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82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32、第二中间流道;33、第二滚子;40、第三气缸;41、滑片;42、第一中间流道;43、第三滚子;44、变容压力控制通道;50、变容切换机构;511、第一支路;512、第一开关阀;513、第二支路;514、第二开关阀;52、锁止件;53、弹性复位兀件;54、稳压支路;60、混合器;61、第一进气口 ;62、混合器排气口 ;63、第二进气口 ;70、第一隔板;71、第一隔板空腔;80、第二隔板;90、第一法兰;91、第一法兰空腔;92、第一法兰盖板;100、增焓部件;200、四通阀;300、第一换热器;400、第一节流阀;500、闪蒸器;600、第二节流阀;700、第二换热器;800、分液器;900、第二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4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46]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4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由于无法变容运行而导致压缩机的制热能力差、能效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和换热系统,其中,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是下述的压缩机。
[0049]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系统还包括四通阀200、第一换热器300、第一节流阀400、闪蒸器500、第二节流阀600、第二换热器700、分液器800以及下述的增焓部件100或混合器60,其中,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四通阀200、第一换热器300、第一节流阀400、闪蒸器500、第二节流阀600、第二换热器700与四通阀200连通,四通阀200还通过分液器800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闪蒸器500通过增焓部件100或混合器60与压缩机的气缸连通。
[0050]如图1和图2所示,压缩机包括曲轴10和沿曲轴10的轴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气缸20、第二气缸30和第三气缸40,第一气缸20是高压级气缸,第二气缸30和第三气缸40为低压级气缸,其特征在于,压缩机还包括变容切换机构50,变容切换机构50控制第三气缸40卸载或加载,压缩机具有全运行模式和部分运行模式,当压缩机处于全运行模式时,变容切换机构50在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三气缸40加载;当压缩机处于部分运行模式时,变容切换机构50在压缩机的进气压力的作用下使第三气缸40卸载。
[005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指的高压级气缸是指其内的气压相对于低压级气缸更高的气缸,也就是由低压级气缸内供给的气体在高压级气缸内再次压缩后以产生二次压缩的气体。同样地,低压级气缸是指其内的气压相对于高压级气缸更低的气缸。这里的高压或低压是相对比较而言的,与高压、低压的数值范围无关。
[0052]通过在压缩机内设置变容切换机构,以使至少一个气缸在变容切换机构50的作用下投入使用或卸载,从而使压缩机具有变容切换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工况的运行要求、能够提高不同工况下的压缩机的制热能力、有效提高了压缩机的综合能效。通过采用变容切换的方式,以使压缩机在全运行模式和部分运行模式的工况下以不同的容量和容积比运行,从而使压缩机具有对不同工况的适应能力强、综合能效高的优点。
[0053]图1和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变容切换机构50用于对第三气缸40进行加载或卸载的控制。当然,变容切换机构50还可以选择对第二气缸30进行控制(图未示)。
[0054]如图1至图4所示,变容切换机构50包括压力控制部和锁止件52,压力控制部选择性地与压缩机的排气口或压缩机的进气口导通;压力控制部控制锁止件52与第三气缸40的滑片41的配合关系,当压力控制部与压缩机的进气口导通时锁止件52与第三气缸40的滑片41锁止以使第三气缸40卸载,当压力控制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导通时锁止件52与第三气缸40的滑片41解锁以使第三气缸40加载。由于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较高,而压缩机的进气压力较低,因而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使锁止件52与第三气缸40的滑片41解锁,从而使第三气缸40加载,也就是投入使用,这时压缩机实现大排量小容积比双级压缩的全运行模式;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压缩机的进气压力使锁止件52与第三气缸40的滑片41锁止,从而使第三气缸40卸载,也就是不压缩仅空转,这时压缩机实现小排量大容积比双级压缩的部分运行模式。
[0055]如图3和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变容切换机构50还包括弹性复位元件53,锁止件52的第一端与滑片41解锁或锁止,弹性复位元件53设置在锁止件52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上,且压力控制部控制锁止件52的第一端的压力。由于设置有弹性复位元件53,因而在弹性复位元件53的作用下,会给锁止件52提供一个向滑片41 一侧的运动的支撑力,当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克服弹性复位元件53做功时,才会使锁止件52与滑片41解锁,从而使压缩机进入全运行模式。
[0056]优选地,弹性复位元件53是弹簧。
[0057]本实用新型中的锁止件52为具有头部的销钉,当销钉的头部与滑片41的卡槽卡合后,二者锁止。
[0058]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锁止件52的压力控制,本实用新型中的变容切换机构50还包括稳压支路54,稳压支路54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稳压支路54的第二端为锁止件52的第二端提供压力(请参考图1和图2)。由于稳压支路54始终为锁止件52的第二端提供压缩机的进气压力,因而保证仅当锁止件52的第一端在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作用下才会与滑片41解锁,从而使变容切换机构50具有易控性好的优点。
[0059]在图1和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压力控制部包括第一支路511、用于控制第一支路511通断的第一开关阀512、第二支路513和用于控制第二支路513通断的第二开关阀514,第一支路511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第一支路511的第二端控制锁止件52的第一端的压力;第一开关阀512设置在第一支路511上;第二支路513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二支路513的第二端控制锁止件52的第一端的压力;第二开关阀514设置在第二支路513上。第一支路511用于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提供给锁止件52,第二支路513用于将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提供给锁止件52,以实现锁止件52与滑片41的解锁或锁止的切换。
[0060]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虚线表示该支路对应的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该支路不通。
[0061]根据补气部件的不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采用混合器60,在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采用增焓部件100。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具体实施方式】。
[0062]在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至图14所示,压缩机还包括混合器60,混合器60的第一进气口 61与第二气缸30的排气口连通,混合器60的混合器排气口 62与第一气缸20的进气口连通,且混合器60的第二进气口 63为补气口。如上述,闪蒸器500与混合器60的第二进气口 63连接。
[0063]如图5所示,混合器60设置在压缩机的壳体11的外部。这样避免混合器60占用压缩机的内部空间,使二者合理布局。
[0064]如图6所示,壳体11的两端还设置有上盖组件12和下盖13。压缩机还包括定子组件14、设置在定子组件14内的转子组件15、设置在第一气缸20内的第一滚子21、设置在第二气缸30内的第二滚子33、设置在第三气缸40内的第三滚子43、设置在第二气缸30和第一气缸20之间的第三隔板16。
[0065]如图6所示,压缩机还包括第二法兰900,第二法兰900设置在第一气缸20的远离第二气缸30的一侧。
[0066]如图6所示,压缩机还包括第一隔板70,第一隔板70设置在第二气缸30与第三气缸40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机采用第二气缸30下排气、混合器60 (内有中压制冷剂)外置的结构,低压级气缸排出的中压制冷剂至高压级气缸吸气的流道由外部管路构成。
[0067]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第一隔板70具有与第二气缸30的排气口连通的第一隔板空腔71,第二气缸30还具有与第一隔板空腔71连通的外部连通口 31,混合器60的第一进气口 61通过外部连通口 31与第一隔板空腔71连通。
[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