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接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接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接头组件,该旋转接头组件用于连接第一旋转臂(1)和第二旋转臂(2),旋转接头组件包括连接件、旋转套(4)以及旋转板(9);连接件一端连接有第二旋转臂(2),另一端形成有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的环型凹部(5);旋转板(9)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臂(1)相连接,另一端面向环型凹部(5)的底壁;旋转套(4)套设于第一旋转臂(1)的外周壁上且旋转套(4)的外周壁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并且,旋转套(4)能够在环型凹部(5)内旋转且将旋转板(9)抵压于环型凹部(5)的底壁上。该旋转接头组件组装和拆卸快捷,组装后结构稳定,其所连接的管体调节方便且不易松散。
【专利说明】旋转接头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0002]旋转接头可用于将无螺纹的管体两两连接使用,一般使用的卡套式金属接头虽然只需将螺丝旋入螺纹孔,就可以将管体连接,省却套丝工序,但是一旦接头部位频繁旋转调节时容易撑大卡套,使得管体连接处松散,失去连接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接头组件,该旋转接头组件组装和拆卸快捷,组装后结构稳定,其所连接的管体调节方便且不易松散。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接头组件,所述旋转接头组件用于连接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所述旋转接头组件包括连接件、旋转套以及旋转板;所述连接件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旋转臂,另一端形成有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的环型凹部;所述旋转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臂相连接,另一端面向所述环型凹部的底壁;所述旋转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臂的外周壁上且所述旋转套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并且,所述旋转套能够在所述环型凹部内旋转且将所述旋转板抵压于所述所述环型凹部的底壁上。
[0005]优选地,所述环型凹部的底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圆柱形凸起,所述旋转板的顶部形成有内凹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能够套设于圆柱形凸起上。
[0006]优选地,所述旋转板的上表面上垂直设有多个安装块,所述多个安装块位于所述旋转套的内周壁和所述第一旋转臂的外周壁之间且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旋转臂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并且,所述旋转接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将所述第一旋转臂固定于所述安装块上。
[0007]优选地,所述多个安装块为一体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旋转板和第一旋转臂为一体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筒状凸起,所述筒状凸起的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旋转臂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所述第二旋转臂嵌插于所述筒状凸起内;并且,所述旋转接头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将所述第二旋转臂固定于所述筒状凸起上。
[0010]优选地,所述旋转接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和/或第二垫片;其中,所述第一垫片位于所述旋转套的底部和所述旋转板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二垫片位于所述环型凹部的底壁的内表面和所述旋转板的底部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第二固定件为螺栓、螺钉或插销。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接头组件将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旋转臂连接,另一端设置成具有内螺纹的环型凹部;再将旋转板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臂连接,并将其另一端朝向环型凹部的底壁;最后将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的旋转套置于旋转板和环型凹部之间,旋转套上的外螺纹与环型凹部的内螺纹相互配合。当旋松旋转套使旋转板与环型凹部的底壁之间出现缝隙时,可以实现第一旋转臂和环型凹部之间的相对旋转,间接地实现了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之间的同轴旋转;当调节位置确定后,通过旋转旋转套,能够给旋转板一个朝向环型凹部的底壁的压力,使旋转板与环型凹部的底壁能够紧紧地贴合,此时,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之间位置固定。
[001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旋转接头组件的剖面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第一旋转臂2-第二旋转臂
[0018]3-安装块 4-旋转套
[0019]5-环型凹部 6-第一垫片
[0020]7-第二垫片 8-圆柱形凸起
[0021]8’-环形槽 9-旋转板
[0022]10-筒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接头组件,旋转接头组件用于连接第一旋转臂I和第二旋转臂2,旋转接头组件包括连接件、旋转套4以及旋转板9 ;连接件一端连接有第二旋转臂2,另一端形成有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的环型凹部5 ;旋转板9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臂I相连接,另一端面向环型凹部5的底壁;旋转套4套设于第一旋转臂I的外周壁上且旋转套4的外周壁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并且,旋转套4能够在环型凹部5内旋转且将旋转板9抵压于环型凹部5的底壁上。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接头组件将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旋转臂2连接,另一端设置成具有内螺纹的环型凹部5 ;再将旋转板9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臂I连接,并将其另一端朝向环型凹部5的底壁;最后将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的旋转套4置于旋转板9和环型凹部5之间,旋转套4上的外螺纹与环型凹部5的内螺纹相互配合。当旋松旋转套4使旋转板9与环型凹部5的底壁之间出现缝隙时,可以实现第一旋转臂和环型凹部5之间的相对旋转,间接地实现了第一旋转臂I和第二旋转臂2之间的同轴旋转;当调节位置确定后,通过旋转旋转套4,能够给旋转板一个朝向环型凹部5的底壁的压力,使旋转板9与环型凹部5的底壁能够紧紧地贴合,此时,第一旋转臂I和第二旋转臂2之间位置固定。
[0026]在旋转旋转套4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旋转板9朝向环型凹部5的底壁靠近,为了避免在此过程中内外螺纹的配合发生错位,导致旋转套4与环型凹部5的底壁无法轴向对齐,影响第一旋转臂I和第二旋转臂2的转动调节以及旋转套4的回复原位,因此在环型凹部5的底壁的内表面上设有一个圆柱形凸起8,旋转板9的顶部形成有内凹的环形槽8’,环形槽8’能够套设于圆柱形凸起8上。这样的圆柱形凸起8与环形槽8’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旋转板9可以在正对环型凹部5的底壁的方向往复运动。其中,旋转板9的形状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只要旋转板9的横向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旋转臂I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就能够达到上述效果。
[0027]为了方便将旋转板9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臂I连接,可以在旋转板9的上表面上垂直设有多个安装块3,多个安装块3位于旋转套4的内周壁和第一旋转臂I的外周壁之间且安装块3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旋转臂I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并且,旋转接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安装孔内以将第一旋转臂I固定于安装块3上。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安装和拆卸第一旋转臂1,且只需通过固定住旋转板9的位置,就可以同时定位第一旋转臂I。为了进一步地优化安装拆卸步骤,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将多个安装块设计为一体结构。当然,更进一步优化可以将旋转板9和第一旋转臂I设置为一体结构。这样同时减少了细小零件的数量,便于维修和保养,节约了成本。
[0028]同样地,为了方便将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旋转臂2连接,可以在连接件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筒状凸起10,筒状凸起10的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旋转臂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二旋转臂2嵌插于筒状凸起10内;并且,旋转接头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第一安装孔内以将第二旋转臂2固定于筒状凸起10上。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到的第一固定件和/或第二固定件可以为螺栓,也可以是螺钉,还可以是插销。
[003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经常旋转旋转套4来使得旋转板9与环型凹部5的底壁靠近或远离,内外螺纹之间的接触转动产生的磨损容易使旋转板9与环型凹部5的底壁之间形成缝隙,影响旋转套4的紧固效果,为解决该技术问题,优选地,旋转接头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垫片6和/或第二垫片7 ;其中,第一垫片6可以位于旋转套4的底部和旋转板9的顶部之间,第二垫片7可以位于环型凹部5的底壁的内表面和旋转板9的底部之间。通过增加垫片,不仅使得旋转板9与环型凹部5的底壁之间的接触更紧密,还减少了内外螺纹的摩擦,延长了旋转接头组件的使用寿命。
[003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3]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接头组件,所述旋转接头组件用于连接第一旋转臂(I)和第二旋转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组件包括连接件、旋转套(4)以及旋转板(9);所述连接件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旋转臂(2),另一端形成有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的环型凹部(5);所述旋转板(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臂(I)相连接,另一端面向所述环型凹部(5)的底壁;所述旋转套(4)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臂(I)的外周壁上且所述旋转套(4)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并且,所述旋转套(4)能够在所述环型凹部(5)内旋转且将所述旋转板(9)抵压于所述所述环型凹部(5)的底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凹部(5)的底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圆柱形凸起(8),所述旋转板(9)的顶部形成有内凹的环形槽(8’),所述环形槽(8’ )能够套设于圆柱形凸起(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9)的上表面上垂直设有多个安装块(3),所述多个安装块(3)位于所述旋转套(4)的内周壁和所述第一旋转臂(I)的外周壁之间且所述安装块(3)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旋转臂(I)上设有第一安装孔; 并且,所述旋转接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将所述第一旋转臂(I)固定于所述安装块(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块(3)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9)和第一旋转臂(I)为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有筒状凸起(10),所述筒状凸起(10)的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旋转臂(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所述第二旋转臂(2)嵌插于所述筒状凸起(10)内; 并且,所述旋转接头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将所述第二旋转臂(2)固定于所述筒状凸起(10)上。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6)和/或第二垫片(7); 其中,所述第一垫片(6)位于所述旋转套(4)的底部和所述旋转板(9)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二垫片(7)位于所述环型凹部(5)的底壁的内表面和所述旋转板(9)的底部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第二固定件为螺栓、螺钉或插销。
【文档编号】F16L27-08GK204267936SQ201420556129
【发明者】詹诗杰, 周仪光 [申请人]安徽中科医药成像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