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用的排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096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用的排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用的排水器,属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的辅助装置类。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上的主断路器是电力机车主供电源上十分重要的一个供电控制开关器件,该断路器工作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电力机车的供电状况。多年的运行表明水份是影响主断路器能否正常工作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水份的作用,可以造成主断路器产生多种机损事故,从而造成机车运行故障。因此,在设有主断路器的电力机车上,必定配有与主断路器相匹配的排水器。要求理想的排水器能及时排出主断器储风缸内的积水。
目前我们能见到的电力机车断路器上的排水器有两种形式,但是这两种排水器全是人工手控排水方式。这两种排水器,一种是手动阀门式排水,另一种是采用集水包加阀门式排水。实际运行表明它们虽然具有一定的排水功能,但都不能及时将积水排净,尤其当主断路器分闸、储风缸内气压骤减,一旦积水激成雾态返流到主断器高电压工作区,会造成更大的用电短路危害。
因此,提供一种高性能自动排水器,保证主断路器安全运行是电力机车行业期望的一件事情。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实现自动、及时排水,而且能防止汽水返流的排水器。
这种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用的排水器,由带有进水口(1)、内、外排水口(10、13)的壳体(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器进水口(1)径向的腔体中,设置着由阀杆(8)、复位弹簧(3)、托架(11)、弹簧座(4)及薄膜皮碗(5)构成的一个气动阀机构,并通过所述阀杆(8)上的薄膜皮碗(5)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上部与进水口(1)相通的上气室(2),以及下部与内、外排水口(10、13)相通的下气室(7),所述薄膜皮碗(5)及组成上气室(2)壳体间的可变可封闭间隙即是积水通道(6)。
所述的阀杆(8)的下部设有阀盖(15),阀盖的下方即是内、外排水口(10、13)。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这种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用的排水器,与目前普遍采用的手动式排水器相比,其优点是由于在壳体内设计了由薄膜皮碗作开闭器的气动阀,因此它能应用主断路器的储风缸内产生的相对气压变化,使排水器自动实施开闭排气排水,从根本上保证积水的及时排除,并有效防止雾化气返流;从而保障主断路器安全运行。


图中1.进水口 2.上气室 3.复位弹簧 4.弹簧座 5.薄膜皮碗 6.积水通道 7.下气室 8.阀杆 9.集水区 10.内排水口 11.托架 12.储风缸 13.外排水口 14.壳体 15.阀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这种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用的排水器,由壳体(14)以及设于该壳体中的一个气动阀结构组成,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在阀杆(8)上部位于弹簧座(4)下部的一个薄膜皮碗(5)使排水器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气室(2、7)。正是由于上述这种内部结构,因此当主断路器的储风缸(12)内有压缩空气时,薄膜皮碗(5)因气压和自重下垂落在托架(11)上,上下气室产生压力差,使薄膜皮碗(5)上掀,阻断积水通道(6),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这就让储风缸(12)内的气体由上气室(2)下行通过积水通道(6)进入下气室(7)集积在积水区(9)。而一旦当储风缸(12)内的气压下降时,上下气室产生压力差,使薄膜皮碗(5)上掀,阻断积水通道(6),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使阀杆(8)整体上提,正是由于这种上提促使阀杆(8)下部的阀盖(5)也随之上提,此时滞留在下气室(7)下部集水区(9)内的积水就会通过内排水口(10),外排水口(13)排出排水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用的排水器,由带有进水口(1)、内、外排水口(10、13)的壳体(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器进水口(1)径向的腔体中,设置着由阀杆(8)、复位弹簧(3)、托架(11)、弹簧座(4)构成的一个气动阀机构,并通过所述阀杆(8)上的薄膜皮碗(5)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上部与进水口(1)相通的上气室(2),以及下部与内、外排水口(10、13)相通的下气室(7),所述薄膜皮碗(5)及组成上气室(2)壳体间的可变可封闭间隙即是积水通道(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用的排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杆(8)的下部设有阀盖(15),阀盖的下方即是内、外排水口(10、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用的排水器,它由带有进水口及内、外排水口的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水口径向的腔体中,设置着由阀杆、复位弹簧、托架、弹簧座及薄膜皮碗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上部与进水口相通的上气室,以及下部内、外排水口相通的下气室;所述薄膜皮碗及组成上气室内壳体间的可变可封闭间隙即是积水通道;所述阀杆的下部设有阀盖,阀盖下的通道则为内、外排水口。这种排水器的优点是使与主断路器结合的排水器实现自动排水、既做到及时排除积水,又为主断路器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证。
文档编号F16K31/126GK2592974SQ0227791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9日
发明者钟芳顺 申请人:钟芳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