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四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2069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四通管,尤其是用于热管散热器上的金属四通管。



背景技术:

热管散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散热器结构,其被广泛地应用到电子、电器行业。其通常包括中空的散热盒和热管。散热盒和热管先组装,然后灌注冷媒,最后密封。冷媒可能需要被输送至多个位置,以形成多点散热及冷媒循环流动;因而会较多地使用到三通、四通结构。如何设计一个轻便、易于加工的四通结构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易于加工的金属四通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属四通管,其包括第一细管、第二细管和第三细管,还包括一连通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和第三细管的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和第三细管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细管位于所述第一细管和第三细管中间,所述第二细管与所述粗管同轴,所述第一细管和第三细管分别通过一弯管连通所述粗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和第三细管的内径为4.5~6.5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8~10mm,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第三细管和粗管的壁厚均为1.0~2.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和第三细管的内径为4.9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8.2mm或9.7mm,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第三细管和粗管的壁厚均为1.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和第三细管之间的间距为15~2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和第三细管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凹点,所述凹点突出于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和第三细管的内壁并向内延伸。

优选的,所述凹点与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和第三细管的管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细管、第二细管、第三细管和粗管均为铜管或铝管。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四通管的管胚采用浇注工艺制作而成,通过冲针扩口和缩口加工出三个内径小的细管和一个外径大的粗管,三细管相互平行且中间的细管与粗管同为一根铜管,另两细管通过弯管连通。经过实践,上述结构满足流量需要,且轻便及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一种金属四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四通管包括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第三细管14和粗管16,它们均为铜管。其中,第二细管12和粗管16为同一根铜管。粗管16的内壁通过冲针扩口,以加大内径;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第三细管14通过缩口以减小内径。

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和第三细管14相互平行,第二细管12位于第一细管10和第三细管14中间,第一细管10和第三细管14分别通过一弯管18连通粗管16。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中,本金属四通管的整体长度为35~45mm。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和第三细管14的内径为4.9mm,粗管16的内径为8.2mm或9.7mm,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第三细管14和粗管16的壁厚均为1.5mm。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和第三细管14之间的间距为15~25mm;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和第三细管14的长度为15mm,粗管16的长度为10mm。上述尺寸,非常符合四通小型化的需求,且符合热管散热器对于四通的流量要求。

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和第三细管1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凹点20,凹点20突出于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和第三细管14的内壁并向内延伸。凹点20与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和第三细管14的管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凹点20使得第一细管10、第二细管12、第三细管14局部内凹,以便卡住配管(未图示)。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