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917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或者如权利要求7前序部分所述的管接头。
技术背景由DE实用新型89 16 031已知一种用于4吏两个管端部连4^的管冲妻 头,它具有一个由橡胶弹性材料制成的接头,其中该接头用于密封两个 管端部之间的缝隙。按照DE 89 16 031使该接头在轴向环室里面设置在 一个卡圈的内侧,其中可以借助于张紧装置张紧卡圈并由此张紧接头。 该张紧装置按照现有技术包括两个张紧带,其中一个张紧螺栓与每个张 紧带共同作用。由此按照DE 89 61 031使两个张紧带端部弯曲成环套, 其中每个张紧带的每个端部缠绕由圆销构成的张紧销。与各张紧带共同 作用的张紧螺栓穿过圆销延伸,圆销缠绕弯曲成环套的各张紧带的端 部。弯曲成环套的张紧带端部原则上可以分成两个截段,即缠绕段以及 连接段,其中缠绕段用于缠绕各自的圓销,而弯曲成环套的端部在连接 段上与张紧带的外侧面持久地连接。按照DE 89 16 031使弯曲成环套的 张紧带端部通过焊点与各张紧带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段相对于 缠绕段折弯。发明内容这种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管接头存在缺陷,由于动态应力可能在弯曲 成环套的张紧带端部的连接段中产生裂紋。这一点最终导致管接头松开 并且使两个连接的管的相邻端部之间的缝隙不能再密封。由此提出本发 明的任务是,实现一种新型的管接头。这个目的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得以 实现。据此使该张紧带或每个张紧带的弯曲成环套的每个端部切向地导 引到相应张紧带的外侧面上,使得在接触相应张紧带外侧面的相应端部 的缠绕段与连接段之间的过渡区切向地延伸到相应张紧带的外侧面上, 其中该张紧带或每个张紧带的每个端部的连接段从相应张紧销看去位 于过渡区后面,通过连接段使其与相应张紧带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这个目的通过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得 以实现。据此所述套筒局部地被成形壳包围,其中在成形壳上导引张紧 装置的至少一个张紧部件,并且其中该张紧装置通过成形壳张紧套筒。本发明的两个方面都共同的是,所建立的管接头对于动态应力更不 敏感并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按照本发明的第 一 方面用于张紧套筒的张紧力通过至少 一 个张紧 带导引,其中该张紧带或每个张紧带局部地直接包围套筒,并且通过按 照本发明的张紧带在弯曲成环套的端部上的结构明显减少由于动态应 力引起的形成裂紋的危险。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通过至少 一个作用在成形壳上的张紧装置 的张紧部件实现张紧套筒,该张紧部件由张紧带或张紧绳构成。局部地 直接包围套筒的成形壳不导引张紧力。


由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的描述给出本发明的优选改进方案。借助于附图、但是不受其局限地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以侧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按照本发明的管接头的第 一实施例,图2以立体图示出按照图1的管接头的局部,图3以侧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第 一 方面的按照本发明的管接头的第 二实施例,图4以立体图示出按照图3的管接头的局部,图5以侧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按照本发明的管接头的第 一实施例,图6以立体图示出按照图5的管接头的局部,图7以侧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按照本发明的管接头的第 二实施例,图8以立体图示出按照图7的管接头的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用于连接两个未示出的管的相邻端部的 管接头10的第一实施例。图1和2的管接头10实施例具有一个环形的 套筒ll,它用于密封相互间要被连接的管的相邻端部之间的缝隙。所述 套筒11由弹性材料构成,最好由橡胶弹性的材料制成。借助于一个张紧装置可以张紧管接头10的套筒11,其中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张紧装置由两个张紧带12, 13以及四个张紧螺栓 14构成。每个张紧带12, 13接近在套筒11的半圆周上延伸,其中张紧 带12, 13的对置端部通过张紧螺栓14连接。所述张紧带12, 13直接 毗邻套筒11,即径向在外面以及侧面。要指出,代替两个分别基本在套 筒11的半圆周长度上延伸的张紧带12, 13也可以使用唯一的张紧带, 它基本在套筒11的整个圆周长度上延伸,其中这个张紧带的对置端部 通过最好两个张紧螺栓14相互连接。在每个张紧带12, 13的每个端部15处张紧带本身弯曲成环套,其 中张紧带12, 13的每个弯曲成环套的端部15分别具有一个缠绕段16 和一个连接段17。每个张紧带12, 13的每个弯曲成环套的端部15的缠绕段16缠绕 一个张紧销18,它基本在管接头IO的轴向上延伸。张紧螺栓14嵌接在 张紧带12, 13对置端部15的张紧销18上,其中通过旋紧张紧螺栓14 可以减小张紧带12, 13对置端部15之间的距离,用于张紧管接头10 的套筒11。在张紧带12, 13对置端部15之间延伸的、不被张紧带12, 13遮 盖的套筒11的部位径向从外面由一个未示出的遮盖部件覆盖,在该部 件上使张紧带12, 13的端部15在旋紧张紧螺栓14时移动。未示出的 遮盖部件防止在张紧套筒时套筒11在张紧带12, 13对置端部15之间 径向向外偏移。在张紧带12, 13的每个弯曲成环套的端部15的连接段17处使弯 曲成环套的端部15与相应张紧带12, 13的外侧面19固定连接。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使张紧带12, 13的每个弯曲成环套的端部 15切向地导引到相应张紧带12, 13的外侧面19上,从而位于在相应端 部15的缠绕段16与连接段17之间的各端部15的过渡区20切向接触 相应张紧带12, 13的外侧面19。所述缠绕段16最好不折弯地过渡到相 应端部15的连接l殳17。所述张紧带12, 13的每个端部15的连接段17从相应张紧销18看 去位于相应弯曲端部15的过渡区20后面,通过连接段使每个弯曲成环 套的端部15与相应张紧带12, 13的外侧面19固定连接。由此防止径 向力导入到连接段17里面。在图1和2的实施例中每个弯曲成环套的端部15的连接段17与相 应张紧带12, 13的外侧面1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其中在图2中以虛线 表示的焊缝21基本在管接头IO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在此每个弯曲成环 套的端部15的连接段17构成多个连接板22,它们按照图2梯形地形成 轮廓。梯形轮廓连接板22的棱边23与管接头10的圆周方向形成一个 至多20°、尤其是至多15。的角度。由此使在相邻连接板22的棱边23 之间构成的楔角具有至多40°、尤其是至多30。的打开角。所述焊缝21 基本平行于连接净反的棱边23并由此在棱边23的方向上延伸。在相邻连 接板22之间的收缩部24按照图2最好圆扇段形地形成轮廓,其中焊缝 21不延伸到这个收缩部24里面。通过张紧带12, 13的弯曲成环套的端部15的连接区域17的上述 结构并且通过焊缝21在连接段17处的上述走向能够使焊缝21基本承 受剪应力并尽可能不承受拉应力。通过相邻连接板22之间的收缩部24 使焊缝21附加地卸载,即尤其在敏感的焊缝起点处。图3和4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管接头25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3和4 的管接头25与图1和2的管接头10的区别仅在于张紧带12, 13弯曲 成环套的端部15的连接段17结构,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对于相 同的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只详细描述图3和4的实施例与图 1和2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图3和4的实施例中张紧带12, 13的每个弯曲成环套的端部15 的连接段17与相应张紧带12, 13的外侧面19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按 照图4所述连接段17与张紧带12的外侧面19通过多个铆钉26连接, 它们以多个上下延伸的排列分成组。在将连接段17与相应张紧带12, 13的外侧面19铆接时没有热量加入到材料里面,因此提高材料相对于 动态应力的强度并与焊连接相比减少形成裂紋的危险。因此在图3和4 的实施例中用于张紧套筒11的张紧力也通过直接靠近套筒11的张紧带 12, 13导引。图5和6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按照本发明的管接头27的实 施例,其中该管接头27仍然用于连接两个管的相邻端部,其中管接头 27的套筒密封要被相互连接的管的相邻端部之间的缝隙。该套筒仍然由 弹性的、最好橡胶弹性的材料制成。在图5和6中未示出套筒,而是示 出覆盖部件28,它防止在张紧套筒时使套筒径向向外偏移。按照图5和6要被张紧的套筒由成形壳29局部地包围,其中一个 张紧装置的张紧部件30在成形壳29上径向在外面导引。按照图5和6 该张紧部件30由张紧带构成,其中该张紧带30的端部31构成环套, 它们分别缠绕张紧销32。该张紧销32基本在管接头27的轴向上延伸。 在张紧销32上嵌接张紧螺栓33,它们基本在管接头27的圆周方向上延 伸。所述张紧带30最好由聚合化合物、尤其是聚酯制成。由于聚合化 合物的高断裂延伸率使张紧带30相对于动态应力不敏感。该张紧带30 承受所有的用于张紧套筒的圆周力,因此使直接靠近套筒的管接头27 成形壳29不必承受张紧力。图7和8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按照本发明的管接头34第二 实施例,其中图7和8的实施例与图5和6的实施例的区别仅仅是,代 替张紧带作为张紧装置的张紧部件使用两个张紧绳35。关于其它的细节 图7和8的实施例与图5和6的实施例一致,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 复对于相同的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7和8的实施例中用于张紧套筒28所必需的圆周力也完全由 张紧绳35承受,由此使成形壳29不必传递或承受张紧力。所述张紧绳 35最好由钢绳制成。在使用按照图7和8的张紧绳时与使用按照图5和6的张紧带相比 能更好地抵抗机械损伤,但是在使用张紧绳时加工费用较高。在使用张 紧带时比使用张紧绳时通过张紧销32更好地传导作用力。附图标记清单10 管接头11 套筒12 张紧带13 张紧带14 张紧螺栓15 端部16 缠绕段17 连接段18 张紧销19 外侧面20 过渡区21 焊缝22 连接板23 棱边24 收缩部25 管接头26 铆钉27 管接头28 ^隻盖部件29 成形壳30 张紧部件/张紧带31 端部32 张紧销33 张紧螺栓34 管接头35 张紧部件/张紧绳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使两个管的相邻端部连接的管接头,具有环形的、用于密封管端部之间缝隙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套筒,具有用于张紧套筒的具有至少一个张紧带和至少一个张紧螺栓的张紧装置,其中该张紧带或每个张紧带具有弯曲成环套的端部,并且其中该张紧带或每个张紧带的每个弯曲成环套的端部具有缠绕段和连接段,该缠绕段缠绕张紧销,通过连接段使弯曲成环套的端部与相应张紧带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使该张紧带或每个张紧带(12,13)的弯曲成环套的端部(15)切向地导引到相应的张紧带(12,13)的外侧面(19),使得在接触相应的张紧带(12,13)外侧面(19)的相应端部的缠绕段(16)与连接段(17)之间的过渡区(20)切向地延伸到相应的张紧带的外侧面(19)上,其中该张紧带或每个张紧带(12,13)的每个端部(15)的连接段(17)从相应张紧销(18)看去位于过渡区后面,通过连接段使其与各张紧带的外侧面(19)固定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使该张紧带或每个张 紧带(12, 13)的每个端部的连接段(17)与相应张紧带的外侧面(19) 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其中焊缝(21)基本在圆周方向上延伸。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使该张紧带或每个张 紧带U2, 13)的每个端部的连接段(17)构成多个连接板(22),其 中该连接板(22)的棱边(23)与圆周方向形成一个至多20°、尤其是 至多15。的角度,并且其中焊缝在棱边(23)方向上延伸。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在相邻连接板(22) 之间的收缩部(24)圆扇段形地形成轮廓并且不焊接。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使该张紧带或每个张 紧带的每个端部(15)的连接段(17)与相应张紧带的外侧面(19)通 过铆接固定连接。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缠 绕段(16)不折弯地过渡到相应端部(15)的连接段(17)。
7. —种用于使两个管的相邻端部连接的管接头,具有环形的、用于 密封管端部之间缝隙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套筒,具有用于张紧套筒的具 有至少一个张紧螺栓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8)局部地 被成形壳(29)包围,其中在成形壳(29)上导引张紧装置的至少一个张紧部件(30, 35 ),并且其中该张紧装置通过成形壳(29)张紧套筒 (28)。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的张紧 部件或每个张紧部件(30)由张紧带构成,其中该张紧带或每个张紧带(30)在成形壳(29)的外侧面上导引,并且其中该张紧带或每个张紧 带(30)的端部构成环套,它们分别缠绕张紧销(32),所述张紧螺栓 或每个张紧螺栓(33)穿过该张紧销延伸。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带或每个张 紧带(30)由聚合化合物构成。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的张 紧部件或每个张紧部件(35)由张紧绳构成,其中该张紧绳或每个张紧 绳(35)在成形壳(29)的外侧面上导引,并且其中该张紧绳或每个张 紧绳(35)的端部构成环套,它们分别缠绕张紧销(32),所述张紧螺 栓或每个张紧螺栓(33)穿过该张紧销延伸。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绳或每 个张紧绳(35)由钢材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管接头,具有环形的、用于套筒,用于张紧套筒的具有张紧带和张紧螺栓的张紧装置,张紧带具有弯曲成环套的端部,张紧带的每个弯曲成环套的端部具有缠绕段和连接段,该缠绕段缠绕张紧销,通过连接段使弯曲成环套的端部与各张紧带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张紧带的弯曲成环套的端部切向地导引到各张紧带的外侧面(19),使得在接触各张紧带外侧面的各端部的缠绕段(16)与连接段(17)之间的过渡区(20)切向地延伸到各张紧带的外侧面(19)上,张紧带(12,13)的每个端部(15)的连接段(17)从各张紧销(18)看去位于过渡区后面,通过连接段使连接段本身与各张紧带的外侧面(19)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F16L17/00GK101255937SQ200810082130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日
发明者H·伦德, H·英坎普, R·霍尔斯坦 申请人:曼柴油机欧洲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