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驱动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6370阅读:2845来源:国知局
新型电驱动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驱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驱动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对于电驱动桥的结构而言,如何设计好电驱动桥电机与机械传动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确保电机及传动部件的安全运行,是目前汽车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现有市场上的电驱动桥结构一般为电机加机械传动机构以及差速器相互啮合连接形成,其结构中电机与机械传动机构分离,其占用空间较大,润滑效果不好,而且电驱动桥壳体的密封性得不到保障,往往存在冷却水泄露对电机和传动部件等造成损伤,严重时会造成电机短路甚至造成汽车故障;因此,如何提高电机与传动部件的紧凑性和电驱动桥壳体的密封性以及电驱动桥传动部件的润滑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节约空间又能提高密封性和润滑效果的新型电驱动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驱动桥结构,包括壳体、电机、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有差速器,所述输入轴和中间轴、中间轴与输出轴均通过齿轮组啮合连接;所述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为三轴平行设置;所述壳体内设有集油腔、分流道和导流口,所述壳体上设有冷却水路、进气孔、泄流孔、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道分为分流道A和分流道B,所述分流道A由集油腔左侧从集油腔沿电机轴轴向流经壳体内右侧油腔,再沿电机轴径向沿输出轴轴向流经差速器的齿轮并沿差速器的齿轮径向竖直方向流经导流口回流至集油腔,形成分流道A循环;所述分流道B由集油腔沿左下方向,再沿差速器的齿轮径向横向方向流经差速器的齿轮径向竖直方向,经过导流口回流至集油腔,形成分流道B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口为V型导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壳体上方位于冷却水路的内侧方向;所述泄流孔设置在壳体上方位于冷却水路的外侧方向,在冷却水路发生泄露时,所述泄流孔开启并起到泄流、防溢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由输出左半轴和输出右半轴分体并通过差速器连接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以及差速器均安装在壳体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新型电驱动桥结构,通过机电一体三轴平行的设计方式,有效节省空间和成本,提升了传动效率;同时在壳体内设置分流道,变被动润滑为主动润滑,极大提高了润滑效果;且通过设置泄流孔,提高了水冷却在失效泄流时对部件的安全性防护,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电驱动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新型电驱动桥结构的分流道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新型电驱动桥结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电驱动桥结构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壳体1、电机2、输入轴3、中间轴4和输出轴5,所述输出轴5上连接有差速器6,所述输入轴3和中间轴4、中间轴4与输出轴5均通过齿轮组啮合连接;所述输入轴3、中间轴4和输出轴5为三轴平行设置;所述壳体1内设有集油腔10、分流道11和导流口12,所述壳体1上设有冷却水路13、进气孔14、泄流孔15、内密封圈16和外密封圈17。其中,三轴平行设置的方式,减少了电机2占用空间大,对安装要求高的问题;而壳体1内设置的集油腔10、分流道11和导流口12,对润滑油起到了很好的导流、分流作用,有效提高润滑效果,规避了传统方式的被动润滑的不足;同时,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的冷却水路13、进气孔14、泄流孔15、内密封圈16和外密封圈17,分别起到了在冷却水泄露以及雨水等进入时,及时将冷却水导流出壳体1,起到了对电机2及壳体1的传动部件等的密封保护作用,防止水流进壳体1内带来的一系列损伤、故障,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润滑油的分流、导向,所述分流道11分为分流道11A和分流道11B,所述分流道11A由集油腔10左侧从集油腔10沿电机轴20轴向流经壳体1内右侧油腔18,再沿电机轴20径向经输出轴5轴向流经差速器6的齿轮60并沿差速器6的齿轮60径向竖直方向流经导流口12回流至集油腔10,形成分流道11A循环;所述分流道11B由集油腔10沿左下方向,再沿差速器6的齿轮60径向横向方向流经差速器6的齿轮60径向竖直方向,经过导流口12回流至集油腔10,形成分流道11B循环。分流道11A和分流道11B分别根据润滑的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分流和导向,极大的彰显了润滑油的主动润滑作用,大大提高了传动部件的有效性,延长传动部件使用寿命,防止传动部件因缺少润滑带来的摩擦烧蚀以及高温损伤,提高了传动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润滑油的导流作用,所述导流口12为V型导流口。

为了有效的将冷却水路13泄露出来的冷却水快速、有效排除壳体1,所述进气孔14设置在壳体1上方位于冷却水路13的内侧方向,当发生冷却水泄露时,进气孔14产生的气压将泄露出来的冷却水按照既定的导流方向推挤,使得冷却水能够排除壳体1外;所述泄流孔15设置在壳体1上方位于冷却水路13的外侧方向,在冷却水路13发生泄露时,所述泄流孔15开启并起到泄流、防溢的作用。泄流孔15作为排水孔,借助于进气孔14产生的气压将泄露出来的冷却水及时排除壳体1外,防止意外发生。

为了实现汽车的转向和正常行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出轴5由输出左半轴50和输出右半轴51分体并通过差速器6连接组成。差速器6作为汽车两侧车轮转速的调节中枢,在汽车转弯时,自动调节左、右两侧的输出半轴的转速,实现两侧车轮转速的差异,以实现汽车的转向功能。

为了更好的实现电机2、各传动部件的密封保护,所述电机2、输入轴3、中间轴4和输出轴5以及差速器6均安装在壳体1内。壳体1外部的密封圈可以对壳体1内的电机2以及传动部件起到密封保护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有效提高电机2和传动部件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新型电驱动桥结构,通过机电一体三轴平行的设计方式,有效节省空间和成本,提升了传动效率;同时在壳体1内设置分流道11,变被动润滑为主动润滑,极大提高了润滑效果;且通过设置泄流孔15,提高了水冷却在失效泄流时对部件的安全性防护,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