风机组件11外周的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当风机组件11需要下沉一定高度安装时,下沉高度调节部件15可用于固定支撑风机组件11,送风装置100不仅可以实现风机组件11完全下沉安装,还可以调节风机组件11的下沉安装高度。
8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