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夹套气动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903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仪表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夹套气动调节阀。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医药、化工等行业的迅猛发展,所生产产品的品种,或所使用的工艺介质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其物理、化学性质也越来越复杂与多变。如一些硫酸盐、工业碱、硫磺、三聚氰胺等介质的结晶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或因介质温度降低,粘度变化很大,很容易结晶或凝固,从而影响介质在管道及阀门内的正常输送,无法保证工艺过程的稳定运行。因此对用于调节控制该类介质正常流动或截断的调节阀产品需要其具有保温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保温夹套气动调节阀,以适用于流动介质对环境温度要求的场合,且该调节阀具有散热慢,保温时间长,使用安全的特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保温夹套气动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和阀杆,其中:

阀体内设有介质通道,阀座安装在阀体的介质通道中,阀座将介质通道分隔成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阀芯可上下运动地安装在介质通道内,阀芯位于阀座上方并与阀座配合用于控制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的通断,阀芯通过阀杆与气动机构连接并通过气动机构驱动其上下运动;

阀体的外部包覆有保温夹套,其中,保温夹套包括内夹套和外夹套,内夹套的内周与阀体的外周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保温腔;外夹套设置在内夹套的外周且外夹套的内周与内夹套外周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隔热腔;外夹套上分别设 有与保温腔连通用于向保温腔内输送保温介质的保温介质进口及与保温腔连通用于将保温腔内的保温介质输出的保温介质出口。

优选地,保温腔内还设有保温盘管,保温盘管的一侧紧贴内夹套的内周面固定。

优选地,保温腔的内周面设有防腐层。

优选地,隔热腔的内周面设有隔热层。

优选地,保温介质进口位于阀体的上端。

优选地,保温介质出口位于阀体的下端且远离保温介质进口的一端。

优选地,阀杆上套装有阀盖,阀盖与阀杆之间设有密封填料函,阀盖的底部与阀体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在阀体的外部包覆有保温夹套,保温夹套包括内夹套和外夹套,内夹套的内周与阀体的外周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保温腔,通过向保温腔内中输送保温介质,以保证介质在流经介质通道时,介质温度不会下降;同时,在外夹套的内周与内夹套外周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隔热腔,隔热腔的设置可以有效减缓保温腔内的热量散失速度,同时隔热腔的设置还能避免外夹套过热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流动介质对环境温度要求的场合,且具有散热慢,保温时间长,使用安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保温夹套气动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保温夹套气动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保温夹套气动调节阀,包括:阀体1、 阀座2、阀芯3和阀杆4,其中:

阀体1内设有介质通道,阀座2安装在阀体1的介质通道中,阀座2将介质通道分隔成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阀芯3可上下运动地安装在介质通道内,阀芯3位于阀座2上方并与阀座2配合用于控制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的通断,阀芯3通过阀杆4与气动机构连接并通过气动机构驱动其上下运动;阀杆4上套装有阀盖9,为了增加阀杆4与阀盖9之间的密闭性,阀盖9与阀杆4之间设有密封填料函91,阀盖9的底部与阀体1固定连接;

阀体1的外部包覆有保温夹套5,其中,保温夹套5包括内夹套51和外夹套52,内夹套51的内周与阀体1的外周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保温腔6,通过向保温腔6内中输送保温介质,使介质通道内的环境温度大于等于所要流过的介质温度,以保证介质在流经介质通道时,介质温度不会下降;外夹套52设置在内夹套51的外周且外夹套52的内周与内夹套51外周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隔热腔7,隔热腔7的设置可以有效减缓保温腔6内的热量散失速度,同时隔热腔7的设置还能避免外夹套52过热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外夹套52上分别设有与保温腔6连通用于向保温腔6内输送保温介质的保温介质进口521及与保温腔6连通用于将保温腔6内的保温介质输出的保温介质出口522;保温介质进口521位于阀体1的上端;保温介质出口522位于阀体1的下端且远离保温介质进口521的一端以方便保温介质的循环流入和流出。

本实施例中,在保温腔6内设置保温盘管8,保温盘管8的一侧紧贴内夹套51的内周面固定,保温盘管8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缓保温腔6内热量的散失速度;同时,为了提高隔热腔7的隔热效果及延长保温腔6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在隔热腔7的内周面设有隔热层;在保温腔6的内周面设有防腐层。

本发明中,在阀体的外部包覆有保温夹套,保温夹套包括内夹套和外夹套, 内夹套的内周与阀体的外周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保温腔,通过向保温腔内中输送保温介质,以保证介质在流经介质通道时,介质温度不会下降;同时,在外夹套的内周与内夹套外周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隔热腔,隔热腔的设置可以有效减缓保温腔内的热量散失速度,同时隔热腔的设置还能避免外夹套过热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流动介质对环境温度要求的场合,且具有散热慢,保温时间长,使用安全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