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安装用板簧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6021阅读:1308来源:国知局
车牌安装用板簧螺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牌安装用板簧螺母。



背景技术:

汽车牌照作为汽车身份的标识必须被悬挂在车身前后,且必不可少,因此所有汽车的前后都有汽车牌照的安装位置。现有技术中,有直接采用紧固螺母将车辆牌照安装在汽车的前、后保险杠上,或通过板簧螺母紧固于前、后保险杠上,上述做法均需要在保险杠上挖开四个大的方孔,对车辆销售时的美观造成影响,而且板簧无防脱功能,在运输途中有掉落的风险。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车牌安装用板簧螺母进行改进,保护在未安装牌照前,螺母不会掉落,同时保证在未安装牌照保险杠的外观完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牌安装用板簧螺母,保护在未安装牌照前,螺母不会掉落,同时保证在未安装牌照保险杠的外观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车牌安装用板簧螺母,包括用于与牌照固定件连接的螺母部和与螺母部一体成型并用于卡固于汽车保险杠的卡固部。

进一步,卡固部包括相对设置在螺母部背面两侧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上均设置有向外侧翘起用于防脱的防脱锁片。

进一步,第一弹性臂向第二弹性臂方向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第二弹性臂向第一弹性臂方向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末端和第二折弯部末端共同围成用于牌照固定件末端穿过并对其卡紧的卡紧孔。

进一步,卡紧孔由第一折弯部末端和第二折弯部末端分别设置的弧形槽共同围成。

进一步,螺母部包括板体部和一体成型设置于板体部背侧并轴向向后延伸的螺母本体部,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相对设置在板体部的两侧。

进一步,螺母本体部与板体部连接处为圆弧过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牌安装用板簧螺母,首先在保险杠上相应安装位置需开四个方孔,板簧螺母通过卡固部安装于前保险杠上,在安装牌照时,牌照固定件(通常为专用螺栓)穿过牌照,安装在板簧螺母的螺母部上,并可使板簧螺母的卡固部胀开,使得螺母、螺栓、前保牢牢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前牌照固定于前保上,安装稳定可靠,且在未安装牌照前,螺母不会掉落,同时保证在未安装牌照保险杠的外观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图1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俯视图,图3为图1仰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车牌安装用板簧螺母,包括用于与牌照固定件连接的螺母部1和与螺母部1一体成型并用于卡固于汽车保险杠的卡固部2;其中,螺母部1用于对车牌进行固定,牌照固定件(通常为专用螺栓)可穿过牌照与螺母部1连接形成对车牌的固定,卡固部2直接卡靠在保险杠上,连接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卡固部2包括相对设置在螺母部1背面两侧的第一弹性臂2-1和第二弹性臂2-2,第一弹性臂2-1和所述第二弹性臂2-2上均设置有向外侧翘起用于防脱的防脱锁片;如图所示,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防脱锁片2-3,第二弹性臂上设置有防脱锁片2-4,防脱锁片与对应的弹性臂一体成型,当卡固部2安装入保险杠上设置的卡固孔内后,防脱锁片的末端(即翘起端)卡在保险杆上形成防脱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2-1向第二弹性臂方向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2-6,第二弹性臂2-2向第一弹性臂方向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2-5,第一折弯部2-6末端和所述第二折弯部2-5末端共同围成用于牌照固定件末端穿过并对其卡紧的卡紧孔;当牌照紧固件自螺母部穿出时,牌照紧固件的末端插入卡紧孔内,并使第一折弯部2-6和第二折弯部2-5向外胀开,从而使得对牌照紧固件形成卡紧,具有较好的弹性强度,防止松脱。

本实施例中,卡紧孔由第一折弯部2-6末端和第二折弯部2-5末端分别设置的弧形槽共同围成;即安装槽设置两个,第一折弯部2-6和第二折弯部2-5各设置一个并相对设置围成孔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螺母部1包括板体部1-1和一体成型设置于板体部1-1背侧并轴向向后延伸的螺母本体部1-2,第一弹性臂2-1和所述第二弹性臂2-2相对设置在板体部1-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螺母本体部与所述板体部1-1连接处为圆弧过渡结构;防止应力集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