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1463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包括与台车底部相固定的上密封部,所述上密封部沿台车长度方向设置,且为水平状;所述上密封部底面设置有不锈钢滑道;在风箱顶部设置有隔热竖板,隔热竖板外侧设置有充气挡风带,所述充气挡风带沿风箱顶部设置,连为一体呈环形,所述充气挡风带的顶部与所述不锈钢滑道底面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在风箱顶部设置隔热竖板,在隔热竖板外侧设置充气挡风带,隔热竖板将高温空气与充气挡风带相隔离,充气挡风带与台车底部的上密封部接触密封,密封效果好,堵漏完全,安装速度快,停机时间短,便于安装维护。
【专利说明】—种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冷机上使用的用于密封台车下部和风箱之间间隙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鼓风环冷机是烧结生产工艺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冷却经烧结机焙烧并经单辊破碎机破碎的烧结矿料。如图1和图2所示,环冷机整体结构为圆环形,高温烧结矿料放入台车100中,台车100在环冷机上的环形轨道101上匀速运行,同时,鼓风机将空气从环冷机下方通过风箱102向上吹入,空气从台车底板上的空洞进入台车中,对台车100内的矿料进行冷却。台车在环冷机上绕行一周,完成烧结矿的冷却后,在环冷机的卸料区将冷却后的矿料卸下。
[0003]目前,环冷机采用的都是鼓风冷却,因此,由鼓风机送入的空气的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环冷机的冷却效率,为了保证冷空气的使用效率,则要求台车底部与风箱之间的空隙得到有效密封,防止空气从两者间的空隙漏出。如图3和图4所示,现有环冷机的台车底部与风箱之间空隙普遍采用动、静密封的方式进行密封。在台车100底部设置动密封板103,动密封板103随台车100移动,动密封板103与固定在风箱102上的固定板104相接触实现密封;同时在风箱102上还设置有位于动密封板103外侧的静密封板105,静密封板105与台车100底部相接触实现密封。现有技术中采用双层橡胶密封板进行密封,在使用过程中,密封板容易磨损及被撕扯断裂,导致漏风严重,影响冷却效率,而且损坏后需要经常更换,维护成本很高,而且更换时要更换两层密封板,工序繁杂。
[0004]为了提高密封效果,降低维护成本,申请号为201410021359.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环冷机台车下部密封装置,其包括上部移动密封体,下部固定密封体,在上部移动密封体和下部固定密封体之间设有密闭囊式密封体,该密闭囊式密封体与上部移动密封体滑动连接,密闭囊式密封体与下部固定密封体固定连接。该专利申请采用金属编织囊用于环冷一段的高温密封,金属编织囊中设置弹簧,弹簧将金属编织囊向上顶起,使其与上部移动密封体相接触。但是金属编织囊想要达到好的密封效果,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还需在内部设置弹簧,结构相对复杂。而夹设于上、下水平板密封体之间的橡胶空腔气囊,仅靠底部的预埋螺栓固定,由于鼓风机从风箱向上吹入的空气风量很大,会使安装在上、下密封体之间的气囊左右摆动,由于位置不固定导致部分密封失效,而且气囊的内侧直接与风箱内高温空气相接触,高温会加速橡胶空腔气囊的老化速度,缩短其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而且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既不方便安装也不便于维护检修。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修方便、密封效果好的密封装置,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之间间隙的密封。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7]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包括与台车底部相固定的上密封部,所述上密封部沿台车长度方向设置,且为水平状;所述上密封部底面设置有不锈钢滑道;在风箱顶部设置有隔热竖板,隔热竖板外侧设置有充气挡风带,所述充气挡风带沿风箱顶部设置,连为一体呈环形,所述充气挡风带的顶部与所述不锈钢滑道底面滑动接触。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充气挡风带为橡胶充气带。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隔热竖板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充气挡风带侧壁上设置有位置与所述燕尾槽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竖截面形状为梯形,与所述燕尾槽卡扣配合。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充气挡风带顶壁的厚度大于其它侧壁的厚度。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充气挡风带的顶部及所述不锈钢滑道的底面为弧形。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燕尾槽为贯穿隔热竖板长度方向的通槽,或沿隔热竖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充气挡风带上设置有充气管和放气管,充气管和放气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不锈钢滑道上方设置有隔热垫板。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隔热垫板位于所述不锈钢滑道与所述上密封部之间。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风向顶部设置隔热竖板,将充气挡风带固定于隔热竖板外侧,充气挡风带顶部与固定与台车底部上密封部相接触,在上密封部与充气挡风带顶部之间有不锈钢滑道,充气挡风带与不锈钢滑道滑动接触,实现台车底部与风箱间空隙的密封,而且隔热竖板将风箱内高温空气与充气挡风带隔离开,使高温空气不能直接与充气挡风带相接触,以延长充气挡风带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与现有技术采用动、静密封板密封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易损坏。优选方案中,充气挡风带与隔热竖板采用卯榫结构装配,克服了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容易损坏密封板且拆装麻烦的不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的环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现有技术的环冷机的俯视图。
[0019]图3为现有技术的环冷机台车与风箱间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5及图6所示,环冷机的环形机架I上设置有环绕机架I的导轨2,台车3架设于导轨2上,台车3沿导轨2运行,鼓风机(未图示)向风箱4内吹入空气,冷却空气经风箱4从台车底部向上吹,从而对台车3内的烧结矿料进行冷却。为了防止空气从台车底部和风箱之间的间隙向外泄露,在台车底部与风箱侧部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5,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5包括上密封部5-1、隔热竖板5-2、充气挡风带5-3。上密封部5-1水平固定于台车100底部,在上密封部5-1底面上设置有不锈钢滑道5-4,不锈钢滑道5-4形成一个水平的密封接触面。隔热竖板5-2固定安装于风箱4顶部,隔出风箱外侧和风箱内侧的空间。为了便于描述,将靠近风箱中心的一侧定义为内侧,远离风箱中心的一侧为外侧。在隔热竖板5-2的外侧表面上加工有燕尾槽5-2a,燕尾槽5-2a可以是贯穿隔热竖板5_2长度方向的通槽,也可以沿隔热竖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充气挡风带5-3采用耐高温、耐磨橡胶制成的环形充气带,该充气带沿风箱顶部设置。充气挡风带5-3上设置有充气管和放气管,充气管和放气管上均设置有阀门。通过充气管向充气挡风带5-3内充入气体,使充气挡风带5-3形成一个挡风墙,充气挡风带5-3的顶部表面与上密封部5-1底面上的不锈钢滑道5-4相接触。在充气挡风带5-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隔热竖板5-2上燕尾槽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块5-3a,该安装块5-3a的竖截面形状呈梯形,安装块5_3a与隔热竖板5_2上的燕尾槽5_2a相配合,将安装块5-3a卡入燕尾槽5-2a时即可将充气挡风带5_3安装于隔热竖板5_2上。当需要检修时,将充气挡风带5-3内的气体从放气管向外排放,维护人员将安装块5-3a从燕尾槽5-2a拔出,就可以将充气挡风带5-3从隔热竖板5-2上取下。
[0028]本实用新型在台车底部设置水平的上密封部,上密封部底面上安装有U、光滑耐磨的不锈钢滑道,将充气挡风带安装于风箱顶部,充气挡风带充气后,形成顶部表面与不锈钢滑道相接触的两圈挡风墙,该挡风墙位于隔热竖板的外侧,风箱内部的热空气被隔热竖板阻挡,不能直接与充气挡风带接触,从而可以保护充气挡风带,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隔热竖板还起到固定充气挡风带的作用,由于隔热竖板将风挡住,防止充气挡风带受风箱中吹出的大风量气流的影响而左右摆动移位,实现堵漏完全,保证密封效果。而且充气式挡风带与隔热竖板间采用榫卯式结构进行配合,安装速度快,检修时间短,停机时间短。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档风带可在摩擦面上加厚,摩擦面厚度大于其他侧面厚度,延长使用寿命。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充气挡风带5-3的竖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不锈钢滑道5-4的底面为与充气挡风带5-3顶部配合的弧形,不锈钢滑道5-4采用弧形底面,可以保证与椭圆形充气挡风带顶部的接触面积,确保密封效果。
[0031]实施例3
[0032]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在隔热竖板5-2上设置有两排燕尾槽5-2a,在充气挡风带5-3上对应位置也设置有两排安装块5-3a,安装块与燕尾槽卡扣配合,从而将充气挡风带固定在隔热竖板外侧。此外,本实施例在不锈钢滑道5-4上方设置隔热垫板5-5,隔热垫板5-5位于上密封部5-1与不锈钢滑道5-4之间,用于阻隔台车高温向不锈钢滑道5-4的传导,上密封部5-1可采用Q245R耐热钢板,上密封部5_1与台车底部焊接形成其环形平面,不锈钢滑道5-4通过沉头螺栓与上密封部固定。或者,所述上密封部即为隔热垫板。
[0033]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设置于环冷机风箱两侧的顶部,在台车底部与风箱之间形成两道环形的挡风墙,同时在挡风墙内侧设置隔热竖板,用于隔热及充气挡风带的安装定位,充气挡风带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正方形等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设计,实现全段密封。采用本实用新型对台车底部和风箱间空隙进行密封,由于密封效果提高,漏风明显减少,使余热发电系统余热回收的能力明显增加,供余热锅炉的废气温度可提高50度左右。从而提高余热锅炉的蒸汽产量及温度。
[0034]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这些零部件之间的组合关系并不只是实施例所公开的形式,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包括与台车底部相固定的上密封部,所述上密封部沿台车长度方向设置,且为水平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密封部底面设置有不锈钢滑道; 在风箱顶部设置有隔热竖板,隔热竖板外侧设置有充气挡风带,所述充气挡风带沿风箱顶部设置,连为一体呈环形,所述充气挡风带的顶部与所述不锈钢滑道底面滑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挡风带为橡胶充气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竖板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充气挡风带侧壁上设置有位置与所述燕尾槽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竖截面形状为梯形,与所述燕尾槽卡扣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挡风带顶壁的厚度大于其它侧壁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挡风带的顶部及所述不锈钢滑道的底面为弧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为贯穿隔热竖板长度方向的通槽,或沿隔热竖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挡风带上设置有充气管和放气管,充气管和放气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滑道上方设置有隔热垫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环冷机台车下部与风箱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板位于所述不锈钢滑道与所述上密封部之间。
【文档编号】F16J15/16GK204083230SQ20142037211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关兴旺, 关珍旺, 关越, 张国庆, 郭云奇 申请人:宝鸡市晋旺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