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058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机件使用的密封元件,更详而言之是指 一种具有内、外油封骨架且各骨架彼此可相对产生转动的密封元件。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中,经常可见于传动(转动)机构的特定机件(如 转轴)上装设具有防尘止漏效果的密封元件,以期在机件作动过程 中,能使得机构内部的油体无外渗之危险,更可防堵外界的尘垢 杂质进入机构内部。为有效达成前述目的,通常以具弹性的橡胶做为密封元件的 主要组成与阻绝使用,因此,该橡胶部分的有效使用寿命决定了 整个密封元件达成防尘止漏效果的好坏,而影响橡胶质变的因素 主要为温度问题,即,橡胶在高温环境中将加速老化终至不堪使 用,常见造成温升的情形包括橡胶与机件接合部位的接触摩擦、 外界日照、或是机构内部油体在机件作动过程中所导致的温度变 化,其等对橡胶长时间作用下将造成橡胶发生质变。由前述可知,为延长橡胶的使用寿命,改善影响橡胶变质的 温升环境是可解决的方式,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乃经详 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经验,终而有本实用 新型的产生。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元件,是可降低油体高温产 生,以促使橡胶油封使用寿命增长。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元件,是在密封元 件的一侧设有一曲折空间,并于该曲折空间中置入润滑油脂,以 更有效阻绝外界尘垢杂质。缘以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密封元 件,包含有 一内油封骨架,为具有一顶环面与一底环面的圆 形框体; 一外油封骨架,为具有一内环面、 一外环面与二内侧面的圆形框体,该外油封骨架套设在该内油封骨架外部并可相 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 一油封,是接着于该内油封骨架上,该 油封具有一密封主唇,该密封主唇具有一外唇缘、 一前侧面与 一背侧面,且,密封主唇受一径向压力致其外唇缘抵触于该外 油封骨架的内环面; 一油道,由该内油封骨架的顶环面、外油 封骨架的内环面、外油封骨架的一内侧面与该油封共同围设形 成,该油道中充布有油体;其特征在于该外油封骨架更具有数个散热孔,各该散热孔一端与该油道相通,另一端则与外油封骨架外部相通; 一扰流部,沿着该密封主唇环设且位于该密 封主唇面对油道的前侧面上;通过由上述结构,在该外油封骨 架相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时,该扰流部将对充布于油道中的油 体造成强制对流;当然,将该扰流部改设置于该外油封骨架面 对油道之内侧面上亦可达成相同功效。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内油封骨架具有一套合面板与一侧 板,该套合面板具有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该外油封骨架由一接 合面板、 一前遮板与一后遮板组成,该前遮板与后遮板是分别位 于该接合面板的两侧,且前遮板与后遮板的自由端朝内径向延伸, 该接合面板具有该内环面与该外环面,该前、后遮板相互面对之 一面分别形成该内侧面,背对之一面为一外侧面,又,各该散热 孔是穿透该前遮板的内、外侧面;该油封之密封主唇背对其外唇 缘之一面凹制有一弹簧沟槽, 一压縮弹簧位于该弹簧沟槽中,该 压縮弹簧提供向外撑张的径向压力促使该密封主唇的外唇缘抵触 于该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侧板与该后遮板之间相隔一距离, 该油封更具有朝向该后遮板伸设之一延伸唇。所述的密封元件,其包括有一止挡唇,该止挡唇接着于该后 遮板自由端且沿径向朝内伸设。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密封主唇的背侧面上更环设有多数 浮凸状且呈相同斜向设置的止逆条,各该止逆条一端接近该外唇 缘。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 一外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外油封骨架 之接合面板的外环面附着形成, 一内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内油封骨 架之套合面板的底环面附着形成。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扰流部由多数段呈狭长状的凸条间 隔排列构成。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各该凸条具有一鼓起面与一切面,该 切面与该密封主唇的前侧面以预定夹角设置。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扰流部由多数段的凹沟间隔排列构成。一种密封元件,包含有一内油封骨架,为具有一顶环面与一底环面之圆形框体; 一外油封骨架,为具有一内环面、 一外环面与二内侧面之圆形框体, 该外油封骨架套设在该内油封骨架外部并可相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一油封,是接着于该内油封骨架上,该油封具有一密封主唇, 该密封主唇具有一外唇缘、 一前侧面与一背侧面,且,密封主唇 受一径向压力致其外唇缘抵触于该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一油道,由该内油封骨架之顶环面、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外油封骨 架之一内侧面与该油封共同围设形成,该油道中充布有油体; 其特征在于-该外油封骨架更具有数个散热孔,各该散热孔一端与该油道相通,另一端则与外油封骨架外部相通;一扰流部,位于该外油封骨架面对油道之内侧面上; 通过由上述结构,在该外油封骨架相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时,该扰流部将对充布于油道中的油体造成强制对流。8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内油封骨架具有一套合面板与一侧板,该套合面板具有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该外油封骨架具有一接合面板、 一前遮板与一后遮板,该前遮板与后遮板是分别连接 于该接合面板的两侧,且前遮板与后遮板的自由端沿径向朝内伸 设,该接合面板具有该内环面与该外环面,该前、后遮板面对之 一面为内侧面,背对之一面为一外侧面,又,各该散热孔是穿透该前遮板的内、外侧面;该密封主唇背对其外唇缘之一面凹制有 一弹簧沟槽,一压缩弹簧位于该弹簧沟槽中,该压縮弹簧提供向 外撑张的径向压力促使该密封主唇的外唇缘抵触于该外油封骨架 之内环面。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侧板与该后遮板之间相隔一距离, 该油封更具有朝向该后遮板伸设之一延伸唇。所述的密封元件,其包括有一止挡唇,该止挡唇接着于该后 遮板自由端且沿径向朝内伸设。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密封主唇的背侧面上更环设有多数 浮凸状且呈相同斜向设置的止逆条,各该止逆条一端接近该外唇 缘。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 一外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外油封骨架 之接合面板的外环面附着形成, 一内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内油封骨 架之套合面板的底环面附着形成。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扰流部由多数段呈狭长状的凸条间 隔排列构成。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各该凸条具有一鼓起面与一切面,该 切面与该密封主唇的前侧面以预定角度设置。所述的密封元件,其中该扰流部由多数段的凹沟间隔排列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加强润滑油进出各该散热孔的对流效果,进而降低油温对密封元件的橡胶部分影响;可 通过助止逆条双斜向设置而将位于回油沟中的少量油膜回推,以减缓外渗 情形;可有效防堵外界尘垢杂质进入到油道中及降低温升;当止挡唇外部
沾附有较多的尘垢时,止挡唇将被向内挤压变形以縮减曲折空间,如此将可提高防堵效果;更可降低摩擦时高温的产生;可降低该处的摩擦 阻力。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用以对油道中润滑油造成强制对流效 果之扰流部结构,还有其它可行的设计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局部断面之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油封骨架与内油封局部断面之立体图;图3为图l之3-3方向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油封包覆内油封骨架后之局部前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油封包覆内油封骨架后之局部后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油封包覆内油封骨架后之局部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元件之应用示意图; 图8类同图3,说明设于内油封之扰流部为凹沟组成; 图9类同图3,说明设于外油封骨架之扰流部为凸条组成;图IO类同图3,说明设于外油封骨架之扰流部为凹沟组成。图式符号说明1轮毂 la 边墙 2轴杆100密封元件10内油封骨架11套合面板111顶环面112底环面12侧板20外油封骨架21接合面板211内环面212外环面22前遮板221内侧面222外侧面23后遮板231内侧面232外侧面24散热孔30 内油封31 密封主唇 312前侧面 314弹簧沟槽 316凸条 316b切面 318回油沟前突唇 后突唇311 313 315外唇缘 背侧面 扰流部316a鼓起面 317 止逆条32 前突唇321 鼓起面33 后突唇34 延伸唇 341唇缘 342 唇面35内侧密封层36 压縮弹簧40 外油封41 外侧密封层42 止挡唇 43突唇 431 唇面A润滑油脂 B油道 C润滑油50 内油封51 密封主唇 52 53 凹沟60 外油封骨架61 前遮板 62 63 凸条70 外油封骨架71 前遮板 72 73 凹沟前侧面面面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图式详
细说明于后。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元件100是由 一内油封骨架10、 一外油封骨架20、 一内油封30、 一压缩弹簧 36与一外油封40所组成;其中该内油封骨架10为金属类材质制成的圆形框体,其具有一套 合面板11与一侧板12,该套合面板11具有一顶环面111与一底 环面112,该侧板12连接于该套合面板11 一侧边,且侧板12的自由端朝外径向垂直延伸。该外油封骨架20由一接合面板21、 一前遮板22与一后遮板23组成, 其中,该接合面板21与该后遮板23是以金属板体一体弯折而成,该前遮 板22为一金属圆框,如图3所示,该接合面板21具有一内环面211与一 外环面212,该前遮板22与后遮板23的自由端是朝内径向延伸,且前遮 板22与后遮板23互相面对的一面为内侧面221 (231),相背对的一面为外 侧面222(232),又,数个散热孔24以等距方式设置且各别穿透该前遮板 22的内侧面221与外侧面222;必须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油封骨架 20是套设在该内油封骨架10外部并可相对该内油封骨架10转动。该内油封30为橡胶材质制成,其沿着该内油封骨架10圆周 接着且完全包覆该套合面板11与该侧板12,该内油封30具有一 密封主唇31、 一前突唇32、 一后突唇33、 一延伸唇34与一内侧 密封层35,请再配合图4至图6所示,其中该密封主唇31具有朝向该外油封骨架20接合面板21突起的 一外唇缘311,于外唇缘311两侧分别为一前侧面312与一背侧 面313, 一弹簧沟槽314(图3参照)设置于该密封主唇31背对外 唇缘311的一面, 一扰流部315在本实施例中是由多数凸条316 共同构成,各该凸条316是自该前侧面312突出形成且呈狭长状, 以及,各凸条316具有一鼓起面316a与一切面316b,另有多数 止逆条317自该背侧面313浮凸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各该止逆 条317以双斜向设置且其顶端接近该外唇缘311,而于相邻止逆 条317之间则形成一回油沟318;该压縮弹簧36是圈套在该密封 主唇31的弹簧沟槽314中,其提供向外撑张的径向压力促使该密
封主唇31的外唇缘311抵触于该外油封骨架20之内环面211上; 该前突唇32朝向前遮板22延伸,且表面具有多数间隔排列 的鼓起面321;该后突唇33位于接近该侧板12自由端处,其朝向该后遮板 23延伸且接近该内侧面231;该延伸唇34形成于该套合面板ll与侧板12连接部位之外侧, 其一唇缘341朝向该后遮板23延伸,又,该延伸唇34与该后突 唇33之间为一曲折的唇面342;该内侧密封层35接着在该套合面板11底环面112外部,其略具厚度且外表面为起伏的波浪状。该外油封40亦为橡胶材质制成,其具有一外侧密封层41、 一 止挡唇42与一突唇43,其中该外侧密封层41接着在该外油封骨架20接合面板21的外环 面212外部,其厚度大于该内侧密封层35的厚度,且外表面以波 纹设计;该止挡唇42接着于该后遮板23自由端且朝内径向延伸并接 近该延伸唇34的唇缘341;该突唇43位于该后遮板23自由端处,其朝向该内油封骨架 10的侧板12延伸,又,该突唇43与该止挡唇42之间形成一曲 折的唇面431。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元件100各构件及其相关联位置的 说明,另外,为有效达成良好的防尘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元 件100更在该唇面342与该唇面431之间、该密封主唇31的背侧 面313与该接合面板21内环面211之间、该前突唇32表面与该 前遮板22内侧面221之间涂布有润滑油脂A(即牛油)。又如图3 所示,该密封元件100于其内油封骨架10与外油封骨架20之间 形成有一环状的油道B,且该密封主唇31受到该压縮弹簧36撑 张作用影响,迫使其外唇缘311紧抵该外油封骨架20之内环面 211并变形。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元件100主要装设于具有相同轴心的一可 转动对象与一不可转动的轴杆之间使用,请参阅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应用例,该密封元件ioo使用于货车或大客车车轮(图未示)轮毂i与不可转动的轴杆2之间,前述轮穀1内部容装有润滑油 C,该密封元件100位于该轮毂1后方,其具有散热孔24的一侧 面朝向轮毂1,其外油封40的外侧密封层41外表面与该轮毂1 后方延伸的边墙la内面紧密抵接,其内油封30之内侧密封层35 外表面与该轴杆2表面紧密抵接,据以防堵润滑油C循该处渗出 并可避免外界尘垢杂质进入轮毂1内部。在上述应用例中,该轮毂1内部的润滑油C充布于该密封元 件100的油道B中,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该外油封骨架20将 随着该轮毂1的转动而相对套设于轴杆2上且固定不转动的内油 封骨架10转动,此时,受到各该凸条316的影响,将造成油道B 中温度较高的润滑油C与轮毂1内部温度较低的润滑油C循各该 散热孔24进出,俾达成强制对流与降低油道B中油温之目的,终 至可有效延长密封元件100的使用寿命。最后,再将本实用新型之优点整理如下1.本实用新型之各该凸条316的鼓起面316a与切面316b的设置方式 将促使润滑油C以涡旋型态流动,可加强润滑油C进出各该散热孔24的 对流效果,进而降低油温对密封元件100的橡胶部分影响。2. 该密封主唇31背侧面313上的止逆条317与回油沟318结 构,不仅可将少量自油道B渗出的油膜局限于回油沟318中,更 于内、外油封骨架10、 20相对转动时,可通过助止逆条317双斜 向设置而将位于回油沟318中的少量油膜回推,以减缓外渗情形。3.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元件IOO通过由该唇面342与该唇面431 共同构成曲折空间,以及于该处涂布有润滑油脂A,可有效防堵 外界尘垢杂质进入到油道B中及降低温升。4. 承上第3点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之止挡唇42以朝内径向 延伸的方式设置,因此当止挡唇42外部沾附有较多的尘街时,止 挡唇42将被向内挤压变形以縮减曲折空间,如此将可提高防堵效 果。
5. 本实用新型密封元件100于特定部位所涂布的润滑油脂A 除具有防尘效果外,更可降低摩擦时高温的产生。6. 该密封主唇31之前突唇32表面以多数鼓起面321设置并 涂布有润滑油脂A,可降低该处的摩擦阻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类似本实用新型用以对油道B中润滑油C 造成强制对流效果之扰流部结构,尚有其它可行的设计,如图8 所示是针对内油封50的密封主唇51前侧面52以多数段凹沟53 间隔排列;或如图9所示,是针对外油封骨架60的前遮板61内 侧面62上设有突出并呈狭长状的多数凸条63,各该凸条63排列 成环状;或如图10所示,是将外油封骨架70的前遮板71内侧面 72以多数凹沟73排列成环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同类产品中实具有其进步实用性, 且使用上方便,又,本实用新型于申请前并无相同物品见于刊物 或公开使用,是以,本实用新型实已具备新型专利要件,依法提 出申请。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 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之等效结构变 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元件,包含有一内油封骨架,为具有一顶环面与一底环面之圆形框体;一外油封骨架,为具有一内环面、一外环面与二内侧面之圆形框体,该外油封骨架套设在该内油封骨架外部并可相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一油封,是接着于该内油封骨架上,该油封具有一密封主唇,该密封主唇具有一外唇缘、一前侧面与一背侧面,且,密封主唇受一径向压力致其外唇缘抵触于该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一油道,由该内油封骨架之顶环面、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外油封骨架之一内侧面与该油封共同围设形成,该油道中充布有油体;其特征在于该外油封骨架更具有数个散热孔,各该散热孔一端与该油道相通,另一端则与外油封骨架外部相通;一扰流部,沿着该密封主唇环设且位于该密封主唇面对油道之前侧面上。
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 内油封骨架具有一套合面板与一侧板,该套合面板具有该顶环面 与该底环面;该外油封骨架由一接合面板、 一前遮板与一后遮板 组成,该前遮板与后遮板是分别位于该接合面板的两侧,且前遮 板与后遮板的自由端朝内径向延伸,该接合面板具有该内环面与 该外环面,该前、后遮板相互面对之一面分别形成该内侧面,背 对之一面为一外侧面,又,各该散热孔是穿透该前遮板的内、外 侧面;该油封之密封主唇背对其外唇缘之一面凹制有一弹簧沟槽, 一压縮弹簧位于该弹簧沟槽中,该压縮弹簧提供向外撑张的径向 压力促使该密封主唇的外唇缘抵触于该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 侧板与该后遮板之间相隔一距离,该油封更具有朝向该后遮板伸设之一延伸唇。
4. 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止挡唇,该止挡唇接着于该后遮板自由端且沿径向朝内伸设。
5. 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 密封主唇的背侧面上还环设有多数浮凸状且呈相同斜向设置的止 逆条,各该止逆条一端接近该外唇缘。
6. 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 外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外油封骨架之接合面板的外环面附着形成, 一内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内油封骨架之套合面板的底环面附着形 成。
7. 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 扰流部由多数段呈狭长状的凸条间隔排列构成。
8. 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 该凸条具有一鼓起面与一切面,该切面与该密封主唇的前侧面以 预定夹角设置。
9. 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 扰流部由多数段的凹沟间隔排列构成。
10. —种密封元件,包含有一内油封骨架,为具有一顶环面与一底环面之圆形框体; 一外油封骨架,为具有一内环面、 一外环面与二内侧面之圆形框体,该外油封骨架套设在该内油封骨架外部并可相对该内油封骨架转动;一油封,是接着于该内油封骨架上,该油封具有一密封主唇, 该密封主唇具有一外唇缘、 一前侧面与一背侧面,且,密封主唇受一径向压力致其外唇缘抵触于该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一油道,由该内油封骨架之顶环面、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外油封骨 架之一内侧面与该油封共同围设形成,该油道中充布有油体; 其特征在于该外油封骨架更具有数个散热孔,各该散热孔一端与该油道 相通,另一端则与外油封骨架外部相通; 一扰流部,位于该外油封骨架面对油道之内侧面上。
11. 依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内油封骨架具有一套合面板与一侧板,该套合面板具有该顶环面与该底环面;该外油封骨架具有一接合面板、 一前遮板与一后遮 板,该前遮板与后遮板是分别连接于该接合面板的两侧,且前遮 板与后遮板的自由端沿径向朝内伸设,该接合面板具有该内环面 与该外环面,该前、后遮板面对之一面为内侧面,背对之一面为 一外侧面,又,各该散热孔是穿透该前遮板的内、外侧面;该密 封主唇背对其外唇缘之一面凹制有一弹簧沟槽, 一压縮弹簧位于 该弹簧沟槽中,该压縮弹簧提供向外撑张的径向压力促使该密封 主唇的外唇缘抵触于该外油封骨架之内环面。
12. 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 侧板与该后遮板之间相隔一距离,该油封更具有朝向该后遮板伸 设之一延伸唇。
13. 依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止挡唇,该止挡唇接着于该后遮板自由端且沿径向朝内伸设。
14. 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 密封主唇的背侧面上更环设有多数浮凸状且呈相同斜向设置的止 逆条,各该止逆条一端接近该外唇缘。
15. 依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 外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外油封骨架之接合面板的外环面附着形成, 一内侧密封层是沿着该内油封骨架之套合面板的底环面附着形 成。
16. 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 扰流部由多数段呈狭长状的凸条间隔排列构成。
17. 依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 该凸条具有一鼓起面与一切面,该切面与该密封主唇的前侧面以 预定角度设置。
18. 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 扰流部由多数段的凹沟间隔排列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元件,具有可相对产生转动的内、外油封骨架以及一设置于内、外油封骨架之间的橡胶油封,一扰流部位于该内、外油封骨架之间,数个散热孔位于该外油封骨架上,于该内、外油封骨架之间充布有润滑油体,在内、外油封骨架相对转动时,该扰流部将造成充布于油道中的油体产生对流,据以达到油体降温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J15/32GK201027980SQ20072000074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4日
发明者廖志伟, 简江陵, 黄富杰 申请人:茂顺密封元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