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及商用的豆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8570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及商用的豆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为小家电配件,解决了易故障的问题,主要包括阀体,阀体中具有阀腔,阀体的一端设有进口,进口与阀腔连通,阀腔中设有阀芯,阀芯与阀腔密封配合,阀体的侧部沿阀芯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出口,阀芯中设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的入口端与进口连通,阀芯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使连通通道的出口端与出口连通或隔断,阀体的另一端设有将阀腔封闭的阀盖,阀盖的内侧与阀体密封连接,阀盖的外侧设有触发装置和联动装置,触发装置与出口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联动装置与阀芯同步转动,主要用于控制豆浆机中浆液的流向。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商用的豆浆机,具有上述浆液控制阀,故障率低,控制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及商用的豆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特别是一种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及具有该浆液控制阀的商用的豆浆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豆浆机中设置的浆液控制阀采用光电式控制结构,主要结构包括在阀体上设置一个进口和若干出口,光电板上设置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封闭在阀体内部,光电开关与出口——对应,阀体中设置阀芯,阀芯中具有与进口连通的连通通道,电机带动阀芯转动,阀芯上设置挡片,当需要进口与某个出口连通时,阀芯转动到相应位置,使挡片挡住与该出口相对应的光电开关,这样光电板就能产生信号,从而使控制系统来控制电机停止转动,此时与这个光电开关对应的出口与连通通道保持连通,这样进口与出口就保持连通,浆液就能从浆液控制阀中通过了。但是因光电板装在浆液控制阀内,如果浆液控制阀漏浆,会造成光电板腐蚀损坏,引起故障;而且光电板抗干扰能力较差,光电开关被脏物、蟑螂或小虫子挡处时容易引起故障;另外,光电板制作要求较高,如果有缺陷,影响寿命及不良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故障率,提高可靠性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中具有阀腔,阀体的一端设有进口,进口与阀腔连通,所述阀腔中设有阀芯,阀芯与阀腔密封配合,阀体的侧部沿阀芯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出口,所述阀芯中设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的入口端与进口连通,阀芯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使连通通道的出口端与出口连通或隔断,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有将阀腔封闭的阀盖,阀盖的内侧与阀体密封连接,所述阀盖的外侧设有触发装置和联动装置,所述触发装置与出口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所述联动装置与阀芯同步转动,联动装置在阀芯将进口与出口连通时使触发装置断开,联动装置在阀芯将进口与出口隔断时使触发装置闭合。
[0005]进一步的,所述联动装置为触发轮,所述阀芯的一端穿过阀盖与触发轮固定连接,触发装置具有触发部件,触发轮的外周侧面与所有触发装置的触发部件位于同一平面。
[0006]进一步的,所述触发装置为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固定于阀盖的外侧,触发部件为微动开关的动触点,动触点在与触发轮的外周侧面接触时与微动开关的静触点接触使微动开关闭合,所述触发轮的外周侧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位置与连通通道出口端的位置对应,所述动触点可在触发轮转动过程中落入凹槽并与静触点分离使微动开关断开。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动触点上设置有滚轮,滚轮沿触发轮的外周侧面滚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半圆弧槽,半圆弧槽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滚轮的直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触发装置为金属触片,金属触片的一端悬空作为触发部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上设有漏浆孔,所述漏浆孔将阀腔与阀体外部连通且与阀腔的底部连通,漏浆孔设置在位于出口与阀盖之间的那部分阀体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阀盖的内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漏浆孔对应并且抵住漏浆孔壁相面对的两个位置;或者,所述阀体上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将阀腔与阀体外部连通且与阀腔的顶部连通,透气孔设置在位于出口与阀盖之间的那部分阀体上。
[0012]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商用的豆浆机,包括机身、控制系统和磨浆系统,机身中设有电机,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磨浆系统包括磨浆室,所述磨浆室的底部设有循环腔,所述机身中设有上述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的阀芯传动连接,所述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的进口与循环腔连通,所述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包括两个出口和两个触发装置,第一个出口与磨浆室连通,第二个出口用于排出磨浆系统的浆液,两个触发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还包括第三个出口和第三个触发装置,第三个出口用于排出余水,第三个触发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将触发装置设置在浆液控制阀的外部,实现电液隔离,避免了浆液控制阀漏浆影响触发装置的正常使用,不容易发生故障,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C向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D-D向剖视图;
[0019]图4为阀芯与阀体配合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的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在图6中使用情况的示意图1 ;
[0023]图8为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在图6中使用情况的示意图1I ;
[0024]图9为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在图6中使用情况的示意图1II ;
[0025]图10为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在图6中使用情况的示意图1V ;
[0026]图11为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在图6中使用情况的示意图V ;
[0027]图12为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在图6中使用情况的示意图VI ;
[0028]图13为区别于图6的另一种商用的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2、3、4和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I的实施例。
[0031]本实施例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I包括阀体11,阀体11中具有阀腔,阀体11的一端设有进口 111,进口 111与阀腔连通,阀腔中设有阀芯13,阀芯13与阀腔密封配合,也就是说阀芯13伸入阀腔的部分完全占据了阀腔的空间。阀体11的侧部沿阀芯13的周向设置有三个出口 112,优选是三个出口 112沿阀芯13的周向均布,两两出口 112之间的间距相同,便于加工,也便于后期设定程序来控制电机转动。出口 1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合来选择,例如两个、四个或更多。阀芯13中设有连通通道131,连通通道131的入口端1311与进口 111保持连通,阀芯1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使连通通道131的出口端1312与出口 112连通或隔断,具体是当连通通道131的出口端1312随阀芯13转动到与出口 112对齐的位置时即可与出口 112连通,从而使进口 111与出口 112连通,而当连通通道131的出口端1312随阀芯13转动与这个出口 112完全错开时,即与这个出口 112隔断,连通通道131的结构、形状没什么要求,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优选是沿阀芯13的轴向钻孔形成轴向孔,再沿阀芯13的径向钻孔形成径向孔与轴向孔连通即可。阀体11的另一端设有将阀腔封闭的阀盖12,阀盖12的内侧与阀体11密封连接,阀盖12的外侧设有微动开关15和触发轮14,微动开关15与出口 112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即出口 112沿着阀芯13的轴向投影在阀盖12的外侧上是与相对应的微动开关15处在同一位置的,阀芯13的一端穿过阀盖12与触发轮14固定连接,使得触发轮14与阀芯13同步转动,即两者转动的角速度相同,触发轮14在阀芯13将进口 111与出口 112连通时使微动开关15断开,触发轮14在阀芯13将进111与出112隔断时使微动开关15闭合。
[0032]下面结合具体的结构进行描述,触发轮14的外周侧面与所有微动开关15的动触点151位于同一平面。动触点151在与触发轮14的外周侧面接触时与微动开关15的静触点152接触使微动开关15闭合,触发轮14的外周侧面设置有凹槽141,动触点151可在触发轮14转动过程中落入凹槽141并与静触点152分离使微动开关15断开,而此时进111与出口 112则正好通过连通通道131连通,所以需要凹槽141的位置与连通通道131出口端的位置对应,就是沿阀芯13的轴向上,两者的投影重叠,当某个微动开关15的动触点151进入凹槽141中,说明这个微动开关15相对应的出口 112与连通通道131的出口端连通了。为了动触点151在发轮的外周侧面上移动以及从触发轮14的外周侧面进入凹槽141或移出凹槽141时更加平缓,在动触点151上设置有滚轮153,滚轮153沿触发轮14的外周侧面滚动,同时这样能够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触发轮14转动的阻力变小,电机负荷降低。因为在动触点151上设置了滚轮153,所以优选凹槽141为半圆弧槽,半圆弧槽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滚轮153的直径,使得滚轮153能够完全进入凹槽141,使动触点151与静触点152完全分离。
[0033]阀体11上设有漏浆孔113,漏浆孔113将阀腔与阀体11外部连通且与阀腔的底部连通,漏浆孔113设置在位于出口 112与阀盖12之间的那部分阀体11上,便于排出阀芯13与阀体11之间的间隙中的浆液,避免积留。为了便于在安装时明确漏浆孔113朝下,在阀盖12的内侧设有凸块121,凸块121与漏浆孔113对应并且抵住漏浆孔113壁相面对的两个位置,本实施例中,漏浆孔113壁相面对的两个位置分别设置一个凸块121,这样在安装时只有将漏浆孔113的孔壁对准两个凸块121才能将阀盖12与阀体11装配好。凸块121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凸块121的两个端面抵住漏浆孔113壁相面对的两个位置。另外,为了便于漏浆,在阀体11上设有透气孔114,透气孔114将阀腔与阀体11外部连通且与阀腔的顶部连通,透气孔114设置在位于出口 112与阀盖12之间的那部分阀体11上,这样可以平衡气压阀腔内部的气压,利用大气压和浆液的重力使浆液快速从阀芯13与阀体11之间的间隙中排出。
[0034]本实施例通过阀盖12实现液电隔离,即使浆液控制阀I漏浆时,浆液也不会流到电路控制部分造成微动开关15损坏,用微动开关15替换光电开关,结构简化,成本降低,而且控制简化,微动开关15可靠性高,寿命长,是标准件,有缺陷的零件容易区分,减少配件生产,提高部件整体可靠性,用微动开关15控制的浆液控制阀I位置精度也比较高。本实施例中阀盖12外侧的空间足够,所以可以将微动开关15平放固定在阀盖12外侧面上,若浆液控制阀I的尺寸较小,也可以将微动开关15相对阀盖12外侧面竖立固定。
[0035]另外,上述的微动开关15也可以用金属触片替代,金属触片的一端悬空作为触发部件与触发轮14的外周侧面接触。还可以采用磁感应开关,例如干簧管、霍尔开关、接近开关等替代微动开关15。若将光电开关移到阀盖12外侧,也能避免因漏浆而造成可靠性下降的问题,但光电板配件质量无法提高,而且浆液控制阀的整体尺寸变大。
[0036]实施例二:
[0037]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商用的豆浆机的实施例,包括机身2、控制系统和磨浆系统,机身2中设有煮浆桶4和电机,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磨浆系统包括磨浆室31,磨浆室31的底部设有循环腔32,在循环腔32外部设置有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1,电机的输出轴与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I的阀芯传动连接,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I的进口与循环腔32连通,本实施例中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I包括三个出口和三个微动开关,第一个出口与磨浆室连通,第二个出口用于排出磨浆系统的浆液,与煮浆桶4连通,第三个出口用于排出余水,例如与余水盒5连通,三个微动开关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0038]下面以具有三个出口 112和三个微动开关15的浆液控制阀I为例说明工作原理,结合图7至图12,其中第一个微动开关15a对应的第一个出口 112a与磨浆室连通,第一个出口 112a位于I点方向,第二个微动开关15b对应的第二个出口 112b与煮浆桶4连通用于排出磨浆系统的浆液,第二个出口 112b位于9点方向,第三个微动开关15c对应的第三个出口 112c与余水盒5连通用于排出余水,第三个出口 112c位于5点方向。
[0039]首先看图7,此时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I的所有微动开关的动触点都在触发轮14的外周侧面,没有进入凹槽141,所有微动开关都处于导通状态,三个出口都是与连通通道的出口端错开的。当豆浆机开始执行制浆程序,需要实现循环磨浆时,要将第一个出口 112a与进口连通,使循环腔中的浆液回流至磨浆室中,因此启动电机带动阀芯13转动,使对应第一个出口 112a的第一个微动开关15a的动触点151a相对触发轮14的外周侧面移动。
[0040]如图8所示,第一个微动开关15a的动触点151a开始进入凹槽141并与第一个微动开关15a的静触点152a逐渐分离,而电机保持工作带动触发轮14继续转动,触发轮14转动到图9所示位置时,第一个微动开关15a的动触点151已经与第一个微动开关15a的静触点152a完全分离,第一个微动开关15a断开,控制系统得到信号,判断此时连通通道的出口端已经与第一出口 Illa连通,然后经过预定的程序,触发轮14还可以继续转动一定角度,使第一个微动开关15a的动触点151a完全进入凹槽141中,然后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停止工作,触发轮14停转,循环腔中的浆液就开始循环腔-进口-连通通道-第一个出口112a-磨浆室-循环腔的循环流动,从而实现循环磨浆。
[0041]当豆浆机磨浆循环达到一定时间后,满足排浆要求,要将磨浆室31中的浆液排至煮浆桶4中进行加热煮浆,此时需要将第二个出口 112b与连通通道131的出口端对齐连通,因此控制系统启动电机运转,触发轮14被带动,本实施例中第二个微动开关15b位于9点方向,所以需要触发轮14逆时针转动,如图10所示,触发轮14逆时针转动后,第一个微动开关15a的动触点151a移出凹槽141,第一个微动开关15a重新导通,第一出口 112a与连通通道的出口端完全错开,浆液不再循环。触发轮14 一直转动到图11所示位置,第二个微动开关15b的动触点151b完全进入凹槽141中,类似循环磨浆过程,第二个微动开关15b断开后,控制系统得到信号控制电机停转,第二个出口 112b保持与连通通道的出口端对齐连通,从而浆液从磨浆系统中流入煮浆桶4中。
[0042]以上两个微动开关和出口就可以实现制浆排浆,而第三个出口 112c与余水盒连通,是在制浆结束后,清洗豆浆机时将用于排出余水,控制原理也相同,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系统会在排浆结束后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触发轮14逆时针转动,第二个微动开关15b的动触点151b移出凹槽141,第二个微动开关15b重新导通,第二出口 112b与连通通道的出口端错开,排浆结束,而触发轮14继续转动,一直转至图12所示位置,第三个微动开关15c的动触点151c完全进入凹槽141中,第三个微动开关15c断开,控制系统得到信号进行清洗豆浆机,磨浆系统中的余水通过进口 -连通通道-第三个出口 112c排出至余水盒。
[0043]另外,实施例一中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所采用的结构也可以实施到本实施例中。豆浆机机型也可以采用如图13所示为可以直接出浆饮用的机型,没有煮浆桶,第二个出口向接浆杯6排浆。在这种机型中,第二个出口也可以用来排出余水,即一个出口可实现排衆和排余水两个功能。
[0044]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中具有阀腔,阀体的一端设有进口,进口与阀腔连通,所述阀腔中设有阀芯,阀芯与阀腔密封配合,阀体的侧部沿阀芯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出口,所述阀芯中设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的入口端与进口连通,阀芯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使连通通道的出口端与出口连通或隔断,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有将阀腔封闭的阀盖,阀盖的内侧与阀体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的外侧设有触发装置和联动装置,所述触发装置与出口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所述联动装置与阀芯同步转动,联动装置在阀芯将进口与出口连通时使触发装置断开,联动装置在阀芯将进口与出口隔断时使触发装置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为触发轮,所述阀芯的一端穿过阀盖与触发轮固定连接,触发装置具有触发部件,触发轮的外周侧面与所有触发装置的触发部件位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为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固定于阀盖的外侧,触发部件为微动开关的动触点,动触点在与触发轮的外周侧面接触时与微动开关的静触点接触使微动开关闭合,所述触发轮的外周侧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位置与连通通道出口端的位置对应,所述动触点可在触发轮转动过程中落入凹槽并与静触点分离使微动开关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上设置有滚轮,滚轮沿触发轮的外周侧面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半圆弧槽,半圆弧槽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滚轮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为金属触片,金属触片的一端悬空作为触发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漏浆孔,所述漏浆孔将阀腔与阀体外部连通且与阀腔的底部连通,漏浆孔设置在位于出口与阀盖之间的那部分阀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的内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漏浆孔对应并且抵住漏浆孔壁相面对的两个位置;或者,所述阀体上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将阀腔与阀体外部连通且与阀腔的顶部连通,透气孔设置在位于出口与阀盖之间的那部分阀体上。
9.一种商用的豆衆机,包括机身、控制系统和磨衆系统,机身中设有电机,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磨浆系统包括磨浆室,所述磨浆室的底部设有循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中设有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的阀芯传动连接,所述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的进口与循环腔连通,所述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包括两个出口和两个触发装置,第一个出口与磨浆室连通,第二个出口用于排出磨浆系统的浆液,两个触发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商用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用浆液控制阀还包括第三个出口和第三个触发装置,第三个出口用于排出余水,第三个触发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文档编号】F16K27/12GK203730832SQ201320892437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王旭宁, 林毅, 王振远 申请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