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件和利用该连接件的板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961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件和利用该连接件的板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件和利用该连接件的板件连接结构,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利用相当简单的构造连接各元件的连接件以及利用该连接件的板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隔音箱是通过将多个板件连接到一起而形成的。如图12所示,连接板146例如用在连接板件中。每个连接板146跨过板件147和147之间的交界面而配装,并通过螺钉148和148固定到板件上。这种类型的连接板146可以轻易地附着到板件147和147的表面上或从其上拆下。
然而,当利用连接板146连接板件147和147时,存在如下的缺陷,即在附着连接板146时螺钉148的头暴露在板件的表面上。油漆围绕螺钉148和连接板146的表面施加,从而在板件147和147之间连接部分内很难看到螺钉,但是在连接部分结合到反复组装和拆卸的隔音箱中的情况下,这成为不适当的对策。即,当螺钉148反复附着到连接板146上和从连接板146上拆下时,螺钉148的头内的槽与配装到其中的螺丝刀的尖端刮擦,另外,螺钉148的头与板件147中与它们接触的部分刮擦,结果,随着时间推移,连接板146和螺钉148的涂漆表面被剥落。
如图13中借助于示例所示,上述缺陷可以通过提供一个罩件150来予以消除,该罩件150覆盖连接板146的顶侧,罩件150连接到连接板146上,并隐藏螺钉148。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连接板146和罩件150上设置凸一凹配合部分151,这使得它们的形状更复杂,并增大其总体厚度;该结果为连接板146和罩件150的制造成本升高的缺陷。此外,在隔音箱反复拆装的情况下,当连接板146和罩件150反复附着和拆下时,配合部分151易于损坏,导致连接板146和罩件150必须频繁更换的缺陷。
在图中未示出的另一个缺陷在于在形成隔音箱的侧壁时,当多个板件布置到底板上并连接到一起时,底板表面的不平整使得难于确定用于将它们边缘在相同平面内连接的正确位置,而它们的边沿将作为安装顶板的基准,从而在连接时不容易定位各板件。

发明内容
在考虑到上述缺陷之后提出了本发明,且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连接件和利用该连接件的板件连接结构,该连接件可以用相当简单的构造将各元件连接到一起,并且该连接件不受反复和连续拆装的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件和利用该连接件的板件连接结构,在将板件连接到一起时该连接件可以更容易地定位板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件,该连接件跨过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元件配装并将它们连接到一起,该连接件包括附着到第一和第二元件上的固定元件;以及覆盖固定元件的罩件,该罩件由磁力连接到固定元件上。根据这种构造,可以由罩件隐藏固定元件表面上的漆膜中的剥落、污点等,增强了在各元件之间连接部分处的隐藏效果,而与固定元件的表面状态无关。此外,由于罩件和固定元件由磁力连接,不需要特定的连接结构等,各元件可以与具有相对简单构造的罩件和固定元件连接,此外,它们受反复和连续拆装所造成的损坏的影响很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件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将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元件利用跨过它们配装的连接件连接,该连接件包括附着到第一和第二元件上的固定元件;以及覆盖固定元件的罩件,该罩件由磁力连接到固定元件上。这种类型的构造改善了板件之间连接处的外观,并能够使板件以相对简单的结构连接。
在上述板件连接结构中,优选连接件和罩件容纳在凹陷部分中,而凹陷部分设置在连接件跨过其配装的板件部分内。这防止了连接件从板件表面凸出,或减小了其凸出量,能够使连接件以减少的凸出量连接在板件上,由此防止或减少产生由连接件从板件表面凸出造成的台阶,并改善了各板件之间连接处的外观。因此,可以毫无损坏地设置添加到板件表面上的内部部件。
此外,优选连接件在每个板件上的多个位置处附着,在至少一个位置处附着的连接件成形为几乎严密地配装在相应的凹陷部分内。根据这种构造,由于预定的连接件成形为几乎严密地配合到相应的凹陷部分内,因此当相邻板件偏离它们正确位置时,连接件就不能够容纳在凹陷部分中。因此,当板件与容纳在凹陷部分内的连接件相连接时,它们可靠地正确定位,使得在连接时的定位更容易。此外,在剩余的连接件成形为当它配装到其相应凹陷部分内时形成一个间隙的情况下,利用这个间隙,连接件可以平顺地配装到剩余的凹陷部分内或从该凹陷部分中拆下。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其中采用本发明的隔音箱的示意性垂直平面图;图2是第一板件的示意性正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放大横截面图;图4是结构的一部分断开的图3的放大视图;图5是芯部的示意性正视图;图6是省略了抵压元件的芯部的示意性正视图;图7是省略了抵压元件的芯部的示意性后视图;图8是第二板件的示意性前视图;图9是从图1的方向A取得的局部示意性透视图;图10是结构中的一部分断开的图9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1是结构中的一部分断开的图9的另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2是传统板件连接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3是传统板件连接结构的垂直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隔音箱顶部的示意性平面图,该隔音箱利用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板件连接结构。在图1中,隔音箱10包括多个壁板12,各壁板连接成在平面图中大致为正方形的形状,从而形成侧壁部分;顶板13,该顶板从上部密封由壁板12所封闭的隔音箱内空间,以形成顶部;以及连接壁板12和顶板13的连接件14。
除非特别指出,在以下壁板12的解释中,“内表面”代表在隔音箱10内侧上的表面,而“外表面”代表在隔音箱10外侧上的表面。“上下”和“左右”代表当壁板12已经安装到前面时从内侧所见的这些方向。
壁板12包括第一和第二板件16和17,第一板件16在左右方向上比第二板件17宽,并包括第三板件18,第三板件与第一板件16具有大致相同的左右宽度,并也具有门元件D。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板件16和17沿着隔音箱10四个外周边中的三个(在图1中顶侧、底侧和右侧的边缘)线性连接,而第二和第三板件17和18沿着剩余的外周边缘(在图1的左侧)连接。此外,第一板件16或第三板件18在线性部分相交的每个角部处以大致直角连接到第二板件17上。
如图2和3所示,第一板件16具有嵌合结构,包括内面板21和外面板22,它们由天然木材构成,并在平面图中大致为矩形,第一板件16还包括芯部24,该芯部设置在内面板21和外面板22之间并固定它们;以及吸音元件25,其设置在由内面板21、外面板22和芯部24封闭的空间内。
如图4所示,夹住部分(clipping section)局部较薄,并设置在内面板21和外面板22的外边缘部分处,在图4的外边缘部分处形成朝向芯部24一侧下降的台阶28。顺便提及,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第一板件16,两个内面板21和两个外面板22设置在相同的平面内,图4左侧上的内面板21左右宽度比右侧上的内面板21短,而图4右侧上的内面板21具有与外面板22大致相同的左右宽度。
如图3到5所示,芯部24包括外框架32,其在平面图中大致为矩形并形成板件的外周;加强元件33,其设置在外框架32的内侧上并加强外框架;以及内侧抵压元件35和外侧抵压元件36,它们设置在外框架32和加强元件33内侧和外侧上。
如图6所示,外框架32是通过由预定片的木材构造框架而制成,并包括一对垂直凸缘38和38,该垂直凸缘38和38在左侧和右侧上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一对顶部和底部水平凸缘39和39,它们设置在垂直凸缘38和38的顶端和底端之间。
如图6所示,加强元件33包括第一加强凸缘42,其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空间内大致连接在顶部和底部水平凸缘39和39之间;第二加强凸缘43和43,它们在第一加强凸缘42的左侧和右侧上沿着第一加强凸缘42延伸;第三加强凸缘44,它们在垂直凸缘38和38以及第一加强凸缘42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空间内大致沿左右方向延伸;角部块46,它对角地连接在垂直凸缘38和38、第一加强凸缘42以及水平凸缘39和39的顶端和底端之间;以及接合件47,其局部连接到图6左侧的垂直凸缘38的内表面上,并与同一垂直凸缘38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大致设置在同一表面上。
如图4和5所示,内侧抵压元件35包括左和右框架元件W1和W2,它们包含两个内面板21和21,并连接到一起而成一个单独元件。也就是说,抵压元件35包括第一和第二外侧垂直部分55和56,它们覆盖在左侧和右侧上的垂直凸缘38和38的顶侧;水平部分58和58,它们连接外侧垂直部分55和56的顶端和底端并覆盖水平凸缘39和39的顶侧;以及中心垂直部分60,它覆盖第一加强凸缘42的顶侧,框架体W1和W2设置在中心垂直部分60中间内的沟槽60A的左、右侧上。
如图11所示,定位在图5左侧上的第一外侧垂直部分55是连接形成角部C的区域,并具有比图5右侧上的第二外侧垂直部分56宽的左右宽度;第一开槽部分62具有局部凹陷的表面位置,并沿上下方向设置在第一外侧垂直部分55内表面的三个位置处。下部孔63设置在每个第一开槽部分62内侧的中心附近(图5的右侧附近),而在两个顶侧位置处的第一开槽部分62具有在平面图中大致为椭圆的外形。在底端侧上剩余的第一开槽部分62具有在向下看的平面图中大致为C形的外形,并具有如下结构,即包括与其他第一开槽部分62的顶半部的轮廓对应的部分和从上述部分的底边缘一侧向下延伸的线性部分,如在平面图中所示。
第二开槽部分66具有与第一开槽部分62不同的外形,并设置在图5右侧上的第二外侧垂直部分56的三个部分中、大致在与第一开槽部分62相同的上下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相对应的上下位置处,第二开槽部分66具有大致与第一开槽部分62的左半部一致的外形,并具有与第一开槽部分62大致相同的深度,且它们内侧的下部孔67面朝外侧。
如图3和7所示,下侧抵压元件36具有与顶侧抵压元件35大致相同的结构,除了它不具有开槽部分62和62或下部孔63和67,以及第一和第二外侧垂直部分55和56具有大致相同的左右宽度之外。与顶侧抵压元件35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零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并且不再进一步描述。
如图8所示,第二板件17实际上具有与图2所示的第一板件16相同的结构,除了它不具有图2右侧上所示的第一开槽部分16以及朝向外侧开口的第二开槽部分66的左右侧大致对称之外。与第一板件16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零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并且不再进一步描述。
第三板件18实际上具有与第一板件16相同的结构,除了门D设置在外框架32的内侧之外,并且在此不再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壁板12利用连接件72连接到一起,该连接件将相邻的壁板12借助它们之间的内面板连接到一起。具有两种类型的连接,一种在线性部分L处,在该处,第一板件16和第二板件17以线性形状连接到一起,并且另一种类型在角部C处,在该处,第一板件16和第二板件17以彼此成大约直角而连接到一起。以下解释仅仅参照图9所示的部分,省略对以相同方式连接的其他部分的描述。
如图10所示,在线性连接部分L处,图10左侧上的第一板件16的第二开槽部分66一侧的侧面与图10右侧上的第二板件17的侧面对齐。此时,第一板件16的第二开槽部分66和第二板件17的第二开槽部分66相连接,从而形成第一凹陷部分74。每个第一凹陷部分74与第一开槽部分62具有大致相同的外形(见图2),并在其内侧具有两个下部孔67和67。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角部C,图11左侧上的第二板件1 7的侧表面与图11右侧上第一板件16的侧端的内表面部分对齐。此时,第一板件16中的第一开槽部分62的一部分由第二板件17遮挡,但是第一开槽部分62中的剩余部分与第二板件17中的第二开槽部分66沿弯曲方向连接,形成第二凹陷部分75。下部孔63和67设置在第二凹陷部分75的内侧。
如图10和11所示,连接件72包括容纳在凹陷部分74内的第一连接件77,和容纳在第二凹陷部分75内的第二连接件78。
如图10所示,第一连接件77包括跨过第一和第二板件16和17固定的固定元件80、以及覆盖固定元件80的罩件82。固定元件80包括金属板84,该金属板在平面图中大致为椭圆形并具有大致平面的形状;并包括金属螺钉85和85,用于将板84固定到凹陷部分74上。板84在平面图中大致为椭圆形,并几乎严密地配装到上部凹陷部分74中;随后,当板84容纳在具有比上部凹陷部分74大的平面形状的下部凹陷部分74中时,在其中形成间隙S(见图9)。通孔87和87设置在板84内,并对应于凹陷部分74中的下部孔67和67;板84通过将螺钉85和85插入通孔87和87并将它们拧在凹陷部分74中而固定到凹陷部分74内侧。罩件82为具有与板84大致相同外形的薄板,并由预定的磁性物质构成,它可以通过磁力连接到固定元件80上。
如图11所示,第二连接件78包括附着到第一和第二板件16和17上的固定元件89,以及覆盖固定元件89的罩件90。固定元件89包括在侧视图中大致为L形的金属弯曲板92,以及用于将弯曲板92固定到第二凹陷部分75上的金属螺钉93。弯曲板92的尺寸为使得在它设置到第二凹陷部分75中时形成间隙S(见图9),弯曲板92包括包含在第一开槽部分62内的第一表面95、和包含在第二开槽部分66中并大致以直角连接到第一表面95上的第二表面96。通孔98和98对应于第二凹陷部分75内的下部孔63和67,并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表面95和96中,弯曲板92通过将螺钉93和93插入通孔98和98并拧紧螺钉而固定到第二凹陷部分75中。罩件90包括预定磁性物质,它可以借助磁力连接到固定元件89上,并包括薄板状的第一和第二罩件100和101,它们具有与第一和第二表面95和96大致相同的外形。
顺便提及,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凹陷部分74和75的深度设定为当连接件72容纳在凹陷部分74和75中时,内面板21和和罩件82和90的顶面大致形成单独一个平面。
因此,根据这个实施例,板84和92可以利用非常简单的结构覆盖,并可以轻易拆下。
此外,由于第一连接件77成形为几乎严密地配合到上部凹陷部分74中,通过将第一连接件77插入到上部凹陷部分74中,待连接的壁板12可以可靠地定位。此外,由于剩余的连接件72在配装到凹陷部分74和75中时形成间隙S,因此剩余的连接件72可以利用该间隙S平顺地固定。
在这个实施例中,罩件82和90包括磁性物质,但是对此没有限制,而固定元件80和89以及罩件82和90可以由各种物质构成,这些物质可以使它们磁性连接到一起。例如,板84和92以及螺钉85和93的头部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包含磁性物质,同时罩件82和90包含金属。
罩件82和90的下侧可以包括匹配第一和第二凹陷部分74和75的平面,美观的座或涂层施加到罩件82和90的上表面上。这使得在壁板12之间连接处的连接件72不太醒目,并改善了连接的外观。
此外,凹陷部分74和75的形状不局限于上面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而是在平面图中可以大致为圆形、多边形、X形等,或者可以为使固定元件80和89能够容纳于其中的形状。即,只要凹陷部分74和75的形状为延伸穿过相邻的壁板12和12并使固定元件80和89能够容纳于其中,则它们可以为任何形状。
除了附图中所示的自攻螺钉和木螺钉之外,固定元件80和89可以利用螺栓,如平头螺钉和粗牙(rasp)螺母的组合来固定。然而,图中所示的示例减少了固定所需的零件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件72不局限于连接上述嵌合结构的壁板12,而是可以应用到其他结构壁板的连接中,或应用到其他板件与零件之间的连接中。
发明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固定元件配装到第一和第二元件上,并由磁力连接到罩件上,该罩件隐藏固定元件;这使得特殊的连接结构等成为不需要的,并不受反复连续地拆装影响,此外,能使各元件与具有相当简单构造的罩件和连接件连接。
此外,由于连接件和罩件都包含在凹陷部分内,该凹陷部分设置在连接件延伸跨过的板件部分中,因此,连接件不会从板件表面凸出,或凸出很少,改善了各板件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外观。
此外,由于连接件在每个板件的多个位置处配装,并且在至少一个位置处的连接件几乎严密地配合到其相应的凹陷部分中,当各板件以连接件位于凹陷部分内而连接时,板件可以相对彼此精确定位,简化了在板件连接时的定位。
此外,由于剩余的连接件容纳在其相应的凹陷部分内,使得形成一间隙,因此,连接件可以利用该间隙平顺地配合到剩余的凹陷部分上或从其上拆下。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件,其跨过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元件配装并将它们连接到一起,该连接件包括附着到第一和第二元件上的固定元件;以及覆盖固定元件的罩件,罩件由磁力连接到固定元件上。
2.一种板件连接结构,其将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元件利用跨过它们的连接件连接,该连接件包括附着到第一和第二元件上的固定元件;以及覆盖固定元件的罩件,该罩件由磁力连接到固定元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连接结构,其中,连接件和罩件容纳在凹陷部分中,而凹陷部分设置在连接件跨过其配装的板件部分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件连接结构,其中,连接件在每个板件上的多个位置处附着,在至少一个位置处附着的连接件成形为几乎严密地配装在相应的凹陷部分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件连接结构,其中,连接件在每个板件多个位置处附着,在至少一个位置处附着的连接件成形为几乎严密地配合到相应的凹陷部分内,并且剩余的连接件成形为当其配合到它相应的凹陷部分中时形成一间隙。
6.一种连接件,它跨过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元件配装并将它们连接到一起,该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螺钉;具有至少两个用于插入所述螺钉的孔的板;以及在所述螺钉插入所述板的孔中时覆盖所述螺钉头和所述板的罩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罩件以及所述板和所述螺钉头中至少一个由磁性物质构成,而其他的由磁性物质或金属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其中穿过所述螺钉的孔的第一表面,以及大致垂直于第一表面并具有至少一个其中穿过所述螺钉的孔的第二表面;所述罩件包括覆盖所述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罩件和覆盖所述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罩件;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可以通过将所述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利用螺钉附着并固定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之一上、并通过将所述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利用螺钉附着并固定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的另一个上而成直角地连接。
8.一种板件连接结构,其利用连接件将相邻的第一和第二板件连接,该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螺钉;具有至少两个用于插入所述螺钉的孔的板;以及在所述螺钉插入所述板的孔中时覆盖所述螺钉头和所述板的罩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罩件以及所述板和所述螺钉头中至少一个由磁性物质构成,而其他的由磁性物质或金属构成;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件通过将所述板附着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件上以便跨过这些板件,并利用所述螺钉将所述板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件上来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件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其中穿过所述螺钉的孔的第一表面,以及大致垂直于第一表面并具有至少一个其中穿过所述螺钉的孔的第二表面;所述罩件包括覆盖所述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罩件和覆盖所述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罩件;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通过将所述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利用螺钉附着并固定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之一上、并通过将所述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利用螺钉附着并固定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的另一个上而成直角地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件连接结构,其中,容纳所述连接件的凹陷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件表面中的固定所述板的部分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件连接结构,其中,每个所述凹陷部分包括形状与所述连接件的平面形状相对应的开口,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件连接时所述连接件几乎严密地配合到所述凹陷部分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和利用该连接件的板件连接结构。各元件可以利用相当简单的结构连接,而不易于受到重复并连续拆卸的影响。相邻的壁板通过跨过它们配装的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包括附着到板件上的固定元件和覆盖固定元件的罩件。固定元件和罩件由磁力连接到一起。
文档编号F16B5/00GK1566718SQ0314532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日
发明者岩泽健一 申请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