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466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缓冲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以装设于两个相对枢摆物件之间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可仰摆的座椅、健身器、医疗康复器材等,为了达成椅背仰摆时的支撑、复位或产生阻尼等效果,一般会在椅背与椅座两物件之间装设一缓冲结构。传统连接椅背与椅座的缓冲结构,无论采用弹性件或气压棒实施方式,两端皆通过销或螺固元件等固定手段,将弹性件或气压棒两端与两物件相互结合、定位,以获得椅背与椅座复位、支撑效果。然而,上述缓冲结构利用销等固定手段与物件结合设计,一者存在固定元件组装费时问题,二者固定元件会造成物件仰摆时的干涉问题,使得仰摆顺畅性大打折扣。三者则是缓冲结构两端枢固设计,容易于椅背仰躺时导致缓冲装置变形夹伤人员的严重问题。综合目前座椅、健身器的缓冲结构设计,仍存在极大的改良进步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组装、受力均勻的缓冲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缓冲结构供设置于一第一物件及一第二物件之间,该第二物件可沿一枢轴相对第一物件枢摆,该缓冲结构包括一抵顶件及一复位机构, 该抵顶件固设于第一、第二物件其中一,且该抵顶件具有一第一抵顶面,该复位机构包括一固定件及一可动件,该固定件固设于第一、第二物件中的另一个,该可动件可相对该固定件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该可动件具有一第二抵顶面,该第二抵顶面与该第一抵顶面相互抵顶,且该可动件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其中,当该第一、第二物件受一外力作用而相对该枢轴枢摆时,该可动件会受该抵顶件推动而朝第二位置移动;而当该外力消失后,该可动件会自发性地复位至其第一位置,以此推动第一、第二物件枢摆复位。本发明通过抵顶方式令抵顶件与复位机构传递受力,因其受力面积增加,因而有助于减少磨耗,进而延长产品寿命,再者,其组装上相当便利,无须对位插孔,仅需令抵顶件与复位机构自然抵顶即可,可大幅缩短组装工时。


图1为本发明缓冲结构的分解图。图2为装设本发明缓冲结构的座椅的侧视图,其中该可动件位于第一位置。图3为装设本发明缓冲结构的座椅的部分侧剖面图,其中该可动件位于第二位置。图4为本发明另一缓冲结构的分解图。图5为图4所示缓冲结构结合座椅使用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缓冲结构结合座椅使用的侧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座椅后仰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第一物件22 可动件
2 第二物件221 第二抵顶面
3 枢轴222 剖槽
10 抵顶件24 活塞模组
11 第一抵顶面25 :π形件
12 枢接部251 侧板
121 穿孔26 定位板
122 弧形顶面261 弧面
13 抵顶部30 定位机构
14 阶面31 支臂
20 复位机构311 枢孔
21 固定件32 连接段
211 :U形板40 控制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工作方式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但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结构,供设置于一第一物件1(可以是图示实施例的连接椅座的板件,或为一椅座)及一第二物件2 (图中所示为一椅背)之间,该第二物件2可沿一枢轴3相对第一物件1枢摆,其中该缓冲结构包括一抵顶件10、一复位机构20 及一定位机构30。该抵顶件10固设于该第一、第二物件1、2其中一,且该抵顶件10具有一第一抵顶面11。在本实施例中,该抵顶件10呈勾状并具有一枢接部12及一抵顶部13,该枢接部12 开设有穿孔121,该第一抵顶面11设于该抵顶部13上。而该定位机构30主要用以固定该抵顶件10,因此其对应该抵顶件10而固定于第一、第二物件1、2其中一,该板片状定位机构30包括顶端的二支臂31及连接于二支臂31 之间的连接段32,该二支臂31及该连接段32之间围构有一容置空间,各该支臂31设有枢孔311,该抵顶件10固设于该容置空间且与连接段32相互抵顶,而该枢轴3则穿设于该二枢孔311及该穿孔121,以此令抵顶件10牢固于该定位机构30。当然,在本发明其它可能实施例中,可将该抵顶件10直接固设于第一、第二物件1、2其中一而不借助该定位机构30。该复位机构20包括一固定件21及套设在中空筒状固定件下方的中空筒状一可动件22,该固定件21固设于该第一、第二物件1、2中另一个。该可动件22可相对该固定件21 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该可动件具有一第二抵顶面221,该第二抵顶面221 与该第一抵顶面11相互抵顶,且该可动件22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较佳的相互抵顶设计如图1所示,该可动件22 —端开设有一剖槽222,该第二抵顶面221则位于该剖槽 222的底面,该第一抵顶面11为一凸面,以此当第一、第二物件相对枢摆时,该第一、第二抵顶面11、221会相对滑移,即如图2及图3所示。其中,为了提供上述复位趋势,于该固定件21与可动件22之间可设有弹性件(例如一弹簧,图未绘制),或一活塞模组24 (例如一气压棒),最佳缓冲模式,为该弹性件及活塞模组M —并设于固定件21与可动件22所围构的空间内,以此提供该可动件22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此外,为了令第一、第二抵顶面11、221可相对位移并呈抵顶关系,通过第一抵顶面的凸面与第二抵顶面剖槽形成的平直底面呈部分接触,以此当第一、第二物件1、2 相对枢摆时,该第一、第二抵顶面11、221可平顺地相对滑移并有助于分散受力。至于固定件与第一或第二物件的结合方式,较佳者如图1所示,包含一固定于第二物件(亦可设于第一物件)的U形板211,及供固定件焊固的π形件25,该π形件25的两侧板251上设有复数拴孔,供与U形板211两侧翼的拴孔相互对应,并通过复数螺栓令π 形件25与U形板211相互固定,令复位机构20可固定于椅背上。再者,该π形件25底端并设有枢孔,供枢轴3枢设。而该抵顶件10底端则形成有一阶面14,该阶面14抵靠于该连接段32顶缘(亦得于相互抵靠处施以焊固手段),以此令抵顶件同时受该二支臂31及该连接段32支撑而具有较佳结构强度。请参考图4及图5。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是以具扶手的座椅(或健身器)为结构叙述,该实施例还包括一定位板沈,该定位板沈设于U形板211之间,该定位板沈底端具有一弧面沈1,且当可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弧面261供与枢接部12的弧形顶面122 相互抵顶,并避免椅背向前倾倒,且通过改变定位板的弧面曲率大、小,以此控制该椅背复位时的角度。再配合参照图6及图7,该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固定件顶端设有一旋转的控制件40,通过向左或向右旋转作为抵靠(LOCK)或非抵靠(UNLOCK)空间内的活塞模组(气压棒),以获得活塞模组可压缩或不可压缩切换选择,以利使用者可依需求自行选择。本发明提供椅背仰躺缓冲、支撑功效的缓冲结构具备下述优势第一、提供缓冲、支撑的弹性件或活塞模组,直接置入固定件与活动件套合围构而成的空间内即完成组装、定位,加上该弹性件或活塞模组于空间内定位的活动件,由活动件下方套入后,以剖槽第二抵顶面与抵顶件的第一抵顶面相互抵定位,过程中完全不用使用任何固定元件,则有助于简化组件及提升组装速度。第二、承上,由于弹性件或活塞模组,是通过活动件与抵顶件的活动抵顶加以定位的,使得活动件与弹性件或活塞模组在未有任何组接元件干涉下,即随着椅背后仰时做出最适当的压缩角度自动微调校,令椅背后仰时更顺畅。第三、承第一点所述,仅通过固定件与活动件套合固定的弹性件或活塞模组,由于两端未设有枢固元件,故可随第二物件的椅背仰躺时,与椅背恒保持平行状态,以防止弹性件或活塞模组夹伤人员情况发生,且相互套接的中空固定件与活动件,更形成第二道防夹伤功效,以及具有防止弹性件或活塞模组外露易生锈与破坏美观等优点。第四、提供仰躺的支撑关键第一、第二抵顶面,其中第二抵顶面为平直面的剖槽, 配合第一抵顶面的凸面形成部分的支撑接触,令椅背后仰时可确保二者可随枢摆角度相互抵靠,同时避免二者相互干涉的仰躺不顺畅问题产生。第五、本发明缓冲装置的弹性件或活塞模组,通过固定件与活动件的套合,再搭配活动件与抵顶件未锁合的活动抵顶定位创意,使得椅背仰躺时提供以上提效果,令椅背与人体腰、背更服贴,服贴效果则提供后仰时臀部悬空时的腰部支撑保护功效,以防腰部运动伤害情况发生。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缓冲结构适用于座椅,并可设于椅垫与椅背之间、以及椅背与靠枕之间,由于该座椅具有多个可枢摆的关节,因此本发明的缓冲结构可用以提供支撑及复位功能。当然,在本发明其它可能实施例中,该缓冲结构除可适用于座椅外,还可适用于健身器材、医疗康复器材等,而达成支撑、复位、提供阻尼等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缓冲结构,供设置于一第一物件及一第二物件之间,该第二物件可沿一枢轴相对第一物件枢摆,该缓冲结构包括一抵顶件,固设于该第一物件及第二物件其中一,该抵顶件具有一第一抵顶面;一复位机构,包括一固定件及一可动件,该固定件固设于该第一物件及第二物件中另一个,该可动件可相对该固定件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该可动件具有一第二抵顶面,该第二抵顶面与该第一抵顶面相互抵顶,且该可动件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抵顶件具有一枢接部及一抵顶部,该枢接部开设有穿孔,该第一抵顶面设于该抵顶部上,其中该穿孔供该枢轴穿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固定于该第一物件及第二物件其中一,该定位机构包括有二支臂及连接于二支臂之间的连接段, 该二支臂及该连接段围构有一容置空间,各该支臂开设有枢孔,供该枢轴穿设于该二枢孔及该穿孔,该抵顶件固设于该容置空间,且该抵顶件底端设有一阶面,该阶面还与该连接段相抵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固定件及可动件之间设有弹性件, 以提供该可动件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该固定件及可动件之间设有一活塞模组,以提供该可动件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固定件结合的一π形件、一连接该π形件与第一或第二物件的U形板,以及一设于该π形件与U形板间的一定位板,其中该π形件的两侧板底端供枢轴贯穿枢接,该定位板底端具有一弧面,该抵顶件具有一弧形顶面,且当可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弧面与该弧形顶面相互抵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抵顶面及第二抵顶面其中之一为一凸面,该第一抵顶面及第二抵顶面另一个为一凹面。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动件一端开设有一剖槽,该第二抵顶面位于该剖槽底面,该第一抵顶面为一凸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缓冲结构供设置于一第一物件及一第二物件之间,该第二物件可沿一枢轴相对第一物件枢摆,该缓冲结构包括一抵顶件及一复位机构,该抵顶件固设于第一、第二物件其中一,且该抵顶件具有一第一抵顶面,该复位机构包括一固定件及一可动件,该固定件固设于第一、第二物件中另一个,该可动件可相对该固定件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该可动件具有一第二抵顶面,该第二抵顶面与该第一抵顶面相互抵顶,且该可动件具有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本发明通过抵顶方式令抵顶件与复位机构传递受力,因其受力面积增加,因而有助于减少磨耗,进而延长产品寿命,再者,其组装上相当便利,无须对位插孔,仅需令抵顶件与复位机构自然抵顶即可,可大幅缩短组装工时。
文档编号F16C11/12GK102312917SQ2010102162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
发明者戴春长 申请人:戴春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