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轴防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498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轴防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软轴防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现有技术的导管式蜗杆涡轮转动结构,常用于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 行车及通用机械的软轴传动。它包括涡轮、蜗杆、滚珠、保持架、导管式滚珠换向器和软轴等 部件。动力输出转动部件经涡轮通过齿轮啮合传递给蜗杆,经蜗杆带动软轴或换向器转动 并输出。该现有技术的导管式蜗杆的软轴安装孔的端面仅有简单的倒角,不能有效引导软 轴顺利安装和防呆。当软轴受压和弯曲时,容易出现软轴棱边卡在蜗杆安装孔的端面,造成 虚假装配,从而发生故障。这种现有技术的带有软轴传动、涡轮、蜗杆式的传动机构,其缺点是1、这种现有技术的带有软轴传动、涡轮、蜗杆式的传动机构在软轴安装时没有有 效的导向机构,不具备防呆功能。2、这种现有技术的带有软轴传动、涡轮、蜗杆式的传动机构不能很好的适应软轴 安装受压或弯曲时,容易出现虚假装配。3、这种现有技术的带有软轴传动、涡轮、蜗杆式的传动机构不能保证软轴准确安 装到,容易造成转动机构故障。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轴防呆装置。其具有如下文所述之技术 特征,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轴防呆装置,由于设有旋转导向斜面,能很好的 引导软轴顺畅、准确的安装在蜗杆方孔中;软轴安装过程中避免受压和弯曲时发生虚假安 装现象;能有效防呆,减少故障的出现。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软轴防呆装 置,包括蜗杆。所述的蜗杆呈圆柱形,蜗杆中央设有一软轴安装孔。所述的软轴安装孔端面设有四个自上端面分别向下延伸并且逆时针或顺时针的 旋转导向斜面,旋转导向斜面的边线AB与AC之间形成的角度范围为10° -60°,旋转导向 斜面的边线AB与DE之间形成的角度范围为10° -60°。上述的软轴防呆装置,其中,所述的软轴安装孔横截面呈方形。上述的软轴防呆装置,其中,所述的旋转导向斜面呈四边形或三角形。上述的软轴防呆装置,其中,所述的旋转导向斜面是圆滑过渡曲面。上述的软轴防呆装置,其中,所述软轴安装孔的旋转导向斜面呈逆时针或顺时针 旋转。上述的软轴防呆装置,其中,所述的蜗杆是尼龙材质或球墨铸铁。[0017]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 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由于设有旋转导向斜面,能很好的引导软轴顺畅、准 确的安装在蜗杆的软轴安装孔中,避免软轴受压和弯曲时发生虚假安装现象。2、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由于旋转导向斜面与软轴安装孔的相交线形成的角 度在10° -60°内可变,能有效防呆,有效减少故障的出现。3、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在原有蜗杆的基础上改变其形状,结构简单,不占用 体积,易于普及应用。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然而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可选实 施方式的举例,其所公开的特征仅用于说明及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Ia是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的蜗杆的主视图。图Ib是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的蜗杆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的蜗杆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的蜗杆的三维等轴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实用新型内容所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案具体如下所述。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Ia和图Ib所示,并结合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 置包括蜗杆1,蜗杆1呈圆柱形,蜗杆1中央设有一软轴安装孔11,软轴安装孔11横截面呈 方形,蜗杆1的上端与软轴安装孔11的连接处斜分别向下形成四个旋转导向斜面12,每个 旋转导向斜面12与竖直方向(边线AB与线DE)的夹角约为18°,旋转导向斜面12呈三 角形或四边形,旋转导向斜面12是圆滑过渡曲面,软轴安装孔11的四个面的上端分别向 下延伸出四条边线AB,每条边线AB与软轴安装孔11之间的两条交线(即边线AB及线AC) 之间形成的角度约为41°。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的制作方法是步骤1,在原有蜗杆1的基础上,将蜗杆1的上端面与软轴安装孔11的过渡连接设 置成四个旋转导向斜面12 ;旋转导向斜面12呈三角形或四边形;旋转导向斜面可按顺时针 或逆时针放置。步骤2,每个旋转导向斜面12与竖直方向(即边线AB与线DE)的夹角约为18°。步骤3,在旋转导向斜面12的上端与蜗杆1的连接处向下切割,与竖直平面形成一 条边线AB,边线AB与软轴安装孔11竖直线(即边线AB及线AC)呈41°。实施例2,采用以下技术改进实施例1 所采用的蜗杆是尼龙材质或球墨铸铁。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由于设有旋转导向斜面,能很好的引导软轴 顺畅、准确的安装在蜗杆的软轴安装孔中,避免软轴受压和弯曲时发生虚假安装现象;本实 用新型由于旋转导向斜面与软轴安装孔的相交线形成的角度在10° -60°内可变,能有效防呆,有效减少故障的出现;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蜗杆的基础上改变其形状,结构简单,不占 用体积,易于普及应用。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 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权利要求一种软轴防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蜗杆;所述的蜗杆呈圆柱形,蜗杆中央设有一软轴安装孔;所述的软轴安装孔端面设有四个自上端面分别向下延伸并且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旋转导向斜面,旋转导向斜面的边线AB与AC之间形成的角度范围为10° 60°,旋转导向斜面的边线AB与DE之间形成的角度范围为10° 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防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轴安装孔横截面呈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防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导向斜面是圆滑过 渡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防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是尼龙材质或球墨铸铁。
专利摘要一种软轴防呆装置,包括蜗杆;蜗杆呈圆柱形,蜗杆中央设有一软轴安装孔,软轴安装孔端面设有四个自上端面分别向下延伸并且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旋转导向斜面,旋转导向斜面的边线AB与AC之间形成的角度范围为10°-60°,旋转导向斜面的边线AB与DE之间形成的角度范围为10°-60°。本实用新型软轴防呆装置由于设有旋转导向斜面,能很好的引导软轴顺畅、准确的安装在蜗杆的软轴安装孔中,避免软轴受压和弯曲时发生虚假安装现象;本实用新型由于旋转导向斜面与软轴安装孔的相交线形成的角度在10°-60°内可变,能有效防呆,有效减少故障的出现;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蜗杆的基础上改变其形状,结构简单,不占用体积,易于普及应用。
文档编号F16H55/22GK201714822SQ200920213600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2日
发明者刘亚泽 申请人: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