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插齿机主运动惯性力自动全平衡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228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高速插齿机主运动惯性力自动全平衡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插齿机主运动惯性力自动全平衡设计方法,特别涉及高速插齿机曲柄连杆滑块机构不同曲柄偏心长度时实现全自动惯性力平衡的方法,属于插齿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工具行业以及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小齿宽的齿轮零件需求迅猛增长,这类零件特别适合在插齿机床上大批量生产,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高速插齿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插齿机实际高速运用中零件精度达不到要求且机床极不稳定,与国外机床还有一定的差距,以致国内插齿机滑块每分钟的行程次速不高,效率低下,满足不了厂家对插齿机高效、高稳定、高精度的要求,长期依靠进口国外高速插齿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插齿机主运动惯性力自动全平衡设计方法,在分析高速插齿机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原理基础上,获得曲柄连杆滑块机构惯性力计算公式,进而建立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全平衡设计方法,按此方法来设计高速插齿机主运动平衡装置,以实现高速插齿机惯性力的自动平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高速插齿机主运动惯性力自动全平衡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对对心正置曲柄滑块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该机构滑块的位移S、速度V和加速度α3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α3=Rω2(cosα+λcos2α) (3)

式中:λ=R/L;R为曲柄长度;ω为曲柄等速旋转角速度;α为转角;L为连杆长度;

步骤二:根据使惯性力保持不变的质量静代换法将曲柄的质量M1用集中于曲柄中心的O点和连杆的末端A点的两个集中质量Mo1、MA1代替;连杆的质量M2用集中于连杆的末端A点和连杆的另一末端B点的两个集中质量MA2、MB2代替;

步骤三:建立曲柄、连杆、滑块构件产生的惯性力表达式,曲柄定轴旋转只存在沿径向的向心惯性力FA,滑块作平面运动,故其惯性力为FB,即:

FA=mA2 (4)

FB=mB2(cosα+λcos2α) (5)

由于往复质量的二阶惯性力是无法平衡的,同时插齿机曲柄连杆滑块机构的主运动中λ值小于0.1,为计算方便暂不考虑,将其忽略,则:

FB=mB2(cosα+λcos2α)≈mB2cosα (6)

步骤四:通过在曲柄的反方向增加质量块以及增加两个平衡轴实现曲柄连杆滑块机构惯性力的全平衡;

步骤五:通过平衡结构设计,增加偏心轴以及平衡质量块调整机构,实现曲柄不同偏心时均实现自动平衡。

所述步骤二中质量静代换方法具体为:

Mo1=M1(R-Rc)/R (7)

MA1=M1Rc/R (8)

MA2=M2Lc/L (9)

MB2=M2(L-Lc)/L (10)

式中:Rc为曲柄质心距离中心O的距离;Lc为连杆质量中心到连杆的另一末端B点长度;

此机构经过质量替换后只存在O点、A点和B点三个集中质量mo、mA和mB,即:

mo=Mo1=M1(R-Rc)/R (11)

mA=MA1+MA2=M1Rc/R+M2Lc/L (12)

mB=M3+MB2=M3+M2(L-Lc)/L (13)

式中:M3为滑块的质量;

所述步骤四中具体步骤为:

(1)在曲柄反方向距离曲柄中心为R的位置增加一个质量为mAA的质量块,使mAA=mA,则:

FAA=-mAA2 (14)

由于FAA和F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FA被完全平衡;

(2)在曲柄的同一平面内增加两个平衡轴,两个平衡轴与曲柄旋转速度相等,旋转方向相反,在两个平衡轴上且在曲柄的中心平面内增加两个质量块mBB,质量块相对轴中心的距离为R,则两个质量块在FB方向上产生的惯性力为:

FBB=-mBB2cosα (15)

为了平衡FB方向上的惯性力,FB=-2FBB,则:

mB2cosα=2mBB2cosα (16)

由于两个平衡轴上增加的两个质量块旋转方向相反,两个质量块在A方向上的惯性力相互抵消,所以只需在平衡轴上增加两个mBB=0.5mB的质量块就可以完全平衡掉FB,由此,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在FA、FB两个方向的惯性力均被平衡掉,实现了惯性力全平衡。

所述步骤五中调整机构包括曲柄偏心调整机构、平衡轴一偏心调整机构和平衡轴二偏心调整机构;所述曲柄偏心调整机构包括曲柄,曲柄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曲柄上安装有第二传动丝杆,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与偏心调整块构成丝杆传动配合,偏心调整块的两端面加工有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结构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构成齿轮齿条传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平衡质量块上的齿条构成齿轮传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二平衡质量块上的齿条构成齿轮传动;所述平衡轴一偏心调整机构和平衡轴二偏心调整机构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丝杆和第三传动丝杆,所述第一传动丝杆和第三传动丝杆上都分别通过丝杆传动配合安装有平衡质量块。

本发明与常规管式泵相比具备了以下有益效果:

提供一种高速插齿机主运动惯性力自动全平衡设计方法,在分析高速插齿机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原理基础上,获得曲柄连杆滑块机构惯性力计算公式,进而建立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全平衡设计方法,按此方法来设计高速插齿机主运动平衡装置,以实现高速插齿机惯性力的自动平衡,满足了厂家对插齿机高效、高稳定、高精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曲柄连杆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曲柄连杆滑块全平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曲柄连杆滑块全平衡自动适应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齿轮1、第一平衡轴齿轮2、第二齿轮3、过渡轴齿轮4、第二平衡轴齿轮5、第一传动丝杆6、第二传动丝杆7、第三传动丝杆8、曲柄偏心调整机构9、平衡轴一偏心调整机构10、平衡轴二偏心调整机构11、第一传动齿轮12、第二传动齿轮13、第一平衡质量块14、第二平衡质量块15、偏心调整块16、平衡质量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高速插齿机主运动惯性力自动全平衡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对对心正置曲柄滑块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该机构滑块的位移S、速度V和加速度α3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α3=Rω2(cosα+λcos2α) (3)

式中:λ=R/L;R为曲柄长度;ω为曲柄等速旋转角速度;α为转角;L为连杆长度。

步骤二:根据使惯性力保持不变的质量静代换法将曲柄的质量M1用集中于曲柄中心的O点和连杆的末端A点的两个集中质量Mo1、MA1代替;连杆的质量M2用集中于连杆的末端A点和连杆的另一末端B点的两个集中质量MA2、MB2代替,如图1;

质量静代换方法具体为:

Mo1=M1(R-Rc)/R (4)

MA1=M1Rc/R (5)

MA2=M2Lc/L (6)

MB2=M2(L-Lc)/L (7)

式中:Rc为曲柄质心距离中心O的距离;Lc为连杆质量中心到连杆的另一末端B点长度;

此机构经过质量替换后只存在O点、A点和B点三个集中质量mo、mA和mB,即:

mo=Mo1=M1(R-Rc)/R (8)

mA=MA1+MA2=M1Rc/R+M2Lc/L (9)

mB=M3+MB2=M3+M2(L-Lc)/L (10)

式中:M3为滑块的质量;

步骤三:建立曲柄、连杆、滑块构件产生的惯性力表达式,曲柄定轴旋转只存在沿径向的向心惯性力FA,滑块作平面运动,故其惯性力为FB,如图2,即:

FA=mA2 (11)

FB=mB2(cosα+λcos2α) (12)

由于往复质量的二阶惯性力是无法平衡的,同时插齿机曲柄连杆滑块机构的主运动中λ值小于0.1,为计算方便暂不考虑,将其忽略,则:

FB=mB2(cosα+λcos2α)≈mB2cosα (13)

步骤四:通过在曲柄的反方向增加质量块以及增加两个平衡轴实现曲柄连杆滑块机构惯性力的全平衡;

(1)在曲柄反方向距离曲柄中心为R的位置增加一个质量为mAA的质量块,使mAA=mA,则:

FAA=-mAA2 (14)

由于FAA和F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FA被完全平衡;

(2)在曲柄的同一平面内增加两个平衡轴,两个平衡轴与曲柄旋转速度相等,旋转方向相反,在两个平衡轴上且在曲柄的中心平面内增加两个质量块mBB,质量块相对轴中心的距离为R,则两个质量块在FB方向上产生的惯性力为:

FBB=-mBB2cosα (15)

为了平衡FB方向上的惯性力,FB=-2FBB,则:

mB2cosα=2mBB2cosα (16)

由于两个平衡轴上增加的两个质量块旋转方向相反,两个质量块在A方向上的惯性力相互抵消,所以只需在平衡轴上增加两个mBB=0.5mB的质量块就可以完全平衡掉FB,由此,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在FA、FB两个方向的惯性力均被平衡掉,实现了惯性力全平衡。

以上可以看出,曲柄连杆滑块机构在FA、FB两个方向的惯性力均被平衡掉,实现了惯性力全平衡。

步骤五:通过平衡结构设计,增加偏心轴以及平衡质量块调整机构,实现曲柄不同偏心时均实现自动平衡,如图3。

调整机构包括曲柄偏心调整机构9、平衡轴一偏心调整机构10和平衡轴二偏心调整机构11;

所述曲柄偏心调整机构9包括曲柄,曲柄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3,所述曲柄上安装有第二传动丝杆7,所述第二传动丝杆7与偏心调整块16构成丝杆传动配合,使偏心调整块16可以在第二传动丝杆7带动下上下移动实现机构质心A点偏心距R可调,A点的等效质量为mA,偏心调整块16的两端面加工有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结构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12和第二传动齿轮13构成齿轮齿条传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2和第一平衡质量块14上的齿条构成齿轮传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3和第二平衡质量块15上的齿条构成齿轮传动;第一传动齿轮12和第二传动齿轮13带动第一平衡质量块14和第二平衡质量块15上的齿条沿着与偏心调整块16相反的方向同步移动R,第一平衡质量块14和第二平衡质量块15等效到AA点的质量为mAA,这样实现了A方向上惯性力自动平衡。

所述平衡轴一偏心调整机构10和平衡轴二偏心调整机构11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丝杆6和第三传动丝杆8,所述第一传动丝杆6和第三传动丝杆8上都分别通过丝杆传动配合安装有平衡质量块17。分别通过第一传动丝杆6和第三传动丝杆8带动两个平衡质量块mBB与第二传动丝杆7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其mBB的质心移动距离R,其中一传动丝杆6、第二传动丝杆7和第三传动丝杆8均由伺服电机驱动,可以保证两个平衡质量块mBB与偏心调整块16移动相同距离R。这样实现了B方向上惯性力的平衡,达到曲柄连杆滑块机构惯性力自动全平衡的目的。

曲柄连杆滑块惯性力自动全平衡设计要点:

1、增加的平衡块质心与曲柄连杆滑块机构等效质心的运动必需在同一个平面内,避免引起额外的旋转力矩。

2、平衡轴一、平衡轴二必需与曲柄同步旋转,且平衡轴一、平衡轴二旋转方向相反。

3、平衡轴一与平衡轴二轴心平行,且轴心连接平面必需与滑块移动方向垂直,并相对FB成中心对称,避免引起额外的旋转力矩。

4、平衡质量块mAA一定布置在质点A移动的反方向上,且距离中心与A点距离中心O的距离一致,两个平衡质量块mBB分别布置在两个平衡轴上且方向与平衡质量块mAA移动方向一致,距离与各自旋转中心距离与平衡质量块mAA偏心的距离相等,保证两个平衡质量块mBB在A方向上惯性力相互抵消,在B方向上的合力与FB抵消。

5、为方便实现自动平衡,平衡质量块mAA分解为两个质量相等、形状一样的第一平衡质量块14和第二平衡质量块15,并保持刚性连接且两质量块质心一定在质点A移动的反方向上并保护与中心的距离和质点A到中心距离R一致。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