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6318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其包括工作缸、两根阻尼杆和两块阻尼条;其中的工作缸是在具有一定厚度的日字型框架的上、下两部分的两面,按磁极面相向的方式各固定了两块相同的单面电磁铁而构成;两块阻尼条均由磁流变弹性体材料构成,且一块阻尼条的一端固定在工作缸内日字型框架中部的短边的上端,阻尼条的另一端与阻尼杆的一端固定,阻尼杆的另一端通过工作缸上端的滑动轴承从工作缸内的上端伸出;另一块阻尼条的一端固定在工作缸内日字型框架中部的短边的下端,阻尼条的另一端与阻尼杆的一端固定,阻尼杆的另一端通过工作缸下端的滑动轴承从工作缸内的下端伸出。
【专利说明】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具体涉及一种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
【背景技术】
[0002]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智能减振器件,现有的磁流变阻尼器多采用磁流变液作为工作介质,由于磁流变液在没有电磁场的作用下为液体,因此,现有的磁流变阻尼器通常采用活塞与工作缸结构,并将磁流变液置于工作缸,通过改变电磁场的大小来改变工作缸内磁流变液的粘度使其输出的阻尼力得到调整,由于这类磁流变阻尼器难以适用于悬挂负载的减振,而使其的使用范围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活塞式磁流变阻尼器对于悬挂负载减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即:一种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其包括工作缸、两根阻尼杆和两块阻尼条;其中的工作缸是在具有一定厚度的日字型框架的上、下两部分的两面,按磁极面相向的方式各固定了两块相同的单面电磁铁而构成,使在工作缸内部的上、下两端形成了两个相同的矩形空间;日字型框架的上、下两个短边的中部都有一个与框内相通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滑动轴承;两块阻尼条均由磁流变弹性体材料构成,阻尼条的长度小于工作缸内矩形空间的长度并留有阻尼条的拉伸的距离,阻尼条的宽度小于工作缸内矩形空间的宽度并留有阻尼条的活动间隙,阻尼条的厚度小于日字型框架的厚度并留有阻尼条的活动间隙;且一块阻尼条的一端固定在工作缸内日字型框架中部的短边的上端,阻尼条的另一端与阻尼杆的一端固定,阻尼杆的另一端通过工作缸上端的滑动轴承从工作缸内的上端伸出;另一块阻尼条的一端固定在工作缸内日字型框架中部的短边的下端,阻尼条的另一端与阻尼杆的一端固定,阻尼杆的另一端通过工作缸下端的滑动轴承从工作缸内的下端伸出,单面电磁铁的宽度不小于日字型框架的宽度,单面电磁铁的长度不小于日字型框架的高度的二分之一,阻尼杆和日字型框架由不导磁材料构成,单面电磁铁的磁极面上均布有至少4对磁极,在每个磁极上都绕有励磁线圈,阻尼杆为T型,T型阻尼杆上端的宽度等于阻尼条的宽度,T型阻尼杆上端的厚度不大于阻尼条的厚度。
[0004]本发明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将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上端的阻尼杆固定在机架上,而振动源则悬挂在下端的阻尼杆上,当位于工作缸上、下两端的各两块单面电磁铁没有通电时,工作缸内的电磁场强度为零,因没有磁力线通过由磁流变弹性体构成的两块阻尼条,此时两块阻尼条在受到拉伸时具有较低的弹性;当工作缸两边的单面电磁铁通电后,因两块单面电磁铁的磁极面相向,故两块单面电磁铁的磁极所产生的电磁场将使处于工作缸内两块单面电磁铁之间的两块阻尼条在拉伸时的弹性较高,因此,通过调整输入到工作缸两边的单面电磁铁中的电流大小即可调整工作缸内的电磁场的强度,使工作缸内的两块阻尼条的弹性大小改变,使上、下阻尼杆在带动阻尼条在工作缸内拉伸时的阻尼力改变,从而使本发明的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的阻尼力得到控制;因本发明能够针对悬挂负载的振动进行有效阻尼,由此,扩大了磁流变阻尼器的使用范围。
[000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立面剖视示意图。
[0008]图3是图2在A-A的横断面示意图。
[0009]图4是单面电磁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0]图5是单面电磁铁磁极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1]图6是本发明在工作时的示意图。
[0012]图7是本发明在工作时A-A断面的示意图,图中的虚线代表磁力线。
[0013]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应用实例示意图。
[0014]【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参见图1至图5,此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一种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其包括工作缸8、两根阻尼杆I和5以及两块阻尼条9和4 ;其中的工作缸8是在具有一定厚度的由不导磁材料构成的日字型框架8的上、下两部分的两面,按磁极面相向的方式各固定了两块相同(共四块)的单面电磁铁10而构成,使在工作缸8内部的上、下两端形成了两个相同的矩形空间22,在单面电磁铁10的磁极面上均布有至少4对磁极11,在每个磁极上都绕有励磁线圈12,单面电磁铁10的宽度等于日字型框架8的宽度,单面电磁铁10的长度等于日字型框架8的高度的一半,在日字型框架8的上、下两个短边3和7的中部都有一个与框内相通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滑动轴承2和6 ;两块阻尼条9和4均由磁流变弹性体材料构成,阻尼条9和4的长度小于工作缸8内矩形空间22的长度并留有阻尼条的拉伸的距离,阻尼条的宽度小于工作缸内矩形空间22的宽度并留有阻尼条9和4的活动间隙,阻尼条9和4的厚度小于日字型框架8的厚度并留有阻尼条9和4的活动间隙;且阻尼条9的一端固定在工作缸8内日字型框架8中部的短边的上端,阻尼条9的另一端与由不导磁材料构成的T型阻尼杆I的一端固定,阻尼杆I的另一端通过工作缸8上端的滑动轴承2从工作缸8内的上端伸出;阻尼条4的一端固定在工作缸8内日字型框架8中部的短边的下端,阻尼条4的另一端与由不导磁材料构成的T型阻尼杆5的一端固定,阻尼杆5的另一端通过工作缸8下端的滑动轴承6从工作缸8内的下端伸出,T型阻尼杆I和5上端的宽度等于阻尼条9和4的宽度,T型阻尼杆上端的厚度等于阻尼条9和4的厚度。
[0016]现在结合本发明的一个应用实例来对本发明的一种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的功能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至图8 ;使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中的上、下各两块单面电磁铁10上的磁极11上的励磁线圈12分别通过引线13和14、15和16与控制电源17连接(详见:图8和图6);
将两个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通过的阻尼杆I固定在Z型支架18的一端,Z型支架18的另一端固定在基座21上,两个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的阻尼杆5与减振板20固定,精密仪表19置于减振板20的上面(详见:图8)。
[0017]当控制电源17没有向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的上、下各两块单面电磁铁10上的磁极11上的励磁线圈12输出电流时,使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工作缸8的两矩形空间22内电磁场强度为零(详见:图3),因工作缸8内的由磁流变弹性体构成的阻尼条9和4没有电磁场通过而在拉伸时的弹性较小;当控制电源17向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的上、下各两块单面电磁铁10上的磁极11上的励磁线圈12输出电流后,使工作缸8内的上、下各两块单面电磁铁10产生的电磁场,使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工作缸8的两矩形空间22内电磁场强度变大,该电磁场将通过阻尼条9和4 (详见:图7),使阻尼条9和4在拉伸时的弹性变大,从而改变了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的阻尼力大小,通过调整控制电源17输出电流的大小,使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的阻尼力大小得到控制;因此,当基座21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振动时,适时调整输入到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中的电流大小,即可改变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23的阻尼力大小,使置于减振板20上的精密仪表10受到外界振动的影响较小。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其包括工作缸、两根阻尼杆和两块阻尼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是在具有一定厚度的日字型框架的上、下两部分的两面,按磁极面相向的方式各固定了两块相同的单面电磁铁而构成,使在工作缸内部的上、下两端形成了两个相同的矩形空间;所述日字型框架的上、下两个短边的中部都有一个与框内相通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滑动轴承;所述两块阻尼条均由磁流变弹性体材料构成,阻尼条的长度小于工作缸内矩形空间的长度并留有阻尼条的拉伸的距离,阻尼条的宽度小于工作缸内矩形空间的宽度并留有阻尼条的活动间隙,阻尼条的厚度小于日字型框架的厚度并留有阻尼条的活动间隙;且一块阻尼条的一端固定在工作缸内日字型框架中部的短边的上端,阻尼条的另一端与阻尼杆的一端固定,阻尼杆的另一端通过工作缸上端的滑动轴承从工作缸内的上端伸出;另一块阻尼条的一端固定在工作缸内日字型框架中部的短边的下端,阻尼条的另一端与阻尼杆的一端固定,阻尼杆的另一端通过工作缸下端的滑动轴承从工作缸内的下端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电磁铁的宽度不小于日字型框架的宽度,单面电磁铁的长度不小于日字型框架的高度的二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和日字型框架由不导磁材料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电磁铁的磁极面上均布有至少4对磁极,在每个磁极上都绕有励磁线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杆悬挂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为T型,T型阻尼杆上端的宽度等于阻尼条的宽度,T型阻尼杆上端的厚度不大于阻尼条的厚度。
【文档编号】F16F6/00GK103615486SQ201310531592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谭和平, 谭林, 谭苹, 谭真 申请人:谭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