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充气泵的充气方式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687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用于充气泵的充气方式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充气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充气栗的充气方式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充气栗(也叫手拉气筒)种类相当多,有单向充气的充气栗,和双向充气的充气栗,都包括具有筒状的筒体及设于筒身上部的上盖,在筒身中组装有一由连接杆操作的活塞,活塞周侧设有密封件,并于连接杆顶端设有供用户握持的握把,在本体下端或上端延伸出一充气管。单向充气的手拉气筒,在活塞上、下移动一个往返行程中,只能够有单一行程提供充气作用,使用效率较低。双向充气的充气栗可在握把推、拉双向行程中均进行充气动作,而提高使用效率。如专利号为ZL00255072.5(公告号为CN245040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双向充气栗》,及专利号为ZL200620100394.9(公告号为CN287405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向充气栗》,它们均披露了一种双向充气的充气栗。
[0003]为使双向充气的充气栗可以选择单向充气还是双向充气,其一般在上盖上开有连通上气室和外界的排气孔,排气孔处设置可插拔的堵头,双向充气时,将堵头堵上,上气室和外界阻断,单向充气时,拔出堵头,上气室和外界连通,将堵头拔出后,上气室直接与外界连通,因充气栗常在沙滩上使用,这样沙滩上的细沙等杂质易通过排气孔进入充气栗内,易损坏充气栗内的活塞,影响使用。为防止堵头丢失,堵头和筒身之间一般会通过绳索连接,这使得气筒外形不美观,而且堵头多次的插拔会导致堵头密封不严而漏气。为防止堵头和排气孔之间漏气,堵头和排气孔之间结合比较紧密,故插拔堵头比较费力,而且多次插拔易造成堵头和排气孔之间的漏气。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无需将堵头拔出便可进行充气方式切换操作的用于充气栗的充气方式切换结构,本切换结构还能防止诸如沙子一样的杂质通过盖子进入气栗内,同时切换操作方便、省力,堵头不易丢失的优点。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充气栗的充气方式切换结构,包括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侧部开有凹腔,凹腔的底面开有连通上盖内部和外界的排气孔,凹腔内还设有防止杂质通过排气孔的滤网,所述凹腔内转动设置有手动切换阀芯,手动切换阀芯内具有用以连通上盖内部与外界的排气通道;在手动切换阀芯转动至单向充气的状态下,所述排气通道的内端出口与排气孔连通,上盖内部通过排气孔及排气通道后与外界连通;在手动切换阀转动至双向充气的状态下,所述排气通道的内端出口与排气孔错位,手动切换阀芯阻断上盖内部与外界的连通。
[0006]上述滤网设置在手动切换阀芯的排气通道内。这样还能防止杂质进入排气通道内,当然滤网也可以直接设置在上盖内并直接将排气孔遮盖。
[0007]上述凹腔底壁的中心成型有连接柱,连接柱上开有螺纹孔,所述手动切换阀芯的外端具有外露的旋钮部,旋钮的中心处开有穿孔,有螺钉穿过穿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滤网呈圆环状套设在连接柱上。本结构为将手动切换阀芯安装在凹腔内的一种结构,夕卜露的旋钮部便于旋转手动切换阀芯,滤网呈环状布置在排气通道内,能更全面的防止杂质进入排气通道。
[0008]上述排气通道内的前部具有对所述滤网前限位的内肩胛。内肩胛对滤网有约束作用,防止滤网脱离排气通道。
[0009]上述手动切换阀芯的外周缘具有凸起的环形挡肩,该环形挡肩与上盖的侧壁接触。环形挡肩部对手动切换阀芯的安装有约束作用。
[0010]上述环形挡肩部内侧具有呈弧形的限位槽,所述上盖的外侧具体凸起并进入限位槽内的限位块,在手动切换阀芯转动至单向充气的状态下,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一侧的侧壁接触,在手动切换阀转动至双向充气的状态下,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另一侧的侧壁接触。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挡位配合,能指示我们手动切换阀芯转动到每个工作位置状态,方便操作。
[0011]进一步的改进,上述凹腔的顶部开有观察窗,手动切换阀芯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以表明单向充气方式的第一指示符号及用以表明双向充气方式的第二指示符号,在手动切换阀芯转动至单向充气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指示符号显露出观察窗,在手动切换阀转动至双向充气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指示符号显露出观察窗。这样使用者可通过观察窗查看手动切换阀芯外周面上的指示符号以直管确定切换阀结构处于单向充气方式或双向充气方式状态,使用方便,设计人性化。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切换结构只需转动切换阀芯,无需将切换阀芯拔出,便可实现单向或双向充气的切换,操作方便、切换阀芯不易丢失,结构更简洁;更为重要的是,凹腔内还设有防止杂质通过排气孔的滤网,这样即使在排气通道的内端出口与排气孔连通时,诸如沙子一样的杂质不会通过排气孔进入盖子(即充气栗的上气室)内,杜绝沙子损坏充气栗内的活塞。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单向充气状态);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单向充气状态);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双向充气状态);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双向充气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0020]—种用于充气栗的充气方式切换结构,包括设置在充气栗的筒身上的上盖1,上盖1的侧部开有凹腔11,凹腔11的开口朝外,凹腔11的底面开有连通上盖1内部和外界的排气孔12,上盖1内部在充气栗中即为筒身内的上气室。凹腔11内还设有防止杂质通过排气孔12的滤网2,凹腔11内转动设置有手动切换阀芯3,手动切换阀芯3内具有用以连通上盖1内部与外界的排气通道31;在手动切换阀芯3转动至单向充气的状态下,所述排气通道31的内端出口与排气孔12连通,上盖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