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和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6552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和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泵。
【背景技术】
[0002]在液压驱动的双活塞式泵送系统中,在主油缸到达换向位置进行换向时,为了减小主油缸中活塞快速运动对缸筒造成的冲击,相关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变量泵作为压力油源,在主油缸即将到达油缸末端位置时,通过降低变量泵的输出流量以降低活塞的运动速度,从而达到平稳换向的目的。
[0003]但是,泵送系统中的主油缸换向频率非常快,为了减小主油缸的换向冲击需要频繁地调节变量泵的输出流量,从而降低了变量泵的使用寿命,以及系统的工作效率。另外要用到接近开关等电气元件,故障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泵,以在泵送主油缸将到达换向位置时,通过降低变量泵的输出流量以降低活塞的运动速度,从而达到平稳换向的目的,提高系统效率,减少故障率。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0006]摆动油缸(I);
[0007]第一压力油源(Pl);
[0008]泵送主油缸(3.3,3.4);
[0009]摆动油缸换向阀组(3.1),用于对所述摆动油缸⑴的活塞换向;
[0010]泵送系统组合(3),用于实现所述泵送主油缸(3.3,3.4)的往复运动以及为摆动油缸换向阀组(3.1)提供换向信号;
[0011]换向缓冲阀组(2),用于减小所述泵送主油缸(3.3,3.4)的换向冲击;
[0012]其中,
[0013]从所述第一压力油源(Pl)分支出供油油路(Pll)和控制油路(P22);
[0014]所述第一压力油源(Pl)通过所述供油油路(Pll)经所述摆动油缸换向阀组(3.1)后与所述摆动油缸⑴相连,以用于向所述摆动油缸⑴供油,促使所述活塞往复移动;所述供油油路(Pll)在所述摆动油缸换向阀组(3.1)与所述摆动油缸(I)之间的位置上还分支出与所述泵送系统组合(3)相连的分支油路(4.1,4.2),所述分支油路(4.1,4.2)将液压油发送至所述泵送系统组合(3),以触发所述泵送系统组合(3)在所述泵送主油缸(3.3,3.4)的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转换;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泵送系统组合(3)限定所述摆动油缸(I)的活塞向第一方向移动;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泵送系统组合(3)限定所述摆动油缸(I)的活塞向第二方向移动;
[0015]所述第一压力油源(Pl)的控制油路(P22)经所述泵送系统组合(3)后与所述摆动油缸换向阀组(3.1)相连,以向所述摆动油缸换向阀组(3.1)输送控制油,所述摆动油缸换向阀组(3.1)经液压油触发后能够改变所述摆动油缸(I)的活塞移动的方向;所述第一压力油源(Pl)的控制油路(P22)经所述泵送系统组合(3)后还与所述换向缓冲阀组(2)相连,以将流向所述泵送主油缸(3.3,3.4)的部分液压油经所述换向缓冲阀组(2)溢流。
[0016]进一步地,所述泵送系统组合(3)进一步包括:
[0017]换向阀组(3.1)、比较阀组(3.2)和第二压力油源(P2);
[0018]所述泵送主油缸(3.3,3.4)包括第一泵送油缸(3.3)和第二泵送油缸(3.4);
[0019]所述第二压力油源(P2)通过供油油路(Pll)与所述换向阀组(3.1)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换向阀组(3.1)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的无杆腔和所述第二泵送油缸(3.4)的无杆腔相连,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的有杆腔和第二泵送油缸(3.4)的有杆腔相互连接;所述分支油路(4.1,4.2)与所述换向阀组(3.1)的左右两控制端相连,以控制所述换向阀组(3.1)使得所述第二压力油源(P2)选择性地向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无杆腔或第二泵送油缸(3.4)无杆腔供油;所述换向阀组(3.1)还与所述换向缓冲阀组(2)相连,以用于将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或第二泵送油缸(3.4)无杆腔中的液压油泄油;
[0020]所述比较阀组(3.2)分别与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的有杆腔和所述第二泵送油缸(3.4)的有杆腔相连,以根据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的有杆腔的第一液压油信号或者所述第二泵送油缸(3.4)的有杆腔的第二液压油信号,来将所述第一压力油源(Pl)的控制油路(P22)的液压油一部分输送至所述摆动油缸换向阀组(3.1)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另一部分输送至所述换向缓冲阀组(2),来控制所述换向缓冲阀组(2)溢流。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的有杆腔包括第一触发机构(SI),当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的活塞接近该有杆腔底部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的有杆腔向所述比较阀组(3.2)发送所述第一液压油信号;所述第二泵送油缸(3.4)的有杆腔包括第二触发机构(S2),当所述第二泵送油缸(3.4)的活塞接近该有杆腔底部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泵送油缸(3.4)的有杆腔向所述比较阀组(3.2)发送所述第二液压油信号。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发机构(SI)包括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的油缸壁上距离有杆腔底部的预设距离设置的第一出口(a)和第二出口(b),所述第一和第二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活塞的厚度,所述第一出口(a)和第二出口(b)分别连接至所述比较阀组(3.2);所述第二触发机构(S2)包括所述第二泵送油缸(3.4)的油缸壁上距离有杆腔底部的预设距离设置的第三出口(c)和第四出口(d),所述第三和第四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活塞的厚度,所述第三出口(c)和第四出口(d)分别连接至所述比较阀组(3.2)。
[0023]进一步地,所述比较阀组(3.2)包括第一比较阀(3.2.1)和第二比较阀(3.2.2),所述第一比较阀(3.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口(a)和第二出口(b)连接,所述第二比较阀(3.2.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出口(c)和第四出口(d)连接,所述控制油路(P22)包括并联的第一控制油路和第二控制油路,所述第一控制油路经所述第一比较阀(3.2.1)后分成第一和第二油路,第一油路与所述摆动油缸换向阀组(3.1)相连,第二油路经第一单向阀(Vl)与所述换向缓冲阀组(2)相连;所述第二控制油路经所述第二比较阀(3.2.2)后分成第三和第四油路,第三油路与所述摆动油缸换向阀组(3.1)相连,第四条油路经第二单向阀(V2)与所述换向缓冲阀组(2)相连。
[0024]进一步地,所述换向缓冲阀组(2)进一步包括:第一溢流阀(Ol)、第二溢流阀(02)和液控换向阀(S),所述第一溢流阀(Ol)通过其控制油路(P22)与所述液控换向阀(S)相连,所述液控换向阀(S)与所述第二溢流阀(02)相连;所述第二压力油源(P2)与所述第一溢流阀(01)相连,通过所述第一溢流阀(01)以将对所述第一泵送油缸(3.3)或第二泵送油缸(3.4)无杆腔中的液压油溢流;所述第一控制油路的第二油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油路的第四油路并联后与所述液控换向阀(S)连接,以控制所述换向缓冲阀组(2)溢流。
[002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泵,包括上述的液压控制系统。
[0026]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泵,在泵送系统换向时,不需要调节液压泵的排量,而是在换向瞬间使得系统部分流量溢流,从而减小系统的流量,降低泵送主油缸活塞的运动速度以减小系统冲击,实现了泵送系统的平稳换向,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减小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控制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