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管道专用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503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料管道专用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的连接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管道专用连接件。 背录技术"管道"广泛地存在于工农业设备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设置中, 一般金属 管道是以螺帽及管道的内、外丝扣相连接,这种管道的连接方式的最大优点是 管道与连接件之间不易脱落。塑料管道的材质因轻便、带有韧性、且不锈蚀等 优点,故面市后深受使用者欢迎。而塑料管道最需要解决的、是防止管道从连 接件中脱落的问题,也就是说连接件的结构必须是既能保障管道中液体的通畅 流动,又要能紧握管体而不松动。目前所见的连接件是由内丝螺母、紧箍圈、 密封垫圏及带有孔柱的外丝螺母组成,外丝螺母的有孔柱的一端连接管道和内 丝螺母,另一端可设有不同的结构型号连接需要的配合件其它管道等。上述连 接件在使用的初期与管道的配合还算紧固,但是经过一阶段的运行,特别是管 道中流经的液体有时热时冷的变换,管道和连接件频繁地热胀冷縮地交替,使 得连接件对于管道的"握力"渐而松驰,便开始在连接处出现点、漏、跑冒现 象,最后将导致管道从连接件中I^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神塑料管专用连接件,目的在于 更好地解决管道与连接件紧配合问题,有效地防止管道从连接件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塱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两者相同之处是均包括有内丝螺母、 紧箍國及带有孔柱和阻力圈的外丝螺母(以下简称外丝螺母),所不同之处在于
它还包括有金属卡切圈,该卡切圈安装时,位于内丝螺母内底圈与紧箍圈的圆 平面之间,卡切豳沿圆周方向的所设的推拔状切入爪朝向外丝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卡切圈的推拔状切入爪在对螺母内、外丝的旋紧 过程中可逐渐切入塑料管道的表层面内,加强了连接件与管道连接的牢固性, 有效地防止了管道脱落现象。(二)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紧箍圈在连接件中的安装方位,使 紧箍圆的圆弧坡面伸入外丝螺母孔柱与内壁之间的腔体内,不仅增大了摩擦力, 而且不需要密封垫,就会产生良好的握紧与密封效果。


附图1为现有技术塑料管道连接件顺序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顺序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管道1与现有塑料管道连接件连接,该连接件主要由内丝螺母 2、紧箍圈3、密封圈4、外丝螺母5组成,其中外丝螺母中心设有通孔柱51、 通孔柱的外圆周面上开有二圈圆周槽、槽内相嵌有阻力圈5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一)增设有金属卡切圈6, 该金属卡切圈6包含有圆周圈面61、圆周圈面的内圈间断连接有推拔状梯形切 入爪62,该金属卡切圈片厚度不足1毫米;(二)紧箍圈3反向安装,即紧箍圈 不连续的坡形面31是朝向外丝螺母,而其圆周平面是朝向内丝螺母。 以下再结合附图、简述塑料管道与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连接过程(一) 先在待接塑料管道端头、套上最小内径与管道外径等同的内丝螺母;(二) 再套上金属卡切圈6,使圆周圈面61面朝向内丝螺母1,切入爪62 朝向外丝螺母5;(三) 将外丝螺母的孔柱插入管道1内,管道端头到达外丝螺每底端;(四) 对拧内丝嫘母和外丝螵母,在拧紧过程之中,紧箍圈坡形面压入外 丝螺母的内腔,使管道内壁与孔柱外壁、管道外壁与外丝螺母的内壁达到最搭 摩擦力配合,同时金属卡切圈6的圆周圈面61受到内丝螺母底阶和紧箍圈圆周 平面的双向挤压力,其切入爪则被迫切削入管道表层面内,使管道与连接件结 合力更好,能有效解决塑料管道在连接处易脱落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管道专用连接件,包括该内丝螺母(2)、紧箍圈(3)、外丝螺母(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金属卡切圈(6),该金属卡切圈(6)包含有圆周圈面(61)、圆周圈面的内圈间断连接有推拔状梯形切入爪(62);它的紧箍圈(3)安装时、不连续的坡形面(31)是朝向外丝螺母(5),而其圆周平面是朝向内丝螺母(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管道专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 属卡切圈(6)的片厚不足1毫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塑料管道专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金 属卡切圈(6)安装时、位于内丝嫘母(2)的内底圈与紧箍圈(3)的圆平面之 间,其推拔状切入爪(62)朝向外丝螺母(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管道专用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有内丝螺母、紧箍圈、外丝螺母以及金属卡切圈。金属卡切圈在连接件中,位于内丝螺母内底圈与紧箍圈的圆平面之间,卡切圈沿圆周方向的所设的推拔状切入爪朝向外丝螺母。该连接件在内、外丝的对螺母旋紧过程中,金属卡切圈的推拔状切入爪可逐渐切削入塑料管道的表层面内,故加强了连接件与管道连接的牢固性,有效地防止了管道脱落现象;由于改变了现有技术的紧箍圈在连接件中的方位设置,使紧箍圆的圆弧坡面伸入外丝螺母孔柱与内壁之间的腔体内,不仅增大了摩擦力,而且不需要密封垫,就会产生良好的握紧与密封效果。
文档编号F16L47/00GK201028214SQ20072003656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日
发明者李小林 申请人:李小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