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90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包括桥壳(1)、中央减速器(2)、半轴(3),所述中央减速器(2)、半轴(3)均设置于桥壳(1)内,中央减速器(2)包括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21),中央减速器(2)的左端通过半轴(3)与左轮边减速器(4)相连接,中央减速器(2)的右端通过半轴(3)与右轮边减速器(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1)包括桥包(11)及桥包(11)两端设置的桥管(12),所述桥包(11)的上盖板(17)上设置有回油槽(6),桥包(11)的后端设置有与其相连接的桥壳后盖(9),所述桥壳后盖(9)上设置有挡油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6)包括一号回油槽(61)与二号回油槽(62),所述一号回油槽(61)位于上盖板(17)内表面的左部,且一号回油槽(61)位于从动齿轮(21)的左上方,所述二号回油槽(62)位于上盖板(17)内表面的右部,且二号回油槽(62)位于从动齿轮(21)的右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7)的中部设置有定位销孔(7),定位销孔(7)位于一号回油槽(61)与二号回油槽(62)之间的部位,定位销孔(7)的中心线与桥包(11)的一号中心线(15)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回油槽(61)、二号回油槽(62)均为长方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回油槽(61)、二号回油槽(62)的长度均为80毫米,一号回油槽(61)、二号回油槽(62)的宽度均为60毫米,一号回油槽(61)、二号回油槽(62)的深度均为20毫米,所述一号回油槽(61)的右端面到二号回油槽(62)的左端面的距离为40毫米,一号回油槽(61)的左端面到上盖板(17)的左端面(173)的距离、二号回油槽(62)的右端面到上盖板(17)的右端面(174)的距离均为25毫米,一号回油槽(61)的前端面到上盖板(17)的前端面(171)的距离、一号回油槽(61)的后端面到上盖板(17)的后端面(172)的距离、二号回油槽(62)的前端面到上盖板(17)的前端面(171)的距离、二号回油槽(62)的后端面到上盖板(17)的后端面(172)的距离都为5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槽(10)为圆柱形结构,挡油槽(10)的一侧与桥壳后盖(9)的左上部相连接,挡油槽(10)与桥管(12)的二号中心线(16)相互垂直,挡油槽(10)包括挡油槽本体(101)、挡油槽通孔(102),所述挡油槽通孔(102)位于挡油槽本体(101)的中部,挡油槽通孔(102)与挡油槽本体(101)的中心均为圆心(103),挡油槽通孔(102)与桥壳后盖(9)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槽本体(101)的外圆直径为80毫米,挡油槽本体(101)的高度为150毫米,所述挡油槽通孔(102)的直径为60毫米,所述圆心(103)到从动齿轮(21)的垂直距离为12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包(11)的右部设置有安装平台(13),安装平台(13)与桥管(12)的二号中心线(16)相互垂直,安装平台(13)内设置有通气塞孔(14),通气塞孔(14)内安装有通气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减速器(2)安装在桥包(11)的安装孔内,所述左轮边减速器(4)、右轮边减速器(5)均安装在轮毂(8)上,左轮边减速器(4)、右轮边减速器(5)、轮毂(8)都安装在桥管(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回油槽与挡油槽的轮边减速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6)、挡油槽(10)均与桥壳(1)一体铸造成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