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的净水器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111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洁的净水器水龙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水龙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的净水器水龙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用水特别是饮用水、生活用水的纯净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越来越多的在取水末端水龙头上采取相关的净化措施。常用的水龙头净化装置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在水龙头出水口加套一个带过滤网的净水头,另一种是在水龙头前部加装一段可排放杂质的沉淀弯管,但这两种方法前者清洁效果差且容易堵塞需经常清理,后者增加管件数量导致操作繁琐、增加维修量。

在公告号为CN20193292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清洁水龙头,该水龙头是在水龙头的出水段内侧安装过滤网,沉降弯有排污口,排污口上安装排污螺栓,由于在出水段安装过滤网,可对流经的水进行净化,另外沉降弯有排污口,便于将积聚在沉降弯里的杂质、污泥等排出,避免过滤网因沉降弯积聚过多的杂物而堵塞。

但是,在水龙头内加设过滤网,污渍容易附着在水龙头内壁上,在水龙头的沉降弯上设置的排污口只能排出被过滤网过滤出的大颗粒杂质和污泥,对于附着在过滤网和水龙头内壁的比较顽强的污渍是毫无办法。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净化装置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净水装置与家用水龙头结合却相当麻烦,人们急需一款能与净水器连接的水龙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洁的净水器水龙头,该水龙头可通过按压调节进出水量的同时带动清洁装置旋转,利用不同水压冲击和清洁装置的转动的双重作用,对水龙头内部和滤芯进行清洁,保持水龙头内部的清洁度,解决了水龙头内部不能清洁和不易清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清洁的净水器水龙头,包括进水管,进水管的上部套设有调节器,进水管的底端套设有稳压阀芯,稳压阀芯上设置有连通进水管的出水孔,稳压阀芯的外周上设置有卡扣,进水管外在调节器和稳压阀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在调节器和稳压阀芯外套设有外壳,外壳内侧面上设置有与卡扣配合的滑轨,调节器通过弹性件推动稳压阀芯上的卡扣沿着外壳的滑轨旋转并上下运动来调节出水孔的大小,在外壳内在稳压阀芯的下方设置有滤芯,滤芯与稳压阀芯之间形成一集水空腔,滤芯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可与稳压阀芯上下滑动配合且同步旋转的清洁装置,外壳上对应清洁装置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可开闭的排污口,滤芯的下方设置有出水端。

其中,所述稳压阀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内凹的滑槽,清洁装置上部位于滑槽内且与滑槽上下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下部的清洁环和固定在清洁环上的清洁臂,清洁环包裹住滤芯的上端面和侧面,清洁环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清洁臂上部位于滑槽内且与滑槽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清洁装置的内侧和外侧都均匀设置有若干斜槽,斜槽包括若干倾斜向下设置的倾斜段和若干竖直向下设置的竖直段,倾斜段和竖直段交错设置,倾斜段与竖直段连通,使得每条斜槽整体是倾斜向下设置且可直达清洁装置底部。

其中,所述外壳外螺纹连接有可打开或者关闭排污口的排污套环。

其中,所述滑轨上设置有若干与卡扣卡合的卡点,清洁装置的底端连接有使稳压阀芯回位的回位装置。

其中,所述滑轨顶端的卡点与卡扣紧密配合,滑轨上其他的卡点的高度略大于卡扣的高度。

其中,所述回位装置为带弹簧的弹性板。

其中,所述进水管上部的外侧面设置有挡片,调节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挡片配合的凹槽。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水龙头可通过按压调节进出水量的同时带动清洁装置旋转,利用不同水压冲击和清洁装置的转动的双重作用,对水龙头内部和滤芯进行清洁,保持水龙头内部的清洁度,解决了水龙头内部不能清洁和不易清洁的问题。

2、本发明的水龙头设置的清洁装置,通过按压清洁装置即可清洁,旋开排污环,将污水排到水龙头下方的排水槽中,省去了加装其他排污水装置,同时也无需拆装滤芯等进行排污,方便快捷。

3、本发明的水龙头可调节进出水量的大小,通过设置有不同档位来调节进出水量的大小,多档位供选择更为方便合理,满足不同人群对于进出水大小的不同需求。

4、本发明的水龙头具有关闭水龙头功能,省去了传统的球阀或陶瓷阀,造价便宜,操作方便。

5、本发明的外壳上设置有滑轨以及稳压阀芯上设置有卡扣,同时卡扣与滑轨顶端的卡点紧密卡合,进水管完全堵住出水孔且稳压阀芯不能上下运动,防止水漏出;滑轨上其他的卡点的高度略大于卡扣的高度,这样,稳压阀芯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运动,微调出水孔的大小来调节水流,从而调节水压大小,可以有效地保护水龙头内部结构和接在水龙头后的净水器。

6、本发明的水龙头内部设置有滤芯,对水进行初过滤,提高水质,为外部净水器的进水进行初过滤,延长了外部净水器的滤芯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稳压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滑轨的展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水管、11-挡片、2-调节器、21-凹槽、22-缺口、3-稳压阀芯、31-滑部、311-卡扣、313-滑槽、32-出水部、321-出水孔、33-中心出水道、4-弹性件、5-外壳、51-凸环、52-限位环、53-滑轨、531-卡点、5311-第一卡点、5312-第二卡点、5313-第三卡点、532-第一道、533-第二道、534-第三道、54-排污口、6-滤芯、61-集水空腔、7-清洁装置、71-清洁环、711-进水口、72-清洁臂、73-斜槽、731-倾斜段、732-竖直段、74-弹性板、8-排污套环、91-净水出水端、92-分水出水端、10-切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净水器水龙头,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上部的外侧面设置有一环形的挡片11。

所述进水管1的上部套设有一调节器2,所述调节器2整体为环状,其内侧面上设置有一环形的与挡片11配合的凹槽21;由于挡片11的阻挡作用,所述调节器2只能在所述挡片11的上下一定范围内移动,具体的,这个范围为凹槽21的高度距离;所述调节器2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环形的缺口22;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器2的顶端高于进水管1的顶端, 便于按压。

所述进水管1的底端套设有一稳压阀芯3;如图3所示,所述稳压阀芯3包括上部的滑部31和下部的出水部32,所述出水部32的直径小于滑部31的直径;所述滑部31上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一卡扣311,在滑部31下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内凹且向下开口的滑槽313,所述滑槽313的高度略大于或者等于滑轨53的高度,本实施例中,在滑部31上以滑部31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313;所述出水部32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321。

所述稳压阀芯3内部设置有与出水孔321连通的中心出水道33,进水管1的下端端插设在中心出水道33内,这样,从进水管1进来的水直接流入稳压阀芯3的中心出水道33内,并从出水孔321流出。通过进水管1与稳压阀芯3相对的上下运动,使进水管1可遮挡住出水孔321,从而调节进出水量的大小。

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器2和稳压阀芯3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套设在进水管1外,具体的,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

在所述调节器2和稳压阀芯3外套设有一外壳5,所述外壳5的上端设置有内凸的凸环51,所述凸环51与调节器2的缺口22配合,防止调节器2在弹簧的回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本实施例中,调节器2的顶端高于外壳5的顶端,便于按压。

所述外壳5的上部设置有一外凸的限位环52;

所述外壳5的内侧面上环绕设置有倾斜的滑轨53,所述滑轨5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卡点531,所述卡点531与卡扣311配合作用;卡扣311可在滑轨53内滑动并与卡点531卡合;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滑轨53展开的示意图;在外壳5的内侧面上设有一条滑轨53,滑轨53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向下的第一道532和第二道533以及倾斜向上的第三道534,第三道534的末端和第一道532的起端连接,第三道534和第一道532之间设置有第一卡点5311,第一道532和第二道533之间设置有第二卡点5312,第二道533和第三道534之间设置有第三卡点5313;第一卡点5311的斜度小于第一道532的斜度,第一道532的斜度大于第二卡点5312的斜度,第二卡点5312的斜度小于第二道533的斜度,第二道533的斜度大于第三卡点5313的斜度;在靠近卡点531斜度较平缓,这样按压到卡点531位置附近时受到的阻力变大,从而可以判断出卡扣311到达卡点531附近,松开按压,卡扣311卡到相应卡点531,从而来判断卡点531的位置,所述第一卡点5311、第二卡点5312和第三卡点5313分别对应稳压阀芯3的出水孔321的关闭、半开和全开的三种状态。

本实施例中,卡扣311与滑轨53顶端的卡点531紧密配合,卡扣311与滑轨53顶端的卡点531卡合时,由于卡扣311与滑轨53顶端的卡点531的紧密卡合,进水管1完全堵住出水孔321且稳压阀芯3不能上下运动,防止水漏出;滑轨53上其他的卡点531的高度略大于卡扣311的高度,这样,稳压阀芯3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运动,通过控制出水孔321的大小来调节水流,从而调节水压大小,可以有效地保护水龙头内部结构和接在水龙头后的净水器。通过按压调节器2,调节器2压缩弹簧,弹簧将弹性势能传递给稳压阀芯3,由于滑轨53与卡扣311的配合,卡扣311沿着滑轨53倾斜上下运动,从而使进水管1逐渐挡住稳压阀芯3的出水孔321,达到调节进出水量的效果。

在外壳5内在所述稳压阀芯3的下方设置有一过滤水的柱状的滤芯6,因此,在外壳5内稳压阀芯3和滤芯6之间形成一集水空腔61。

所述滤芯6和外壳5之间设置有清洁装置7;如图5所示,所述清洁装置7包括下部环状的清洁环71和固定在清洁环71上的长条状的清洁臂72;所述清洁环71包裹住滤芯6的上端面和侧面,清洁环71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711;本实施例中,清洁环71上设置有两清洁臂72,所述两清洁臂72以清洁环71的竖直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清洁臂72的上端插设在稳压阀芯3的滑槽313内,与滑槽313上下滑动配合;这样,清洁装置7在稳压阀芯3转动时,因为清洁臂72插设在滑槽313内,因此稳压阀芯3会带动清洁装置7转动,但是由于清洁臂72与稳压阀芯3的滑槽313是上下滑动配合,因此稳压阀芯3并不能带动清洁装置7上下运动,一方面,通过清洁装置7与外壳5和滤芯6的相对转动,从而清洗外壳5内壁和滤芯6外壁;另一方面,保证了集水空腔61的大小,使得集水空腔61不会因为稳压阀芯3的上下运动而改变大小,从而起到稳压的作用。

所述清洁装置7的内侧和外侧都均匀设置有若干斜槽73,所述斜槽73包括若干倾斜向下设置的倾斜段731和若干竖直向下设置的竖直段732,倾斜段731和竖直段732交错设置,倾斜段731与竖直段732连通,使得每条斜槽73整体是倾斜向下设置且可直达清洁装置7底部;这样,倾斜向下设置的倾斜段731,大大增加了斜槽73与滤芯6和外壳5的接触面积,使得滤芯6和外壳5上的污渍被刮入斜槽73中,并顺着斜槽73的竖直段732带入下一倾斜段731,直至带到清洁装置7的底部,竖直度的设置,减少了整个斜槽73的倾斜度,避免污渍滞留在斜槽73内,较螺旋型斜槽73设计,减少了污渍的滞留,提高了清洁效果;较垂直斜槽73设置,增加了斜槽73与过滤内芯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清洁效果。

在清洁装置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使稳压阀芯3从滑轨53底端卡点531回到滑轨53顶端卡点531的回位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回位装置为一带弹簧的弹性板74,当卡扣311卡在滑轨53底端的卡点531时,通过继续按压调节器1,卡扣311从卡点531脱出,在弹性板74的回弹力的作用下,稳压阀芯3相对外壳5向上运动,从而使卡扣311回到滑轨53顶端的卡点531。

所述外壳5上对应清洁装置7底端的位置开设有排污口54,清洁装置7从外壳5内壁和滤芯6外壁刮下来的污渍从排污口54排出。

在外壳5外侧设置有一堵住排污口54的排污套环8,排污套环8可拆卸连接在外壳5外,本实施例中,排污套环8螺纹连接在外壳5外,通过向上旋转排污套环8,从而打开或者关闭外壳5上的排污口54。

所述滤芯6的下方连接有净水出水端91和分水出水端92,通过一切换开关10可以调节净水出水和分水出水,提供给外部的净水器。

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调节进水量的大小:

初始状态时,卡扣311卡合在的滑轨53的底端的卡点531(即第三卡点5313)上,此时,出水孔321处于全开的状态,弹性板74处于压缩状态;

水从进水管1进来,通过中心出水道33经出水孔321流入集水空腔61内,经清洁装置7的进水口711进入滤芯6过滤后经出水端流出。

由于滑轨53底端的卡点531与卡扣311存在高度差,当水龙头内部出现水压变化时,稳压阀芯3会根据进水的大小上下运动,微调出水孔321的大小来控制进出水量的大小,从而调节水龙头内部的水压,保护水龙头内部结构以及接在水龙头后的净水器。

按压调节器2,卡扣311从滑轨53底端的卡点531脱出,在弹性板74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卡扣311沿着滑轨53缓慢旋转向上运动,卡扣311卡合在滑轨53顶端的卡点531(即第一卡点5311)上,此时,出水孔321处于关闭的状态;

此时,由于滑轨53底端的卡点531与卡扣311紧密配合,稳压阀芯3并不能上下运动,使出水孔32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有效地防止了漏水。

再次按压调节器2,调节器2通过弹簧向下压稳压阀芯3,外壳5固定不动,卡扣311沿着滑轨53缓慢旋转向下运动,卡扣311卡合在滑轨53中部的卡点531(即第二卡点5312)上,此时,出水孔321处于半开的状态;

由于滑轨53中部的卡点531与卡扣311也存在高度差,当水龙头内部出现水压变化时,稳压阀芯3会根据进水的大小上下运动,微调出水孔321的大小来控制进出水量的大小,从而调节水龙头内部的水压,保护水龙头内部结构以及接在水龙头后的净水器。

第三次按压调节器2,调节器2通过弹簧向下压稳压阀芯3,外壳5固定不动,卡扣311沿着滑轨53缓慢旋转向下运动,卡扣311又卡合在滑轨53底端的卡点531(即第三卡点5313)上,此时,出水孔321又处于全开的状态;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调节该水龙头进出水量的大小。

2)清洗外壳5和滤芯6:

当外壳5内壁和滤芯6需要清洁时,向上旋开排污套环8,露出排污口54,然后不断按压调节器2,稳压阀芯3带动清洁装置7转动,通过清洁装置7与外壳5和滤芯6之间的相对转动以及进出水量的不断变化,从而使外壳5内壁和滤芯6外壁上的污渍在不同冲击力的水流和摩擦的双重作用下,被清理下来,通过清洁装置7上的斜槽73流到清洁装置7的底部,从而从排污口54流到水龙头下方的外部的排水槽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