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8431阅读:8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级变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



背景技术: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Metal 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因具有驾驶舒适、体积小、油耗低、排放低、较自动变速器节油7%~15%等优点而成为乘用车领域最成功的无级变速器之一。伴随着全国持续高速增长的乘用车费和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全国性的空气污染等因素,从而大大提高了MB-CVT应用的迫切性和必要性。MB-CVT所具有的低油耗和低排放将使其成为乘用车变速器选择的关键因素,由于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尝试改变原有的结构,采用钢丝绳代替原有的金属带,钢丝绳式无级变速器运用钢丝绳重量轻、强度高、耐冲击、耐疲劳、寿命长等性能优点,将钢带环替换成钢丝绳得到新型的无级变速器。但目前的钢丝绳无级变速器金属块普遍采用的是单纯的半圆形绳槽,参阅图3,图3为现有技术中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的截面图,这种绳槽有明显的缺陷,其最大当量摩擦系数较小,传力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其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可降低钢丝绳与金属块底部接触部分之间的应力,降低了钢丝绳在传递过程中的形变和疲劳,提高了钢丝绳的传递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金属块的质量,降低了金属块高速绕轮运动时的离心力,提升传力性能,更加节能舒适,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无接头钢丝绳和与两条无接头钢丝绳配合的金属块,所述金属块包括块体,块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半圆形绳槽,半圆形绳槽的底部设置有切槽,无接头钢丝绳与半圆形绳槽滑动连接,金属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金属块与两条无接头钢丝绳配合形成环形传动金属带。

上述的一种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接头钢丝绳的横截面为圆形,无接头钢丝绳的横截面半径不大于半圆形绳槽的半径。

上述的一种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块的厚度为1.4mm。

上述的一种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与半圆形绳槽的底部连通。

上述的一种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为U形切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块底部设置半圆形绳槽以及与半圆形绳槽连通的切槽,该结构降低了钢丝绳与金属块底部接触部分之间的应力,降低了钢丝绳在传递过程中的形变和疲劳,提高了钢丝绳的传递效率和使用寿命,便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切槽结构减小了金属块的质量,降低了金属块高速绕轮运动时的离心力,改善了传动金属带的传递效率,同时降低了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使整车更加节能舒适,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安装方便,钢丝绳在底部开有切槽的半圆形绳槽上滑动时最大当量摩擦系数增大,传力性能提高,使得金属带可靠性更好,工作更加稳定,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可降低钢丝绳与金属块底部接触部分之间的应力,降低了钢丝绳在传递过程中的形变和疲劳,提高了钢丝绳的传递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金属块的质量,降低了金属块高速绕轮运动时的离心力,提升传力性能,更加节能舒适,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接头钢丝绳与金属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无级变速器传动金属带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无接头钢丝绳; 2—金属块; 2-1—块体;

2-2—半圆形绳槽; 2-3—切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条无接头钢丝绳1和与两条无接头钢丝绳1配合的金属块2,所述金属块2包括块体2-1,块体2-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半圆形绳槽2-2,半圆形绳槽2-2的底部设置有切槽2-3,无接头钢丝绳1与半圆形绳槽2-2滑动连接,金属块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金属块2与两条无接头钢丝绳1配合形成环形传动金属带。

需要说明的是,无接头钢丝绳1为环形结构,形成的环形传动金属带中的多个金属块2的顶端均朝向环形结构的无接头钢丝绳1外侧,多个金属块2的底端均朝向环形结构的无接头钢丝绳1内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接头钢丝绳1的横截面为圆形,无接头钢丝绳1的横截面半径不大于半圆形绳槽2-2的半径。

实际使用中,无接头钢丝绳1可在半圆形绳槽2-2内前后滑动,保证无接头钢丝绳1与金属块2的工作稳定,无接头钢丝绳1在金属块2中的受力点要尽量均衡,通过无接头钢丝绳1的横截面半径不大于半圆形绳槽2-2的半径确保无接头钢丝绳1的重心落入半圆形绳槽2-2内,使其工作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块2的厚度为1.4mm,实际使用数百个金属块2依次以相同的排列方式并接形成环形传动金属带。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槽2-3与的底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槽2-3为U形切槽,所述U形切槽设置在半圆形绳槽2-2的底部中间位置,保持半圆形绳槽2-2在竖向轴线上为对称结构,保证无接头钢丝绳1滑动平稳,U形切槽同时可增大无接头钢丝绳1滑动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在金属块2上设置圆弧形槽,无接头钢丝绳1穿过金属块2上的半圆形绳槽2-2绕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对于金属块2而言,无接头钢丝绳1滑动的过程中,无接头钢丝绳1与金属块2之间存在正压力,且该正压力几乎均由半圆形绳槽2-2底部承受,可通过在半圆形绳槽2-2底部开设切槽2-3,减少半圆形绳槽2-2底部受压,降低无接头钢丝绳1在传递过程中的形变和疲劳,提高了无接头钢丝绳1的传递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增大最大当量摩擦系数,提高传力性能,使得传动金属带可靠性更好,工作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