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减振器电磁阀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079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CDC减振器电磁阀密封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DC减振器电磁阀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原始的被动式减振器在这两方面很难完全的兼顾;而CDC减振器能有效的兼顾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已经成为减振器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CDC减振器在原理上与传统减振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两者在结构上也存在相应的差异,在CDC减振器结构设计过程中,电磁阀安装的密封性对CDC减振器的使用性能存在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CDC减振器的质量。目前电磁阀在安装时通常采用的是径向动密封,且减振器缸筒上电磁阀安装位置的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不高,因此难以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CDC减振器中电磁阀安装密封性能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CDC减振器电磁阀密封结构,使电磁阀的密封性能更加可靠,提高CDC减振器的使用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CDC减振器电磁阀密封结构,电磁阀设置在电磁阀护套内,电磁阀包括设置在电磁阀护套内并与之相配合的电磁阀本体,所述电磁阀护套在电磁阀本体下端面处设置有沿电磁阀护套内壁周向分布的台阶端面,电磁阀本体下端面设置在台阶端面上,电磁阀本体下端面与台阶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护套采用冲压成型,在电磁阀护套一端形成用于设置电磁阀本体并与之相配合的扩口端,在扩口端底部形成台阶端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本体外壁与电磁阀护套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头部伸入到设置在电磁阀护套内的溢流阀壳内,电磁阀头部与溢流阀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发明在电磁阀护套内设置与电磁阀本体下端面相配合的台阶端面,在电磁阀本体下端面与该台阶端面之间设置密封垫,电磁阀与电磁阀护套之间形成端面密封结构,该端面密封结构为静密封方式,其密封效果较径向密封更加可靠;同时该端面密封与电磁阀和电磁阀护套之间设置的径向密封相结合,使电磁阀与电磁阀护套之间具有很好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阀,11-电磁阀本体,12-电磁阀头部,2-电磁阀护套,21-台阶端面,3-溢流阀壳,4-密封圈,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现有CDC减振器电磁阀密封结构通常采用的是在电磁阀和电磁阀护套之间设置密封圈,在电磁阀和电磁阀护套之间形成径向密封,通过该径向密封对电磁阀进行密封,但这种密封方式由于配合面尺寸、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如图1,电磁阀1设置在电磁阀护套2内,电磁阀1包括设置在电磁阀护套2内并与电磁阀护套内壁相配合的电磁阀本体11;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电磁阀密封结构为:电磁阀护套2上在电磁阀本体11下端面处设置沿电磁阀护套内壁周向分布的台阶端面21,该台阶端面21与电磁阀本体下端面相配合,电磁阀本体下端面设置在台阶端面21上,在电磁阀本体下端面与台阶端面2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5,从而在电磁阀和电磁阀护套之间形成端面密封结构,该端面密封结构为静密封方式,较径向密封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和可靠性。

如图1,电磁阀护套2为一端直径较大、一端直径较小的圆筒状结构,在两段之间通过一过渡平台连接。本实施例中,电磁阀护套2采用整体冲压成型,在电磁阀护套2一端形成用于设置电磁阀本体并与电磁阀本体相配合的扩口端,在扩口端底部形成台阶端面21。

本实施例中,在电磁阀本体11外壁与电磁阀护套2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4,形成径向密封,与上述端面密封相配合,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电磁阀头部12伸入到设置在电磁阀护套内的溢流阀壳3内,电磁阀头部12与溢流阀壳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采用的是O型密封圈。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发明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