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行走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6314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全液压行走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的液压控制技术,尤其是用于液压行走轮式挖掘机、装载机的一种液压行走控制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液压行走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多数的轮式挖掘机和装载机采用的都是机械行走型式,既轮胎通过驱动桥、变速箱等由柴油机直接驱动。由于其存在能耗大、操控性不好等缺点,因此国内外厂家都在寻求一种全液压行走型式的控制方法,全液压行走既采用变量柱塞马达通过驱动桥来驱动轮胎行走的模式。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全液压行走控制系统中缺乏相应阀的组合控制,因而还容易导致如下问题:一是在设备停车过程中,液压系统和机械制动系统完全分离,导致设备的停车稳定性差。二是刹车(停车)过程中导致液压冲击大、油液吸空及噪音大。以上存在的问题不仅降低了系统的操纵性,而且还会给挖掘机或装载机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导致目前的全液压轮式挖掘机和装载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启动停车柔和、安全节能、操控性好且能避免马达液压吸空的一种全液压行走控制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全液压行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行走驱动的液压马达和为液压马达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栗,以及制动器和气栗,制动器踏压控制有切换阀,气栗经气路与切换阀相连接,液压栗配有操纵阀;全液压行走控制系统中还设有通过高集成构成小型液压系统控制单元的全液压行走集成阀,该全液压行走集成阀的阀体中集成组装有带阻尼的平衡阀、带可拆卸阻尼的单向节流阀组,缓冲卸荷阀组、大口径补油阀、换向阀和高压选择阀,并且全液压行走集成阀的阀体至少制有用于连接液压马达的Al 口和BI 口、用于连接操纵阀的A 口和B 口、用于连接切换阀的C 口以及MU 口、T □和 K 口。
[0005]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0006]上述的操纵阀为三位四通操纵阀,液压栗的栗油口与操纵阀的第一通口相连接,该操纵阀的第二通口连接有回油箱,操纵阀的第三通口与A 口连通,操纵阀的第四通口与B口连通;液压栗连接操纵阀的液压管道上安装有卸荷阀。
[0007]上述的切换阀为二位三通切换阀,气栗的压缩空气出口与切换阀的第一通气口连接,切换阀的第二通气口为放气口,该切换阀的第三通气口与C 口相连接,气栗栗出的压缩空气在制动器踩踏切换阀切换后依次经切换阀和C 口气推动全液压行走集成阀中集成的换向阀滑动换向;该气栗连接切换阀间的气路中安装有安全放气阀。
[0008]上述的大口径补油阀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大口径单向阀和第二大口径单向阀组成;第一大口径单向阀和第二大口径单向阀的公共进油端经MU 口连通有补油箱,第一大口径单向阀的出油端连通Al 口,第二大口径单向阀的出油端与BI 口相连通。
[0009]上述的换向阀为二位两通换向阀,该换向阀的第一油口与Al 口相通,换向阀的第二油口与BI 口相通,气栗栗出的压缩空气推动换向阀换向时,Al 口和BI 口经换向阀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相互连通;换向阀具有防止液压油泄漏至换向阀阀腔中影响换向阀开启压力的泄油口,该泄油口经T 口与回油箱相连通。
[0010]上述的缓冲卸荷阀组包括在液压马达由马达工况转为栗工况时用于缓冲卸荷Al口产生的高压油的第一缓冲卸荷阀和在液压马达由马达工况转为栗工况时用于缓冲卸荷BI 口产生的高压油的第二缓冲卸荷阀,第一缓冲卸荷阀的第一压力油口与Al 口相通,该第一缓冲卸荷阀的第一卸荷油口与BI 口相通,第二缓冲卸荷阀的第二压力油口与BI 口相通,该第二缓冲卸荷阀的第二卸荷油口与Al 口相通;第一缓冲卸荷阀和第二缓冲卸荷阀并列设置构成了控制系统的两级缓冲卸荷阀。
[0011]上述的带阻尼的平衡阀为平衡阀芯中加工有先导油阻尼孔的三位四通平衡阀,先导油阻尼孔包括左先导油阻尼孔和右先导油阻尼孔;该带阻尼的平衡阀的第一平衡阀口与A 口相连通,带阻尼的平衡阀的第二平衡阀口与B 口相连通,带阻尼的平衡阀的第三平衡阀口与Al相连通,带阻尼的平衡阀的第四平衡阀口与BI 口相连通;带阻尼的平衡阀的左先导油口与A 口相连通,带阻尼的平衡阀的右先导油口与B 口相连通。
[0012]上述的带可拆卸阻尼的单向节流阀组包括能单向导通A 口至Al 口间液压通道将液压栗输出的液压油输送至液压马达的第一带可拆卸阻尼的单向节流阀,以及能单向导通B 口至BI 口间液压通道将液压栗输出的液压油输送至液压马达的第二带可拆卸阻尼的单向节流阀;第一带可拆卸阻尼的单向节流阀以及第二带可拆卸阻尼的单向节流阀均由单向阀和采用螺旋方式安装在单向阀的阀芯中能根据系统阻尼大小需要进行更换的可更换阻尼组成。
[0013]上述的高压选择阀的中心控制油口通过第一阻尼与K 口相通连,该高压选择阀的左控制油口与A 口相连通,高压选择阀的右控制油口与B 口相连通。
[0014]上述的全液压行走集成阀还加工有用于输出控制油的Ma 口和Mb 口,Ma 口与A 口相连通,Mb 口与B 口相连通。
[0015]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优点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0016]1、系统设置有K 口、Ma 口、Mb 口和高压选择阀,对需要引用高压油作为控制油提供了方便。
[0017]2、系统中设有带阻尼的平衡阀使系统在切换过程中更平稳,避免了液压的压力冲击,同时系统中通过带阻尼的平衡阀与带可拆卸阻尼的单向节流阀组进行组合使用,能进一步地消除系统切换引起的压力振动问题。
[0018]3、系统中设有由第一缓冲卸荷阀和第二缓冲卸荷阀构成的两级缓冲卸荷阀,能更好的对系统油路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能有效地削弱压力峰值,使整个系统稳定性更好。
[0019]4、本实用新型通过系统中设置的大口径补油阀,能彻底解决液压马达在马达工况向栗工况转换的过程中出现的供油不足问题,从而避免了液压马达的吸空现象。
[0020]5、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采用切换阀与车辆上的机械制动器联动,当制动器制动停车时,换向阀能再气栗的压缩空气推动下换向,实现Al 口和BI 口的直接贯通,从而能使整个停车过程更加平稳,并且很好的避免了液压马达的油液吸空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原理示意图。
[0024]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全液压行走集成阀F、气栗Q、液压马达M、安全放气阀N、卸荷阀X、液压栗Y、制动器Z、切换阀1、操纵阀2、带阻尼的平衡阀3、左先导油阻尼孔3a、右先导油阻尼孔3b、第一带可拆卸阻尼的单向节流阀41、第二带可拆卸阻尼的单向节流阀42、第一缓冲卸荷阀51、第二缓冲卸荷阀52、大口径补油阀6、第一大口径单向阀61、第二口径单向阀62、换向阀7、高压选择阀8、第一阻尼81。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液压行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行走驱动的液压马达M和为液压马达M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栗Y,以及制动器Z和气栗Q,液压马达M在液压栗Y栗出的液压油的作用下旋转,液压马达M再旋转驱动轮式挖掘机或装载机,以实现轮式挖掘机或装载机的全液压行走模式,制动器Z为轮式挖掘机或装载机停车或刹车时使用的机械制动部件,制动器Z采用脚踏踩压的方式控制,制动器Z踏压控制有切换阀I,气栗Q经气路与切换阀I相连接,液压栗Y配有操纵阀2 ;全液压行走控制系统中还设有通过高集成构成小型液压系统控制单元的全液压行走集成阀F,该全液压行走集成阀F的阀体中集成组装有带阻尼的平衡阀3、带可拆卸阻尼的单向节流阀组,缓冲卸荷阀组、大口径补油阀6、换向阀7和高压选择阀8,并且全液压行走集成阀F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