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5212阅读:3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合螺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合螺母。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开合螺母是都是两个独立的螺母半体,工作时需要用额外的螺栓连接,且适用用场合特定,如数控车床,生活中难以使用。常规螺母在需要重复拆卸且丝杠较长的部件中拆装螺母做无用功要花费较长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合螺母,目的是便于开合螺母的重复开合进行卡紧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开合螺母,包括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所述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转动连接,所述开合螺母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的自由端卡合固定的卡紧机构和用于带动卡紧机构打开且使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的自由端分离的弹开机构。

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卡合件、设于第二半体自由端的卡口和设于卡口内与卡合件配合卡紧的弹性卡合垫片,所述卡合件设于第一半体的自由端。

所述弹开机构包括设于第二半体自由端的导向槽和可沿导向槽运动用于带动弹性卡合垫片与卡合件分离的弹性挤压机构。

所述弹性挤压机构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通过受力下压使带动弹性卡合垫片与卡合件分离。

所述弹开机构还包括用于按压弹性挤压机构的弹开按钮。

所述弹开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半体自由端的定位结构和设于定位结构内的弹性伸缩机构,所述第一半体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容纳定位结构和弹性伸缩机构的容纳腔体,所述弹性伸缩机构通过复位运动使定位结构与容纳腔体分离。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卡口两端的方销,所述弹性伸缩机构为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容纳腔体为销孔。

所述卡口内设有用于使卡合件进行导向运动的导向结构。

所述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开合螺母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压弹开机构使开合螺母弹开;

步骤二,将弹开的开合螺母通过卡紧机构与紧固部件卡装,并对开合螺母进行紧固;

步骤三,将紧固的开合螺母卸载至不受轴向力后,通过按压弹开机构自动弹开开合螺母,取下开合螺母等待再次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需用螺母紧固且要重复拆装或螺母拆装不便的机构。用手按下弹开按钮,开合螺母自动弹开,松开按钮将张开的开合螺母卡在需要紧固部件附近的丝杠上,用手将开合螺母闭合,然后进行正常紧固操作。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简单,技术要求低,极大的缩短的螺母拆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合螺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合螺母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合螺母打开状态斜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半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卡合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第一半体,2、第二半体,3、铰链轴,4、卡合件,5、卡口,6、弹性卡合垫片,7、凸起结构,8、支撑柱,9、导向槽,10、弹簧安装结构,11、方销,12、钢珠弹簧,13、销孔,14、弹开按钮,15、弧形结构,16、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开合螺母,包括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转动连接,该开合螺母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的自由端卡合固定的卡紧机构和用于带动卡紧机构打开且使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的自由端分离的弹开机构。为了便于实现第一半体1与第二半体2的开合转动连接,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通过铰链轴3转动连接。

卡紧机构包括卡合件4、设于第二半体2自由端的卡口5和设于卡口5内与卡合件4配合卡紧的弹性卡合垫片6,卡合件4设于第一半体1的自由端。卡口5内设有用于使卡合件4进行导向运动的导向结构。具体的说,卡合件4为弧形卡紧件,弧形卡紧件一端为类似倒钩的形状,采用弧形卡紧件的设置便于卡合件插入卡口中进行闭合螺母时,能够适配开合螺母的闭合运动,便于卡装;导向结构可以为与卡合件4相配合的弧形导向卡槽型结构,卡合件4可以沿着弧形导向卡槽型结构运动,便于卡合件插入卡口5内进行运动;卡合件4与第一半体的自由端可以为固定连接并且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当然此卡合件4最好设置于第一半体1自由端的中间位置,卡口5最好相应的设置于第二半体2自由端的中间位置,实现结构优化,稳定性相对更好;卡合件4与第一半体1的自由端也可以转动连接,比如通过转动轴使卡合件4与第一半体1转动连接,第一半体1的转动连接端设有用于容纳转动轴的容纳腔体,且容纳腔体内设有多个卡槽,转动轴上设有多个与卡槽配合卡合的定位件,通过定位件与卡槽的配合实现卡合件4相对第一半体1在有限范围内转动,此设计是为了避免卡合件与第二半体的卡口出现小偏差不好匹配卡合时,造成开合螺母无法正常使用,适应性更强,并且能够避免资源的浪费。弹性卡合垫片6包括设于卡口内的弹性垫片本体,弹性垫片本体上设有凸起结构7和支撑柱8,弹性垫片本体与卡口内部结构相连接,使之能够通过给支撑柱施加作用力进行向下运动,并且在取消给支撑柱的作用力时,通过弹性垫片本体的弹性复位能力回位到初始的位置;凸起结构7能够与卡合件4的倒钩结构相匹配卡合,使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闭合固定,通过对支撑柱8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凸起结构7与卡合件4的倒钩结构分离,进而实现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打开。当然,第二半体2位于弹性卡合垫片6的下方最好设有缺口16,下压时弹性卡合垫片可沿缺口向下运动,使凸起结构7与卡合件4的倒钩结构分离。

弹开机构包括设于第二半体2自由端的导向槽9和可沿导向槽9运动用于带动弹性卡合垫片6与卡合件4分离的弹性挤压机构。较好的是,弹性挤压机构包括第一复位弹簧和外套第一复位弹簧的套筒,第一复位弹簧通过受力下压使带动弹性卡合垫片与卡合件分离。具体的说,第一复位弹簧外套于支撑柱8的弹簧安装结构10,且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安装结构10的下端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套筒内远离弹簧安装结构10的一端,通过下压套筒带动第一复位弹簧向下压缩进而带动支撑柱向下运动,当然,也可以将支撑柱8靠近弹簧安装结构10的一端设有向外凸起的卡扣件,支撑柱8为凸柱状结构,套筒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外套于弹簧安装结构10(凸柱状结构直径较小的一端)上,且套筒插入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设有向内凸起的结构,套筒通过压缩第一复位弹簧使卡扣件与套筒向内凸起的结构卡合,且可继续下压第一复位弹簧并旋转一定的角度,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使套筒与支撑柱8分离。

另外,弹开机构还包括用于按压弹性挤压机构的弹开按钮14。弹开按钮14的长度应大于导向槽9的长度,在按压后弹开按钮14与导向槽9配合还可以起到对弹性挤压机构按压限位的作用。

弹开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半体2自由端的定位结构和设于定位结构内的弹性伸缩机构,第一半体1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容纳定位结构和弹性伸缩机构的容纳腔体,弹性伸缩机构通过复位运动使定位结构与容纳腔体分离。较好的是,定位结构包括设于卡口5两端的方销11,弹性伸缩机构为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可以采用钢珠弹簧12实现,容纳腔体为销孔13。卡合件4与弹性卡合垫片6卡合后,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闭合,方销11及方销内的钢珠弹簧12卡合入销孔13内,当卡合件与弹性卡合垫片6分离后,通过钢珠弹簧12的复位作用,使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自动弹开分离。

该开合螺母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压弹开机构使开合螺母弹开,具体的说,通过按压弹开按钮14,带动套筒压缩第一复位弹簧给支撑柱8施力,使得弹性卡合垫片的凸起结构7与卡合件4的倒钩状结构分离,并通过钢珠弹簧12的复位作用使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自动弹开;

步骤二,将弹开的开合螺母通过卡紧机构与紧固部件卡装,并对开合螺母进行紧固,具体的说,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沿着铰链轴3转动打开后,将第一半体1和第二半体2夹持卡装在紧固部件附近的丝杠上,然后将第一半体自由端的卡合件4插入第二半体2自由端的卡口5内,通过与弹性卡合垫片6配合卡合咬死进行紧固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辅助措施对开合螺母两端进行辅助紧固;

步骤三,将紧固的开合螺母卸载至不受轴向力后,通过按压弹开机构自动弹开开合螺母,其工作原理与步骤一相同,取下开合螺母等待再次安装。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