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9331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马达的框架,尤其是一种借助一个塑胶轴管一体包覆一个金属底板所构成的马达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现有马达框架,大致包含一底座及一框体,且该现有马达框架可供结合如定子及转子等构件,以组成一马达结构。一般而言,前述现有马达底座及框体可以采用塑胶材料一体射出成型,但当该马达框架的整体结构都以塑胶材料制成时,则具有结构强度不佳等问题。又,为改善前述以塑胶材料制成的马达框架所衍生的问题,市面上也具有一种现有马达框架的整体结构都以金属材料一体压铸成型,以便增加结构强度及提升散热效果;或者,也有现有马达框架借助价格较低的塑胶材料制成该框体,再以金属材料制成该底座,以便维持一定的结构强度及兼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等优点。因此,如以提升现有马达框架的结构强度及散热效果作为前提条件,则较佳仍以选用金属材质制成的底座为优先考量。请参照图I所示,如中国台湾第M337062号“散热风扇的绝缘基座结构”专利案,其揭示一种以金属材质制成的马达底座,该底座为一绝缘基座9,该绝缘基座9包含有一金属座板91及一塑胶支柱92。该金属座板91设有一穿孔911及数个斜爪片912,该数个斜爪片912的一端连接于该穿孔911的周缘,另一端向该穿孔911中心倾斜延伸;该塑胶支柱92的一端设有一肩部921,且该塑胶支柱92在该肩部921处呈外径较大的形态。借此,如图2所示,该塑胶支柱92的肩部921可以射出成型方式一体包覆该数个斜爪片912,以构成该绝缘基座9,并借助该数个斜爪片912,防止该塑胶支柱92任意转动及脱落。上述现有绝缘基座9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该数个斜爪片912都为倾斜形态,使得该塑胶支柱92需额外设置管壁厚度较大的该肩部921,以由该肩部921 —体包覆该数个斜爪片912 ;再且,为求该肩部921与该数个斜爪片912之间可稳固结合,如图2所示,该塑胶支柱92的肩部921的轴向高度(B1)必须大于各该斜爪片912的轴向高度(B2),方可将各该斜爪片912完全包覆于该肩部921中,故导致该塑胶支柱92必须使用较多的塑胶材料,造成整体制造成本提高,同时,也使该现有绝缘基座9的径向宽度及轴向高度较大,不利于马达轻薄短小的发展目标。综上所述,现有绝缘基座9虽可借助该金属座板91提供较佳的结构强度及散热效果,但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马达底座,无须在塑胶轴管的底部额外设置管壁厚度较大的肩部,即可使塑胶轴管稳固定位于金属底板。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提供一种马达底座,可节省塑料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提供一种马达底座,可缩减塑胶轴管的径向宽度及轴向高度,以利于马达轻薄短小的发展目标。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包含有一种马达底座,其包含一个金属底板,包含一个基板及 一个固接件,该基板具有一个表面,该固接件设在该基板的表面,该固接件具有一个外周面及一个内周面,该外周面与该基板的表面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为60至120度,该固接件另设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及一个塑胶轴管,具有一个射包区段,该塑胶轴管的射包区段结合于该固接件并包覆该定位结构。其中,该塑胶轴管的射包区段包覆结合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及内周面。其中,该塑胶轴管的射包区段的轴向高度占该塑胶轴管的轴向高度的八分之一至
二分之一。其中,该夹角为80至100度。其中,该基板具有一个穿孔,该固接件为凸设在该穿孔周缘的一个环墙。其中,该定位结构为至少一个槽孔。其中,该定位结构设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其中,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数个齿部,以由该数个齿部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粗糙面,以由该粗糙面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数个齿部及至少一个槽孔,以由该数个齿部及至少一个槽孔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粗糙面及至少一个槽孔,以由该粗糙面及至少一个槽孔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该基板设有一个穿孔,该固接件为间隔凸设在该穿孔周缘的数个爪片。其中,该定位结构为至少一个槽孔。其中,该定位结构设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其中,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数个齿部,以由该数个齿部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粗糙面,以由该粗糙面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数个齿部及至少一个槽孔,以由该数个齿部及至少一个槽孔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粗糙面及至少一个槽孔,以由该粗糙面及至少一个槽孔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该定位结构设于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其中,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至少一个凸部,以由该凸部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数个齿部,以由该数个齿部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粗糙面,以由该粗糙面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各该爪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且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至少一个凸部,以由该槽孔与凸部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各该爪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且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数个齿部,以由该槽孔与数个齿部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各该爪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且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粗糙面,以由该槽孔与粗糙面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各该爪片具有数个弯曲部以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各该爪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且各该爪片具有数个弯曲部,以由该槽孔与数个弯曲部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各该爪片呈旋曲状以形成该定位结构。其中,各该爪片呈旋曲状,且各该爪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以共同形成该定位结 构。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底座,借助在金属底板的固接件设置至少一定位结构,并由塑胶轴管的射包区段包覆结合该定位结构,使该塑胶轴管结合至金属底板后,即无法从该金属底板上脱出,也无法相对该金属底板产生转动;可不必如现有塑胶支柱需额外设置管壁厚度较大的肩部,就能完整包覆该固接件的定位结构,从而能够节省塑料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更能缩减马达组装后的径向宽度及轴向高度,以利于马达轻薄短小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能借该固接件提升该塑胶轴管的强度。

图I :现有马达底座的立体分解图。图2 :现有马达底座的局部组合剖视图。图3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一)。图4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剖视图。图5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二)。图6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一)。图7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剖视图。图8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二)。图9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剖视图。图12 :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3 :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剖视图。其中〔本实用新型〕I底座10金属底板11基板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13穿孔12固接件12a爪片12b环墙121外周面122内周面123定位结构123a槽孔123b齿部123c凸部[0063]123d粗糙面123e弯曲部13肋条14通风孔20塑胶轴管21射包区段Θ夹角T1管壁厚度H。、H1轴向高度。〔现有技术〕9绝缘基座91金属座板911穿孔912斜爪片92塑胶支柱921肩部Bp B2轴向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及图4所不,其揭不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马达底座I,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I可包含一金属底板10及一塑胶轴管20,且该塑胶轴管20通过射出成型手段以固接于该金属底板10。该金属底板10为金属材质制成的一板片,该金属底板10包含一基板11及一固接件12,该基板11概呈平坦形态,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111及一第二表面112 ;该固接件12为该金属底板10可供该塑胶轴管20结合的预定部位,该固接件12凸设在该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此外,为考量制造时的便利性,该基板11可设有一穿孔113,以通过冲压手段,由该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将该固接件12朝该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方向冲出,使该固接件12可成型在该穿孔113周缘并向该第一表面111凸出。该固接件12可选择为数个间隔设置的爪片12a,该数个爪片12a较佳呈环状排列的形态,如图3所示,该固接件12可以为等角分布的四个爪片12a,但不以此为限。或者,请配合参照图5所示,该固接件12也可选择为一环墙12b,该环墙12b由一端连接于该基板11的穿孔113周缘,且另一端向该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凸出。该固接件12具有一外周面121及一内周面122,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与该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相连接并形成一夹角Θ。该固接件12另设有至少一定位结构123,以供该塑胶轴管20结合至该金属底板10后,可稳固定位而不脱出及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结构123可以为设于各该爪片12a或环墙12b上的各种形态的槽孔123a,例如贯孔、盲孔、凹穴、沟槽等,本实施例的图式以定位效果最佳的贯孔表示,但不以此为限,该贯孔贯穿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及内周面122。又,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底座也可作为一般风扇的底座,例如作为轴流式风扇的底座时,该金属底板10可于该基板11周缘延伸数个肋条13,以结合至一轴流式风扇的扇框,并于任两相邻肋条13之间形成一通风孔14 ;另,将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底座用作鼓风式风扇或水平对流式风扇的底座时,则可直接扩大该金属底板10的面积,并省略设置该肋条13与通风孔14,以结合该塑胶轴管20,构成鼓风式风扇或水平对流式风扇的底座。该塑胶轴管20为中空状的塑胶管体,该塑胶轴管20射出成型至该金属底板10时,该塑胶轴管20结合于该固接件12并包覆该定位结构123的区段即定义为一射包区段
21。在本实施例中,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可包覆结合于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及内周面122,使该塑胶轴管20可由该固接件12支撑,并同时借该固接件12增加该塑胶轴管20的强度。其中,该塑胶轴管20具有一轴向高度Htl,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具有一轴向高度H1及一管壁厚度T1,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的轴向高度H1较佳约占该塑胶轴管20的轴向高度H。的八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据以在已足够支撑该塑胶轴管20及增加该塑胶轴管20的强度的条件下,不设置过长的固接件12,避免金属材料及成型成本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在该固接件12设有至少一定位结构123,并由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包覆结合该定位结构123,使该塑胶轴管20结合至该金属底板10后,即无法从该金属底板10上脱出,也无法相对该金属底板10产生转动,据以达到稳固定位的效果。如此,本实用新型无需将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设为管壁厚度较大的形态,也能使该塑胶轴管20稳固定位于该金属底板10,不但可节省塑料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更能使马达组装后呈轻薄短小的形态,同时还能借该固接件12提升该塑胶轴管20的强度。在前述结构之下,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与该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所夹设·的夹角Θ可以为60至120度;其中,该夹角Θ越接近90度,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的管壁厚度T1可以越薄,而该夹角Θ非90度时,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或内周面122还可以提供拉持该塑胶轴管20的分力,因此该夹角Θ较佳为80至100度。据由前述结构,于实际组装时,可将该金属底板10预先置入一射出成型模具(未绘示)的一模穴内的预定位置,该模穴是用以射出成型该塑胶轴管20 ;在该模穴注入塑料以一体射出成型该塑胶轴管20的过程中,使塑料流入该固接件12的各槽孔123a中,以于凝固后一体包覆各该槽孔123a,并形成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进而使该塑胶轴管20可稳固定位结合于该金属底板10,无法从该金属底板10上脱出,也无法相对该金属底板10产生转动。请参照图6及图7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大致上同于第一实施例,其主要差异在于该固接件12的定位结构123形态,因此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的部分则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该固接件12可选择为数个间隔设置的爪片12a,该数个爪片12a可以呈环状排列,各该爪片12a具有一外周面121、一内周面122及数个侧缘124,该外周面121与内周面122相对,该数个侧缘124连接该外周面121及内周面122。该固接件12的定位结构123可选择设于各该爪片12a的至少一侧缘124,该定位结构123可以是数个齿部123b,该齿部123b可具有任意的几何形状,例如以连续设置的三角形齿部123b,形成锯齿样式的定位结构123 ;或是由间隔设置的矩形齿部123b,形成齿条样式的定位结构123等,本实用新型不加以限制。借助前述结构,于实际组装时,可将该金属底板10预先置入一射出成型模具的一模穴内的预定位置,该模穴是用以射出成型该塑胶轴管20 ;在该模穴注入塑料以一体射出成型该塑胶轴管20的过程中,使塑料完整包覆该固接件12的齿部123b表面,以填入相邻的齿部123b之间,或该齿部123b与该固接件12的侧缘124之间,于凝固后一体包覆各该齿部123b,并形成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借助各该齿部123b不同方向的表面,对该塑胶轴管20提供不同方向的拉持分力,使该塑胶轴管20可稳固定位结合于该金属底板10,无法从该金属底板10上脱出,也无法相对该金属底板10产生转动。[0083]除此之外,请参照图8所示,该定位结构123也可以是设于各该爪片12a的至少一侧缘124的至少一凸部123c,该凸部123c可具有任意的几何形状,当该凸部123c的数量为单一个时,该凸部123c可以形成在该固接件12的两端之间,也可以形成在该固接件12的自由端处。本实施例的图式揭示于各该爪片12a的两相对侧缘124均设置一凸部123c,使各该爪片12a概呈T字形;另,还可以复合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特征,于各该爪片12a上开设至少一槽孔123a,借以在该塑胶轴管20射出成型的过程中,使塑料完整包覆该固接件12的凸部123c表面,并同时流入该槽孔123a中,以于凝固后一体包覆各该槽孔123a及凸部123c,据以使该塑胶轴管20可稳固定位结合于该金属底板10,无法从该金属底板10上脱出,也无法相对该金属底板10产生转动。请参照图9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大致上同于第一实施例,其主要差异在于该固接件12的定位结构123形态,因此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的部分则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该固接件12可选择为环墙或数个间隔设置的爪片12a,该数个爪 片12a可以呈环状排列,该固接件12的定位结构123可选择设于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和/或内周面122的粗糙面123d,该粗糙面123d可以是利用冲压手段压印于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和/或内周面122的压痕;或者,该固接件12的定位结构123也可选择为设于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和/或内周面122的数个齿部。如此一来,纵使该固接件12的定位结构123设置于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和/或内周面122,该定位结构123也仅是小幅地增加该固接件12的厚度,不会影响该塑胶轴管20设置时的厚度。借助前述结构,于实际组装时,可将该金属底板10预先置入一射出成型模具的一模穴内的预定位置,该模穴是用以射出成型该塑胶轴管20 ;在该模穴注入塑料以一体射出成型该塑胶轴管20的过程中,使塑料完整包覆该固接件12的粗糙面123d,以填入该粗糙面123d的缝隙中,于凝固后一体包覆该粗糙面123d,并形成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借助塑胶材料咬合于该粗糙面123d的缝隙中,对该塑胶轴管20提供不同方向的拉持分力,使该塑胶轴管20可稳固定位结合于该金属底板10,无法从该金属底板10上脱出,也无法相对该金属底板10产生转动。请参照图10及图11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大致上同于第一实施例,其主要差异在于该固接件12的定位结构123形态,因此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的部分则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该固接件12较佳可选择为数个间隔设置的爪片12a,该数个爪片12a可呈环状排列的形态,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各该爪片12a可被弯折以形成数个弯曲部123e,并由该数个弯曲部123e共同形成该固接件12的定位结构123 ;其中,该数个弯曲部123e可以呈间隔设置,或如图10及图11所示,呈连续设置的波浪状。借助前述结构,于实际组装时,可将该金属底板10预先置入一射出成型模具的一模穴内的预定位置,该模穴是用以射出成型该塑胶轴管20 ;在该模穴注入塑料以一体射出成型该塑胶轴管20的过程中,使塑料填入该固接件12的弯曲部123e的凹弧面,以于凝固后一体包覆各该弯曲部123e,并形成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借助各曲面提供不同方向的拉持分力,使该塑胶轴管20可稳固定位结合于该金属底板10,无法从该金属底板10上脱出,也无法相对该金属底板10产生转动。[0090]请参照图12及图13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大致上同于第一实施例,其主要差异在于该固接件12的定位结构123形态,因此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的部分则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该固接件12较佳可选择为数个间隔设置的爪片12a,该数个爪片12a可呈环状排列的形态,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各该爪片12a可呈旋曲状,使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及内周面122形成旋扭的弧面,以形成该固接件12的定位结构123。借助前述结构,于实际组装时,可将该金属底板10预先置入一射出成型模具的一模穴内的预定位置,该模穴是用以射出成型该塑胶轴管20 ;在该模穴注入塑料以一体 射出成型该塑胶轴管20的过程中,使塑料完整包覆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及内周面122,并于凝固后形成该塑胶轴管20的射包区段21,借助呈旋曲弧状的该外周面121及内周面122提供不同方向的拉持分力,使该塑胶轴管20可稳固定位结合于该金属底板10,无法从该金属底板10上脱出,也无法相对该金属底板10产生转动。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五实施例中,虽在弯折或旋扭各该爪片12a以形成该定位结构123时,将增加各该爪片12a整体的总厚度,但在该固接件12的外周面121与该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所夹设的夹角Θ符合60至120度的范围时,各该爪片12a的形态并不会影响该塑胶轴管20设置时的厚度,故仍可在不增加该塑胶轴管20的管壁厚度的前提下,使该塑胶轴管20稳固结合于该金属底板1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底座,借助在金属底板的固接件设置至少一定位结构,并由塑胶轴管的射包区段包覆结合该定位结构,使该塑胶轴管结合至金属底板后,即无法从该金属底板上脱出,也无法相对该金属底板产生转动;如此,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底座可不必如现有塑胶支柱需额外设置管壁厚度较大的肩部,就能完整包覆该固接件的定位结构,使该塑胶轴管能稳固定位于该金属底板,从而能够节省塑料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更能缩减马达组装后的径向宽度及轴向高度,以利于马达轻薄短小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能借该固接件提升该塑胶轴管的强度。但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金属底板,包含一个基板及一个固接件,该基板具有一个表面,该固接件设在该基板的表面,该固接件具有一个外周面及一个内周面,该外周面与该基板的表面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为60至120度,该固接件另设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及 一个塑胶轴管,具有一个射包区段,该塑胶轴管的射包区段结合于该固接件并包覆该定位结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塑胶轴管的射包区段包覆结合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及内周面。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塑胶轴管的射包区段的轴向高度占该塑胶轴管的轴向高度的八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夹角为80至100度。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个穿孔,该固接件为凸设在该穿孔周缘的一个环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为至少一个槽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设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数个齿部,以由该数个齿部形成该定位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粗糙面,以由该粗糙面形成该定位结构。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数个齿部及至少一个槽孔,以由该数个齿部及至少一个槽孔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粗糙面及至少一个槽孔,以由该粗糙面及至少一个槽孔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基板设有一个穿孔,该固接件为间隔凸设在该穿孔周缘的数个爪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为至少一个槽孔。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设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数个齿部,以由该数个齿部形成该定位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粗糙面,以由该粗糙面形成该定位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数个齿部及至少一个槽孔,以由该数个齿部及至少一个槽孔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固接件的外周面和/或内周面设有粗糙面及至少一个槽孔,以由该粗糙面及至少一个槽孔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设于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至少一个凸部,以由该凸部形成该定位结构。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数个齿部,以由该数个齿部形成该定位结构。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粗糙面,以由该粗糙面形成该定位结构。
2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各该爪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且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至少一个凸部,以由该槽孔与凸部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
2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各该爪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且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数个齿部,以由该槽孔与数个齿部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
2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各该爪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且各该爪片的至少一个侧缘设有粗糙面,以由该槽孔与粗糙面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
2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各该爪片具有数个弯曲部以形成该定位结构。
2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各该爪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且各该爪片具有数个弯曲部,以由该槽孔与数个弯曲部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
2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各该爪片呈旋曲状以形成该定位结构。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底座,其特征在于,各该爪片呈旋曲状,且各该爪片设有至少一个槽孔,以共同形成该定位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马达底座,包含一个金属底板及一个塑胶轴管,该金属底板包含一个基板及一个固接件,该基板具有一个表面,该固接件设在该基板的表面,该固接件具有一个外周面及一个内周面,该外周面与该基板的表面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为60至120度,该固接件另设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该塑胶轴管具有一个射包区段,该塑胶轴管的射包区段结合于该固接件并包覆该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底座,借助在金属底板的固接件设置至少一定位结构,塑胶轴管的射包区段包覆结合该定位结构,使该塑胶轴管结合至金属底板后,即无法从该金属底板上脱出,也无法相对该金属底板产生转动,从而能够节省塑料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更能缩减马达组装后的径向宽度及轴向高度。
文档编号F16M1/00GK202769181SQ20122033466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王科鉴, 王启民 申请人: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