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装置及使用此保持装置的影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398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保持装置及使用此保持装置的影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视监视器等影像显示设备的保持装置以及使用此保持装置的影像显示设备,其中,电视监视器可例如包括液晶电视或电浆电视。



背景技术:

在习知技术中,如下列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使用保持装置将电视监视器等影像显示设备组装至墙壁等支撑装置,已是一种众所皆知的技术。这种习知的保持装置虽可在保持影像显示设备的同时,使影像显示设备往前后方向摆动,但为了使影像显示设备保持在所需的角度,且不致因其本身的重量、震动或是其他理由而导致影像显示设备的倾斜角度产生变化,习知的保持装置通常具有由摩擦板或碟型弹簧等弹性装置构成的摩擦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06-029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第2007-139012号公报。

然而,上述先行技术文献中的保持装置虽可应用在影像显示设备为小型且重量轻的情况,或是影像显示设备的设置状态不会对保持装置带来过大摩擦力矩的情况,但在影像显示设备为大型且重量较重的情况下,或是以壁挂等方式组装影像显示设备,因而会对保持装置带来较大摩擦力矩的情况下,影像显示设备的倾斜角度将会随时间产生变化,因此有不实用的缺点。而即使在保持装置中另外设置锁定装置,若使用者不经意地在未解除锁定的状态下改变倾斜角度,或是影像显示设备因地震等因素而产生大幅晃动时,锁定装置将可能会损坏,徒增使用上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装置以及使用此保持装置的影像显示设备,当透过本发明的保持装置的锁定装置锁定影像显示设备时,即使在不解除锁定的状态下改变影像显示设备的角度,锁定装置也不会因此损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保持装置是用于保持影像显示设备,使影像显示设备相对支撑装置往左右方向摆动。其中,影像显示设备组装于保持 板,支撑装置的一侧组装有组装板,保持板与组装板之间设有左右摆动用铰链杆,左右摆动用铰链杆上设有左右摆动控制装置,左右摆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保持板在左右方向上的摆动。左右摆动控制装置包含左右摆动锁定装置及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左右摆动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左右摆动用铰链杆的一侧,并由固定齿轮、转动齿轮、波浪垫圈、弹性组件、推压垫圈及左右锁定杆构成,其中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插入贯通左右摆动用铰链杆并于平面方向相互咬合,波浪垫圈设置在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之间,弹性组件使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相互压接,左右锁定杆抵接于推压垫圈并组装于左右摆动用铰链杆,左右锁定杆用于卡合或分离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设置在左右摆动用铰链杆的另一侧,并由插入贯通于左右摆动用铰链杆的多个摩擦垫圈、弹性组件及推压垫圈构成。

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种保持装置是用于保持影像显示设备,使影像显示设备相对支撑装置往上下方向摆动。其中,影像显示设备组装于保持板,支撑装置的一侧组装有组装板,保持板与组装板之间设有上下摆动用铰链杆,上下摆动用铰链杆上设有上下摆动控制装置,上下摆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保持板在上下方向上的摆动。上下摆动控制装置包含上下摆动锁定装置及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上下摆动锁定装置设置在上下摆动用铰链杆的一侧,并由固定齿轮、转动齿轮、波浪垫圈、弹性组件、推压垫圈及上下锁定杆构成,其中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插入贯通上下摆动用铰链杆并于平面方向相互咬合,波浪垫圈设置在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之间,弹性组件使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相互压接,上下锁定杆抵接于推压垫圈并组装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上下锁定杆用于卡合或分离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设置在上下摆动用铰链杆的另一侧,并由插入贯通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的多个摩擦垫圈、弹性组件及推压垫圈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种保持装置是用于保持影像显示设备,使影像显示设备相对支撑装置往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摆动。其中,所述影像显示设备组装于一保持板,所述支撑装置的一侧组装有一组装板,所述保持板与所述组装板之间设有左右摆动控制装置及上下摆动控制装置,所述左右摆动控制装置具有一左右摆动用铰链杆,所述上下摆动控制装置具有一上下摆动用铰链杆。左右摆动控制装置包含左右摆动锁定装置及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左右摆动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左右摆动用铰链杆的一侧,并由固定齿轮、转动 齿轮、波浪垫圈、弹性组件、推压垫圈及左右锁定杆构成,其中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插入贯通左右摆动用铰链杆并于平面方向相互咬合,波浪垫圈设置在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之间,弹性组件使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相互压接,左右锁定杆抵接于推压垫圈并组装于左右摆动用铰链杆。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设置在左右摆动用铰链杆的另一侧,并由插入贯通于左右摆动用铰链杆的多个摩擦垫圈、弹性组件及推压垫圈构成。上下摆动控制装置包含上下摆动锁定装置及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上下摆动锁定装置设置在上下摆动用铰链杆的一侧,并由固定齿轮、转动齿轮、波浪垫圈、弹性组件、推压垫圈及上下锁定杆构成,其中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插入贯通上下摆动用铰链杆并于平面方向相互咬合,波浪垫圈设置在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之间,弹性组件使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相互压接,上下锁定杆抵接于推压垫圈并组装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上下锁定杆用于卡合或分离固定齿轮与转动齿轮。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设置在上下摆动用铰链杆的另一侧,并由插入贯通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的多个摩擦垫圈、弹性组件及推压垫圈构成。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左右摆动用铰链杆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透过接合组件而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左右摆动控制装置与上下摆动控制装置具有止动装置,止动装置用于限制左右摆动用铰链杆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的转动角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保持装置具有影像显示设备用的拆装机构,拆装机构包含转接组件及卡止组件。转接组件可卡合或拆除地组装于影像显示设备的保持板,转接组件上组装有两个成对的支架,且所述支架用于轴枢支撑上下摆动用铰链杆。卡止组件组装于保持板并用于进行转接组件对保持板的卡合或拆除。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转接组件呈凹陷状并嵌入至保持板的组装部的外侧,组装部呈凸起状。转接组件的下方设有下方卡止销,且转接组件的上端设有上方卡合沟,下方卡止销嵌入至组装部下端所设的下方卡合沟,上方卡合沟卡合于组装部上端所组装的上方卡止销。同时,卡止组件呈凸起状且嵌入至组装部内,卡止组件相对保持板往上下方向滑动,卡止组件与上方卡止销之间拉伸设置有拉伸弹簧线圈,卡止组件的下端设有下方卡止沟,下方卡止销透过下方卡止沟而卡止于组装部所设的下方卡合沟,卡止组件进行滑动以对转接组件的下方卡止销进行卡合或拆除。

另外,本发明的一种影像显示设备是透过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记载的保持装置而组装于支撑装置。

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一种保持装置的构成,使用保持装置组装至墙壁或柱子等支撑装置的影像显示设备将透过左右摆动控制装置的左右摆动锁定装置以及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的作用,而能够往左右方向摆动,此外,即使在不对左右摆动锁定装置解除锁定的状态下改变影像显示设备在左右方向上的摆动角度,保持装置也不会因此损坏。

其次,依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保持装置的构成,使用保持装置组装至墙壁或柱子等支撑装置的影像显示设备将透过上下摆动控制装置的上下摆动锁定装置以及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的作用,而能够往上下方向摆动,此外,即使在不对上下摆动锁定装置解除锁定的状态下改变影像显示设备在上下方向上的摆动角度,保持装置也不会因此损坏。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种保持装置同时装设有左右摆动控制装置及上下摆动控制装置,藉此,影像显示设备将透过左右摆动控制装置的左右摆动锁定装置及上下摆动控制装置的上下摆动锁定装置,以及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和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的作用,而能够往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摆动地组装于支撑装置,此外,即使在不对左右摆动锁定装置和上下摆动锁定装置解除锁定的状态下,改变影像显示设备在左右方向上的摆动角度和在上下方向上的摆动角度,保持装置也不会因此损坏。

进一步地,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构成,影像显示设备在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上的摆动角度可透过止动装置的作用而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构成,影像显示设备可透过拆装机构组装于保持装置,或是从保持装置拆除,因此在更换或维修影像显示设备时较便于作业。

另外,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影像显示设备的构成,使用者将能够在特定的范围内对组装于保持装置的影像显示设备在左右方向及/或上下方向上的摆动角度任意进行调整,或是对影像显示设备任意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保持装置组装至影像显示设备的背面,并从后方观看时的斜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从前方观看时的放大斜视图。

图3是从本发明的保持装置拆除覆盖于左右摆动控制装置及上下摆动控制装置的盖体部和组装板,并从后方观看时的斜视图。

图4是从本发明的保持装置拆除覆盖于左右摆动控制装置及上下摆动控制装置的盖体部和组装板时的部分分解俯视图。

图5是从本发明的保持装置拆除覆盖于左右摆动控制装置及上下摆动控制装置的盖体部和组装板时的部分分解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从后方观看时的分解斜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的左右摆动锁定装置及上下摆动锁定装置的说明图,其中(a)表示锁定前的状态,(b)表示锁定后的状态。

图8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的左右摆动锁定装置及上下摆动锁定装置的放大分解斜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保持板的纵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卡止组件的纵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左右摆动用铰链杆的示意图,其中(a)为斜视图,(b)为纵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接合组件的示意图,其中(a)为前视图,(b)为纵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上下摆动用铰链杆的示意图,其中(a)为前视图,(b)为纵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第一A支架与第一B支架的斜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第二A支架与第二B支架的斜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左右摆动锁定装置的固定齿轮及上下摆动锁定装置的转动齿轮的示意图,其中(a)为从俯视方向观看的斜视图,(b)为从仰视方向观看的斜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左右摆动锁定装置的转动齿轮及上下摆动锁定装置的固定齿轮的斜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波浪垫圈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中具有卡止片的摩擦垫圈的代表示意图,其中(a)为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的摩擦垫圈的放大斜视图,(b)为上下摩擦力 矩产生装置的摩擦垫圈的放大斜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上下摆动控制装置及左右摆动控制装置的第一A盖体部及第二A盖体部的斜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上下摆动控制装置及左右摆动控制装置的第一B盖体部及第二B盖体部的斜视图。

图22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左右方向摆动动作的说明图。

图23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其上下方向摆动动作的说明图。

图24为本发明的保持装置中,影像显示设备用的拆装机构的运作说明图,其中(a)表示影像显示设备拆除前的状态,A部分为拆装机构的部分扩大图,(b)表示开始拆除时的状态,B部分为拆装机构的部分扩大图,(c)表示拆除途中的状态,(d)表示拆除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应用于液晶电视监视器的实施例加以说明,液晶电视监视器为影像显示设备的其中一例。需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并没有限制只能将保持装置使用在液晶电视监视器上,其亦可应用在电浆电视或液晶电视等影像显示设备上。另外,在部分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保持装置可以只包含左右摆动控制装置或上下摆动控制装置的其中一方。换句话说,只由左右摆动控制装置或上下摆动控制装置构成的保持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

如图1至图21所示,本发明的影像显示设备A的保持装置B是在组装板1与保持板2之间设置相互垂直的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和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而构成,其中组装板1是组装在支撑装置C的一侧,支撑装置C可例如是墙壁,保持板2是组装于影像显示设备A。又,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的一侧设有左右摆动控制装置D,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的一侧则设有上下摆动控制装置E,其中,左右摆动控制装置D用于控制保持板2在左右方向上的摆动角度,上下摆动控制装置E则用于控制保持板2在上下方向上的摆动角度。

首先,从左右摆动控制装置D开始说明。左右摆动控制装置D的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是由位于中央的大径部3a及位于两端的小径部3b、3c构成,小径部3b、3c可转动地轴枢承受于后述的第一A支架25的轴承孔25e与第一B支架26的轴承孔26e,第一A支架25与第一B支架26组装于组装板1。

特别如图6及图8所示,左右摆动控制装置D包含左右摆动锁定装置D1以及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D2。其中,左右摆动锁定装置D1是由固定齿轮5、转动齿轮6、波浪垫圈7、弹性装置8、推压垫圈9及左右锁定杆10构成。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其中一侧的小径部3b插入贯通固定齿轮5和转动齿轮6,且固定齿轮5和转动齿轮6于平面方向相互咬合。波浪垫圈7设置在固定齿轮5与转动齿轮6之间且具有贯通孔7a(参照图18所示),弹性装置8用于使固定齿轮5和转动齿轮6相互压接,并且是由多个碟型弹簧8a~8c构成,碟型弹簧8a~8c的中心轴方向分别设有贯通孔8d、8d、8d。推压垫圈9具有变形贯通孔9a,左右锁定杆10组装于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中靠近推压垫圈9的一侧,左右锁定杆10可相对组装销10a进行转动,且组装销10a组装在与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相对垂直的方向上。另外,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D2是由摩擦装置11、弹性组件12、推压垫圈13及锁固螺帽13b构成。摩擦装置11是由多个摩擦垫圈11a~11d构成,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其另一侧的小径部3c插入贯通摩擦垫圈11a~11d。弹性组件12是由具有贯通孔12a的碟型弹簧构成,推压垫圈13具有变形贯通孔13a,且锁固螺帽13b螺合于外螺纹部3f。又,摩擦垫圈11a~11c的形状已一并示出在图19的(a)之中。

接下来,对上下摆动控制装置E加以说明。上下摆动控制装置E的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是由位于中央的大径部4a及位于两端的小径部4b、4c构成,小径部4b、4c轴枢支撑于后述的第二A支架30的轴支孔30j与第二B支架31的轴支孔31j,第二A支架30与第二B支架31组装于转接组件28。

特别如图6及图8所示,上下摆动控制装置E包含上下摆动锁定装置E1以及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E2。其中,上下摆动锁定装置E1是由转动齿轮14、固定齿轮15、波浪垫圈16、弹性组件17、推压垫圈18及上下锁定杆19构成。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其中一侧的小径部4b插入贯通转动齿轮14和固定齿轮15,且转动齿轮14和固定齿轮15于平面方向相互咬合。波浪垫圈16设置在转动齿轮14与固定齿轮15之间且具有贯通孔16a(参照图18所示),弹性组件17用于使转动齿轮14和固定齿轮15相互压接,并且是由多个碟型弹簧17a~17c构成。推压垫圈18具有变形贯通孔18a,上下锁定杆19组装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中靠近推压垫圈18的一侧,上下锁定杆19可相对组装销19a进行转动,且组装销19a组装在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相对垂直的方向上。另外,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E2是由摩擦装置20、弹性组件21、推 压垫圈22及密合部4d构成。摩擦装置20是由多个摩擦垫圈20a~20f构成,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其另一侧的小径部4c插入贯通摩擦垫圈20a~20f。弹性组件21是由碟型弹簧构成,密合部4d是对小径部4c从推压垫圈22突出的部分进行密合而形成。进一步地,碟型弹簧17a~17c上分别设有供小径部4c插入贯通的贯通孔17d、17d、17d,弹性组件21和推压垫圈22的中心轴方向上则分别设有变形贯通孔21a和22a,小径部4c插入贯通并卡合于变形贯通孔21a和22a。

又,如上所述,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保持装置B的左右摆动控制装置D和上下摆动控制装置E亦可只包含其中一方。

接下来,对上述保持装置B的详细构造作进一步的说明。特别如图1、图2及图7所示,组装板1是俯视呈矩形状的框体,并且是透过将图未显示的组装螺丝穿过四个角落所设的组装孔1a、1a…而组装至例如是墙壁的支撑装置C。另需说明的是,此处所称的墙壁仅为支撑装置C的其中一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装置C也可例如是柱子,或者可例如是其他某种设置在平台上的支撑台。

特别如图6及图9所示,保持板2平视呈凸起状,并且是由组装部2a及组装板部2c、2c构成,组装部2a是从保持板2的中央部突出而设,组装板部2c、2c是从组装部2a的两侧板2b、2b往外侧方向弯折而形成。组装部2a的下方设有从组装部2a延伸至两侧板2b、2b的下方卡合沟2f、2f,两侧板2b、2b上设有组装孔2e,上方卡止销2d组装于组装孔2e。进一步地,符号标示为2h、2h的组件是隆起部,其用于防止转接组件28产生松脱,上方卡止销2d中符号标示为2i、2i的组件则是周沟,卡止组件29的上方卡止沟29g、29g嵌入于周沟2i、2i。

另外,组装板1其上方与下方的中央处分别设置有成对的组装孔1b、1b与1c、1c,第一A支架25与第一B支架26分别透过组装螺丝25d、25d与26d、26d组装至组装孔1b、1b与1c、1c。第一A支架25与第一B支架26的形状和构造相同。首先,从第一A支架25开始说明。第一A支架25是由组装板部25a及轴承板部25c构成,组装板部25a设有组装孔25b、25b,轴承板部25c是弯折组装板部25a而形成,组装板部25a透过组装螺丝25d、25d而组装至组装板1。其次,第一B支架26则是由组装板部26a及轴承板部26c构成,组装板部26a设有组装孔26b、26b,轴承板部26c是弯折组装板部26a 而形成,组装板部26a透过组装螺丝26d、26d而组装至组装板1。又,特别如图14所示,第一A支架25与第一B支架26的轴承板部25c与26c上还分别设置有成对的卡止部25f、25f与26f、26f、铰链杆止动部25g、25g与26g、26g以及摩擦垫圈11b、11c用的卡止部25h、25h与26h、26h。其中,卡止部25f、25f与26f、26f用于卡止第一A盖体部23与第一B盖体部24的各卡止片23a、23a与24a、24a,此外,特别如图6及图12所示,铰链杆止动部25g、25g与26g、26g抵接于接合组件27其上下端所设的止动片27b与27b,藉此将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的转动角度限制在左右各90度,合计180度的范围内。又,在本说明书中,第一A盖体部23、第一B盖体部24、第二A盖体部32及第二B盖体部33在部分情况下将统称为盖体部。

特别如图6及图11所示,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的大径部3a上具有沿其半径方向贯通设置的一对组装孔3d、3d。特别如图6及图12所示,组装螺丝27a、27a透过大径部3a所设的组装孔3d、3d螺合于接合组件27所设的内螺纹孔27d、27d,藉此将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组装至接合组件27。进一步地,小径部3b上设有供组装销10a使用的组装孔3e,组装销10a用于组装左右锁定杆10,此外,小径部3c上设有外螺纹部3f,且大径部3a的下方还设有卡止沟3g、3g,卡止沟3g、3g用于卡止摩擦垫圈11a的卡止片11e、11e。

又,小径部3b可转动地插入贯通于固定齿轮5的圆形轴承孔5a,且固定齿轮5其中一面的外缘设置有齿轮部5b、5b,齿轮部5b和5b在固定齿轮5的中央处相互隔离。固定齿轮5在设有齿轮部5b、5b的表面的相反面上还设置有卡合凸部5c、5c,卡合凸部5c、5c卡止于第一A支架25所设的卡止部25h、25h。转动齿轮6的中心轴方向设有变形贯通孔6a,小径部3b穿过变形贯通孔6a,藉此使转动齿轮6卡合于小径部3b,此外,转动齿轮6的外缘还设置有齿轮部6b,齿轮部6b用于咬合齿轮部5b、5b。左右锁定杆10具有成对的组装片10b、10b,组装片10b、10b组装于组装销10a,且组装片10b、10b上还设有凸轮部10c、10c。

另外,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D2的摩擦垫圈11a、11b、11c的中心轴方向上分别设有呈圆形状的贯通孔11f、11f、11f,各摩擦垫圈11a、11b、11c的外缘突设有卡止片11e、11e以及卡止片11h、11h和11h、11h。其中,摩擦垫圈11a的卡止片11e、11e卡止于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所设的卡止沟3g、3g,摩擦垫圈11b和11c的卡止片11h、11h和11h、11h则卡止于第一B支架 26所设的卡止部26h、26h。进一步地,摩擦垫圈11d的中心轴方向上设有变形贯通孔11g且不具有卡止片,小径部3c插入贯通至变形贯通孔11g,藉此将摩擦垫圈11d卡合于小径部3c。

左右摆动锁定装置D1与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D2上分别组装有第一A盖体部23与第一B盖体部24。其中,特别如图20所示,第一A盖体部23内侧所设的卡止片23a、23a是卡合于第一A支架25所设的卡止部25f、25f,藉此使第一A盖体部23覆盖左右摆动锁定装置D1。同时,第一A盖体部23的板部23b上设置有供左右锁定杆10进行操作用的贯通孔23c。其次,特别如图21所示,第一B盖体部24内侧所设的卡止片24a、24a是卡合于第一B支架26所设的卡止部26f、26f,藉此使第一B盖体部24覆盖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D2。

另一方面,特别如图6及图12所示,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的大径部4a具有沿其半径方向贯通设置的组装孔4e,组装螺丝4h穿过组装孔4e而螺合于接合组件27所设的内螺纹孔27e,藉此使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相对于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以相互垂直的状态组装。又,符号标示为4i的组件是组装孔,其用于组装上下锁定杆19的组装销19a。

另外,转接组件28具有由装设部28a弯折而形成的两侧板28b、28b,两侧板28b、28b邻近中央处的两端分别突出设置有组装板部28c、28c。形状如图15所示的第二A支架30与第二B支架31分别透过组装螺丝30a、30a与31a、31a而组装至组装板部28c、28c上各自成对设置的组装孔28d、28d与28d、28d(图中只绘示其中一侧)。又,转接组件28其两侧板28b、28b下方所设的组装孔28e还组装有下方卡止销28f,且两侧板28b、28b的上端还设置有上方卡合沟28g、28g,上方卡合沟28g、28g用于卡合位在保持板2一侧的上方卡止销2d。

第二A支架30与第二B支架31的形状和构造大致上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二B支架31具有卡止部31i,第二A支架30不具有与此相当的组件(又,图6及图15所示的第二A支架30虽有类似于卡止部31i的构造,但此构造没有任何作用)。首先,从第二A支架30开始说明。第二A支架30是由组装板部30c及轴承板部30d构成,组装板部30c设有组装孔30b、30b,轴承板部30d是弯折组装板部30c而形成,组装板部30c、30c透过组装螺丝30a、30a而组装至转接组件28其组装板部28c、28c所设的组装孔28d、28d 与28d、28d。另一方面,第二B支架31则是由组装板部31c及轴承板部31d构成,组装板部31c设有组装孔31b、31b,轴承板部31d是弯折组装板部31c而形成,组装板部31c透过组装螺丝31a、31a而组装至转接组件28。另外,特别如图15所示,第二A支架30与第二B支架31的轴承板部30d与31d上还分别设置有成对的卡止沟30f、30f与31f、31f、铰链杆止动部30g、30g与31g、31g以及卡止部30h、30h与31h、31h。其中,卡止沟30f、30f与31f、31f用于卡止第二A盖体部32与第二B盖体部33的各卡止片32a、32a与33a、33a。其次,特别如图6及图12所示,铰链杆止动部30g、30g与31g、31g抵接于接合组件27其侧面邻近中央处所设的止动片27c与27c,藉此将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的转动角度限制在上下各20度,合计40度的范围内。另外,卡止部30h、30h与31h、31h是用于卡止摩擦垫圈20b与20c的各卡止片20h、20h与20h、20h。

又,特别如图16所示,小径部4b可转动地插入贯通于转动齿轮14的圆形轴承孔14a,且转动齿轮14其中一面的外缘设置有齿轮部14b、14b,齿轮部14b和14b在转动齿轮14的中央处相互隔离。同时,转动齿轮14在设有齿轮部14b、14b一侧的相反侧上还设置有卡合凸部14c、14c,卡合凸部14c、14c卡止于第二A支架30所设的卡止部30h、30h。特别如图4及图17所示,固定齿轮15的中心轴方向设有变形贯通孔15a,小径部4b穿过变形贯通孔15a,藉此使固定齿轮15卡合于小径部4b,此外,固定齿轮15的外缘还设置有齿轮部15b,齿轮部15b用于咬合齿轮部14b、14b。上下锁定杆19具有成对的组装片19b、19b,组装片19b、19b组装于组装销19a,且组装片19b、19b上还设有凸轮部19c、19c。

另外,在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E2的摩擦垫圈20a~20f中,如图19的(b)所示,摩擦垫圈20a、20b、20c、20e的中心轴方向上分别设有呈圆形的贯通孔20g、20g、20g、20g,各摩擦垫圈20a、20b、20c、20e的外缘分别突设有卡止片20h、20h和20h、20h和20h、20h以及20h、20h。其中,摩擦垫圈20a的卡止片20h、20h卡止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所设的卡止沟4g、4g,摩擦垫圈20b和20c的卡止片20h、20h和20h、20h共同卡止于第二B支架31所设的卡止部31h、31h,摩擦垫圈20e的卡止片20h、20h则卡止于第二B支架31所设的卡止部31i、31i。进一步地,摩擦垫圈20f的中心轴方向上设有变形贯通孔20i且不具有卡止片,小径部4c插入贯通至变形贯通孔20i,藉 此将摩擦垫圈20f卡合于小径部4c。

上下摆动锁定装置E1与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E2上分别组装有第二A盖体部32与第二B盖体部33。其中,特别如图20所示,第二A盖体部32内侧所设的卡止片32a、32a是卡合于第二A支架30所设的卡止沟30f、30f,藉此使第二A盖体部32覆盖上下摆动锁定装置E1。同时,第二A盖体部32的板部32b上设置有供上下锁定杆19进行操作用的贯通孔32c。其次,特别如图21所示,第二B盖体部33内侧所设的卡止片33a、33a是卡止于第二B支架31所设的卡止沟31f、31f,藉此使第二B盖体部33覆盖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E2。

另一方面,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的大径部4a具有沿其半径方向贯通设置的组装孔4e,接合组件27透过组装螺丝27a组装于大径部4a的组装孔4e。特别如图6所示,接合组件27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嵌入于凹部3h和凹部4f,凹部3h设置于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的大径部3a(参照图11所示),凹部4f则设置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的大径部4a(参照图13所示)。藉此,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与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的垂直状态可透过接合组件27保持稳定。

接下来,对影像显示设备A的拆装机构F加以说明。拆装机构F是由转接组件28及卡止组件29构成,转接组件28上组装有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的第二A支架30和第二B支架31,且转接组件28可拆装地组装于保持板2,卡止组件29组装于保持板2并用于进行转接组件28对保持板2的拆装动作。转接组件28具有呈凹陷状的装设部28a,装设部28a嵌入至组装部2a的外侧,组装部2a设置于保持板2且呈凸起状。转接组件28其两侧板28b、28b下方所设的组装孔28e还组装有下方卡止销28f,且两侧板28b、28b的上方还设置有上方卡合沟28g、28g。另外,转接组件28的下方卡止销28f嵌入至保持板2其组装部2a下端所设的下方卡合沟2f、2f,且上方卡合沟28g、28g卡合于组装部2a上端组装的上方卡止销2d。

又,卡止组件29是呈现可嵌入至组装部2a内部的凸起状,卡止组件29容纳在保持板2的组装部2a内,导引销29c穿过卡止组件29其背部29a所设的导引长孔29b,藉此使卡止组件29可相对组装部2a往上下方向滑动。另外,特别如图10及图24所示,拉伸线圈弹簧29e拉伸设置在卡止组件29其后侧所设的卡止片29d与上方卡止销2d之间,卡止组件29的下端具有下方卡止 沟29f、29f,下方卡止沟29f、29f与组装部2a所设的下方卡合沟2f、2f共同卡止于下方卡止销28f。进一步地,卡止组件29的上端还设有上方卡止沟29g、29g,上方卡止沟29g、29g卡合于上方卡止销2d。藉此,当使卡止组件29滑动时,可透过下方卡止沟29f、29f对转接组件28的下方卡止销28f进行卡合或拆除。又,卡止组件29中符号标示为29h的组件是下杆部。

接下来,先说明透过保持装置B的拆装机构F将影像显示设备A组装至墙壁等支撑装置C的情况。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拆装机构F的转接组件28与保持板2首先是处于分离状态,保持板2组装至影像显示设备A,组装板1透过图未显示的组装螺丝组装至支撑装置C。之后,双手持影像显示设备A,将保持板2的组装部2a插入至转接组件28的装设部28a内,并将转接组件28其两侧板28b、28b所设的下方卡止销28f对准至组装部2a的下方卡合沟2f、2f以及卡止组件29所设的下方卡止沟29f、29f,使卡止组件29往转接组件28的一侧压入。此时,下方卡止销28f将抵抗拉伸线圈弹簧29e的张力而压入组装部2a所设的下方卡合沟2f、2f及卡止组件29的下方卡止沟29f、29f,进而卡止于卡止组件29,藉此可将影像显示设备A装设至保持装置B,而在装设操作完成后,影像显示设备A将外挂在墙壁等支撑装置C上。或者,当支撑装置C为支撑台时,影像显示设备A可透过上述装设操作而连接于此支撑台。

接着,当使用者为了调整左右方向上的设置角度,而以手指操作左右摆动控制装置D中左右摆动锁定装置D1的左右锁定杆10,将左右锁定杆10从图7(b)所示的状态往上抬起,并往左侧推倒至图7(a)所示的状态时,左右锁定杆10的凸轮部10c、10c对推压垫圈9的推压力将会消除而解除锁定。在此状态下令影像显示设备A往左右方向摆动时,其摆动力将依序经过保持板2、转接组件28、第二A支架30与第二B支架31、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接合组件27以及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进行传递,左右摆动用铰链杆3将以第一A支架25与第一B支架26为支点往左右方向转动,使影像显示设备A能够进行左右摆动。

藉此,用户能够将影像显示设备A转向至左右方向上所需的角度。又,如图22所示,左右摆动控制装置D可使影像显示设备A摆动的角度范围为左右各90度,合计180度。此时,左右摩擦力矩产生装置D2产生的摩擦力矩将能够令使用者确实地感受到往左右方向摆动的转动操作,并且能够使影 像显示设备A停止在左右方向180度以内的所需角度上。待决定左右方向上的角度,并由图7(b)所示的状态往右侧推倒左右锁定杆10时,推压垫圈9将透过凸轮部10c、10c的作用而下压,使转动齿轮6与固定齿轮5的各齿轮部5b、6b相互咬合,藉此锁定保持装置B往左右方向的摆动动作。当使用者因某种理由未解除左右摆动锁定装置D1,而不经意地使影像显示设备A往左右方向摆动时,波浪垫圈7将产生作用而使转动齿轮6与固定齿轮5抬起,因此不会损坏转动齿轮6和固定齿轮5的齿轮部6b、5b。举例来说,若影像显示设备A因发生地震而往左右方向晃动,上述作用即可避免损坏发生。

接着,当用户要调整影像显示设备A在上下方向上的倾斜角度时,可用手指操作上下摆动控制装置E中上下摆动锁定装置E1的上下锁定杆19,将上下锁定杆19从图7(b)所示的状态往上抬起,并往左侧推倒至图7(a)所示的状态。此时,上下锁定杆19的凸轮部19c、19c对推压垫圈18的推压力将会消除,因此,影像显示设备A可透过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E2产生的摩擦力矩以自由停止状态往上下方向摆动而调整角度,且影像显示设备A的摆动力将依序经过保持板2、转接组件28、第二A支架30以及第二B支架31而进行摆动传递,第二A支架30与第二B支架31将以上下摆动用铰链杆4为支点往上下方向转动,使影像显示设备A能够进行上下摆动。此时的上下操作可透过上下摩擦力矩产生装置E2的作用而自由停止,并可令使用者感受到确实的操作手感。又,如图23所示,上下摆动控制装置E可使影像显示设备A往上下方向摆动的角度范围为上下各20度,合计40度。上下方向上的摆动角度限制是透过将第二A支架30与第二B支架31所设的铰链杆止动部30g、30g与31g、31g抵接于接合组件27所设的止动片27c、27c而达成。又,接合组件27其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所设的止动片27b、27b和27c、27c、第一A支架25和第一B支架26所设的铰链杆止动部25g、25g与26g、26g以及第二A支架30和第二B支架31所设的铰链杆止动部30g、30g与31g、31g构成止动装置,此止动装置用于限制影像显示设备A在左右方向与前后方向上的摆动角度。

待决定影像显示设备A在上下方向上的倾斜角度,并由图7(b)所示的状态往左侧推倒上下锁定杆19时,推压垫圈18将透过凸轮部19c、19c的作用而下压,使转动齿轮14与固定齿轮15的各齿轮部14b、14b和15b相互咬合,藉此锁定保持装置B的动作。当使用者因某种理由未以上下锁定杆19进 行解除锁定的操作,而不经意地使影像显示设备A往上下方向摆动时,波浪垫圈16将产生作用而使转动齿轮14与固定齿轮15抬起,因此不会损坏转动齿轮14和固定齿轮15的齿轮部14b、14b和15b。

接着,当使用拆装机构F从保持装置B拆除影像显示设备A时,可用手指将卡止组件29的下杆部29h抵抗拉伸线圈弹簧29e的牵引力而从图24(a)所示的组装状态下压为图24(b)、(c)所示的状态。此时,如图24(b)、(c)所示,卡止组件29的下方卡止沟29f、29f将移动至下方,使转接组件28的下方卡止销28f可从保持板2其组装部2a的下方卡合沟2f、2f拆除。因此,如图24(d)所示,此时只需往上稍微抬起影像显示设备A,即可从保持板2的上方卡止销2d拆除转接组件28,藉此将能够从保持装置B拆除影像显示设备A。

另外,当用户要将已拆除的影像显示设备A再度组装至保持装置B时,可将保持板2其组装部2a的上部嵌入转接组件28内,并将上方卡止销2d卡合于转接组件28的上方卡合沟28g、28g,接着再如图24(b)所示,下压卡止组件29的下杆部29h并同时将组装部2a的下部嵌入转接组件28。藉此,下方卡止销28f将嵌入至组装部2a所设的下方卡合沟2f、2f内,进而嵌入于卡止组件29的下方卡止沟29f、29f。因此,当使用者放开下杆部29h时,如图24(a)所示,转接组件28的下方卡止销28f将透过卡止组件29的下方卡止沟29f、29f卡合于组装部2a的下方卡合沟2f、2f,而不会从下方卡合沟2f、2f自然而然地脱落,藉此能够将影像显示设备A组装于保持装置B。

藉由上述构成,本发明的保持装置用于将电视监视器等影像显示设备组装至墙壁、柱子或其他支撑台等支撑装置上,并能够以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上所需的角度来组装影像显示设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