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76538阅读:来源:国知局
11内,上轴流风机组件14h及下轴流风机组件141至少部分设置在外壳11内并从外壳11露出,换热器组件13、上轴流风机组件14h及下轴流风机组件141设置在框架12上。换热器组件13与室外机配合,用于带走热量产生冷气或产生热量产生暖气,上轴流风机组件14h及下轴流风机组件141用于产生气流以将冷气或暖气沿正前方送出外壳11外。
[0046]请参阅图3,上轴流风机组件14h包括轴流风机141及导风部件142。
[0047]本实施方式中,上轴流风机141包括电机1411、轴流风叶1412及流线罩1413。
[0048]请参阅图4,电机1411包括电机本体1414及转轴1415,电机本体1414包括基本呈圆筒状的壳体1419及收容于壳体1419内的电磁兀件(图未不)。壳体1419包括圆周外侧面141a及自圆周外侧面141a向外径向延伸的多个固定片141b。本实施方式,固定片141b的数目为四个并沿圆周方向分布。转轴1415包括收容于壳体1419内且与电磁元件耦合的耦合段141c、伸出壳体1419外且与耦合段141c连接的安装段141d及与安装段141d连接的固定段141e。电磁元件在上电激励后驱动转轴1415转动。耦合段141c及固定段141e基本呈圆柱状,且固定段141e的直径大于耦合段141c及固定段141e的尺寸。安装段141d形成有止转切口 141f,也即是说安装段141d具有非圆截面。
[0049]请参阅图5,轴流风叶1412包括有轮毂1416及多个叶片1417。轮毂1416基本呈杯状结构,并包括基本呈圆形的底板141g及自底板141g的边缘延伸出的基本呈圆台侧面状的侧壁141h。底板141g包括基本呈圆形的底面1411、自底面141i的中心位置向上延伸的轴套141 j及沿径向延伸且连接轴套141 j与侧壁1416f的加强肋1416d。底板141g在中心位置形成有贯穿轴套141j的第一轴孔1411,第一轴孔1411的形状及尺寸与安装段1415b对应。侧壁1416f包括圆台外表面141m,并在远离底板的前端141η形成开口 141ο。叶片1417呈流线型片状,并自圆台外表面141m向外径向延伸。叶片1417的数目在2_20个之间,并沿圆台外表面141m的圆周方向等距离分布。叶片1417向对于轮毂1416的中心轴向呈一定角度倾斜,以利用流体力将气流向前端推出。
[0050]请参阅图6,流线罩1413基本呈碗状,并包括流线外表面1418。流线外表面1418为一二次圆锥曲线,例如椭圆面、双曲线面、抛物线面或球面。
[0051]导风部件142包括导风圈1421、静叶元件1422及导风格栅1423。
[0052]请参阅图7,导风圈1421基本呈圆筒状,并包括圆台外侧面1424及自圆台外侧面1424向外径向延伸的固定翼1425。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翼1425呈半圆弧片状,固定翼1425的数目为两个并沿圆周方向分布。
[0053]请参阅图8,静叶元件1422具有基本呈矩形的外轮廓,静叶元件1422包括外框1426、基本呈杯状的轴心盖1427及与连接外框1426与轴心盖1427的多个静叶片1428。外框1426包括圆形内侧壁1429、基本呈矩形的外侧壁142a及基本垂直连接内侧壁1429的前端及外侧壁142a的前端的前连接壁142b。外侧壁1426的尺寸大于导风圈1421的尺寸,而内侧壁1429的形状及尺寸与导风圈1421的形状及尺寸对应。外侧壁142a的厚度大于或略大与内侧壁142a的厚度。轴心盖1427形成有杯状收容槽142c,收容槽142c底部开设第二轴孔142d。收容槽142c的形状及大小与电机本体1414对应,而且略小于侧壁1416的尺寸,而第二轴孔142d的形状及大小与耦合段1415a对应。多个静叶片1428呈旋转放射状排布,并自轴心盖1427的外周面142e向外沿径向延伸直至内侧壁1429。静叶片14232与静叶元件1425的中心轴成一定的夹角设置,从而可将气流导引为旋转向前。
[0054]请参阅图9及图10,导风格栅1423包括基本呈圆形的框体142f、中心盖142g及连接框体142f及中心盖142g的多个格栅条142h,多个格栅条142h在横向与纵向分布。
[0055]组装上轴流风机组件14h时,导风圈1421通过固定件将固定翼1425固定在框架12上而将导风圈1421固定在框架12上。静叶元件1422通过固定件将外框1426固定在框架12上,其中外侧壁142a覆盖导风圈1421,而内侧壁1429与导风圈1421接合。轴流风叶1412设置在静叶元件1422上,其中轴心盖1422通过开口 141ο伸入侧壁141h,第二轴孔142d与第一轴孔1411对齐。电机1411放入收容槽142c,转轴1415依次经过第二轴孔142d及第一轴孔1411,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固定段141e上将轴流风叶1412固定在转轴1415上,其中,耦合段141c与第二轴孔142d配合,而第一轴孔1411与安装段141d配合。流线罩1413固定在底板141g上,且流线外表面1418与圆台外侧面141m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流线外表面1418与圆台外侧面141m连续过渡。
[0056]下轴流风机组件141与上轴流风机组件14h的结构基本相同,并设置在上轴流风机组件的下方。
[0057]请参阅图11、图12及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机141包括轴流风叶1412及静叶元件1422。轴流风叶1412可绕转轴1415转动形成有气流。静叶元件1422位于轴流风叶1412的前端141η,静叶元件1422包括用于改变气流方向及气流速度的多个静叶片1428,静叶片1428位于气流出口上方且静叶片1428绕转轴1415呈旋转放射状排布。
[0058]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机141,气流经过静叶片1428的整流使得气流的定向性提升,且气流通过静叶片1428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变化使得气体的静压提高,克服阻力的能力提升,进而提升送风距离。
[0059]请参阅图14,在本实施方式中,静叶元件1422包括外框1426及轴心盖1427,转轴1415穿过轴心盖1427的第二轴孔142d且转轴1415与轴流风叶1412的第一轴孔1411固定连接,静叶片1428自轴心盖1427的外周面142e向外径向延伸至外框1426的内侧壁1429。
[0060]如此,气流经过静叶片1428的整流使得气流的定向性提升,且气流通过静叶片1428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变化使得气体的静压提高,克服阻力的能力提升,进而提升送风距离。
[0061]请参阅图15,在本实施方式中,静叶片1428形成有型面142g及脊线142h,型面142g包括相对的凸面142i与凹面142j,静叶片1428沿高度方向呈两头尖且中间厚的翼型。
[0062]具体地,可选地,静叶片1428的型面142g的凹面142j的法线方向指向轴流风叶1412的叶片1417的压力面142η。可选地,静叶片1428的型面142g的凹面142j的法线方向指向轴流风叶1412的叶片1417的吸力面142ο。气流经过静叶片1428时被静叶片1428的型面142g整流,根据流体力学的附壁效应,流体有依附于光滑曲面运动的特性,气流在沿光滑型面142g上升过程中,气流沿水平方向的切线速度逐渐转化为沿高度方向的轴向速度,且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这样,一方面经静叶片1428整流后排出的气流速度分量大部分为轴向方向,气流的定向性提升。另一方面,在气流转向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变化,使一部分气流的动能转变为势能,气流的静压提高,克服阻力的能力提升,进而提升送风距离。
[0063]如此,气流经过静叶片1428的整流使得气流的定向性提升,且气流通过静叶片1428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变化使得气体的静压提高,克服阻力的能力提升,进而提升送风距离。
[0064]在本实施方式中,型面142g内做多个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连线形成有弦线142m,弦线142m符合:A1彡A2彡A3。其中,A1、A2及A3为沿高度方向上的弦线142m三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l的位置靠近轴流风叶1412,A3的位置远离轴流风叶1412,A2的位置位于Al与A3之间。
[0065]如此,保证了静叶片1428的型面142g为光滑的流线型截面,弦线142m的曲率光滑过渡,使得由轴流风叶1412排出的气体在通过静叶片1428整流时,气流速度方向根据流体力学的附壁效应均匀连续变化,不发生气流在静叶片1428表面的分离,减少流量损失及减少噪音。
[0066]在本实施方式中,弦线142m符合:90°彡Al彡160°,70°彡A3彡130°。
[0067]如此,确定了轴流风叶1412排出的气流经过静叶片1428的气流进口角与气流出口角的大小范围,保证静叶片1428整流的达到最佳效果,气流进口角与气流出口角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静叶片1428整流效果。
[0068]在本实施方式中,静叶片1428符合:0.05彡D/Η彡0.25。其中,H为静叶片1428的高度,D为内切圆的最大直径。
[0069]如此,静叶片1428过薄整流效果会变差,静叶片1428过厚会影响循环风量,风量会变小。限定了静叶片1428的厚度,保证静叶片1428能达到较好的整流效果,循环风量也较大。
[0070]请参阅图16,在本实施方式中,静叶片1428连接轴心盖1427的一端形成有根部142k,静叶片1428连接外框1426的另一端形成有端部1421,静叶片1428符合:SI彡S2彡S3。其中,SI为根部142k对应的弦线142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S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