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体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6350发布日期:2022-01-22 12:5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体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下泵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双体液下泵。


背景技术:

2.下泵主要是用于输送带固体颗粒、高粘度的浆料的抽吸泵体,液下泵的壳体、出口管及过流部件全部使用耐腐蚀性材料制成;在液下泵工作的过程中电机部分放置在液面上,泵部分放置在液面下,目前的液下泵多为单体设计,工作效率一般,长期使用后,转轴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体液下泵,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加效率,所述液下泵包括二个结构相同的工作组件,为了增加强度,所述工作组件还包括加强筋,为了减少转轴的磨损,所述液下泵还包括润滑装置,为了增加润滑效果,所述转轴外壁设有导油槽阵列,为了增加泵体内壁的密封性,所述泵体内设有密封环。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体液下泵,其结构包括底板、电机和二个结构相同的工作组件,所述工作组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齿轮、转轴、泵体和输料管,所述上支架设有开口向下的腔体,所述齿轮布置于上支架腔体内,所述泵体内设有叶轮,所述上支架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顶端,所述下支架顶端固定连接于底板底端,所述泵体顶端固定连接于下支架底端,所述输料管一端与泵体内壁连通,所述输料管另一端贯穿底板底端,其中,所述转轴沿齿轮中轴线依次贯穿上支架、齿轮、底板、下支架和泵体顶端,所述转轴底端与叶轮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上支架顶端,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个转轴顶端固定连接,二个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5.优选地,所述工作组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均匀的布置于二个下支架相对一侧之间。
6.优选地,所述液下泵还包括润滑组件,所述润滑装置为二个,所述润滑装置包括储油箱、输油管、阀门和毛刷块,所述阀门布置于储油箱底端,所述阀门底端固定连接于上支架顶端靠近外壁处,所述输油管一端依次贯穿上支架腔体顶端和阀门与储油箱连通,所述输油管另一端与毛刷块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转轴外壁设有导油槽阵列。
8.优选的,所述泵体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内壁与转轴外壁对齐设置。
附图说明
9.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双体液下泵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实施例中的一种双体液下泵一侧的剖视图;
11.图3为实施例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2.图4为实施例中的转轴导油槽阵列的二维展开。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1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体液下泵,包括:底板1、电机2和二个结构相同的工作组件3,所述工作组件3包括上支架31、下支架32、齿轮33、转轴34、泵体35和输料管36,所述上支架31设有开口向下的腔体,所述齿轮33布置于上支架31腔体内,所述泵体35内设有叶轮351,所述上支架31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顶端,所述下支架32顶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底端,所述泵体35顶端固定连接于下支架32底端,所述输料管36一端与泵体35内壁连通,所述输料管36另一端贯穿底板1底端,其中,所述转轴34沿齿轮中轴线依次贯穿上支架31、齿轮33、底板1、下支架32和泵体35顶端,所述转轴34底端与叶轮35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上支架31顶端,所述电机2与其中一个转轴34顶端固定连接,二个所述齿轮33啮合连接。
15.基于上述结构,如图1-2所示,当使用双体液下泵时,先起到电机1,电机1带动其中一个转轴34旋转,转轴34带动其中叶轮351旋转,转轴34带动其中一个齿轮33旋转,其中一个齿轮33带动另一个齿轮34旋转,从而增加效率。
1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为了增加强度,所述工作组件3还包括加强筋321,所述加强筋321均匀的布置于二个下支架32相对一侧之间。
1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液下泵还包括润滑装置4,所述润滑装置4为二个,所述润滑装置4包括储油箱41、输油管42、阀门43和毛刷块44,所述阀门43布置于储油箱41底端,所述阀门43底端固定连接于上支架31顶端靠近外壁处,所述输油管42一端依次贯穿上支架31腔体顶端和阀门43与储油箱41连通,所述输油管42另一端与毛刷块44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箱41顶端设有注油口,毛刷块44一端与转轴34外壁贴合,当转轴34旋转时,工作人员打开阀门43,输油管42将储油箱41内储存的润滑油输送至毛刷块44,毛刷块44将润滑油均匀的涂抹在转轴34外壁,从而减少转轴34的磨损。
18.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了增加润滑效果,所述转轴34外壁设有导油槽阵列。
19.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泵体35内壁的密封性,所述泵体35内设有密封环352,所述密封环352内壁与转轴34外壁对齐设置转轴34的磨损,所述液下泵还包括润滑装置4。
20.综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加效率,所述液下泵包括二个结构相同的工作组件3,为了增加强度,所述工作组件3还包括加强筋321,为了减少转轴34的磨损,所述液下泵还包括润滑装置4,为了增加润滑效果,所述转轴34外壁设有导油槽阵列,为了增加泵体35内壁的密封性,所述泵体35内设有密封环352。
2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双体液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电机(2)和二个结构相同的工作组件(3),所述工作组件(3)包括上支架(31)、下支架(32)、齿轮(33)、转轴(34)、泵体(35)和输料管(36),所述上支架(31)设有开口向下的腔体,所述齿轮(33)布置于上支架(31)腔体内,所述泵体(35)内设有叶轮(351),所述上支架(31)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顶端,所述下支架(32)顶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底端,所述泵体(35)顶端固定连接于下支架(32)底端,所述输料管(36)一端与泵体(35)内壁连通,所述输料管(36)另一端贯穿底板(1)底端,其中,所述转轴(34)沿齿轮中轴线依次贯穿上支架(31)、齿轮(33)、底板(1)、下支架(32)和泵体(35)顶端,所述转轴(34)底端与叶轮(35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上支架(31)顶端,所述电机(2)与其中一个转轴(34)顶端固定连接,二个所述齿轮(33)啮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件(3)还包括加强筋(321),所述加强筋(321)均匀的布置于二个下支架(32)相对一侧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下泵还包括润滑装置(4),所述润滑装置(4)为二个,所述润滑装置(4)包括储油箱(41)、输油管(42)、阀门(43)和毛刷块(44),所述阀门(43)布置于储油箱(41)底端,所述阀门(43)底端固定连接于上支架(31)顶端靠近外壁处,所述输油管(42)一端依次贯穿上支架(31)腔体顶端和阀门(43)与储油箱(41)连通,所述输油管(42)另一端与毛刷块(44)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35)内设有密封环(352),所述密封环(352)内壁与转轴(34)外壁对齐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4)外壁设有导油槽阵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体液下泵,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其机构包括底板、电机和二个结构相同的工作组件,工作组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齿轮、转轴、泵体和输料管,上支架设有开口向下的腔体,齿轮布置于上支架腔体内,泵体内设有叶轮,上支架固定连接于底板顶端,下支架顶端固定连接于底板底端,泵体顶端固定连接于下支架底端,输料管一端与泵体内壁连通,输料管另一端贯穿底板底端,转轴依次贯穿上支架、齿轮、底板、下支架和泵体顶端,转轴底端与叶轮固定连接,电机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上支架顶端,电机与其中一个转轴顶端固定连接,二个齿轮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效率,增加强度,减少转轴的磨损,增加润滑效果,增加泵体内壁的密封性。增加泵体内壁的密封性。增加泵体内壁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彬 刘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旺源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6
技术公布日:2022/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