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吸离心风机及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614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气产生的吸力达到最大。
[0030]为提高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如图2所示,叶轮I的内径为CU和外径比值的范围为0.70?0.75。叶轮I转动时,沿其轴向将风机进风侧附近的空气吸入其内部,然后沿轮毂2的径向将空气从相邻两叶片31之间的空隙送出。当叶轮I的内径为CU和外径D1的比值小于0.70时,叶片31的体积过大,进而导致叶轮I的内部空间较小,叶片31随轮毂2转动时,吸入的空气的量也不大,降低了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而当叶轮I的内径为CU和外径D1的比值大于0.75时,叶片31的体积过小,叶片31随轮毂2转动时所产生的吸力较小,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不高。
[0031]为确保该双吸离心风机在转动时,轮毂2的两侧受力大小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轮毂2两侧的叶片组3的叶片31的数量相等且相对于轮毂2对称设置,这使得该双吸离心风机在工作时,两个进风侧所吸入的空气的总量相同,因而轮毂2的两侧受到的力的大小也相同,且轮毂2的两侧所受到的力的方向相反,使得该双吸离心风机所受到的力达到动平衡状态,不会出现叶轮偏心转动的情况。同时,将位于轮毂2两侧的每个叶片组3中的叶片31的数目设置为29?41。叶片31的数目小于29时,相邻两叶片之间的间距较大,叶片31随轮毂2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吸力不大,影响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而到叶片31的数目大于41时,相邻两叶片之间的间距过小,空气沿轮毂2的径向流出时所受到的阻力较大,不利于该双吸离心风机的出风。且优选叶片31的数目为单数,叶片31的数目为单数时,叶片不易产生共振,且噪音更低,旋转更平稳,使得该双吸离心风机在转动时产生的噪声较小,因而不会对用户的身体产生损伤。
[0032]为保障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和出风量,如图3所示,叶片31靠近该双吸离心风扇的轮毂2的圆心的边沿为叶片31的进风边,叶片31的进风边与其切线的夹角为叶片31的进口安装角CU,叶片的进口安装角Ct1的取值范围为20°?30°。由于叶片31的进口安装角(^的角度较小,这使得被该双吸离心风机抽吸至内部的空气较容易流动至叶片31的表面,从而有利于该双吸离心风扇的出风,且由于空气在流动至叶片31的表面上之前随轮毂2转动,因而转动的空气在与叶片31接触时容易产生涡流,当叶片31的进口安装角Ct1的角度范围在20°?30°之间时,能够降低叶片31的进风边处产生涡流的概率。而若叶片的进口安装角Ct1的角度小于20°时,叶片31的进风边与其切线近乎平行,不利于空气向叶片31的表面上流动;而若叶片的进口安装角<^的角度大于30°时,空气在流动至叶片31的上表面时对叶片31之间的冲击较大,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且容易产生涡流,影响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和出风量。
[0033]叶片31靠近该双吸离心风扇的轮毂2的外边沿处的边沿即为叶片31的出风边,叶片31的出风边与其切线的夹角为叶片31的出口安装角,叶片31的出口安装角扮的取值范围为65°?80° ο叶片31的出口安装角&的角度较大,这使得空气在沿叶片31的表面流动时被加速,更容易被送出,使得该双吸离心风机的出风较为顺利。且该双吸离心风机在将吸入的空气沿轮毂2的径向送出的过程中,空气沿叶片31的表面流动至叶片31的出风边时空气的流速较大,使得空气的送出效率较高,该双吸离心风机靠近轮毂2处更容易产生的负压,对附近空气产生的吸力达到最大,增大了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若叶片31的出口安装角仏的角度小于65°,该双吸离心风机的出风效率不高;而若叶片31的出口安装角的角度大于80°,空气在沿叶片31的表面流动至叶片31的出风边时受到的阻力较大,容易产生涡流,影响出风。
[0034]为使叶片31能够更顺利地将进入该双吸离心风机内部的空气送出,如图4所示,叶片31的厚度称为叶片31的叶型厚度P1,叶片31两端的之间长度为叶片31的叶型长度Q1,叶片31的进风边设置为圆弧结构,该圆弧结构的半径称为叶片31的前缘半径R1。叶片31的叶型厚度Pi决定了叶片31抵抗高速旋转的空气带来的冲击的能力,若叶片31的叶型厚度P1过小,高速旋转的空气在与叶片31接触时,有可能导致叶片31开裂甚至断裂。叶片31的叶型长度Qi对空气沿叶片31的表面流动的速度有影响,当叶片31的叶型长度Q1过长,则会导致空气在叶片31的表面流动的时间较长,流速较低,不利于空气的流出;而若叶片31的叶型长度&过短,空气在叶片31的表面上流动时间较短,流动方向改变较为突然,会引起一定的冲击,产生较大的噪声,且会影响到叶片31的使用寿命。叶片31的前缘半径R1用于使沿轴向旋转的空气能够更容易流动到叶片31的表面上。根据技术人员们的研究得出,在P1 WdPR1满足(P1:Q1:R1) = (1:14?16:1.6?1.8)这一比例关系时,该双吸离心风机的送风效率较高,且空气旋转对叶片31产生的冲击较小,该双吸离心风机运转时的噪声较小。
[0035]优选地,^P1、QjPR1满足以下比例关系:(P1: Q1: R1) = (1: 15:1.76)时,能够使该双吸离心风机运转时的送风效率最高,且空气旋转对叶片31产生的冲击最小,使得该双吸离心风机运转时的噪声最小。
[0036]实施例2
[0037]本实施例所述的双吸离心风机,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双吸离心风机的叶轮的参数不同,如图6所示,叶轮10的外径为D2,叶轮10的内径为d2,d2/D2的取值范围为0.82?0.88。叶轮10转动时,沿其轴向将风机进风侧附近的空气吸入其内部,然后沿轮毂20的径向将空气从相邻两叶片301之间的空隙送出。当叶轮10的内径为出和外径D2的比值小于0.82时,叶片301的体积过大,进而导致叶轮10的内部空间较小,叶片301随轮毂2转动时,吸入的空气的量也不大,降低了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而当叶轮10的内径为d2和外径D2的比值大于0.88时,叶片301的体积过小,叶片301随轮毂2转动时所产生的吸力较小,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不高。
[0038]为确保该双吸离心风机在转动时,轮毂20的两侧受力大小相同,如图5和图6所示,轮毂20的两侧的叶片组30的叶片301的数量相等且相对于轮毂20对称设置,这使得该双吸离心风机在工作时,两个进风侧所吸入的空气的总量相同,因而轮毂20的两侧受到的力的大小也相同,且轮毂20的两侧所受到的力的方向相反,使得该双吸离心风机所受到的力达到动平衡状态,不会出现叶轮10偏心转动的情况。同时,将位于轮毂20两侧的每个叶片组30中的叶片301的数目设置为55?79。叶片301的数目小于55时,相邻两叶片301之间的间距较大,叶片301随轮毂20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吸力不大,影响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而到叶片301的数目大于79时,相邻两叶片之间的间距过小,空气沿轮毂20的径向流出时所受到的阻力较大,不利于该双吸离心风机的出风。且优选叶片301的数目为单数,叶片301的数目为单数时,叶片不易产生共振,且噪声更低,旋转更平稳,使得该双吸离心风机在转动时产生的噪声较小,因而不会对用户的身体产生损伤。
[0039]为保障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和出风量,如图7所示,叶片301靠近该双吸离心风扇的轮毂20的圆心的边沿为叶片301的进风边,叶片301的进风边与其切线的夹角为叶片301的进口安装角α2,叶片的进口安装角Ct2的取值范围为10°?20°。叶片301的进口安装角α2的角度较小,这使得被该双吸离心风机抽吸至内部的空气较容易流动至叶片301的表面,从而有利于该双吸离心风扇的出风,且由于空气在流动至叶片301的表面上之前是随着轮毂20进行转动的,因而转动的空气在与叶片301接触时容易产生涡流,当叶片301的进口安装角02的角度范围在10°?20°之间时,能够降低叶片301的进风边处产生涡流的概率。而若叶片的进口安装角α2的角度小于10°时,叶片301的进风边与其切线近乎平行,不利于空气向叶片301的表面上流动;而若叶片的进口安装角€(2的角度大于20°时,空气在流动至叶片301的上表面时对叶片301之间的冲击较大,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且容易产生涡流,影响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和出风量。
[0040]为保障该双吸离心风机的进风量和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