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69500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由若干组间隔设置的型钢支撑组组成;各型钢支撑组中包括有底部支撑、一组立柱支撑、一组斜支撑和一组滑轮组,其中,底部支撑固定在套管或隧道内底面壁上,各立柱支撑设立在底部支撑上并至少直接由一个斜支撑来支撑,各立柱支撑上端安设滑轮组。其能满足燃气管道套管或隧道内穿管的要求,结构简单,施工快速方便,节省施工费用,可以避免损坏套管或隧道结构。
【专利说明】一种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特别是指适用于长距离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的轮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的推进,城市燃气作为清洁能源其消费量不断增长,燃气管道建设得到大力发展。随着燃气管道建设大发展,燃气管道非开挖穿越特别是长距离的顶管或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传统的套管或隧道内穿管方法一是:在套管或隧道施工完成后,在套管或隧道内实施平基,在平基上安装滑轨,利用滑车将燃气管道逐根运入套管或隧道内,在套管或隧道内进行焊接、焊口检测等工序。套管或隧道内穿管方法二是:利用夹环将滑轮组固定在燃气管道外壁,管道与滑轮固定不动,滑轮与套管相对运动,达到将管道输送到套管或隧道内的目的。上述方法在实施中仍有明显不足,方法一在管径大、重量重穿越长度长时无法实施;方法二滑轮无法与套管或隧道平面接触,极易破坏套管或隧道结构层。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提高燃气管道穿管和固定的工作效率及安全可靠性是面临的巨大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其可解决燃气管道非开挖穿越特别是长距离的顶管或隧道工程中燃气管道穿管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其由若干组互间隔设置的型钢支撑组组成;各型钢支撑组中包括有底部支撑、一组立柱支撑、一组斜支撑和一组滑轮组,其中,底部支撑固定在套管或隧道内底面壁上,各立柱支撑设立在底部支撑上并至少直接由一个斜支撑来支撑,各立柱支撑上端安设滑轮组。
[0006]所述的一组斜支撑在分别支撑各个立柱支撑的同时还相互构成支撑。
[0007]所述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中,所述底部支撑由型钢制作,应用在套管内时,底部支撑外径为套管管径-O?30毫米,其分布角一般为120?150° ;应用在平底隧道内,底部支撑采用一字形底部支撑。
[0008]所述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中,所述底部支撑采用后锚固方式固定在套管或隧道内底面壁上。
[0009]在上述的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中,所述底部支撑、立柱支撑和斜支撑采用的材质均为碳素钢。
[0010]在上述的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中,所述滑轮组由高强度合金钢制作,其中滑轮组中的滑轮外覆柔性耐磨材料层。
[00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满足燃气管道套管或隧道内穿管的要求;结构简单;施工快速方便,节省施工费用,避免损坏套管(或隧道)结构。【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构成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用于圆形隧道或套管)。
[0014]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用于平底隧道)。
[0015]图4-a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视,用于圆形隧道或套管)。
[0016]图4_b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用于圆形隧道或套管)。
[0017]图4-c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侧视,用于圆形隧道或套管)。
[0018]图5_a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视,用于平底隧道)。
[0019]图5_b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用于平底隧道)。
[0020]图5-c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侧视,用于平底隧道)。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轮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6中B-B剖视图。
[0023]图中:0_燃气管道;1-型钢支撑组;2_套管(或隧道);1.1-底部支撑;1.2-立柱支撑;1.3-斜支撑;1.4-滑轮组;1.4.1-滑轮;1.4.2-滑轮轴;1.4.3-滑轮支撑。
[00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由多组型钢支撑组I组成,其在燃气管道O的作业区域段间隔设置。
[0026]参见图4-a、图4-b、图4-c、图5-a、图5-b和图5_c,各型钢支撑组I中包括有底部支撑1.1、一组立柱支撑1.2、一组斜支撑1.3和一组滑轮组1.4,其中,一组底部支撑1.1固定在套管(或隧道)2内底面壁上,各立柱支撑1.2设立在底部支撑上并至少直接由一个斜支撑来支撑,各立柱支撑上端安设滑轮组。
[0027]所述的底部支撑1.1由型钢制作,用于圆形隧道或套管内使用采用环形,该环形底部支撑1.1环外径均为圆形隧道内径或套管管内径-O?30毫米,其分布角一般为120?150° (参见图4-a);用于平底隧道内使用则采用一字形底部支撑1.1 (参见图4-b)。
[0028]所述底部支撑1.1与套管(或隧道)2采用后锚固技术固定,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膨胀螺栓、化学螺栓等。
[0029]所述的一组立柱支撑1.2由型钢制作,一般由2?6根组成。
[0030]所述一组斜支撑1.3由型钢制作,一般由6?22根组成,其是在分别支撑各个立柱支撑1.2的同时还相互构成支撑,参见图4-a、图5-a。
[0031]所述底部支撑1.1、立柱支撑1.2、斜支撑1.3采用的材质均为碳素钢。
[0032]参见图6和至图7所示,所述滑轮组1.4由高强度合金钢制作,该滑轮组1.4中的滑轮1.4.1外覆柔性耐磨材料层。柔性耐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四氟乙烯、丁腈橡胶。
[0033]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施工步骤如下:
[0034]步骤一,在套管或隧道外预制型钢支撑组I。按照套管(或隧道)2的内径调整底部支撑1.1的曲率半径,使底部支撑1.1与套管(或隧道)2贴合紧密。并要求滑轮组1.4中的滑轮1.4.1表面与管道平行,无角度。若是隧道内则采用一字形底部支撑1.1。
[0035]步骤二,将预制的型钢支撑组I固定在套管(或隧道)2内底面,采用后锚固技术固定。
[0036]步骤三,在套管(或隧道)2内根据燃气管道(燃气管道O)的管径按照一定的间距设置型钢支撑组I。
[0037]步骤四,将焊接好的燃气管道O放置在型钢支撑组I滑轮组1.4上。
[0038]步骤五,管道O经牵引进入套管(或隧道)2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组间隔设置的型钢支撑组组成;各型钢支撑组中包括有底部支撑、一组立柱支撑、一组斜支撑和一组滑轮组,其中,底部支撑固定在套管或隧道内底面壁上,各立柱支撑设立在底部支撑上并至少直接由一个斜支撑来支撑,各立柱支撑上端安设滑轮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斜支撑在分别支撑各个立柱支撑的同时还相互构成支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由型钢制作,用于圆形隧道或套管内使用时采用环形;用于平底隧道内使用时采用一字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底部支撑的环外径均为圆形隧道内径或套管管内径-O?30毫米,其分布角为120 ?1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采用后锚固方式固定在套管或隧道内底面壁上。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立柱支撑和斜支撑采用的材质均为碳素钢。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应用在套管或隧道内燃气管道穿管固定轮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由高强度合金钢制作,其中滑轮组中的滑轮外覆柔性耐磨材料层。
【文档编号】F16L1/06GK203532957SQ201320441538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3日
【发明者】孙明烨, 李慧梅, 陆景慧 申请人: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