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503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的辅助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直 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该装置能够使管道在套管内径向自由移动,便于 管道铺设。
背景技术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能源的异地利用已被广泛的运用,在建设跨地域 能源输送时,受到自然环境及城镇建设的影响,比如穿越公路、沟壑、江 河、建筑等,需要对输送管道进行保护。目前,普遍釆用的是直埋管道穿 越保护套管的保护方法。该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多种管道共设,请参阅图
l所示,保护套管l直埋在地下,三种管道2a、 2b、 2c设置在保护套管l 内,为保证各管道水平落底,在套管1的底部浇灌混凝土3,并在混凝土3 上面铺设浸有沥青油的草袋4,管道2a、 2b、 2c分别放在浸有沥青油的 草袋4上面,使管道2a、 2b、 2c平稳的安装。但是在多种管道2a、 2b、 2c穿越套管1时,由于草袋4没有附着力,在管道2穿越过程中容易使草 袋移位,造成管道2a、 2b、 2c的防腐层磨损,同时使多种管道2a、 2b、 2c很难达到安装的水平精度,另外,套管1内浇灌的混凝土3成本高,而 且造成套管l内空间小,如果套管1的封头密封不良,浸油草袋4的湿气 很容易浸蚀管道2a、 2b、 2c,影响管道2a、 2b、 2c的使用寿命。另一种 是单管道单设,请参阅图2所示,同样保护套管1直埋在地下, 一根管道 2设置在保护套管1内的底部。该方法简单,但是在施工时,管道穿越时 仍然存在无法保证管道的质量问题以及管道的防腐层易损坏,并且单管单 设的成本很高,工作量大,无法适应大规模建设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施工时管道穿越套管时容易损坏、安装难 以保持水平精度以及成本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直 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便于管道的铺设以及避免 管道的防腐层受到损坏。 ,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釆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设置于套管内,包括平台、导轮和管 道包箍,平台为框架结构,中间设有支撑架,上、下部分别设有支撑板, 下支撑板底部设有导轮,上支撑板的上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数个管道 包箍。
所述的管道包箍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每个管道包箍包括垂直截面为半 圆型的上半包箍和下半包箍,上半包箍和下半包箍相对设置,并通过螺栓
连接固定;管道包箍与平台之间以及管道包箍之间通过支架连接固定。
所述的管道包箍内还设有绝缘保护填料层。
所述的导轮包括可径向转动的鼓形导轮和斜面导轮,鼓形导轮设置于 平台的下支撑板底部中间,斜面导轮分别对称设置于平台的下支撑板底部 两侧。
所述的平台上还设有水平仪,平台的两侧还分别设有防翻螺栓。 该装置还包括电缆管架,设置于管道包箍之间,并与管道包箍相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设置 于套管内,包括平台、导轮和管道包箍,平台为框架结构,中间设有支撑 架,上、下部分别设有支撑板,下支撑板底部设有导轮,上支撑板的上部 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数个管道包箍。采用该装置的管道包箍将管道固定
在平台上,通过设置水平仪确保了管道安装的水平精度;通过可径向ft动 的鼓形导轮和斜面导轮使平台可以沿保护套管的轴向进行移动和转向,使 管道穿越套管简单方便,并且避免了管道的防腐层磨损,提高了管道的使 用寿命,减少了维护和检修;通过在平台的两侧面上设置防翻螺栓,能够 防止平台轴向翻转,保证管道安全穿越套管。另外,该装置还设有电缆管 架,能够同时铺设电缆,真正实现地下多种管道共同架设。图l是现有技术的多种管道施工的单套管的结构示意图2是现有技术的单管道施工的单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施工状态的结构示 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IO设置 于保护套管1内,该装置IO包括平台11、导轮12和管遒包箍13,平台 ll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中间设有数个支撑架111,两侧为对称的圆弧板 112,上、下部为相互平行的支撑板113、 114。平台11的下支撑板114 底部设有导轮12,.平台11的上支撑板113的上部设有支架14,支架14 上设有数个管道包箍13。管道包箍13的数量可以根据共架的管道数量的 多少来确定,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在图3中有三个管道包箍13a、 13b、 13c,相互平行并呈"品"字型设置。请参阅图4所示,管道包箍13 的内径选取与管道2的直径相对应,每个管道包箍13包括垂直截面为半圆 型的上半包箍131和下半包箍132,上半包箍131和下半包箍132相对设 置,并通过螺栓15使上、下半包箍131、 132连接固定并箍紧在相应的管 道2外部,管道包箍13内还设有绝缘保护填料层16,绝缘保护填料层16 的内径与管道2直径相应,使绝缘保护填料层16紧套在管道2外面,起 到绝缘保护作用,并防止管道2的防腐层损坏。请再参阅图3所示,管道 包箍13a、 13b与平台11的上支撑板113之间通过支架14连接固定;管 道包箍13 c与管道包箍13a、 13b之间通过支架14连接固定。管道包箍 13c的支架14下部还设有加强板17,加强板17分别固定在管道包箍13a、 13b上;管道包箍13a、 13b的支架14上还设有调整螺栓18,通过调整螺 栓18与平台11上部连接固定。导轮12包括可径向转动的鼓形导轮121 和斜面导轮122,鼓形导轮121设置于平台11的下支撑板114的中间,鼓形导轮121的底部设置在保护套管1内壁的底部上,并与套管1的内壁
底部相接触;斜面导轮122分别对称设置于平台11下部的支撑板113的 两侧,斜面导轮122的底部斜面分别与套管1内壁的两侧面相接触,鼓形 导轮121和斜面导轮122可以径向转动,使平台11能够沿保护套管1的 轴向进行灵活的移动和转向,便于管道2的铺设。平台ll上还设有水平仪 19,可以调整平台11的水平精度,从而使管道2保持水平;平台ll的两 侧的圆弧板112上还分别设有防止平台翻转的防翻螺栓20,该螺栓20与 套管1下部内壁的两侧保持一定距离,当平台11在套管1中移动或转弯 时发生左右翻转,此时螺栓20立刻与套管l下部内壁相抵,起到支撑和防 止平台ll在套管1内翻转的作用。该装置10还包括电缆管架21,设置于 管道包箍13a、 13b、 13c之间,与管道包箍13a、 13b、 13c相平行,并与 管道包箍13的支架14以及加强板17连接固定,在铺设管道的同时能够 铺设电缆,从而实现多种管道在地下共同架设。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 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 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 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置于套管内,包括平台、导轮和管道包箍,平台为框架结构,中间设有支撑架,上、下部分别设有支撑板,下支撑板底部设有导轮,上支撑板的上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数个管道包箍。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管道包箍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每个管道包箍包括垂直截面为半圆型的上半包箍和下半包箍,上半包箍和下半包箍相对设置,并通过螺栓 连接固定;管道包箍与平台之间以及管道包箍之间通过支架连接固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管道包箍内还设有绝缘保护填料层。 ,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导轮包括可径向转动的鼓形导轮和斜面导轮,鼓形导轮设置于平台的下支撑板底部中间,斜面导轮分别对称设置于平台的下支撑板底部 两侧。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平台上还设有水平仪,平台的两侧还分别设有防翻螺栓。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还包括电缆管架,设置于管道包箍之间,并与管道包箍相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该装置设置于套管内,该装置包括平台、导轮和管道包箍,平台为框架结构,中间设有支撑架,上、下部分别设有支撑板,下支撑板底部设有导轮,上支撑板的上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数个管道包箍。采用该装置的管道包箍将管道固定在平台上,通过设置水平仪确保了管道安装的水平精度;通过可径向转动的鼓形导轮和斜面导轮使平台可以沿保护套管的轴向进行移动和转向,使管道穿越套管简单方便,并且避免了管道的防腐层磨损,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和检修;通过在平台的两侧面上设置防翻螺栓,能够防止平台轴向翻转,保证管道安全穿越套管。另外,该装置还设有电缆管架,能够同时铺设电缆。
文档编号F16L7/00GK201145093SQ200820054469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4日
发明者邹小珍, 平 陈, 陈华兵, 陈阿威, 鲁国文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