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857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动增力的牵引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手动牵引器具主要有滑轮组、齿轮减速器等,它们的减速比小,牵引力小,而且结构比较笨重,携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目前牵引器具存在的牵引力小、体积笨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牵引器。本实用新型的牵引器包含有转轴1、偏心套2、用于缠绕牵引绳的牵引套5、箱体10、内齿轮19、齿轮20和转动手柄23,内齿轮19固定在箱体10内部,转轴1设置在箱体10的中心处并与箱体10形成转动配合,设置在箱体10内的偏心套2固定在转轴1上,牵引套5套在偏心套2的外面,与内齿轮19相啮合的齿轮20固定套装在偏心套2外面,设置在箱体10外面的转动手柄23与转轴1的轴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转轴1在带动偏心套2转动时,能够保证行星齿轮20与内齿轮19啮合,形成少齿差传动,因而具有较大的传动比,能够通过人力转动手柄23实现较大力的牵引。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减速比大、牵引力大、结构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方式由转轴1、偏心套2、外压圈滚针轴承4、牵引套5、环形的圆片7、支柱8、箱体10、导向轮11、手把15、限转钩17、内齿轮19、插销26、齿轮20和转动手柄23组成。内齿轮19固定在箱体10内部,转轴1设置在箱体10的中心处并与箱体10形成转动配合,设置在箱体10内的偏心套2固定在转轴1上,牵引套5套在偏心套2的外面,与内齿轮19相啮合的齿轮20固定套装在偏心套2外面,设置在箱体10外面的转动手柄23与转轴1的轴端固定连接。箱体10为近似扁菱形,内齿轮19通过支柱8固定在箱体10内,在偏心套2与牵引套5之间还设有外压圈滚针轴承4。齿轮20固定在偏心套2外表面的一侧,在偏心套2外表面的另一侧还固定有环形的圆片7,在箱体的一侧还设置有导向轮11,用于使牵引绳顺利的滑动。在箱体10的外面还设有手把15,在手把15上固定有限转钩17,限转钩17可防止转动手柄23在外力的作用下自行转动。转动手柄23通过插销26和螺帽25与转轴1固定,在插销26上还套有压缩弹簧27,在转动手柄23上开有至少两个与转轴1相配合的卡槽23-1,便于调节转动手柄23的力臂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二参阅图4,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不同的是箱体10为偏圆形其它组成和结构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权利要求1.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转轴(1)、偏心套(2)、用于缠绕牵引绳的牵引套(5)、箱体(10)、内齿轮(19)、齿轮(20)和转动手柄(23),内齿轮(19)固定在箱体(10)内部,转轴(1)设置在箱体(10)的中心处并与箱体(10)形成转动配合,设置在箱体(10)内的偏心套(2)固定在转轴(1)上,牵引套(5)套在偏心套(2)的外面,与内齿轮(19)相啮合的齿轮(20)固定套装在偏心套(2)外面,设置在箱体(10)外面的转动手柄(23)与转轴(1)的轴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内齿轮(19)通过支柱(8)固定在箱体(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在偏心套(2)与牵引套(5)之间还设有外压圈滚针轴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器,其特征在于齿轮(20)固定在偏心套(2)外表面的一侧,在偏心套(2)外表面的另一侧还固定有环形的圆片(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一侧还设置有导向轮(11),用于使牵引绳顺利的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0)的外面还设有手把(15),在手把(15)上固定有限转钩(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器,其特征在于转动手柄(23)通过插销(26)和螺帽(25)与转轴(1)固定,在插销(26)上还套有压缩弹簧(27),在转动手柄(23)上开有至少两个与转轴(1)相配合的卡槽(23-1)。
专利摘要牵引器,它涉及一种用于手动增力的牵引器具。它包含有转轴(1)、偏心套(2)、用于缠绕牵引绳的牵引套(5)、箱体(10)、内齿轮(19)、齿轮(20)和转动手柄(23),内齿轮(19)固定在箱体(10)内部,转轴(1)设置在箱体(10)的中心处并与箱体(10)形成转动配合,设置在箱体(10)内的偏心套(2)固定在转轴(1)上,牵引套(5)套在偏心套(2)的外面,与内齿轮(19)相啮合的齿轮(20)固定套装在偏心套(2)外面,设置在箱体(10)外面的转动手柄(23)与转轴(1)的轴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减速比大、牵引力大、结构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F16H37/00GK2632335SQ0326027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5日
发明者张雪龙, 郭广武, 曹世宇, 刘国辉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型热能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