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016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压风(压縮空气)输送管路中的连接装置,尤其是 能在保持密封情况下,保证软管压风输送畅通或保护人员拆装管路时的人身安 全的管路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输送压风的管路一般主要采用钢管,在活动部位采用胶管连接, 胶管连接由胶管和固定连接头组成。在胶管由收巻状态打开为拉伸状态时,胶 管产生扭转力会扭扁胶管管路,或是人员拆卸胶头时遭遇人身危险。针对上述 问题进行广泛检索,尚未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压风管中胶管连接装置不能破解胶管 扭力的问题,提供的一种新的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该装置不仅能破解软管的 缠绕扭力保证软管压风输送畅通或保护人员拆装管路时的人身安全,而且能在 保持密封情况下旋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一个与压风管连接的内管和 一个与胶管连接的外管组成,内管的一部分套设在外管3的内腔中,它们可以相 对旋转并呈密封配合,内管的圆柱面上设有一道环形槽,外管上设有螺钉孔, 螺钉孔设有定位螺钉与环形槽形成定位配合。
根据上述基本技术方案,可以有以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内管的圆柱面上设有至少两道与外管内腔密封配合的密封圈; 外管一端设有与压风管连接的螺纹接头,内管l的一端设有胶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当压风管路因工作需要延伸使盘起的胶管拉时, 在胶管扭力的作用下,内、外管发生相对旋转运动,破解扭力。内、外管之间 有密封圈和限位结构,保证旋转时密封且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该实用新型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使内、外管发生相对旋转运动, 破解胶管的扭力,避免了在工程施工中拆装压风管路时发生软管脱节甩动伤人 事故,提升施工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在管路中连接及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1所示, 一种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它由一个与压风管连接的内管l和
一个与胶管连接的外管3组成,内管1的一部分套设在外管3的内腔中,它们可以 相对旋转,内管1的圆柱面上设有一道环形槽5,外管2上设有螺钉孔7,螺钉孔7 设有定位螺钉6与环形槽5形成定位配合。内管l的圆柱面上设有至少两道与外管 2内腔密封配合的密封圈2。外管3—端设有与压风管螺纹接头4,内管l的一端设 有胶管接头8。
使用时,将外管3的螺纹接头4与主压风管接头短管9连接,内管l的下端接 头8再与胶管连接,胶管绑扎坚固。当胶管带动变头装置内管转动时,在密封圈 2作用下保持密封,在外管上的定位螺钉6与环形槽5的配合,使内、外管不会脱
权利要求1、一种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一个内管(1)和一个外管(3)组成,内管(1)的一部分套设在外管(3)的内腔中,它们可以相对旋转并呈密封配合,内管(1)的圆柱面上设有一道环形槽(5),外管(3)上设有螺钉孔(7),螺钉孔(7)设有定位螺钉(6)与环形槽(5)形成定位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1) 的圆柱面上设有至少两道与外管(3)内腔密封配合的密封圈(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 (3) —端设有压风管螺纹接头(4),内管(1)的一端设有胶管接头(8)。
专利摘要一种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内管(1)和外管(3)组成,内管(1)的一部分套设在外管(3)的内腔中,它们可以相对旋转并呈密封配合,内管(1)的圆柱面上设有一道环形槽(5),外管(3)上设有定位螺钉(6)与环形槽(5)形成定位配合,内管(1)的圆柱面上设有至少两道与外管内腔密封配合的密封圈(2)。外管一端设有螺纹接头(4),内管(1)的一端设有胶管接头(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该实用新型压风管卸力变头装置,使内、外管发生相对旋转运动,破解胶管的扭力,避免了在工程施工中拆装压风管路时发生软管脱节甩动伤人事故,提升施工安全性。
文档编号F16L21/08GK201373190SQ200920143178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8日
发明者宁 刘, 方体利, 毛三宝, 郭保国 申请人: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