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煤气泄漏检测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86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煤气泄漏检测阀门。



背景技术:

随着天然气灶、煤气灶的普及,人么更加青睐这种燃料类型,煤气灶的安全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易燃易爆的特性很容易造成事故,每年因燃气泄漏以及忘记关闭煤气灶这类疏忽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提高煤气灶的使用安全性是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目前的煤气灶阀门是安全防护的最主要环节,能合理的控制阀门的开关就能有效的保障煤气灶的安全,另外,煤气灶本省价格低廉,因此,其安全设备不可能过分价格高昂,例如专利号是CN 104062936A的中国专利,虽具有很好的安全保障能力,但是其造价也不低,本身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一种价格低廉,保护性好的煤气安全阀门亟待被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煤气泄漏检测阀门,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煤气泄漏检测阀门,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1采用密闭,外表安装有绝缘材料,采用绝缘材料因为设备本身运行有电火花,必须要密闭绝缘保护,所述控制盒的内部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上安装有驱动杆,在步进电机旁安装有7408TTL与门芯片,所述控制盒的顶部安装有开关,在控制盒的底部安装有气体传感器,在控制盒的下方安装有安装耳,在所述驱动杆的下方安装有机械输出轴,所述机械输出轴上安装有转臂,在转臂的下方安装有煤气罐手柄,所述手柄和转臂之间安装有固定螺丝,所述手柄上连接有煤气球阀芯轴,在煤气球心阀的下方是煤气球阀,所述煤气球阀表面安装有支架,在支架上设有固定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所述控制盒采用密闭,外表安装有绝缘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臂按照力矩平衡条件,其长度略长于手柄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传感器其探头朝下,正对着煤气罐的阀门,且其数量是2-3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进电机的电路与7408TTL与门芯片连接,且步进电机采用大力矩35BGY-01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煤气泄漏检测阀门采用气体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煤气罐附近的煤气浓度,极大的增加了检测的准确性,解决了目前的阀门缺乏有效检测的问题,该装置利用集成门电路进行判断是否超标,相比较部分处理器芯片,门电路的价格极低,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成本,解决了目前的安全阀门造价较高的额问题,该装置利用步进电机在发生燃气超标时及时的拉动阀门,关闭煤气罐,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增加了煤气灶的安全性,采用绝缘的保护套,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盒;2-安装耳;3-转臂;4-机械输出轴;5-手柄;6-固定螺丝;7-煤气球阀芯轴;8-煤气球阀;9-支架;10-固定螺孔;11-开关;12-驱动杆;13-气体传感器;14-步进电机;15-7408TTL与门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煤气泄漏检测阀门,包括控制盒1,所述控制盒1的内部安装有步进电机14,所述步进电机14上安装有驱动杆12,在步进电机14旁安装有7408TTL与门芯片15,所述控制盒1的顶部安装有开关11,在控制盒1的底部安装有气体传感器13,所述气体传感器13其探头朝下,正对着煤气罐的阀门,且其数量是2-3个,采用传感器阵列,其检测的精度也提高,在控制盒1的下方安装有安装耳2,在所述驱动杆12的下方安装有机械输出轴4,所述机械输出轴4上安装有转臂3,所述转臂3按照力矩平衡条件,其长度略长于手柄5的长度,提供更大的力矩,将阀门关闭的越紧,在转臂3的下方安装有煤气罐手柄5,所述手柄5和转臂3之间安装有固定螺丝6,所述手柄5上连接有煤气球阀芯轴7,在煤气球阀芯轴7的下方是煤气球阀8,所述煤气球阀8表面安装有支架9,在支架9上设有固定螺孔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装置在安装的时候,气体传感器13连接在7408TTL与门芯片上,在与门的另一端安装有比较电压,一旦气体的浓度到达警戒值,此时与门导通,与门与步进电机14连接,此时步进电机14导通,带动手柄5转动,阀门关闭,排出故障之后,此时按下开关11,步进电机14反转,就能正常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