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478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分别将长度可调节地嵌合的雌雄部件的一方粘接在主体上,将另一方粘接在板材上,用粘合剂固定调节的间隔,从而将板材安装在主体上;该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可在屋顶或墙壁等的壁面安装装饰板或内装用地板时使用。
背景技术
在安装板材时,普遍采用日本特开昭48-2932号公报公开的方法,在被安装部上团状涂布含有水分的粘合剂,在其上面按压板材,同时调节间隔,接合板材。
但是,由于存在大量使用的粘合剂内的水分会助长霉变的发生的问题,所以,提出了用少量粘合剂进行间隔调节的日本特开平7-300972号公报公开的调节工具。
该调节工具包括在底板上安装具有粘合剂注入口的热塑性树脂制的管的部件,和在底板上安装外径尺寸比管的内径大、在表面具有连续的槽的热塑性树脂制的棒状体的部件;采用的构成是,在主体上安装一方,将另一方粘接在板材上,将棒状体强制插入管内,通过在该状态下从粘合剂注入口注入粘合剂,固定调节的间隔,在主体上安装板材。
但是,在该构成中,由于不得不在向管内强制插入棒状体后进行板材和主体的间隔调节,所以,调节间隔的推拉作业需要很大的劳动力。
此外,在安装板材时,必须在结束定位的阶段,利用棒状体的槽从注入口在槽与管之间注入粘合剂。因此,板材的尺寸被限定为能够从其侧缘侧向调节工具注入粘合剂的范围,存在当在大的板材上粘贴多个调节工具时不能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分别将可调节长度地嵌合的雌雄部件的一方粘贴在主体上,将另一方粘贴在板材上,用粘合剂固定调节的间隔,从而在主体上安装板材,该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通过在雌雄部件之间预先注入粘合剂,能够自如地调节板材和主体的间隔。
解决该技术性课题的第一技术手段为(a)由在接触面中央设置透孔且使外筒直立的雌部件和在接触面中央设置透孔且使内筒直立的雄部件构成;(b)将外筒的内径形成为在其与内筒外壁的之间形成间隙的尺寸;(c)在一方部件的接触面形成与内外筒形成的间隙连通的连通部,同时,将其外侧形成粘贴部;(d)在另一方的部件的接触面上,与透孔连通地突设引导粘合剂注入喷嘴的引导筒;(e)在内外筒的收缩状态下,将引导筒的顶端抵接在一方的透孔的开口部上;(f)从引导筒注入到粘贴于主体或板体的接触面的背面的粘合剂,从连通部到达内外筒的间隙。
第二技术手段为(g)由在接触面中央设置透孔且使外筒直立的雌部件和在接触面中央设置透孔且使内筒直立的雄部件构成;(h)将外筒的内径形成为在其与内筒外壁之间形成间隙的尺寸;(j)在一方的部件的接触面,与透孔连通地突设引导粘合剂注入喷嘴的引导筒,同时,(j)形成与内外筒形成的间隙连通的连通部,将接触面的外侧作为粘贴部,(k)从引导筒注入到粘贴于主体或板体的接触面的背面的粘合剂,从连通部到达内外筒的间隙。
第三技术手段改进了第一、第二技术手段的接触面的背面的结构,其中,在一方的部件的接触面的背面,与内筒的圆周边缘对应地,形成直径比其直径大的皿状凹部,在接触面形成与凹部和内外筒间的间隙连通的连通部。第四技术手段是在外筒的顶端内壁面和内筒的顶端外壁面,设置可卡合的突起;第六技术手段是内外筒的截面形状形成圆形;第五技术手段是在内筒的接触面侧穿设排气用小孔。
在本发明中,采用在雌部件的接触面直立的外筒内,嵌合在雄部件的接触面直立的内筒,在内外筒壁之间设置间隙的构成。
相对于主体或板体,也可以粘贴雌雄的任一部件,但在先粘贴的一方的部件的接触面上,在与内外筒之间的间隙对应的位置,形成连通部,连通接触面的背面和间隙。在接触面的背面,由于将其连通部的外侧作为粘贴部,所以能够采用两面胶带或粘合剂将部件粘贴在被粘贴部。因此,接触面的背面中央部,能够在其与被粘贴部之间,形成如胶带或粘合剂的厚度程度的间隙。
在另一方的部件的接触面,与形成在中央部的透孔连通地突设引导粘合剂注入喷嘴的引导筒。该引导筒的顶端,在内外筒的嵌合收缩状态下,由于抵接在预先粘贴在被粘贴部的一方的部件的接触面中央的透孔的开口边缘,所以,能够使引导筒顶端和透孔的之间大致保持水密封状。
在将一方的部件粘贴在主体或板体上,将另一方的部件与之嵌合,使内外筒呈收缩状态后,如果利用引导筒从喷嘴注入粘合剂,则粘合剂通过透孔,面对接触面的背面侧,通过形成在背面中央部的间隙及连通部,能到达内外筒壁的间隙。粘合剂使用具有摇动性的凝胶乃至膏状的粘合剂,但是,优选使用即使硬化也多少具有弹性的粘合剂,可以使得安装调节工具本身具有缓冲性。
下面,通过拉出另一方的部件,完成安装板材的准备。在此阶段,能够在另一方的接触面的背面,完成粘合剂的涂布和两面胶带的粘贴的任何一方或双方的作业。
两面胶带在安装作业中用于临时固定板体,永久粘贴通过面对接触面的背面侧的粘合剂完成。该临时固定也可以使用瞬间粘合剂代替两面胶带。
在将安装调节工具先粘贴在主体侧时,与主体的凹凸状态对应,在处于突出状态的接触面的位置会产生偏移。对于这些接触面,如果一边直立板材一边前进,则另一方的部件的接触面能够根据其突出位置,依次接合板体。若通过将板材推进到规定的位置,与安装位置对应地按压接触面,在维持规定间隔的状态下停止推进板材,接触面的移动也停止。此时,充填在内外筒间隙内的粘合剂,由于附着在筒壁上,所以,通过直接使其养生硬化,能够固定内外筒,结束在主体上的板体安装。
另外,在一旦用力按压板体,将接触面确实地粘贴在板体上后,也可以拉回板体,进行位置调整。
此外,在预先将安装调节工具粘贴在板体上时,处于突出状态的接触面大致形成相同的高度。如果一边直立粘贴了安装调节工具的板体,一边向主体侧推进该板体,则另一方的部件的接触面会与主体的凹凸状态对应地与主体接合。通过将板材推进到规定的位置,与安装位置对应地按压接触面,在维持规定间隔的状态下停止推进板材。与上述同样,通过粘合剂的硬化,结束在主体上的板体安装。
此时,在一旦用力按压板体,将接触面确实粘贴在板体上后,也可以拉回板体,进行位置调整。
第二技术手段,是相对于主体或板体,在预先粘贴的部件的接触面侧,与透孔连通地突设引导粘合剂注入喷嘴的引导筒,由于向接触面的背面侧直接注入粘合剂,所以,如上所述,引导筒和透孔的密封不会出现问题。
另一方的接触面的透孔,只要是能够通过突入到引导筒内的喷嘴的尺寸就可以。通过注入的粘合剂的压力,另一方的接触面有可能上浮,但是,通过用喷嘴的侧壁挤压透孔的开口边缘,或操作者用手按压接触面进行注入作业,能够避免上浮。该透孔即使不抵接在引导筒的上端,也不影响粘合剂的注入。
另外,板体在主体上的安装顺序,与在上述段落中说明的顺序大致相同。
在第一、第二技术手段中,如果在预先粘贴于被粘贴部的一方的部件的背面,与内筒的圆周边缘对应地形成比其直径大的皿状凹部,在接触面形成从凹部通向内外筒的间隙的连通部,则由于能够比粘合剂层或胶带的厚度加厚形成接触面的背面和被粘贴部的间隙,所以,能够向内外筒之间的间隙顺利移动朝向背面侧的粘合剂。
此外,如果在外筒的顶端内壁面和内筒的顶端外壁面突设可卡合的突起,在将一方的部件从另一方的部件拉出时,由于能够在安装调节工具的最长状态下相互卡合突起,所以,能够防止部件之间的分离,能够防止在作业中内外筒脱落,能够顺利地进行安装作业。
另外,在使内外筒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在嵌合内外筒的状态下,由于能够倾斜接触面,所以,即使在利用主体的凹凸形成的倾斜面粘贴部件,也不妨碍板材平面的形成。此外,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安装调节工具,即使在主体或板体的层间产生因振动或摇动的变位,通过稍微转动内外筒,也能够追随层间变形。
此外,如果在雄部件的内筒的接触面侧穿设贯通孔,在相对移动部件时,部件内的空气能够顺利地出入。
在嵌合收缩内外筒的状态下,如果在先粘贴的一方的接触面抵接另一方的筒壁的顶端,则能够防止通过连通部的粘合剂的泄漏。
此外,为使注入的粘合剂顺利到达内外筒的间隙,如果在该间隙的上部侧(外侧的接触面侧)的内筒或外筒的壁面或接触面,形成排出空气的用的小孔,会便于填充粘合剂。该空气孔,由于从此处漏出粘合剂,具有能够知道向间隙内的充填是否结束的优点。此时,如果用透明体至少形成部件的接触面,由于能够根据视觉把握粘合剂的填充状况,会更方便。
另外,在穿设上述小孔时,如果在接触面的粘接带或粘合剂上也设置间隙,也能够用作相对移动部件时的排气孔。
与由内外筒形成的间隙对应地,形成在接触面上形成的连通部,但也可以通过等间隔形成,以大致均等的速度到达间隙。
另外,如果在内筒的外侧和外筒的内侧的任何一方或双方形成凹槽,即使在向间隙充填粘合剂的状态下,推拉内外筒移动粘合剂,也能够防止粘合剂的间断,能够确实地用粘合剂固定两者。此凹槽也可以形成螺旋状,也可以在纵向或横向形成,也可以组合这些方式。
在安装调节工具上预先注入粘合剂,能够调节板材和主体的间隔,结果,由于通过进行安装调节工具的固定、粘合剂的注入、部件的拉出,能够固定主体和板体,所以,能够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并且,即使在向主体上安装大型的板体时或使用多个安装调节工具时,也具有能够轻快进行安装作业的优点。
此外,由于能够减少所使用的粘合剂的用量,也具有抑制霉变发生的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板材安装调节工具中的嵌合雌雄部件状态下的中央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发明的板材安装调节工具的一部分即雌部件的底面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发明的板材安装调节工具的一部分即雄部件的底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板材安装调节工具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嵌合雌雄部件状态下的中央剖面图。
图5是图4所示板材安装调节工具的一部分即雌部件的底面图。
图6是图4所示板材安装调节工具的一部分即雄部件的底面图。
图7是实施层间变位试验时的板材的固定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3表示与第一技术手段对应的实施方式,图1是嵌合雌雄部件状态下的中央剖面图,图2是雌部件的底面图,图3是雄部件的底面图。
雌部件1及雄部件11都由ABS树脂形成,但也可以由丙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其他树脂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雌部件1的构成是,在直径80mm的接触面2的表面直立内径49mm、高15mm的截面圆形的外筒5;雄部件11的构成是,在直径80mm的接触面12的背面直立外径46mm、高15mm的截面圆形的内筒15。因此,在嵌合内外筒15、5的状态下,在内外筒壁之间形成1.5mm的间隙10。上述的尺寸,可根据要安装的板体的大小、重量、强度等,综合设计。
在雌部件的接触面2的中央,穿设注入后述的粘合剂的透孔3,此外,在背面,以该透孔3为中心,形成皿状的凹部4,其外周到达外筒5的基础端部。在凹部4的外周部的内侧,在接触面间断设置作为连通部的槽6、6,与间隙10连通。
在图1中,示出了在凹部4的外侧粘贴两面胶带9的状态,在图2中,省略胶带的图示。在将部件1粘贴在未图示的主体或板体的状态下,在其与接触面之间,形成具有按凹部4的深度加上该胶带9的厚度的深度的间隙。
在雄部件11的接触面12的中央穿设透孔13,在其背面突设有与上述背面连接的、插入未图示的粘合剂注入喷嘴的引导筒14。将该引导筒14的基础端侧形成锥形状,能够在插入喷嘴时进行引导,同时喷嘴壁挤压雄部件11,注入粘合剂。
另外,在引导筒14的顶端部形成台阶部16,其前端变细地形成,在将引导筒14的顶端部推进透孔3的内侧的同时,通过利用台阶部16挤压透孔3的开口边缘,能够形成水密封状态。也可以代替台阶部,使用锥形壁。
在外筒5的上端部内侧设置突起8、8,在内侧的下端部外侧设置突起18、18,在拉出处于嵌合状态的内外筒15、5时,突起8、18相互卡合,不能脱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顺利地嵌合内外筒15、5,用锥形壁构成突起8的上端部内侧及突起18、18的下端部外侧部分。各突起8、18,在圆周方向按每4个形成,但突起的个数及其间隔可根据部件的大小等适宜设计。突起也可以形成环状。
此外,在内筒15的接触面侧,穿设排气用的小孔7、7,以能够顺利进行粘合剂的注入,同时,按能移动雄部件11的程度,顺利进行空洞20内外侧的空气的移动。
图4~6表示与第二技术手段对应的实施方式的状态,图4是嵌合雌雄部件状态下的中央剖面图,图5是雌部件的底面图,图6是雄部件的底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雌部件1侧设置引导筒24,以及将雄部件的接触面形状形成方形,此两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
引导筒24与透孔3连接,突设在接触面2的表面,其上端与穿设在雄部件11的接触面中央的透孔13的内侧相对,能够从此处直接注入粘合剂。另外,为了防止注入粘合剂时接触面12的上浮,可以在粘合剂注入喷嘴上突设凸缘,以能够用该凸缘挤压接触面。
在粘合剂注入结束后,由于由引导筒24、内筒15、接触面2、12围住的空间不是密封状态,在拉出雄部件11时不会产生阻力。
在雄部件11的接触面12上沿端缘穿设小孔17、17。为将雄部件11粘贴在主体或板体上,如果在接触面12的表面沿端缘涂布粘合剂,则在向主体或板体上按压雄部件11的阶段,由于粘合剂通过小孔17朝向背面侧,起到固定的作用,能够提高与主体或板体的接合力。
下面说明采用图1~3所示的安装调节工具在主体上安装板材、在主体和板材的之间产生层间变位时的追随性能的试验。
试验体采用在ALC板(泡沫混凝土板)27上用安装调节工具29固定石膏板28的壁体。
按纵长排列6块尺寸为W600mm×H299mm×t100mm的ALC板,在上下假想的框体25、26上,利用销支承,用相对于层间变形转动的机构安装,形成假想的主体。
并列4块厚12.5mm×宽910mm的石膏板,其中石膏板中位于下段的长为1820mm、位于上段的长为1170mm的石膏板。
由ABS树脂形成安装调节工具29,采用改良硅系粘合剂,安装ALC板27和石膏板28。图中的数字表示安装调节工具的间隔,单位mm。
试验方法试验根据JIS 1414“建材用构成材(板)及其结构部分的性能试验方法”中的6.19(组装的非耐力用板的面内剪切弯曲变形性能试验),采用大型面内剪切试验装置,下部侧用液压伺服执行机构水平加压,通过按表1的循环、缓慢加大向相对于假想主体的高度的左右方向的移动距离的方法,进行试验体的静态层间变位。表1中的“+”表示右方向,“-”表示左方向。
(表1)循环 面内变形角(rad)观察状况(1)0→+1/400→0→-1/400→0无异常(2)0→+1/300→0→-1/300→0无异常(3)0→+1/200→0→-1/200→0目标偏移(4)0→+1/150→0→-1/150→0石膏板表面纸的剥离声(5)0→+1/120→0→-1/120→0同上(6)0→+1/100→0→-1/100→0同上(7)0→+1/60→0→-1/60→0 无变化试验结果在直到最终的循环的静态载荷中,虽发现部分接合安装调节工具的部位的石膏板的表面纸剥离,但未发现石膏板及安装调节装置的脱落及朝石膏板的外面的拱起或浮起等异常。
尽管ALC板追随相对于层间变形的转动,但上述结果表明,随着ALC板的转动,利用安装调节工具的部件间的相对转动,石膏板也通过转动大致追随ALC板。
权利要求
1.一种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将可调节长度地嵌合的雌雄部件的一方粘贴在主体上,将另一方粘贴在板材上,用粘合剂固定调节的间隔,将板材安装在主体上,其特征在于由在接触面中央设置透孔并使外筒直立的雌部件和在接触面中央设置透孔并使内筒直立的雄部件构成,将外筒的内径形成为在其与内筒外壁之间形成间隙的尺寸,在一方部件的接触面形成与内外筒形成的间隙连通的连通部,同时,将其外侧形成粘贴部,在另一方的部件的接触面上,与透孔连通地突设引导粘合剂注入喷嘴的引导筒,在内外筒的收缩状态下,将引导筒的顶端抵接在一方的透孔的开口边缘上,从引导筒注入到粘贴于主体或板体的接触面的背面的粘合剂,从连通部到达内外筒的间隙。
2.一种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将可调节长度地嵌合的雌雄部件的一方粘贴在主体上,将另一方粘贴在板材上,用粘合剂固定调节的间隔,将板材安装在主体上,其特征在于由在接触面中央设置透孔并使外筒直立的雌部件和在接触面中央设置透孔并使内筒直立的雄部件构成;将外筒的内径形成为在其与内筒外壁的之间形成间隙的尺寸,在一方部件的接触面,与透孔连通地突设引导粘合剂注入喷嘴的引导筒,同时,形成与内外筒形成的间隙连通的连通部,将接触面的外侧形成粘贴部,从引导筒注入到粘贴于主体或板体的接触面的背面的粘合剂,从连通部到达内外筒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一方的部件的接触面的背面与内筒的圆周边缘对应地,形成比其直径大的皿状凹部,在接触面形成与凹部和内外筒间的间隙连通的连通部。
4.如权利要求1、2或3记载的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外筒的顶端内壁面和内筒的顶端外壁面,设置可卡合的突起。
5.如权利要求1、2、3或4记载的板材安装调节工具,其特征在于,内外筒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记载的板材安装调节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内筒的接触面侧穿设小孔。
全文摘要
一种板材的安装调节工具,将可调节长度地嵌合的雌部件(1)粘贴在主体上,将雄部件(11)粘贴在板材上,用粘合剂固定调节的间隔,将板材安装在主体上;其中,雌部件具有在接触面中央设置透孔(3)的外筒(5),雄部件具有在接触面中央设置透孔(13)的内筒(15)。在内外筒之间形成间隙(10),在雌部件的接触面形成与间隙连通的连通槽(6)。在雄部件的接触面上,与透孔连通地突设引导粘合剂注入喷嘴的引导筒(14),从引导筒注入的粘合剂从连通槽到达内外筒之间的间隙。
文档编号F16B11/00GK1564900SQ0281956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4日
发明者福良正臣, 冈本伸一, 滨西与一 申请人:小西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