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的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239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承的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承的密封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密封轴承,其使用的密封件是指在滚子外侧、轴承内外圈之间增加的一个非金属材料油封。这类油封主要使用橡胶、聚氨酯等材料,这些材料在户外易受紫外线、高温、雨水等环境因素影响,时间长了会发生老化开裂,从而使油封失效,无法起到密封作用。在工程机械如大型起重设备中,通常这些密封轴承的两侧尤其是密封件是裸露在户外环境中的,一旦发生损坏,更换这些轴承或油封将非常困难,因此普遍要求这些轴承包括其密封件至少应有10年以上的寿命。传统的密封轴承使用的密封形式由于缺乏足够的可靠性,如不增加额外诸如罩壳或端盖等保护,是难以适应长期裸露并工作在户外恶劣环境下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密封效果更佳的轴承的密封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轴承的密封件,包括油封和防尘盖。油封包括基座部分和唇口部分,基座部分具有定位槽,唇口部分呈弯曲状。防尘盖呈字母“L”形,防尘盖的短边置于所述定位槽中,防尘盖的长边封闭轴承的开口。防尘盖置于油封的外侧,防尘盖与油封共同密封滚子于轴承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轴承内圈具有第一台阶面,轴承外圈具有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比第一台阶面更靠近外侧。油封的基座部分与轴承内圈的第一台阶面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油封的唇口部分与轴承外圈接触形成密封。防尘盖的短边与轴承内圈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防尘盖的长边的位置与轴承外圈的第二台阶面对应,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外圈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外圈的内壁、以及轴承外圈的第二台阶面之间都留有间隙S。在一个实施例中,轴承内圈具有第三台阶面,轴承外圈具有第四台阶面,第三台阶面比第四台阶面更靠近外侧。油封的基座部分与轴承外圈的第四台阶面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油封的唇口部分与轴承内圈接触形成密封。防尘盖的短边与轴承外圈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防尘盖的长边的位置与轴承内圈的第三台阶面对应,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内圈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内圈的内壁、以及轴承内圈的第三台阶面之间都留有间隙S。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的密封件采用双重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在使用原有橡胶(骨架)或聚氨酯等材料的油封基础上通过增加防尘盖不仅可以有效阻隔环境因素(如紫外线、高温、雨水)对油封的影响,而且可在油封年久老化磨损、密封性能降低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迷宫密封作用,加强了密封轴承的整体密封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其在户外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I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的密封件的安装结构。图2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的密封件的装配关系。图3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的密封件的安装结构。图4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的密封件的装配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的密封件旨在提出一种具有双重密封效果的密封结构。该结构 由一个油封和一个截面为字母“L”形的防尘盖组成,装配为一个整体密封件。按油封唇口的装配方向分为以下两种I)油封唇口与轴承外圈配合。双重密封件与轴承的装配关系轴向由内向外依次是滚子、油封、防尘盖;径向由内向外依次是轴承内圈、防尘盖、油封、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与防尘盖通过过渡或过盈配合连接并形成密封,轴承内圈端面有台阶用于防尘盖定位,轴承内圈与油封部分内圈直接接触形成密封。轴承外圈与油封唇口配合形成接触密封,轴承外圈端面有台阶与防尘盖通过控制间隙形成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迷宫式密封。2)油封唇口与轴承内圈配合。双重密封件与轴承的装配关系轴向由内向外依次是滚子、油封、防尘盖;径向由内向外依次是轴承内圈、油封、防尘盖、轴承外圈。轴承外圈与防尘盖通过过渡或过盈配合连接并形成密封,轴承外圈端面有台阶用于防尘盖定位,轴承外圈与油封部分外圈直接接触形成密封。轴承内圈与油封唇口配合形成接触密封,轴承内圈端面有台阶与防尘盖通过控制间隙形成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迷宫式密封。基于上述的涉及思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承的密封件,包括油封和防尘盖。油封包括基座部分和唇口部分,基座部分具有定位槽,唇口部分呈弯曲状。防尘盖呈字母“L”形,防尘盖的短边置于所述定位槽中,防尘盖的长边封闭轴承的开口。防尘盖置于油封的外侦牝防尘盖与油封共同密封滚子于轴承中。第一实施例对应油封唇口与轴承外圈配合的设计。在第一实施例中,轴承内圈具有第一台阶面,轴承外圈具有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比第一台阶面更靠近外侧。油封的基座部分与轴承内圈的第一台阶面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油封的唇口部分与轴承外圈接触形成密封。防尘盖的短边与轴承内圈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防尘盖的长边的位置与轴承外圈的第二台阶面对应,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外圈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外圈的内壁、以及轴承外圈的第二台阶面之间都留有间隙S。图I和图2与第一实施例相关,图I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的密封件的安装结构。图2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的密封件的装配关系。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100安装在轴承200的两侧,位于滚子206外侦U、轴承外圈202和轴承内圈204之间。密封件100包括油封102和防尘盖104。油封102包括基座部分120和唇口部分122,基座部分120具有定位槽124,唇口部分122呈弯曲状。防尘盖104的截面呈字母“L”形,防尘盖104的短边140置于定位槽124中,防尘盖104的长边142封闭轴承200的开口。在图I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油封102的唇口部分122与轴承外圈202配合。轴承内圈204具有第一台阶面A,轴承外圈具有第二台阶面B,第二台阶面B比第一台阶面A更靠近外侧。参考图2所示,在密封件100与轴承200的装配关系中,在轴向上由内向外依次是滚子206、油封102、防尘盖104。在径向上由内向外依次是轴承内圈204、防尘盖104、油封102、轴承外圈202。油封102的基座部分120与轴承内圈204的第一台阶面A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油封102的唇口部分122与轴承外圈202接触形成密封。防尘盖104的短边140置于定位槽124中并与轴承内圈204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防尘盖104的长边142的位置与轴承外圈202的第二台阶面B对应,防尘盖104的长边142与轴承外圈202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防尘盖140的长边142与轴承外圈202的内壁、以及轴承外圈202的第二台阶面B之间都留有间隙s,s在0. 2 0. 5mm之间,两段间隙相互垂直,形成迷宫式密封。 第二实施例对应油封唇口与轴承内圈配合的设计,在第二实施例中,轴承内圈具有第三台阶面,轴承外圈具有第四台阶面,第三台阶面比第四台阶面更靠近外侧。油封的基座部分与轴承外圈的第四台阶面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油封的唇口部分与轴承内圈接触形成密封。防尘盖的短边与轴承外圈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防尘盖的长边的位置与轴承内圈的第三台阶面对应,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内圈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内圈的内壁、以及轴承内圈的第三台阶面之间都留有间隙S。图3和图4与第二实施例相关,图3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的密封件的安装结构。图4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承的密封件的装配关系。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100安装在轴承200的两侧,位于滚子206外侦U、轴承外圈202和轴承内圈204之间。密封件100包括油封102和防尘盖104。油封102包括基座部分120和唇口部分122,基座部分120具有定位槽124,唇口部分122呈弯曲状。防尘盖104的截面呈字母“L”形,防尘盖104的短边140置于定位槽124中,防尘盖104的长边142封闭轴承200的开口。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油封102的唇口部分122与轴承内圈204配合。轴承内圈204具有第三台阶面C,轴承外圈202具有第四台阶面D,第三台阶面C比第四台阶面D更靠近外侧。参考图4所示,在密封件100与轴承200的装配关系中,在轴向上由内向外依次是滚子206、油封102、防尘盖104。在径向上由内向外依次是轴承内圈204、防尘盖104、油封102、轴承外圈202。油封102的基座部分120与轴承外圈202的第四台阶面D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油封102的唇口部分122与轴承内圈204接触形成密封。防尘盖104的短边140置于定位槽124中并与轴承外圈202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防尘盖104的长边142的位置与轴承内圈204的第三台阶面C对应,防尘盖104的长边142与轴承内圈204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防尘盖140的长边142与轴承内圈204的内壁、以及轴承内圈204的第三台阶面C之间都留有间隙s,s在0. 2 0. 5mm之间,两段间隙相互垂直,形成迷宫式密封。如图2和图4所示,轴承外圈202和轴承内圈204分别与油封102和防尘盖104有密封措施。相当于密封件100对轴承200施加了双重密封保护。同时防尘盖104将油封102完全阻隔在内侧,避免了油封102直接暴露在户外环境下。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的密封件采用双重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在使用原有橡胶(骨架)或聚氨酯等材料的油封基础上通过增加防尘盖不仅可以有效阻隔环境因素(如紫外线、高温、雨水)对油封的影响,而且可在油封年久老化磨损、密封性能降低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迷宫密封作用,加强了密封轴承的整体密封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其在户外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可靠性。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 域的人员可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封,油封包括基座部分和唇ロ部分,基座部分具有定位槽,唇ロ部分呈弯曲状; 防尘盖,防尘盖呈字母“ L”形,防尘盖的短边置于所述定位槽中,防尘盖的长边封闭轴承的开ロ ; 所述防尘盖置于油封的外侧,防尘盖与油封共同密封滚子于轴承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轴承内圈具有第一台阶面,轴承外圈具有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比第一台阶面更靠近外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油封的基座部分与轴承内圈的第一台阶面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油封的唇ロ部分与轴承外圈接触形成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防尘盖的短边与轴承内圈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防尘盖的长边的位置与轴承外圈的第二台阶面对应,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外圈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迷宮式密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的密封件,其特征在干,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外圈的内壁、以及轴承外圈的第二台阶面之间都留有间隙S。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轴承内圈具有第三台阶面,轴承外圈具有第四台阶面,第三台阶面比第四台阶面更靠近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油封的基座部分与轴承外圈的第四台阶面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油封的唇ロ部分与轴承内圈接触形成密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的密封件,其特征在干,防尘盖的短边与轴承外圈紧配合或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防尘盖的长边的位置与轴承内圈的第三台阶面对应,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内圈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迷宮式密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防尘盖的长边与轴承内圈的内壁、以及轴承内圈的第三台阶面之间都留有间隙S。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轴承的密封件,包括油封和防尘盖。油封包括基座部分和唇口部分,基座部分具有定位槽,唇口部分呈弯曲状。防尘盖呈字母“L”形,防尘盖的短边置于所述定位槽中,防尘盖的长边封闭轴承的开口。防尘盖置于油封的外侧,防尘盖与油封共同密封滚子于轴承中。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的密封件采用双重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在使用原有橡胶(骨架)或聚氨酯等材料的油封基础上通过增加防尘盖不仅可以有效阻隔环境因素(如紫外线、高温、雨水)对油封的影响,而且可在油封年久老化磨损、密封性能降低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迷宫密封作用,加强了密封轴承的整体密封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其在户外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F16C33/78GK202531663SQ20122001310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张明海, 张海炜, 江华 申请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